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世界盃簡史:巴西人百年之痛—1950,馬拉卡納打擊

1950年英格蘭輸給美國創造了驚天冷門,然而這場0比1的比賽並不是當屆世界盃最出乎意料的比賽結果。因為在這屆巴西舉辦的世界盃上,最後發生了一件另整個巴西都陷入痛苦的比賽——巴西1比2不敵烏拉圭。西班牙語甚至為這場比賽設立了專有的單詞:馬拉卡納打擊。

世界盃簡史:巴西人百年之痛—1950,馬拉卡納打擊

一切要從巴西隊申辦世界盃開始說起,195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第一屆世界盃。巴西作為二戰的戰勝國,在二戰結束時備受鼓舞,全國上下掀起了工業革命和發展經濟的熱潮。在此時,巴西政府毅然決定申辦世界盃。考慮到當時歐洲作為二戰的主戰場仍在恢復重建中,巴西順利獲得舉辦權。為讓巴西世界盃成為振興巴西經濟和國運的一次號角,巴西斥巨資興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足球場——馬拉卡納球場。

世界盃簡史:巴西人百年之痛—1950,馬拉卡納打擊

在1950年的世界盃賽程中,最後的決賽歸屬是通過4支球隊輪流比賽而決定的。巴西、烏拉圭、瑞典、西班牙進行單循環比賽,最後通過積分決定冠軍歸屬。前兩場比賽過後,相比烏拉圭一勝一平、僅有一個淨勝球,巴西隊已經豪取兩連勝,獲得了11個淨勝球!巴西隊一路勢如破竹,最後一場只要在馬拉卡納打平烏拉圭就可拿到隊史首個雷米特金盃。可以說巴西舉國上下在最後一場比賽之前都已認定巴西會輕鬆奪冠,不少媒體已經刊發出印有“巴西是冠軍”以及全隊合影的相關報道,為巴西奪冠造勢。

世界盃簡史:巴西人百年之痛—1950,馬拉卡納打擊

果然,比賽開始不久,巴西隊就輕鬆領先,看起來已經一隻手摸到了冠軍獎盃。然而烏拉圭恰逢吉吉亞先是助攻隊友進球,之後再第79分鐘又入一球,2比1反超了比分。據許多經歷過那場比賽的人回憶,當時座無虛席的馬拉卡納球場在吉吉亞進球的一瞬間,陷入了“震耳欲聾的死寂”。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對於球隊即將失掉冠軍感到無比恐慌。當終場哨響起,比賽結束後,賽事的舉辦方因為完全沒考慮到烏拉圭奪冠的可能,甚至連頒獎儀式都沒有舉行。

世界盃簡史:巴西人百年之痛—1950,馬拉卡納打擊

這件事給巴西全國造成的打擊之大,直到現在巴西人民都歷歷在目。據說,比賽中有4名球迷當場猝死,另外比賽結束後,當時的首都里約熱內盧有10人為此自殺。當場比賽的門將巴爾博薩被認為是同好替罪羊,20年後他在逛超市時,還有人指著他告訴孩子“他就是那個讓全巴西哭泣的人。”隨著這場比賽的失利,巴西全國的經濟發展深受打擊,全國人民陷入了集體的沮喪、自卑、缺乏自信的情緒中。巴西人之後立刻改換了對付的顏色,從白衣藍領換到現在的黃衣綠領。

對於巴西人民來說,1950年世界盃作為20世紀的一件大事,巴西人普遍認為1950年是20世紀巴西曆史的一個分界點。6年後,巴西政府決定將巴西利亞設定為新首都。直到1958年,球王貝利幫助巴西拿到隊史首冠後,巴西的經濟才開始慢慢復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