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左手AI 右手平臺 長虹讀懂了這個時代

[釘科技述評]“……這將是一個鼓勵分享、平臺崛起的時代……如何鍛造一個供更多協作夥伴獨特創造、供用戶自由抉擇的平臺,才是互聯網新時代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馬化騰在《互聯網新時代的晨光》中的觀點,已經成為共識。當然,鍛造平臺,既要觀念驅動,也要能力支撐,行業巨頭在這個過程中紛紛成為了先行者,比如長虹。

CES Asia2018上,長虹展區呈現了人工智能、無人零售等帶來的美好生活場景。通過在構建智慧家庭的過程中對自身能力再梳理,曾被“傳統家電巨頭”概念化的長虹已然打破標籤走向全面平臺化。通過在C端和B端多維賦能,長虹要讓美好生活更加輕鬆自在,讓更多想象發生。

AI賦能全系產品,完善智慧家庭

優秀的企業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他能讀懂時代。

新的技術以及多樣化的用戶需求,讓“場景”和“體驗”成為了關鍵詞。靠單一產品贏得用戶的時代正在成為過去,固執於傳統思維,就像用騾馬拉動火車,難有實質進步。

智能化成為企業共同的選擇,未必都是自願,或許是這股浪潮太過浩蕩全面席捲,因為大部分家電企業仍執著於單品。但長虹已經在構建智慧家庭,為用戶提供完整體驗。智慧,表現為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

2016年,長虹已率先將AI技術引進電視,推出全球首臺人工智能電視,並在2017年將人工智能電視升級到AI3.0時代,從而引領了家電產業的新一輪變革。

左手AI 右手平臺 長虹讀懂了這個時代

CES Asia2018上,長虹展示了CHiQ電視Q5K、Q5R以及激光影院C5U等產品,絢爛多彩的高畫質影像之外,更引人關注的是融入遠場語音採集和聲紋識別的人工智能技術:遠場語音採集讓聲音指令不必通過手機、遙控器輸入,只需跟電視說出語音指令即可,實現更為流暢自然的交互過程;聲紋識別能夠識別不同家庭成員角色,完成個性化推薦;大數據則可以幫助用戶實現模糊搜索。

對於長虹要構建的智慧家庭完整體驗而言,電視只是一個方面,長虹的家電產品已經全面擁抱AI,或者可以說,AI是長虹的基礎能力。

空調方面,長虹此次展示的Q3Ts人工智能智慧眼櫃機是行業首款集圖像、位置、手勢、語音識別四合一體的全智能產品,不僅能聽懂用戶的話,還能看懂手勢,並根據在房間位置來調節吹風方向,圖像識別則可以辨別家庭成員,為老人和孩子切換到關愛模式,避免冷風直吹帶來的潛在危害。“人體狀態感知”技術,2014年長虹空調已經採用。

左手AI 右手平臺 長虹讀懂了這個時代

冰箱方面,長虹旗下美菱冰箱也已經深度運用人工智能技術。“M鮮生”系列冰箱就充分結合水分子激活保鮮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讓冰箱從被動保鮮變為主動控鮮,從變頻控溫、智能交互到智慧控鮮,還能幫用戶搜尋菜譜,體現著輕鬆生活的內涵。

當然,要為用戶提供完整的智慧家庭體驗,需要產品間順暢地互聯互通,為此,長虹將上述產品納入了CHiQ Life人工智能智慧家庭解決方案。

CES Asia2018上展示的CHiQ Life解決方案,基於全空間語音交互等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在家庭全空間與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空氣淨化器、廚電、淨水器、窗簾、安防等智能設備的實時交互、實時響應;CHiQ Life還能通過分析用戶指令做出相關設備的聯動,比如在觀看激光電視時,CHiQ Life能在白天拉上窗簾或在晚上控制燈光以確保良好的觀影效果。

AI賦能全系產品,產品間互聯互通,長虹提供的是完整的智慧家庭體驗,而構建智慧家庭,其實也是長虹對自身能力的再次梳理。

左手AI 右手平臺 長虹讀懂了這個時代

內部能力向外輻射,全面平臺化

對自身能力再次梳理,是長虹為平臺化發展做的準備。

以家電為基礎,智慧家庭是長虹能力的自然升級,也是長虹對物聯網時代的回應。2017年,長虹繼續積極佈局物聯網,以數據運營為紐帶,將用戶、設備、服務等打通,整合內外部資源,“開門辦企業”。

