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 圖片出自視覺中國

端午剛過,夏至又匆匆趕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在每年的6月22日前後。

夏至——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

夏至恐怕是節氣裡比較霸氣且“年歲最大”的一個節氣,怎麼講?我們用三個“最”來形容,大家就明白了。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夏至

  • 是二十四個節氣裡最早被確定的節氣。
  • 還是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
  • 更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古人在平地上豎起一根木杆,用來測量陽光下影子的長短,經過很多年的觀察和記錄,終於發現了陽光照射地球表面的秘密,用發明出來的圭表找到了一年中白晝最長的這一天,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夏至”,而一年中白晝最短的那一天,就是冬季的節氣“冬至”。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夏至的“至”是極致的意思,此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

夏至之後,陽光就要轉身走“回頭路”,慢慢地向地球的南面移去了。

夏至——陽光猛烈且不太熱情

夏至的天氣特點有三——高溫、暴雨、強對流。夏至時節,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所以被人們稱為“夏雨隔田坎”。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夏至時節同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

此外,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所以在夏至過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然而夏至的氣候,可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所以它的熱情好像也並不那麼可愛。

夏至——觀候知陽氣盛極而衰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古人認為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陽氣在夏至日這一天強盛到極點,盛極必衰,陰氣也從這一天開始滋長。

第一候:“鹿角解”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解”是脫落的意思。古人很喜歡鹿,覺得鹿的性格溫柔、行動敏捷,就像生活在山林裡的精靈。鹿頭上的鹿角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每到夏至到來的時候,鹿角就開始脫落,之後還會長出新的鹿角來。人們把自然脫落的鹿角帶回家,還可以用它來治病。

第二候:“蟬始鳴”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夏蟬又叫“知了”,炎熱的夏天裡,綠樹成蔭,鳥語蟬鳴,熱鬧極了。枝頭上夏蟬的歌聲好像在不停地說“知了、知了”。所有會唱歌的知了都是雄蟬!它的發音器在肚子上,就像蒙上了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就發出聲音來。雌蟬的肚子因為沒有發音器,所以只能當個“啞巴蟬”。而且雄蟬的肚子每秒就能伸縮1萬次,怪不得它的叫聲這麼響亮!

第三候:“半夏生”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半夏的根可以用來止咳,是一種野生藥草,夏至時節生長得最旺盛。因為夏至代表著夏季已經過了一半,所以古人給這種藥草起名叫“半夏”。

夏至——北方面食專寵 嶺南偏愛“夏至狗”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有“冬至混沌夏至面”的說法,揮汗如雨的夏天吃一碗清涼可口的涼麵, 真是美味!民間還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當然,各地食譜也不盡相同。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 圖片出自視覺中國

北京——涼麵

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麵。按照老北京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紹興——蒲絲餅

舊時,在浙江紹興地區,人們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而紹興地區龍舟競渡因氣候故,明、清以來多不在端午節,而在夏至,此風俗至今尚存。

無錫——餛飩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山東——過水麵

和北京差不多,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孩子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

長沙——夏至羹

長沙人在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麴草做成的湯丸,名“夏至羹”,民諺雲“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個團(音為“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嶺南——狗肉和荔枝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的飲食“專利”。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據說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說。

“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良好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

夏至——最宜賞荷行吟 臥聽蟬鳴

夏至時分,

儘管熱浪滾滾,

但總有令人心馳神往的美景。

沿著池畔,看滿眼的荷花隨風搖曳,

夜晚時分,聞獨有的美妙蟬聲吟唱,

恐怕是夏不衰的經典色彩。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卻有晴。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夏至》

現代·左河水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知了不知耕種苦,坐閒枝上唱開懷。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夏至避暑北池》(節選)

唐·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節選)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絃。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南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帶著寶寶一起學——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 夏季把手放在額頭上,用手搭出一個“遮光罩”,可以遮住陽光,防止陽光晃眼。| 圖片出自《漢字奇遇》

▼▼▼

帶著寶寶一起學——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 耳是一個部首,耳字旁的漢字,都跟耳朵有關係。爸爸媽媽和孩子閉上眼睛,豎起耳朵,用心去聆聽大自然的夏天美妙的聲音。 | 圖片出自《漢字奇遇》

夏至——帶娃吟唱少為人知的《夏九九歌》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從夏至開始,古人把之後的81天分成了9個9天,每九天算一段,順次叫做一九、二九……直到“九九”,這九九八十一天是一年中從比較熱到最熱又轉到比較冷的日子。比如我們熟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關於冬至的《九九歌》,其實,夏至也有九九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就在這首詩歌中,和孩子一起迎接繁盛的最美夏天吧。

音頻 | 大小星球錄製

配圖 | 除特殊標註外皆出自網絡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夏至已至,一起來認識這個相當霸氣且資歷老道的節氣

大小星球是北京章魚愛學教育科技公司旗下的創新兒童教育品牌,以主動式學習為核心教育理念,專注0-8歲兒童啟蒙教育,旨在用專業度和創造力為兒童設計高水準、有審美、有趣的互動教育產品,為教育從業者和家長打造優質的線上線下教育課程和分享社區;為中國親子家庭提供創新美好的文教生活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