03.05 夏至是怎樣的節氣?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Sayings :
夏至,一年中白晝大於黑夜,陽光充裕、雨水皆充沛的節氣。

徐書信《在暑雨》中描述:“夏日薰風暑坐檯,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梅雨季過後,夏日徐徐而來,這是一個關乎夏天,浮瓜沉李,蒲扇藤椅,細語輕聲,仰望星空的美好季節。

最是觀星好時節

《禮記》曰:“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意思是說,夏至日到了,自然界中的蟬兒開始鳴叫了,半夏木槿也紛紛開花。

夏為大,至為極,萬物到此時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

而地球自轉軸和軌道平面間的夾角,在這一天給北半球帶來了最長的白晝。接收到許多熱量的大氣,也讓人們開始體驗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

這樣炎熱的天氣讓人喜歡躲進開著冷氣的房間“避暑”。

但你知道嗎,此時的夜空卻是一年中最不尋常的。

我們應該去看一看。

不僅僅是因為盛夏到來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開始進入乾燥少雨的時期,空氣變得通透,能見度好轉。

更重要的是,此時的銀河最壯觀。

星空是否美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銀河是否明顯。

銀心(銀河系中心)則是銀河最明亮、璀璨的部分。但在北半球,只有當夏季到來時,銀心才會懸浮在地平線上方較高處。

與此同時,在夏夜的星空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三顆明亮的恆星——牛郎、織女和天津四,它們分列銀河兩側,構成一個明顯的三角形——“夏季大三角”。

對於初涉觀星和星空攝影的朋友來說,“夏季大三角”是一個明顯的座標,可以用它來定位許多天體。

南半球天空的許多天體,對於生活在北半球的我們來說,較不容易或根本不能觀察到。

它們要麼非常靠近地平線,要麼乾脆在地平線以下。

夏季星座

但到了夏季,這些天體所在的位置會比較高,一些平時看不到的天體也會現身。

這樣美好又明亮的夏日夜空,我們應該去看一看。

夏至日的星之影像

結束了蒸籠般酷暑的一天,靜下心來仰望夏夜的繁星點點,這般良辰美景總會令人心生無限的溫柔。

利用漫長的夏日時光,出門尋找那些夜空清澈又很暗的高原地區,看銀河橫貫天際,感受這份被溫暖的光輝所包圍的樂趣。

尋找夏季星座

尋找夏季星座的訣竅:

要辨識夏天的星空,首先要認識總在頭頂上方高懸的夏季大三角

它由織女星、牛郎星和天鵝座的天津四這3顆明亮的恆星組成。

這個巨大的三角形,即使我們身處在燈火輝煌的大都市也能輕易地辨認出來。

夏季大三角

其次,就是銀河了。

在中國古代,人們將銀河與長江的最長支流之一——漢水聯繫起來,稱銀河為“銀漢”。

銀河

在日本,銀河有“天河”之名;在北歐,銀河被稱為載著亡人靈魂的馬車所走的“的“魂之路”;而在古埃及,銀河則被想象成豐收女神伊西斯所收割的麥穗。

夏季大三角

“夏季大三角”指的並不是一個星座,而是一個星群。

他們三顆星分別是織女星(天琴座α星,Vega),牛郎星(天鷹座α星,Altair)和天津四(天鵝座α星,Deneb),是他們各自星座最亮的星。

因為辨識度比較高,可以從夏季大三角出發,靠他們來認識夏季星空。

如果是在初夏(或者你來的比較早),能看到北斗七星一點一點旋轉著落下去,當北斗的勺把已經完全指向西方的時候(見下圖C位置),這個時候你抬頭看,圍繞天空正中心的三顆最亮的星組成的就是夏日大三角。