“開門”這兩個字很關鍵,它代表的正是賦予“供更多協作夥伴獨特創造、供用戶自由抉擇”的能力,就是平臺化:

在家電優勢產業發展中,長虹積累了夯實的能力與極具競爭力的比較優勢,在物聯網時代,長虹將這些能力得以釋放,服務自身的同時,將這些“內部能力”商品化,向企業客戶提供製造整體服務及各類製造解決方案,覆蓋研發、供應鏈、製造、財務等。

整合C端與B端,長虹的平臺化是全方位的,賦能是多維度的。釘科技觀察認為,長虹的這種全面平臺化,體現以下幾個維度:

其一,內部系統化。

這在前文中已經提到過,人工智能技術賦予了長虹全系產品新的能力,CHiQ Life解決方案則讓這些能力有機結合。

其二,產品皆平臺入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運用,長虹打通了“人”、“設備”、“電商”服務及健康管理等,有能力連接更多“內容”,聚合更多服務,這正是平臺入口的特徵。

以冰箱產品為例,通過以人工智能語音為主導的交互方式,實現智能設備(冰箱)+內容(生鮮農產品)+服務(健康管理)的無縫對接,成為了餐飲與健康管理平臺入口;再以電視為例,長虹實現了終端與內容服務的對接,成為了內容服務聚合的入口平臺,而電視因其大屏交互能力,也成為了智慧家庭的中控平臺之一。

其三,面向B端的能力輸出。這一部分本身包含相當豐富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長虹向B端的賦能,最終也將作用於C端用戶,且在範圍上實現了擴展:

首先,長虹將智能產品或者以智能產品為基礎的解決方案作為能力賦予B端用戶。例如,面向無人零銷運營商提供端雲一體化智能終端系統解決方案,包含智能鮮榨橙汁機、智能現磨咖啡機、智能貨櫃等。在CES Asia2018現場,長虹無人零售區吸引了大量參觀者駐足體驗,掃碼喝橙汁、品咖啡。

其次,長虹將物聯網能力賦予B端用戶。2016年,長虹上線的UP物聯運營支撐平臺,其後該平臺統一支撐了長虹各產業單元業務以及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生活等領域孵化的物聯網新創新應用業務。

基於此平臺,長虹以四川省首個智慧家庭行業地方標準——《家庭互聯網連接協議》為四川的智能家居、智慧社區等領域技術與產品應用做出行業牽引的示範;另外,長虹已經成功孵化出購食匯、智慧教育等多個智能服務項目。

再次,長虹將企業基礎能力賦予B端用戶。在物聯網時代,長虹數十年積累的內部能力正在對外釋放,服務自身的同時,將內部能力平臺化、商品化,向企業客戶提供製造整體服務及各類製造解決方案,覆蓋研發、供應鏈、製造、財務等,受到企業級用戶的青睞。

長虹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建設,智能研發管理服務已在長虹多個業務單元獲得應用,支持以家電產品為主的產品研發,實現從創意設計、工業造型、結構設計、電路開發、軟件開發等全生命週期的新產品開發管理,已經具備對外提供研發管理服務的能力。

去年,長虹基於財務共享技術,嵌入“財稅+金融”全方位服務模式,推出“稅鑫融”財稅資綜合服務平臺,入駐企業可通過“線上+線下”方式,享受到專業、低成本的財務、稅務外包服務以及各類財稅管理諮詢服務,有效提高企業運營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並降低涉稅風險,促進企業陽光成長。

除了財務“走出去”,近日長虹供應鏈服務也正式“走出去”了。近日,長虹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設立四川長虹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的議案》等議案,進一步提高公司供應鏈管理服務領域的運作效率和競爭能力,促進公司供應鏈業務進一步發展,提升盈利能力。這也標誌著長虹供應鏈能力正式進入對外服務階段,為企業客戶提供全球採購服務。

綜上,現在的長虹已經突破了家電企業這個概念的框定,轉型成為綜合服務提供商,這得益於其全面平臺化的路徑。而無論是直接為C端提供良好的產品及服務體驗,還是通過為B端賦能間接影響C端,長虹都在指向一個目標,讓美好生活更輕鬆自在。(釘科技原創,轉載必須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