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蘇聯會建立“看不見的師”體制?

愛情小精靈


根本原因在於蘇聯旨在消滅資本主義的最終決戰思想。同時由於在經濟技術力量落後的情況下,想在質量上超過資本主義敵人是極端困難的,而且過高的質量往往也意味著補充困難和數量有限。因此不能把希望寄託於哪怕訓練有素的第一線部隊,而是需要源源不斷的後備力量來沖垮敵人。

基於這樣一種戰略思想,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蘇聯紅軍每個師的師長、師參謀長、團長手下都有兩位副職。一位負責日常事務,另一位和每個營的副營長一起就是“第二軍隊的指揮官。”一旦戰爭爆發,這些人員立刻可以組成另一個師指揮機構,在這個班子的基礎上,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由預備役人員組成一個新的師,使用預備役武器。

這樣,蘇聯紅軍在戰時可以集中最大的力量去對付敵人,無論在軍隊建設還是在武器開發上,對蘇聯人的吸引力,永遠都要比資本主義敵人推崇的精悍高效大的多。

因此,蘇德戰爭一爆發,蘇聯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後備力量動員。不僅為了補充蒙受巨大損失的部隊,同時也是為了長期戰爭的準備。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戰爭動員行動於23日就開始了,在不到8天的時間裡就有530萬23——35歲的男性公民應徵入伍。8月份擴大徵召範圍——18——50歲的人,參戰的蘇軍各方面軍得到60萬兵力的補充。


大將軍威武K


蘇聯會建立“看不見的師”體制是一種制度上的分類,對戰鬥力的影響不大,而且能夠對敵產生干擾,隱藏真正的作戰部隊。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看不見的師這是一種不準確的認識,準確來說應該叫分級動員制度。蘇聯軍隊根據準備度不同分為兩類,即就緒和未就緒部隊,前者可以直接或僅需很小的動員就可以投入戰鬥,後者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完成動員後才能投入作戰。

非就緒部隊可以分為架子師和動員師,前者也分為兩類,大架子師和小架子師,兩者均需要動員大量預備役人員,裝備屬於相對陳舊但仍稱得上現代化的武器,人員所受訓練有限,不過連以上的指揮機構是滿員的。兩者的區別在於滿員率分別為25-40%和5-25%,以及前者的訓練可以達到營一級而後者僅僅為連一級。對於“看不見的師”這一說法,僅就三十年代而言,從1935年到1940年,紅軍擴大了至少五倍,面臨極其嚴重的軍官短缺問題(這也是衛國戰爭初期紅軍損失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了保證基本的架構不少部隊的軍政主官不得不用級別更低的軍官和政委或越級提拔來湊合,這一問題在中高級軍官中更為嚴重,很多師一級或者軍一級部隊的主官在僅僅幾年前不過是大尉或少校,即使通過這種方法也只能填補主要崗位,哪裡有多餘的軍官去擔任“看不見的師”的師長或參謀長呢?至於戰爭結束之後,逐步完善的分級動員體系也不需要這種湊合的辦法。


兵器瞭望臺


大概就是預備役這種部隊,將部隊的架子和班子建立起來,在擴充時有已經準備好的軍隊機構領導,這是對蘇聯低素質軍隊管理體系的一種補充,美國採用士官制度,平時軍隊裡士官多兵少,在戰時可以迅速擴大軍隊規模,由良好訓練的士官帶新兵訓練,一年多就可以練出一支能戰雄兵出來。二戰時,美軍這種動員機制配合美軍的科學管理和經驗積累,與德軍作戰一段時間後,美國軍隊終於可以在北非和歐洲戰場與德軍的精銳對戰,按照隆美爾的說法就是,美國軍隊成長速度讓他驚訝,一兩個月之前還被德軍痛宰,以至於德國人嘲笑美國人是一幫養尊處優的少爺羔子,羅斯福這些人也擔心的討論美國的小夥子們是否還能打仗,而過了幾個月,美國軍隊居然可以跟德軍抗衡了。美國人有錢有物資也就罷了,居然可以作戰,這個不能不感謝美國的彈性軍事制度,這個也最後導致美國的士官制度成了國際軍隊管理的通行做法,比蘇聯的那種架子師戰鬥力更強也更符合古代凱撒麾下征服羅馬世界的軍團的管理方式。


帝國曆史


首先,蘇聯實行的是戰時斯大林體制。一切以打勝仗為基本準則。

那麼看不見的師也是為了在戰時隨時拉起一直軍隊應對敵軍。這些都是預備役之類的軍官。

第二,蘇聯吸取了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在德國大規模進攻蘇聯之際,蘇聯很多軍官由於肅反運動被冤枉槍斃。

導致蘇聯被德國軍事進攻時,損失大量軍隊,很多人死亡。這些看不見的師會有大批軍官可以臨時徵調實用,即使軍隊指揮人才大量死亡時也可以大規模補充,而不會導致無軍可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