這張圖是在比較靠近赤道的地方的

長江以北的北極星會比這個高一些

當然這個方法並不很好用,因為這個時候的北斗已經比較接近地平線,尤其是在南方的城市中可能會有遮擋。

不過他們的視星等比北斗都要低很多,就算直接抬頭看,也很難會錯過的。

在六月上旬的時候要凌晨3時夏日大三角才會爬到天空中心,而到了9月只要21時就差不多在天空中心了。

流動的銀河

銀河貫穿南北,三顆亮星圍繞著銀河展開:織女星、牛郎星分居銀河兩岸,另一顆亮星天津四與周圍幾顆星組成十字架狀的天鵝座,展翅面對銀河。

向南望去,如鉤子狀的天蠍座星光璀璨,其中天蠍心臟處的紅色亮星“大火”尤為閃亮,“七月流火”說的就是它。

巴基斯坦K2BC夏季銀河 攝影師@奎濤

關於銀河,從入夏開始,銀河就已經逐漸可以看見了,從天蠍座、人馬座開始,劃過夏日大三角,將牛郎織女雙星分隔開來,到仙后座,天空被一分為二,景象應當是非常壯觀的。

這段銀河左起“夏季大三角”,而中央則位於人馬座附近。

而夏季銀河從人馬座附近直到天鵝座周圍,就能看見夏季橫跨夜空的銀河最明亮的部分。

夏季銀河

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上面的畫面幾乎是有生之年,因為真的實在不容易看到。

且不說正常觀星的天氣等因素,單單是在月亮比較圓的時候銀河就已經不可見了。再加上要避免過多城市光汙染——無論是北斗七星還是夏日大三角都是視星等比較低的星星,即使在城市中也很容易觀測到。但是銀河卻需要更加嚴苛的環境。

夏季銀河:從人馬座附近直到天鵝座周圍,就能看見夏季橫跨夜空的銀河最明亮的部分。

所以我們需要提前看好天氣預報,注意空氣質量以及是否多雲,選擇在農曆的25日至下一個月的5日之間,沒有光汙染的郊外,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銀河。

出發之前最好看一下當天的星盤,計算一下天體運作的時間。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酷夏的傍晚,暴雨常常不期而至,叫大人們煩得要命,小孩們卻樂得要命。穿球鞋的,踩在地上滋滋滋冒水,乾脆脫了鞋襪踩到路牙子邊的水窪裡,和穿塑膠涼鞋的孩子平等享受玩水的樂趣。


夏至是一個分界點,它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個節氣,是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前,氣溫和陽光的溫度始終都是留有餘地的,而夏至一過,它將把梅雨和高溫一併帶來我們的生活。


夏至時節,江南正入梅雨季。


這正是各種植物長得正好的時節。

“紫陽花開梅雨來”,今年的花信比歷年提前,周圍的紫陽花都已經開得非常華麗了。紫色、藍色的繡球花正開,葉子青綠,總想摘一兩朵,卻又捨不得。



該開花的開花,該結果的結果,讓人看了也覺得開心。

小時候,喜歡端著飯碗站在屋簷下看雨水成串滴下,打在花瓣上。鄰居家幾隻啄食的雞拖著潮溼的尾羽,從身邊轉過去了。它撲稜稜地抖開夜裡的雨滴,蓬鬆的羽毛甩出了滿眼的青翠。


又或是赤腳坐在屋簷下,聽夏日的雨。

雨聲不歇,卻是一天中最寧靜的瞬間。

梅雨天,明清文人間盛行一項雅趣:用黃梅天的雨水烹茶。從士族階級到平民百姓中,都一度引為風尚。

清代蘇州文士顧祿的《清嘉錄》裡記載:“居人於梅雨時備缸甕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名曰梅水。”不少茶癖愛梅雨水,梅雨來臨時,要置大缸收水。如何貯存收來的雨水,也多有講究。


古時認為雨水為天落水,又以梅雨水為輕醇,所以格外珍愛。

對此景象,清人徐士鉉在《吳中竹枝詞》描繪得生動:“陰晴不定是黃梅,暑氣燻蒸潤綠苔。瓷甕竟裝天雨水,烹茶時候客初來。”


