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中國第一批居民:100萬年生存在中國的人類,並非現代中國的祖先

根據考古發現得知,早在200萬年前,中華大地便有人類居住,例如在雲南發現了距今180萬年前的“元謀人”化石遺址,在重慶發現了距今200萬年前的“巫山人”遺址等。但根據人類分子學研究得知,這些古人類並非是現代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們在中國大陸延續了幾十萬年後便滅亡了。進一步研究得知,人類進化的主戰場在非洲,而後人類不斷從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總的來說,人類有三次走出非洲的大浪潮,第一次是距今200萬年前開始,直立人開始走出非洲;第二次是距今80萬年前,古人走出非洲;第三次是距今15萬年前開始,新人開始走出非洲。而現在世界各地居民均為新人的後代,中國的各民族同樣如此。

中國第一批居民:100萬年生存在中國的人類,並非現代中國的祖先

人類遷徙路線圖

1500萬年前,非洲從西到東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居住著各種靈長類動物,其中包括很多種類的猴子和古猿。在隨後的幾百萬年裡,東非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非洲大陸東部下面的地殼沿著紅海,經過今天的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一線裂開,逐漸形成了東非大裂谷。裂谷以東地區不斷隆起,形成東非高原。東非高原阻礙了溼潤氣流向東非的深入,讓東非變的乾旱,東非逐漸從森林變成了草原。大約在1200萬年前,東非大裂谷完全形成。東非大裂谷的形成阻礙了非洲的動物群交流。在非洲西部,仍然是熱帶雨林為主,這裡水果等食物豐富,在這裡生活著的猿類養尊處優,根本不用為生存擔憂,因此他們長期生活在森林裡,成為如今的猩猩等。而大裂谷的東岸呢,由於森林不斷退化,草原不斷出現,這裡的猿類的活動空間逐漸從森林轉向了草地。為了在草原是上生存,他們不得不和大型的動物抗爭,因此前肢開始用來撿石頭,前後肢開始分工,直立行走的早期人類就出現了。

中國第一批居民:100萬年生存在中國的人類,並非現代中國的祖先

東非大裂谷

大約在250萬年前,非洲的南方古猿開始向人類進化,這些早期人類被稱作“能人”或者“直立人”。從古猿開始,人類便不斷走出非洲的。非洲的直立人形成之後,也按照古猿的遷徙線路到達了亞歐各地。在中國發現的直立人化石遺址主要有云南元謀人(170萬年前)、陝西藍田人(110萬年前)、北京人(50萬年前),除此之外,在遼寧金牛山、安徽巢縣、山東沂源、河南淅川和南召、湖北鄖西、貴州桐梓、遼寧廟後山等都發現了直立人化石遺址。

中國第一批居民:100萬年生存在中國的人類,並非現代中國的祖先

中國原始人分佈

在更新世時期,冰川紀尚未到來,亞歐大陸總體上比較溫暖,適合人類的居住。當時中國東北和華北在氣候上沒有多少區別,在東北地區也發現了與“北京人”類似的人類化石遺址。不過在更新世以後,冰川紀到來,嚴寒的氣候覆蓋了整個北方,東北演變為亞寒帶針葉林地區,生活著狼、洞熊、猛獁象、普通馬、披毛犀、馬鹿、大角鹿、野牛、原始牛大型動物。而南方氣候總體上比較溫暖,生活著“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特別是雲南地區,為熱帶稀樹草原地帶,和東非氣候十分相似。

中國第一批居民:100萬年生存在中國的人類,並非現代中國的祖先

更新世復原圖

大型動物數量多,威脅這古人類的生存空間,同時也為古人類提供了食物來源。為了與大型動物搏鬥或者打獵,古人類不得不使用地上的石頭。逐漸,人類學會去簡單加工石器,出現了最早的打製石器,因此這個時代被稱為“舊石器”時代。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後,發現的打製石器便開始豐富起來。通過北京人遺址發現,北京人擅長於砸擊法,並出現了一些固定的石器樣式,例如三稜大尖狀器、手斧、石球等。

中國第一批居民:100萬年生存在中國的人類,並非現代中國的祖先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直立人的另外一個重要的進步就是會使用火,從北京人遺址得知,北京人不僅製作各類工具,而且已經具有控制和管理火的能力。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有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古史考》雲:“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實,山居則食鳥獸,衣其羽皮,近水則食魚鱉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腸胃。於使(是)有聖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鑽燧出火,教人熟食,鑄金作刃,民人大悅,號日燧人。”使用火,不僅確保了人類在對付其他動物時候有了好的武器,而且讓人類可以吃到熟食。熟食可以大大提高蛋白質的吸收,加速人類大腦和身體的進化,可以說“使用火是人類第一次科技革命”。

中國第一批居民:100萬年生存在中國的人類,並非現代中國的祖先

鑽木取火

製造時期和使用火,標誌著人類已經從使用工具發展到了製造工具,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進步。製造工具使得人類手變得更加靈活,加速了大腦的進化;同時人類也開始擁有了改變大自然的能力了,儘管這種能力非常的微弱。根據直立人頭骨分析,直立人的腦容量已經到達了1000毫升,晚期已經上升到了1200毫升。腦容量增大的同時,大腦的結構也變得更加複雜並進行了重新改組,顯示出直立人已經有了相當複雜的文化行為。大腦左右兩半球出現了不對稱性,顯示出直立人已經有了掌握有聲語言的能力。身高上,直立人能夠到達160釐米左右,體重達60公斤。由於掌握了火是石器,人類的主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人類以植物作物為主要食物,之後,肉類成為最重要的食物來源。根據直立人的牙齒變化來看,人類的前齒擴大了,這是需要適應撕咬肉類所實現的進化。

中國第一批居民:100萬年生存在中國的人類,並非現代中國的祖先

直立人的社會形態十分簡單,以原始群為主體,屬於L.H.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中所說的“人類的童年”,處於矇昧時代低級階段。在原始群中,直立人集體勞動、集體地生活。原始群是人類第一個社會群體,標誌著人類社會開始形成,但是組織性不夠嚴密,尚未形成真正的規則。在原始群中,人類還處於群婚狀態,無所謂婚姻家庭,處於雜亂無序的狀態,人與人之間,沒有父母、兄弟、姐妹的概念。《列子·湯問》記載:“男女雜遊,不聘不媒。”,便是這種狀態的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