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朱婷歸隊,但現在的中國女排陣容,真的能夠在香港站拿到冠軍嗎?

再說情感


想必大家都知道朱婷在昨天已經抵達了香港,而國家女排也直接宣佈了香港站14人的出賽名單。

朱婷歸隊,中國女排實力倍增

隨著中國女排在北侖、澳門兩站取得3勝3負的成績,年輕的國家女排陣容實力還是有所欠缺,至少在主攻線上就缺少一位霸氣主攻,劉曉彤一人獨木難支,段放、李盈瑩等人在主攻線上給到對方的威脅還是有限。

而朱婷的迴歸,勢必會解放主攻線的壓力,要知道朱婷可是世界級的主攻,她現在基本已經沒有缺點,她的迴歸,肯定能讓現在的中國女排實力倍增。

朱婷加上現在的中國女排陣容,真的能夠在香港站拿到冠軍?

無可否認,現在的中國女排僅僅是世界二三流球隊,只要碰上一些有點實力的球隊,都會吃大虧。

因此,在我看來,朱婷的迴歸,也未必讓現在的中國女排變得強大無比,至少在我看來,對戰香港站的對手還是有些吃力。

要知道,現在袁心玥、張常寧、曾春蕾還未確定迴歸,只有朱婷的話,那麼她勢必會承擔一傳和進攻的重任,特別是在主攻線,朱婷這樣分心,未必會在進攻端有很好的效果。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上一年的大獎賽,朱婷也是帶著一些新人在打,例如:王媛媛、高意、姚迪、李靜等等,那時的比賽打得也是相當艱難,那時的中國女排差一點沒進四強,最終更是在四強賽中慘輸給強隊塞爾維亞,只能拿到第四名的成績。

今年張常寧和袁心玥和去年一樣,也是缺席比賽,只不過去年的李靜變成了18歲小將李盈瑩,但要知道,今年意大利、日本隊等球隊都各自湧現出自己的王牌球員,因此在我看來,香港站的比賽只會比上一年更加難打,僅僅是一個朱婷的迴歸,未必就能夠帶領中國女排拿下香港站的冠軍。

結語

當然,比賽的局勢是瞬息萬變的,不能說永遠贏不了,也不說絕對輸了。

只要中國女排發揮正常,其他人也勇於站出來,中國女排拿下最終的勝利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但不管如何,朱婷的迴歸註定會讓我們球迷更加關注比賽,下面讓我們來期待朱婷的表現吧!

加油,朱婷!

加油,中國女排!

本文為深圳電視臺體育主編撰寫,專業深度評解體育賽事,還請關注:最愛生活匯!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和朋友一起分享吧! 謝謝你,麼麼噠。

最愛生活匯


其實能否拿到分站賽的冠軍,對於中國女排來說並不是十分重要,但是常常輸球自然也不是好事。

在此前的北侖站、澳門站,中國女排先後負於了韓國隊、波蘭隊和塞爾維亞隊。在亞運會和世錦賽之前,作為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女排,過多輸球顯然會打擊球隊的自信,因此主帥郎平也需要兼顧比賽成績和鍛鍊新人。

在香港站,朱婷的迴歸會極大地鼓舞全隊的士氣,而她的個人能力又十分突出和穩定。因此,對陣弱旅可以雪藏朱婷,對陣強隊可以派她出場穩定軍心,這樣一來對全隊都起到了很好的穩定作用,對於全隊的運行、新人的磨練也會更有益處。

至於香港站,中國女排的三個對手分別是阿根廷隊、意大利隊和日本隊,三隊的實力都不算強,因此中國女排只要穩定發揮,取得三場勝利並奪得香港分站賽冠軍也很有希望。


今體育


的確,即使朱婷歸隊,也改變不了中國女排現在以老帶新的陣容格局,面對香港站意大利、日本、阿根廷三國女排,尤其是艾格努領銜的意大利主力陣容,中國隊有多大把握拿到這一站的冠軍?小編認為機會很大,但朱婷的歸來另有價值。