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個“閒”字。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的梅子黃時雨時節,和三兩知己,在青山綠水中尋一間雅室,紅爐微酣煮茶。悶熱潮溼的江南,也被文人們傳唱出一番新的意境。


夏至飲食,夏至陽極陰生,宜吃苦味食物,宜清淡。


夏日繽紛,繽紛水果,成熟正當時,盡享酸甜滋味,切忌多食。


夏至極也,時至於此,一年已過半,天氣至熱,植物至盛,靜心休整,又開始下半年的征程。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


東家APP


今天夏至

這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時間位於每年公曆6月21日~22日。過一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這是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
這一天,太陽是全年最大方的一天,白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以北地方,太陽相對地球高度最高,北半球幅射陽光最強。

從這一天起,太陽將掉頭南下,太陽高度也將緩慢下降,晚上夜空將繁星滿天。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強烈,午後雷陣雨增加。經常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


良人執戟2


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到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6月21日前後(20日~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時開始。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7世紀,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漢學堂經解》(ISBN 9787806940235)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下來的節氣。夏至通常在6月21日或者22日到來。

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這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

陽光直射北迴歸線

夏至的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迴歸線,造成北半球白天最長,還有北極圈、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太陽整日不落。 而在夏至過後,陽光直射位置開始向南偏移,北半球的白晝於是慢慢縮短了,日出、日落的方位也開始往南移動。

“至者,極也”,在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迎來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而且越往北方白晝越長。

在這一天,首都北京的白天長達15個小時,而我國最北端的黑龍江漠河白天甚至長達17個小時。過了這一天,太陽向南移動,白天也開始一天天變短了。

我們平常經常能聽到夏至不如三伏熱,既然太陽在夏至這一天就到達了一年中最北的位置,那麼為什麼夏天最熱的時候卻是三伏天?

原因有二:一方面是雖然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在不考慮雲層等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地表在這天吸收的熱量最多。

但由於整個夏季中,地表在白天吸收的熱量都大於在夜晚釋放的熱量,所以總的熱量每天都在聚集。

我們平常感受的氣溫其實就是地表大氣的溫度,而這一溫度在三伏天的時候才達到高峰,因此三伏天要比夏至這一天更熱。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另一方面則是考慮雲層的原因,七、八月份中國北方正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這時的天氣多為晴朗少雲,更有利於陽光的照射,因此這種情況下七八月份更熱。

夏至做點什麼?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與其他節氣一樣,民間在過夏至這天時也會有獨特的習俗。因為夏至時節正值收麥,所以古人有在這天慶祝豐收、祭祀祖先的習俗。

《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的百姓在夏至祭神靈,希望能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同時,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

吃貨注意:你得來碗麵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除此之外,江南地區還有在夏至這天用青菜、豆莢、豆腐、臘肉做夏至餅的習俗。

北方地區會在夏至這天吃麵,並有“冬至餃子夏至面”,“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尤其是山東地區,在這天一定要吃上一碗涼麵。夏至吃麵這一習俗應當源於農事的夏至收麥,古人食物講求嘗新,故此時吃麵也有嘗新之意。

冰塊兒不是誰都有!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夏至之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古代朝廷會在夏至之後拿出冬天儲藏好的冰塊以“消夏避暑“,有時皇帝還會把冰塊賞賜給大臣,但不是每個大臣都有資格得到皇帝賞賜的冰塊。

據《左傳·昭公四年》記載,周王會賞賜冰塊給身邊的人,但“食肉之祿,冰皆與焉”,沒有資格吃肉的官員,也沒有資格在夏天獲得賞賜的冰塊。

家有儲冰室更是古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山西省保有的明清時期的住宅群中,很多大戶人家都有專門的儲冰室,將前一年冬天的冰藏到第二年夏天使用。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夏天的食物容易變質,普通百姓則沒有財力建造儲冰室,但是他們發明了一種叫做“井藏法”的儲存食物方法。

