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嬰幼兒健康管理”第5期:新生兒睡眠習慣培養

“嬰幼兒健康管理”第5期:新生兒睡眠習慣培養

睡眠是新生寶寶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正常情況下,新生寶寶一天中有16-20小時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新生寶寶和成人一樣,睡眠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兩種狀態。新生寶寶的淺睡眠大約佔睡眠總時間的2/3,通常表現為睡覺的時候嘴角上翹,時而皺眉,眼球來回轉動,眼睛半睜半閉,嘴一張一合地吮吸,面部表情十分豐富,四肢有時候還會活動等。

而寶寶在深睡眠時則沒有那麼多動作,一般表現為呼吸均勻,脈搏次數減少,很安靜,因此又稱為靜態睡眠。

睡眠對寶寶的生長髮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應當從新生兒階段就開始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否則一旦錯過,就要等到上幼兒園或者上小學的時候了。

那麼,新生兒睡眠習慣應該怎麼培養呢?

第一:科學選擇床上用品

寶寶的床應該矮一些,並且要緊挨著牆或在離牆50釐米左右的地方放置;床下面的地板上應當鋪上軟墊;床邊應當有護欄,欄杆之間的距離不可以超過6釐米;床墊應當選擇傳統棉被褥,褥子最好用白色或其他淺色棉布做罩,並用棉花填充;被子應當用淺色的全棉軟布或全棉絨布做裡和麵,內襯新棉花,而且大小應當比寶寶身長長20-30釐米,並且隨著寶寶身長變化。

另外,寶寶的睡衣應當選擇純棉、柔軟、寬鬆的睡袍,以不出汗為宜,並且長度要長過腳面,以保證寶寶手足的溫暖。

第二: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舒適的環境是寶寶睡得香甜的前提。新生寶寶的房間室溫應當保持在18℃-22℃,溼度應當保持在50%-60%,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通風和降溫,如果使用空調,要注意不能長時間開啟,製冷溫度不宜低於26℃;室內空氣應當新鮮流通,但不要讓風直接吹向寶寶;房間內陽光應當充足,但要避免強光直射寶寶面部。

另外,寶寶睡覺的時候可以保留微暗的燈光,同時要適當減輕周圍的聲響,但不必寂靜無聲。可以播放輕柔的音樂,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如果寶寶因為周圍環境的變化出現不安的表現,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要讓寶寶聽見父母的聲音,使寶寶清楚地知道父母就在附近,讓寶寶安心。

第三:保證正確的睡眠姿勢

睡姿會直接影響新生寶寶的生長髮育和身體健康。新生寶寶在初生時就保持著胎內姿勢,四肢仍然屈曲,為了促使寶寶排出嚥進的羊水和黏液,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都應當採取側臥位。但是,由於新生寶寶的頭顱骨縫還沒有完全閉合,顱骨也還沒有完全骨化,因此,要經常為寶寶翻身,更換睡姿,以免引起頭顱變形。

除此之外,寶寶在吃奶後注意不要仰臥,而要側臥,還要當心不能把寶寶的耳廓壓向前方,以免變形。

另外,新生寶寶平躺時背和後腦勺在同一平面上,不會造成“落枕”等意外,因此,可以不必用枕頭。如果擔心寶寶吐奶,可以適當地把寶寶上半身墊高一些。

如果新生寶寶在該睡覺的時候不睡甚至哭鬧的話,父母不要立刻就哄或抱在懷裡睡覺,以免養成寶寶不抱不睡的壞習慣。但是,如果新生寶寶睡眠不安穩的話,則應當尋找原因,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果除了睡眠不安之外,寶寶還伴有發熱、不吃奶等其他症狀,則應當立即去醫院檢查,及時醫治。

第四:規律睡眠時間

規律的睡眠時間可以幫助新生寶寶建立生物鐘,減少睡前哭鬧或因精力過於充沛而無法入睡的情況發生。新媽媽在睡前的一個多小時應當讓寶寶吃飽,然後再給寶寶洗澡,換睡衣,洗後立即讓寶寶上床睡覺。如果寶寶睡不著,可以給寶寶念兒歌或低聲唱催眠曲,讓寶寶擁有更多的安全感,更好地入睡。

有的寶寶因為白天睡得太多,活動太少,夜間就難以入睡。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適當增加寶寶在白天的活動時間和活動量,如在早上8點寶寶吃完奶後多和寶寶說話,幫寶寶做操,或把寶寶抱起來看看四周,儘量延遲睡眠時間;寶寶睡午覺醒來時,逗寶寶多玩一會兒,儘量讓寶寶保持清醒等。

預告一下:

下週二“早”健康之“嬰幼兒健康管理”專欄——《第6期:新生兒重點部位護理》,歡迎您的收聽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