首先,朱婷的歸隊,帶給這支女排的不僅僅是13+1=14這麼簡單。有朱婷在,那怕在邊上站著,隊友們的心理壓力都不會有那麼大,如果能上場,在大大增強進攻能力的同時,也會大大減輕一傳壓力,而相應對手的壓力會增大。一減一增之間,勝利的天平就斜過來了。



其次,在澳門站打塞爾維亞隊主力陣容時,雖然1:3輸了,但第二局第三局都是有機拿下的,只是在關鍵分的經驗和能力上顯得不足。這也說明沒有朱婷的中國女排面對世界一流強隊尚有一拼之力,而缺陷在被朱婷彌補後更不用說了。朱婷向來能在關鍵時刻接管比賽。



第三,分站賽能不能拿到冠軍真不重要,重要的還是鍛鍊隊伍。朱婷的歸隊,如果只是為了拿到香港站的冠軍,太低估她的價值了,應該是一方面為新隊員保駕護航,另一方面與隊友練配合,為南京總決賽作準備。


Bload排球




朱婷的歸隊,不僅僅是她個人的能力讓現在的國家女排實力提升一個臺階,關鍵是中國女排有了核心,有了領軍人物。朱婷迴歸之前,讓一個18歲的小姑娘為核心,這在排兵佈陣上就有待商確。



朱婷不但攻擊力十足,還技術全,能接六輪一傳,在場上,其他老人不會再為主攻的一傳分心,接發球不再滿天飛,一傳不崩潰,何來輸球之有?如果三場全勝,香港站冠軍還能有誰?

我不喜歡賽前預測,上面只是個人的假設,至於真實效果,還有待實踐檢驗。養養精神,等著看比賽吧!


李冠朝


朱婷歸隊,就是多拿幾個冠軍,包括香港站奪冠。

朱婷是可以改變比賽的球員,20比15領先的球隊,根本不能確定能不能守住這一局,因為對手有朱婷坐鎮。

朱婷是可以改變球隊的隊員,你別先入為主認為中國女排輸幾場球朱婷也不能扭轉乾坤。朱婷來了,首先一傳增加了強手,可以接六輪,再加上劉曉彤六輪一傳,自由人,高質量的一傳就佈置好了。快攻隨即可以展開,平拉開、背飛、前快、接應戰術球,進攻立馬法子多起來,對手難防了。對方大力球破壞一傳,墊給朱婷又重新轉為主動暴力強攻(朱婷調整攻),再加上朱婷對位攔防對手的接應,壓制對方進攻火力。

中國隊香港站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冠軍。接下來需要關注的是李盈瑩有沒有更多的出場機會。李盈瑩是二十一世紀出生的小隊員,聯賽證明了她的天賦;但國際賽事標準更高,對心理自我調整、體力的營養睡眠、精神的總體愉悅性、上場前的殺氣激發都需要跟老隊員學習。

天津女排急於用人,所以李盈瑩17歲就參加聯賽,放棄一傳,發揮扣球優勢。累慘了,跳不動了,激情不在了……一個孩子超負荷(包括心理)以天津女排殘缺陣容奪取冠軍,內心的喜悅和無奈沒得到保養就奔赴國家隊,練一傳,練接應。注意沒有?李盈瑩怎麼失誤,隊友沒一個發飆的。李盈瑩在聯賽證明的東西具有說服力。休息好了,就一飛沖天。


雲端美


隨著世界女排聯賽北侖站和澳門站戰績不理想,中國頭號球星朱婷也是火線歸位,帶領中國女排征戰第三週香港站比賽。由於袁心玥和曾春蕾還是在北京繼續訓練,張常寧因為傷病繼續缺陣世界女排聯賽分站賽比賽。所以相比於上週澳門站比賽,第三站比賽只是有朱婷替換了張軼禪。





實際上中國女排前兩站比賽暴露的問題不是單一的某個問題,而是全面的年輕人基本功不紮實,一傳防守,攔網不利等各種問題,朱婷一個人當然會改變中國女排進攻乏力的問題,但是她改變不了年輕人進步緩慢的問題。特別是朱婷一個人改變不了球隊的一傳體系。所以中國女排要想在總決賽和世錦賽有所作為,球隊一傳必須要比北侖站、澳門站質的飛躍。





