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浙江麗水遂昌 湯顯祖紀念館的人文洗禮 旅遊歷史文化散文

湯顯祖紀念館的人文洗禮

徐水法

浙江麗水遂昌 湯顯祖紀念館的人文洗禮 旅遊歷史文化散文

湯顯祖紀念館的入口處以一種猝不及防的姿態,闖入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視線。一條車水馬龍的大街,兩邊都是高低錯落洋溢著現代化商業氣息的樓群,就這樣,在兩幢樓之間,一個歇山式的仿古門樓,有些顯得不太協調的姿態,淵渟嶽峙,巍然聳立著。心想,東道主熱情引領我們前來,難道這裡有什麼特別的景觀,等著我們去賞遊和領略。

一行人從門樓下魚貫而入,濁黃的燈光下,一條數米寬顯得非常逼仄的小巷,幾十米處,又是一個臨街的歇山式門樓,門楣上幾個燙金大字“湯顯祖紀念館”,在燈光下幽幽閃著光。至此才明白,我們來到了遂昌的文化高地。

湯顯祖,這位出生江西撫州的才子,因不事權貴,先被髮配粵地徐聞,後又調任遂昌,在遂昌的知縣任上一干五年。五年裡,他勤政愛民,辦學化民,勸農為民,成為遂昌人民最受愛戴的父母官。後因不滿礦稅及不甘與權貴為伍,毅然掛冠返鄉,在遂昌五年裡積貯素材和醞釀創作後,回撫州老家就寫下了名垂千古的“臨川四夢”。即便在幾百年後的今天,“臨川四夢”這樣的名篇佳構,依然是中國戲劇界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

浙江麗水遂昌 湯顯祖紀念館的人文洗禮 旅遊歷史文化散文

離開遂昌後,這個當時叫平昌的浙西南小縣,依然是湯顯祖魂牽夢縈的一個情結,時常和遂昌的朋友書信來往。遂昌和撫州相隔千里,交通基本靠雙腳長途跋涉,即便如此,感恩的遂昌百姓經常專程去撫州看望湯顯祖。在遂昌,百姓還給這位令人崇敬的湯知縣湯公,建生祠以祀之。這樣的待遇,在東漢已經設縣的遂昌歷史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足以想象湯顯祖在遂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紀念館面積不大,先期的紀念館加上後來從其他地方移建的陳家大院,擴建後也不過2000多平米。可是你走完整個紀念館,你發現這裡完全是江南園林那種精緻巧妙、鬼斧神工的傑作。

整個紀念館就是一座江南民居的建築樣板,一般江南民居的營造模式,在這裡就是最好的樣式,雕樑畫棟,格調高雅;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園中有園,別有洞天;磚雕木雕,渾然一體。整個古建築完全按照古人那種自然與人文天人合一的理念,向我們展示明清兩代江南民居的營造技藝和獨特的審美觀。

浙江麗水遂昌 湯顯祖紀念館的人文洗禮 旅遊歷史文化散文

作為遂昌重要文脈傳承的紀念館,我們得以比較詳盡地瞭解了湯顯祖一生的坎坷經歷,從少小求學到因為不願意依附朝廷權貴,屢試不中。即便後來考中進士後,滿腔愛國愛民的報國宏志,依舊得不到施展,以至於得罪權貴,一貶再貶,最終含恨棄官掛冠回家,做他的田舍翁去了。於湯顯祖而言,正直為人,清廉為官,一生宏願的最終付諸流水,是那個黑暗時代釀成了他的悲劇。於遂昌而言,湯顯祖在任五年勤政廉潔、愛民如子的執政,是設縣千餘年來的幸運,也是上天對當時遂昌人民的特別眷顧。

紀念館裡另外一個重要內容,是對有著“東方的莎士比亞”美譽的湯顯祖藝術生涯和成就的展示,“臨川四夢”的由來,尤其是《牡丹亭》的藝術成就和地位等。讓我們對這位幾百年前的臨川才子,天生異秉的橫溢才氣,超凡脫俗的藝術造詣,頓時有了更深入的解讀和高山仰止的崇敬感。

從東道主對湯顯祖充滿深情的介紹中,我們還知道在遂昌,不僅僅把湯公文化只是體現在這個紀念館裡。漫步遂昌城鄉的大街小巷,就會感受到湯顯祖對遂昌人民的影響,湯公路、湯顯祖公園、湯公飯店等等,還有遍及遂昌城鄉的數不勝數的湯顯祖故事傳說,簡直不可枚舉。

事實上已經不需要東道主主動介紹,我們已經在紀念館裡看到傳承和弘揚湯顯祖文化的實例和成果,真切感受到了遂昌人民愛戴湯公崇拜湯公那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敬仰之情。

紀念館裡有個資料,詳細介紹了遂昌因為湯顯祖和莎士比亞故里結成了友好城市,雙方已經進行幾次交流活動。這個小小的紀念館,成為了湯顯祖走出國門的跳板,他不再是遂昌的了,也不是中國的了,已經步入了世界藝術大師的行列。

剛剛步入紀念館大門時,一陣婉轉柔美、悠揚徐緩的崑曲傳入耳膜,令人不由自主地聞聲而去,方知紀念館大廳有業餘的崑曲愛好者在排練節目。我們都忍不住站在前廳門口,不願離去,進去時幾個年輕女子唱完下場,隨即上來四個十來歲上下的女孩子。樂聲想起,這幾個女孩子一邊齊聲開唱,一邊分別用手中的道具摺扇,配合唱詞,點戳揮甩,一板一眼,非常整齊,一看就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時下各種傳統文化式微,特別是地方戲曲後繼乏人的窘況,已經引起許多有識之士的呼籲。崑曲是國內幾百種傳統戲曲中歷史悠久的劇種,也是給京劇發展繁榮帶來最大影響的戲曲。崑曲堪稱戲曲中的陽春白雪,想象它的傳承和發展,不由得不令人擔心。眼前的遂昌已經從孩子抓起,重視崑曲的發揚光大,想來創作經典崑曲《牡丹亭》的湯顯祖,泉下有知也一定會深感欣慰的。

徐水法,浙江浦江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小小說名家沙龍理事。筆耕20餘年,發表百十萬字,獲獎數十次,新世紀小小說風雲人物榜上榜作家,2013年中國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散文百家》《特別關注》《小小說選刊》等雜誌社簽約作者。個人文集有小小說集《金手指》《誰是誰的恩人》、散文集《紅塵寄情》《石門檻上不老的歌謠》《都市陽臺上的天空》等五本。

選自蘇白文化、未來趨勢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聯合出品圖書《一個人的江南地理》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常年徵集各類自媒體新媒體稿件、圖書書稿、影視小說、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