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咔咔買房原CTO曝CEO偽造公章圈錢炒幣,官方迴應:律師已介入

咔咔買房原CTO曝CEO偽造公章圈錢炒幣,官方回應:律師已介入

小犀財經(ID:xiyourun)

文 | 小犀財經 李玲

編 | 鹿鳴

6月14日,咔咔買房原CTO許洋發佈《至卡卡買房CEO譚博超的公開信》,控訴自己被CEO譚博超詆譭,以至患上中度抑鬱症。並稱譚博超拿投資人的錢用來炒幣,咔咔買房是“一個沒有區塊鏈技術的區塊鏈公司”。

根據許洋在公開信中的爆料,CEO譚博超不僅指使團隊私刻銀行公章,還利用妻子在中國銀行內部工作的職務之便,用中國銀行總行和工信部的名義大肆推廣咔咔買房。宣稱的2億交易額、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房產都與事實有較大出入。

對上述內容,咔咔買房CEO譚博超對小犀財經回應稱,“股東已經開過會,支持公司正常處理合夥人離職事件,公司經營一切正常,律師已經在處理公開信中問題。”但許洋所言是否屬實,對方沒有回答。

CTO手撕CEO

許洋在公開信中透露,自己早已被架空,已長時間沒拿到過工資。因核心技術團隊是跟了他多年的兄弟,他懇請譚博超遵守承諾,兌現給團隊的期權和收益。

他還在公開信中稱,咔咔買房存在觸犯法律底線的行為,例如CEO譚博超指使團隊私刻銀行公章。他透露,由於譚博超妻子在中國銀行總行工作,於是譚博超頂著中國銀行和工信部的名義大肆推廣咔咔買房。

為了證明自己所說屬實,許洋在公開信中貼出了一張譚博超在謀劃偽造騎縫章的對話截圖,截圖顯示,對話中譚博超問對方“騎縫章好P嗎”,並稱“最後的落款章,一個騎縫章。你試試,低調一點”。底下附上了一份《區塊鏈技術合作協議》,協議甲方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乙方為咔咔房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時間為2017年11月21日。

協議的具體合作內容寫著,雙方展開技術合作,共同開創區塊鏈創新實驗、實現區塊鏈上各類型數字資產發行、管理、交易清算。甲方公章顯示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乙方蓋章為咔咔房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位中行高層人士向小犀財經透露,中行信息科技部的章,可能是有問題的。但依據是什麼,其並未透露。

除此之外,徐洋還在言語透露,投資咔咔買房的風險可能大於投資者看到的。其對外宣傳所稱的“超過2億的交易額”、“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房產”所對應的事實是,國內房產有4套,是譚博超通過房屋中介公司購買;宣稱的北美業務,是用譚博超的名字購買了一套美國房產;歐洲業務的情況,則是譚博超在歐洲買一套房,但時隔近半年後,仍未看見任何手續。

在其公佈的Cybereits社區聊天中,投資人抱怨公司拿錢不作為,項目沒有進展,“有種跑路的感覺。”

曾獲比特幣首富李笑來等人投資

公開信中,徐洋抱怨譚博超融資拿到錢之後變得膨脹,“除了拿著投資人的錢炒幣以外,似乎已經忘了初衷”,他稱咔咔買房現在是“一個沒有區塊鏈技術的區塊鏈公司”。

咔咔房鏈成立於2016年12月初,法定代表人為譚博超。其官網上,仍掛著中國銀行(總行)區塊鏈戰略合作伙伴、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專業委員會示範企業的宣傳標語。其中,作為其區塊鏈戰略合作伙伴,中國銀行(總部)為咔咔買房提供資金託管、交易託管以及中銀支付的支付通道。

成立之初,咔咔買房也算是頂著大佬光環的區塊鏈企業。其投資方有比特幣首富李笑來,百度聯合創始人王嘯,以及王嘯創立的九合創投。當時數字幣市場搖搖欲墜,區塊鏈的不成熟和國內相關機制的不健全使得區塊鏈產業難有突破性進展,咔咔房鏈將區塊鏈應用於房產投資平臺,獲得了業內人士的看好。

從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不到半年的時間,咔咔買房經過了密集的3輪融資。2017年8月,咔咔買房完成5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9月,再次拿到1500萬PreA輪融資,至11月才上線手機APP端業務。2018年1月旗下項目Cybereits又獲得5000萬元A輪融資。值得注意的是,咔咔買房的密集融資期,正是區塊鏈日趨火熱的時候。

咔咔買房的官網顯示,對區塊鏈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網絡賬本私人加密、交易記錄永久備案、實名合同不可篡改等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的方面。在團隊介紹頁面,許洋仍作為咔咔房產CTO掛在其官網上,對他的介紹是,區塊鏈及金融IT系統專家,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工程碩士。

一投資者3000元入股,稱現在每週分紅3毛5

目前,CTO許洋的爆料言論是否為真不能確定,但小犀財經經網上檢索,有投資人曬出在咔咔買房的投資經歷,與宣傳所稱的理財收益相去甚遠。

簡書用戶8ab8a4bc7c3發文稱,其買了兩份西城房產001號產品,是咔咔買房的最早期用戶。在項目中確實的三個月鎖定期內,3200元的原始資產最高時候升至3600元。鎖定期過後,其想出手這兩份產品,發現項目賣出通道暫時關閉。

和客服溝通後,對方稱開放買賣市場時間未到,於是他從9月8日等到11月2日,詢問客服後進行了轉讓操作。讓該名投資者費解的是,官網上並沒有轉讓市場,轉讓功能只在咔咔買房公眾號裡面開放了一個入口。

進入轉讓市場,該投資者看到,產品大幅降價,項目的最低轉讓掛單價遠遠低於估值價,因此才對咔咔買房的項目產生了懷疑。並且,市場的交易詳情看不到掛單具體情況,被很多投資人懷疑是黑箱操作。

12月,其決定掛單賣出,卻再次出現轉賣市場不能使用的情況。再次電話溝通後,問題得以解決。但是,該投資者稱,在幾次嘗試掛單未轉讓成功的情況下,其將掛單最低價低價1281,仍然賣不出去。因系統設置最低掛單價,他就算想虧錢賣出都不可能,“錢被死套住了”。

該名投資者現在每週會有三毛五的分紅。他調侃道:“照現在這個情況,拿回我的本金需要一百多年的時間。”

事實上,咔咔房鏈的運作模式是先通過C端得到房屋完全處置權,用公證加抵押的形式將實物房產鎖定。再將整個房產按照每份0.01平米分為若干份產權,形成數字化資產。然後將數字資產標的放到平臺上交易,到期後投資者將產權標的賣出。既可以每個月拿房租,又能夠在交得到房產升值的紅利。

這實質上,是一種使投資者資產隨房價上漲而增值的財產保值行為,咔咔買房以理財產品的形式向公眾募資,投資者增值方式與P2P理財相同。以目前金融機構須持牌經營的原則來看,沒有任何金融牌照的咔咔買房,在合規性上也存在一定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