中國女排第三週香港站比賽的對手分別是阿根廷、日本以及意大利女排。兩站比賽後,中國女排的排名來到第八,意外的是日本和意大利排名比中國女排還要低。看似本站比賽對手不強,其實情況並非如此,除了阿根廷女排實力確實有限之外,日本女排,特別是意大利女排前兩站比賽是二線隊伍出戰,目前排名第九,這跟去年總決賽亞軍的成績大相徑庭,後面三站比賽不容有失,否則會提前無緣總決賽。所以本站比賽,意大利也是盡遣主力出戰。埃格努、齊裡切拉和德吉納羅等名將悉數迴歸。去年總決賽半決賽中國隊就負於對手無緣決賽,香港站比賽中意兩隊再次狹路相逢,結果會如何,少了袁心玥和張常寧的中國女排面對全主力的意大利勝負還真的難說。


日本隊今年世界女排聯賽的表現也頗為意外,目前僅僅收穫兩場勝利排名第十一位,如果後面不打出驚人戰績,連續兩年無緣總決賽應該是沒有任何懸念的,這與她們主教練上臺說要帶領日本女排拿東京奧運會冠軍的豪言壯語可以說是有著天壤之別。不過中國女排也不能掉以輕心,日本的快速多變打法也是中國女排比較不適應的,首站比賽輸給韓國雖有輕敵因素,其實主要也是不適應韓國的快速多變,跟不上節奏。此次對陣日本女排應該要吸取教訓,做好睏難準備,以高制快對付亞洲矮個子球隊應該還是比較奏效的。






總之,香港站比賽雖然三個對手都比中國隊目前排名還要低,但顯然都不是與目前實力吻合的,除了阿根廷女排外。所以中國隊不能重複第一站時的錯誤,要對困難有著足夠的準備。香港站可以說是中國女排,日本女排以及意大利女排前兩站失意球隊的救贖之戰。鑑於目前中國女排隊長朱婷迴歸,成績應該還是可以期待的,冠軍雖然不能說是百分之百,但是應該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概率。


朝朝暮暮5132


即使朱婷歸隊了,也真的很可能拿不到冠軍。因為前兩站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並非在朱婷的缺陣上,而是在新老隊員組成的陣容磨合不夠,前段時間隊伍的有針對性的戰術訓練不足上。以為一個朱婷的迴歸就能彌補以上的不足,只不過是有些媒體和球迷的一廂情願罷了。朱婷的迴歸當然能夠很大的提高球隊的比賽能力,但只能是在掩蓋了目前球隊存在的諸多問題而靠朱婷一柱擎天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這樣的一個分站賽上所取得的成績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對阿根廷、日本這樣的隊伍恰恰是磨合目前的中國隊的大好時機,就讓它滑過去?更何況以球隊目前的狀況,朱婷並不能得到其它隊員的有效的戰術支撐,她也就很難做到一柱擎天,對意大利的比賽打過之後就可以看出來了。。

再說,香港站不過是一個分站賽,之後還要有江門站和德國站的比賽;再之後便是南京的總決賽。而總決賽也不過是四個月後到來的世錦賽的前哨戰而已。所以,香港站即使得到了冠軍,這個冠軍是以朱婷儘可能的多上場,需要經受鍛鍊和考驗的年輕隊員少上場的代價取得的 ,是以把練兵的目的放在一邊的代價取得的。划得來,划不來?當然是划不來。得到分站賽的冠軍以雪前番輸給韓國、波蘭之恥,以雪去年香港站0:3輸給美國,0:3輸給意大利,1:3輸給俄羅斯只得了個第四名之恥,以硬碰硬的方式血拼意大利隊,痛快是痛快了,但這其中疏漏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即意大利以全主力出戰香港,就是要再碰朱婷,為接下來在世錦賽上抑制朱婷尋找對策,制定招術,怎麼,我們就“順杆兒爬”?

