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廓爾喀僱傭軍是怎麼來的?

布魯科夫


目前,英軍共有4個廓爾喀兵步兵團,大概3700人。



英國招募廓爾喀僱傭軍的歷史可追溯到1814年,英國入侵尼泊爾,配備了洋槍火炮的3萬英軍,與手舞彎刀的1.2萬廓爾喀人,足足打了兩年,才艱難取勝。尼泊爾被迫割讓大片領土給英屬印度,外交受英國監督。

但廓爾喀兵寧死不屈的作戰精神讓英國人欽佩不已。在英國與尼泊爾簽訂的條約中,還特別註明,英國享有在尼泊爾招募廓爾喀兵的特權,之後加入英軍的廓爾喀僱傭兵越來越多,併成為英國在各殖民地實施統治的重要武裝力量。

1857年,印度北部和中部爆發民族大起義,反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殖民統治。英國士兵表現很衰,起義軍勢如破竹,一度佔領德里。最後還是廓爾喀僱傭兵浴血奮戰,將起義軍趕出德里,維護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所有的廓爾喀戰鬥營都以英國曆任君主的名字命名。其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廓爾喀營,還有一根兩米長銅製的“女王杖”,這是1863年英國女王授予該營的,以代替戰鬥英雄獎章。

從此,廓爾喀僱傭兵愈發驕橫,自覺高人一等,在高額獎金的刺激下,充作英國殖民統治的急先鋒。

1919年,印度北部的阿姆利則舉行抗議聚會,英國決定予以血腥鎮壓,廓爾喀僱傭兵用機槍向和平示威人群掃射長達一個小時,約500人被殺死,近兩千人受傷,史稱阿姆利則慘案,成為甘地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起因之一。

阿姆利則慘案

兩次世界大戰中,廓爾喀僱傭兵皆有不俗的表現。

一戰中,他們被派往法國西線以及加利波利和美索不達米亞,前後共有9萬人參戰,2萬多人戰死。二戰爆發後,他們先在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作戰,日軍進犯東南亞後,英軍敗退,他們被調回,在新加坡、緬甸和馬來亞扭轉敗局,共計11萬人參戰,戰死2.5萬人左右。

二戰中英軍的廓爾喀僱傭軍

1947年,印巴分治,廓爾喀僱傭兵也一分為二,部分人繼續留在英軍中服役,另一部分人轉入印度軍隊。

再後來,廓爾喀兵團還參加過福克蘭群島戰爭(即馬島戰爭)、科索沃戰爭和兩次海灣戰爭。特別是在馬島戰爭中,阿根廷士兵聽聞對手是廓爾喀僱傭軍,幾乎不戰而逃。

英國哈里王子在阿富汗服役時,保護他人身安全的就是廓爾喀僱傭兵。

在阿富汗戰場,廓爾喀兵保護哈里王子(右)

2015年4月,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了彼得·沃爾爵士上將的一篇長文,感謝兇悍、忠誠而勇敢的廓爾喀兵為英國服務200年。到目前為止,廓爾喀兵團中的廓爾喀兵和英國軍官所獲得的榮譽獎章數量是一樣的,均為13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猛哥V


當年英國人,準確的說是東印度公司在南亞開疆闢土,打到尼泊爾的時候遇到了激烈的抵抗,這些土著讓英國軍隊見識到了什麼叫做戰鬥力。於是在簽訂停火協議的時候,英國人就想盡辦法讓這些人服務於英國軍隊。

東印度公司成為了他們的第一個僱主,每年到了徵兵季節,英國人就穿梭於廓爾喀地區的鄉間招募年輕小夥參軍,這之後漸漸的便形成了一個僱傭軍的產業。

廓爾喀僱傭軍此後全程參與了英國在印度的擴張,依靠著自己的絕對實力(在應對印度人民大起義中,廓爾喀僱傭軍成為了英國殖民當局獲勝的關鍵),甚至慢慢成為了英軍不可或缺的主力。

到了一戰時期開始前,在英國軍隊中服役已達兩萬餘人。其中很多人還奔赴歐洲戰場。

到了二戰時期,規模更大的廓爾喀人被動員起來,據統計有不少於25萬的廓爾喀在歐洲、北非和南亞東南亞地區為英軍服務。

廓爾喀僱傭軍依靠著自己強悍的作戰能力與專業性得到了英國政府的肯定與尊敬。至今英軍也仍然保留著為數不少的廓爾喀軍隊。

1947年印度獨立,英印軍隊解體。40%的廓爾喀士兵選擇加入英軍並駐紮在馬來西亞,其他人則加入全部加入了印度軍隊。

如今,在全世界各地的廓爾喀僱傭軍中,人數最多的也要數印度部隊。其他就還包括新加坡,文萊等有英國警察傳統的地方(香港警察中曾經也有廓爾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