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指數基金同主動基金究竟誰更勝一籌

獨創龍頭板塊趨勢四戰法,曾經一年創造120%的收益率,十年私募基金經理經驗,先後擔任過遊資以及券商操盤手,非常歡迎大家關注我,關注我必有收穫,關注我就等於是賺到錢。

首先要明白一下投資基金的最主要兩個收益來源:選股和擇時。

什麼是選股?

比如說我們都拿出100%的倉位來投資股票,看看某一段時間誰收益高。收益高的,說明在選股上有優勢。

什麼是擇時?

比如說我們覺得股市漲很多了,要把股票賣掉。如果能在牛市高估的時候把股票都賣掉,收益就會比沒有賣掉、持有到股災的人高。這就是擇時。

對指數基金本身來說,它是隻有選股收益的。因為指數基金是一種被動投資工具,它必須時刻保持至少90-95%以上的倉位投資股票。指數基金本身沒有擇時收益。不過我們投資指數基金,是可以「低估的時候買入,高估的時候賣出」的。所以實際上,投資指數基金的投資者,是可以收穫擇時收益的。

基金的類別

晨星基金公司在劃分基金類別的時候,考慮的就比較周到。

晨星知道指數基金這個特點,所以在劃分類別的時候,把指數基金劃分到股票基金中。

什麼是股票基金呢?

80%倉位以上投資股票的基金,就是股票基金。換句話說,無論什麼時候,股票基金都保持很高的股票倉位。

而混合基金是另一類基金。

混合基金必要的時候,可以把股票倉位提高到80-90%,也可以降低到30%甚至更低。

混合基金本身可以獲得選股和擇時兩部分收益。

那我們個人投資者投資指數基金,能不能把擇時收益賺到呢?

很明顯也是可以的。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低估買入,高估賣出」啦。

國內指數基金PK主動型股票基金:

完勝

明白了這個前提,我們就知道:指數基金應該和股票基金做對比。

因為兩者都是始終保持非常高的股票倉位。主要是獲取選股收益。

換句話說,我們來對比一下,主動基金和指數基金,在選股上,誰更牛。

同樣的,晨星幫我們做好了基金的評級。

我們打開晨星官網,找到基金篩選。選出最近3年和最近5年,獲得5星級評價的基金。

晨星5星級的評價,說明這個基金在過去3年和過去5年,「收益和風險」綜合評分是最好的。

要想獲得5星評級已經很難了,過去3年和過去5年都獲得評級,那就是A股在過去一段時間表現最好的股票基金了。

一共是15只,其中11只是指數基金,4只是主動基金。

國內指數基金碾壓主動型股票基金。

同樣保持較高股票倉位的情況,指數基金是完勝主動基金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面很少有常見的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等指數基金,但是有很多紅利類、基本面類等策略型指數基金。

具體原因之前螺絲釘也解釋過。市值加權型指數雖然很出名,但是長期收益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

所以我們估值表裡定投的時候,也主要是以策略指數基金為主。

大家對主動型混合基金的理解有個誤區。是什麼呢?

混合基金有一個優勢,可以在牛市的時候降低自己的倉位,賣出高估的股票。假如是一個選股能力比較差的主動型混合基金,只要在牛市高估的時候賣出,它仍然會收益不錯。所以我們看到混合基金的收益,其實是用牛市賣出的操作,來掩蓋了可能會有的自身選股能力不足的缺陷。再加上A股暴漲暴跌,所以誤導了很多人。指數基金是沒有這種「降低股票倉位」的權限的,所以在這方面比較吃虧。但是我們現在掌握了用價值投資理念投資指數基金,可以在高估的時候賣出指數基金,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自己降低持有指數基金的比例。這樣我們就實現了高估賣出的操作,賺到了這部分收益。

對普通投資者最有利的方案

指數基金已經證明了,在選股上,它可以完勝國內的主動型股票基金。但是指數基金有一個缺點,在投資指數基金的時候,需要我們自己來判斷是不是到了牛市高估。如果到了高估,我們可以賣出指數基金,賺到高估的收益。螺絲釘設立估值表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指數基金自身無法低估買入股票、高估賣出股票的缺陷。指數基金已經證明了投資股票的實力,再配合上估值表,我們採取低估買入高估賣出的策略,就可以賺取到估值的收益。

這樣,選股收益有了、擇時收益也有了。而且指數基金的費率遠低於主動基金,費率上很有優勢。這是現階段對普通投資者最有利的解決方案。未來隨著股市的波動降低,市場慢漲慢跌(例如美國),擇時帶來的收益也會下降。所以在美國這種市場,不僅是主動型股票基金跑不贏指數基金,連主動型混合基金也跑不贏指數基金了。

A股也會迎來這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