即在井裡放一個大甕用來放置食物,或者用繩索吊著裝有食物的籃子懸於井中。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中張飛家的豬肉便是用此法將豬肉儲存在井中。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現在我們有了空調電扇,避暑已不是難事。但切忌吹空調過多而生病,吃冷飲也需適量以免著涼腹瀉。

除此之外,夏天多汗,要經常補充水分。炎熱的天氣讓人食慾下降,所以應多吃清淡易消化的水果、蔬菜等食物。

夏 至 三 候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一候鹿角解

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二候蟬始鳴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 九 九 歌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對於“數九”更為人所知的或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的冬至九九歌。其實,夏至也數九。

宋人周遵道的《豹隱紀談》中就載有一首《夏至九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爭向街頭宿;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尋被單;八九七十二,被單添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夏 至 風 俗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冬至餃子夏至面,江南一帶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麵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麵和炸醬麵。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麥粽和夏至餅

除了吃麵之外,江南食俗,還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等。

《吳江縣誌》:“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夏至日,農家還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夏至涼飲:綠豆煮湯

夏至一到,天氣炎熱人們易食慾不振。綠豆是藥食兩用的夏令佳品,可以清熱解毒、潤喉止渴。綠豆湯煮法各異,有薏仁綠豆湯、百合綠豆湯等,不過體質虛寒的人也不能頻繁飲用哦。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

《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夏祭”活動也從古代延續到今日,農人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仍然舉辦隆重的“過夏麥”。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

《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日到來:夏至

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周代開先例,之後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一件往事


夏至這一節氣表現為北半球白天最長、晚間最短。晝長夜短達到極限,從這一天開始北半球一天比一天晝短夜長。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度半),從這一天開始又往南轉。以赤道把地球分為北半球和南半球。上面我說的北半球的狀況南半球正好相反。因為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所以我們的北半球從這一天開始熱起來,我國有“夏至三庚便屬伏”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從夏至算起直到第三個庚日(以天干地支記日)為“初伏”,初伏一般為10天。然後是中伏,中伏多為20天,也有10天的時候。然後是末伏10天。伏天是最熱的時候,末伏以後我國北方氣溫一天比一天降下來。南方仍然很熱,因為氣候條件是由緯度和海拔高度決定的,換句話說就是越往北越冷,海拔越高越冷。(廣州的北迴歸線塔朋友們可以去看看)。從夏至開始不但氣溫高,降雨也多起來。

廣州北迴歸線塔


超然智者


夏至丨我目睹了一場秘密的交易

雨水肆意的洗刷著每一處

卻無法觸及到眼前的情景

藉著雷鳴和閃電

我窺見了這座城市的一角

和這件不為外人所知的事

這是一個特殊的雨夜

這是一場秘密的交易


天宮開悟



默默93982夢中的旅行


宇銀;太陽;月亮;地球。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行季,到至,季止。

四季星空、太陽凸場、咬地凹轉、迴歸線控、春從南返、北半球夏,再重循環,不遇意外,四季永遠,繼續運制,不會終止。

地球之上,經緯氣侯,常規律符,風調雨順。

夏至時間,晝夜平分,雖沒有變,但是現在,地球表面、認知差異,各種觀念,被人破壞,原貌全非,各地惡境,接連總出,都沒法予。


李志勇LZY


夏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即晝長夜短,這一天太陽到達北迴歸線,也是一年四季當中最重要的一天,夏至和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不可缺少的,至此,慢慢的晝短夜長,夏至之後北方氣溫會越來越熱。


拓荒者59277107


一年之中日照最長的一天叫夏至,最短的一天叫冬至。夏至而後的日照一天天地短,冬至而後的日照一天天長。春添一線長,一直長到夏至,週而復始,人生就在這長長短短,短短長長中成為遙遠或者並不遙遠的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