且看2017年大獎賽香港站的比賽與今年的冠軍聯賽不同,那是三站比賽的最後一站比賽。而今年的香港賽之後還有兩站的比賽,總共是五站的比賽。經歷了在土耳其整整一個賽季的各項比賽的朱婷,僅僅經過十天左右的休整就在隊伍尚未成熟的情況下肩負奪冠的重擔,對她在今後的分站賽和總決賽的發揮有利嗎?別忘了,去年的總決賽,在主攻裡有朱婷、張常寧,副攻裡有徐雲麗、袁心玥的情況下,中國隊也不過只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績,今年少了徐雲麗、袁心玥、張常寧,而且隊伍還沒有磨合成型,憑什麼去拿冠軍?比拿冠軍更要緊的並不在一時之勝負,應當仍然堅持鍛鍊新人,磨合隊伍為第一要務的宗旨才是。朱婷上場的主要目的不該是冠軍,應該是與新隊伍的磨合,對新隊員的帶動,而不是形成又一輪的“朱婷依賴症”。

“朱婷依賴症”,是去年大獎賽中國隊僅僅取得第四名的成績,媒體對當時的中國隊的評價。它們把中國隊成績不佳的主要原因歸結為隊員的“朱婷依賴症”。它們還指出,“朱婷並沒有另一名強力攻擊隊員的支持,使朱婷不堪負重。”那麼,今年呢?是不是為了一個分站冠軍而再來一次以朱婷主打,其它的人“大樹底下好乘涼”,得不到激烈比賽的錘鍊的錯失良機?半個多月前,媒體曾斷言“韓國隊只能算是準二流隊。”結果如何?韓國隊居然打了中國隊一個3:0。香港站呢?是不是除了意大利,日本隊也“不堪一擊”?“料敵以寬,料己以嚴”的古訓又忘了?“多算者勝,少算者敗”的用兵之道也忘了?於是,又是一片樂觀了?需要指出的是,眼下的分站冠軍重要?還是四個月後的世錦賽重要?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還是好好地思量吧。

一時之得,便會有一時之失;一時之失,亦會有一時之得。問題在於什麼時候選擇得,什麼時候選擇失。去年的大獎賽香港站我們排第四,三站後排名第七,總決賽排名第四,是失吧?但其後的大冠杯上我們奪得了冠軍,豈非得耶?無需多言,切莫因一時之得而自己給自己挖坑。那種以為香港站奪得冠軍可以增添我們的自信的看看其實偏頗,如果得不了冠軍反倒讓意大利或其它的隊“增添了自信”,又怎麼說?


杜新1



常青樹144244367


希望如此的,中國女排還是堅持練新人,朱婷回來參賽這也是職業所在。她非常懂事,什麼時候自己應該怎樣做,不需要人提醒,身為女排隊長,在世界聯賽中肯定要參與其中,郎平教練身體狀況不是最好,走路都吃力,朱婷的回隊能夠幫助郎平教練分擔一些負擔也是盡本分責任。帶一帶年輕隊員,當然能夠取得滿意的成績更好!這是期待,但不是給她任何壓力。


fxhhjc


看了全部的中國女排比賽和女排球迷各樣的評論,感覺到球迷是強烈的熱愛中國女排,這是中國女排姑娘們用自己的拼搏精神感染了全國女排球迷,男足(望臣莫及)他們得到的只有噴,但對女排的期望不能過高,過高只會給她們帶來壓力,用平常心來對待,郎導說過在世界只是六,七名這是歉虛,應該在三,四名。乖下的就看臨場發揮,別給女排壓力,這是球迷應該做到的,郎導說過鍛鍊新人,朱亭肯定首發,其中也會用一些新人打一打,其中對意大利是硬仗應該拿下,對以後比賽在心理上佔優勢,對日本必須拿下,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比賽,對能不能拿下本站的冠軍,應該能拿下。希望全國中國女排球迷,相信郎平,支持郎平。即然你是中國女排球迷,就要全力,無私的支持中國女排!預祝中國女排在香港站取得完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