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世界盃80年》:在巴西,真正讓人們喜歡的球星,不是貝利

《世界盃80年》:在巴西,真正讓人們喜歡的球星,不是貝利

《世界盃80年》:在巴西,真正讓人們喜歡的球星,不是貝利

本以為喜好足球歷史的我早已熟知世界盃的一切,但讀完此書便發現事實並不如此:1930年法國參加世界盃的名單曾被後人竄改; 1934年意大利與西班牙的淘汰賽打了兩場; 荷屬東印度在參加1938年世界盃時曾帶了只玩偶入場; 危地馬拉在參加對洪都拉斯的1962年世界盃預選賽時曾派出兩支國家隊; 克魯伊夫的家人曾在1978年世界盃前被綁架……

當然,這本書不會忽視那些為很多球迷所熟知的球星們:卡斯特羅、蒙蒂、梅阿查、皮奧拉、萊昂尼達斯、安德拉德叔侄、普斯卡什、柯奇士、貝利、加林查、方丹、科帕、迪迪、瓦瓦、馬索普斯特、查爾頓、尤西比奧、班克斯、雅辛、穆勒、法切蒂……

事實上,你如果不瞭解巴西的文化,你很難理解這個國家對於足球超乎尋常的狂熱。加林查為快樂而踢球。所以我好奇地第一次在網絡上尋找加林查的比賽視頻。也許當時加林查讓人驚歎的表演在現在看來沒有什麼特別,但是半個世紀前,這個名字“小鳥”的巴西人顛覆了足球的傳統,或者說,他創造的,才是真正的藝術足球。

《世界盃80年》:在巴西,真正讓人們喜歡的球星,不是貝利

你大概無法不知道貝利這個名字:球王。可是當作者向巴西球迷詢問誰才是巴西最好的球員,答案是令人大跌眼鏡卻千篇一律的——加林查。讀了這本書,你才能明白這一點:貝利和加林查是不同的,貝利的名聲是萬人景仰的,加林查在球場上的技藝則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貝利是一個真正的職業球員,加林查完全是為了尋找快樂而踢球的。

他也是巴西足球輝煌的見證者。只是可惜,在退役後,加林查沉迷於酒精,退役後,他花錢如流水,積蓄很快被揮霍一空,這讓他繼續借酒消愁,最終窮困潦倒,妻子也離開了巴西球星,加林查只能和8個子女在里約熱內盧的平民窟裡度日。1983年1月20日,加林查逝世,年僅49歲,貝利對此痛心的說道,“喝酒毀了他這一生。”

加林查留給人們的是印象中穿插於黑白膠片中的奔跑和衝刺,一邊又一遍,反覆而堅定得像個孩子。對每屆世界盃的介紹還秉承了連續性的原則,當讀者的思緒還停留在這一屆世界盃時,作者會略微提提四年後甚至是幾十年以後的事情。也許是西班牙足球隊在2008年歐洲盃上的優異表現打動了作者,在介紹06世界盃時便出現了“西班牙騰飛”這一節成功預言了本書出版一個月後結束的2010年世界盃。

《世界盃80年》:在巴西,真正讓人們喜歡的球星,不是貝利

有人問我:如果你不踢球你為什麼要看球?有時候我也會覺得迷惑。看完這本書之後,同樣缺乏運動神經的作者給了我一個答案:就像我們拍不出電影卻要看電影、寫不出詩歌卻要讀詩歌一樣,在你真正對某個事物產生興趣,並且將觀賞它、研究它視作一種樂趣,那麼它就會像指引忒修斯走出迷宮的那個線球一樣,你跟隨著它,走著走著,猛一抬頭,就看到你所生存的世界前生今生的脈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