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一線城市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平均工資有八九千,但大部分人工資都是四五千?

東城西站


很多人認為畢業在上海工作,月薪過萬,醒醒吧,上海平均工資才6500元。

很多人經常發帖子,詢問如何才能月薪過萬。而諸如如何月薪過萬,過十萬,年薪過百萬這樣的問題,更是滿天飛。關注量也是巨量,說明大家真的對賺錢很渴望。

可是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即使在最發達的城市上海,人們的平均收入也僅僅是6500元。這是上海市統計的本市的平均工資,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有人可能說,上海不是各種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富豪嗎?月薪沒有一萬,在上海怎麼活?

只能說你想多了,每年大量的大學畢業生從全國各地來上海,工作競爭極為激烈。一般211大學工科碩士也就是5000塊左右,本科會更低。所以在校大學生要對工資有所預期,切勿過於不切實際。當然大學裡還是要把專業課學好,還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找到自己畢業後從事的職業,並且一直不斷的努力堅持下去。


塔尖


我先說我的一點經歷,我曾經同時供職兩家公司,一家公司把所有直接用到員工頭上的包括五險一金還有各種獎勵,都計算在工資裡,我不知道它是怎樣上報的工資,還有一家公司的工資對於超過個稅標準的,自籌各種正規發票。上報的工資標準是多少也不知道。

我的意思是,這些數據只能參考,不要當真。統計這些數據,有兩點是無法核實的:

一是你統計到某一公司,它給你的數據本身就不一定真實,你不可能都去核實。它把工資變成獎金,然後把獎金貼上各種發票當作其它成本,你能核實?

二是同一行業的工資,差別很大。比如同在金融行業,有的年薪100萬,有的年薪10萬,如果你高薪、中等、低薪各取10個,100萬的取10 個,50萬的取10個,10萬的取10個,那麼是1600萬除以30,平均數就很高了,而低薪佔大多數,這樣都被平均高了。我只是比如,不能確定他們是怎樣抽樣計算的。但可以肯定,任何機構、機關都無法核實每個人的工資。

象我,這麼多年沒有誰問過我一個數據。我拿工資,只要基本生活費,你不干涉我,我給你做市場,年終你說賺了多少,看著給點我就行了,沒約定,你說賠了就不給,我做市場也不傻。所以,我在哪裡也沒有個標準計酬數據。

所以,統計數據,也只是抽樣,也只能看別人給的工資表,就跟房價一樣,同一時間週期內,同一城市,各機構的數據大不一樣,民間和官方的也不一樣,民眾的直觀感覺也不一樣。

數據,只能用來參考,相信數據也不依賴數據,不全信也不否定,數據本來就是人寫的,人是有腦子的,你應該懂了,再說,數據永遠反映的是昨天,情況時刻在變化,也許昨天賣的是每平3萬,今天每平降5千開盤。股票昨天還漲停,今天跌停開盤。我有個做工廠的朋友,頭一天還在正常發工資,第二天就宣佈計件工資下調50%,因為生產的越多,虧的越多。

我想,大多數人看到平均薪酬只是笑笑,被平均高了,說有何用?又沒有人補給你。

數據,是人做的,也是給人看的,看看就行了,不必糾結!


無語石1


得看清楚,每個城市的平均工資金額,並不能代表每個人都應該有這個工資的待遇。

就比如我的認識的兩個朋友的情況,都是在深圳工作的,下面就來看看他們的收入情況吧。

一個朋友他本人在工廠做管理,每月大約可以拿到10000多元,他老婆在一家餐飲企業,每月也就4000多元,他們有兩個小孩,那麼家庭成員的月收入只有不到4000元,在深圳也是可以生活,只是買不起深圳的高房價,小孩在老家江西養著,生活質量也是一般般吧。

另一個朋友他本人在一家外企做經理的,月薪10萬左右,經常性出差的,而他老婆在一家國企上班,月薪2萬多,他們只有一個小孩,那麼他家庭成員月收入達到4萬多,他們在深圳有三套房,還有其他一些投資的生意,每年工資外收入加房租都有數十萬的收入。

如杲只是把這兩位朋友的家庭成員做為統計樣本,那麼人均月收入有2萬多,總體來說算高收入人群了,但具體到每個人身上真的不一樣。

所以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地算平均工資,在一線大城市裡,月收入高一般是企業的高管、合夥人,生意人,佔總體人員的10-20%,月薪收入很高。但大部分的80-90%的人,比如一些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餐飲,超市,清潔工,工廠員工的收入,也是比較低的,每月月薪也是四五千左右。但如果算平工資,月薪水平就高了很多,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低薪的大部人都是過客,在這些城市,沒有房,沒有車。基本上靠租房住,生活質量也很一般,也很辛苦的,一直留下的,只是因為他們都想往那10-20%的高收入人群去奔,如果久了沒有實現,也就放棄了,就回到家鄉的二三線城市或小縣城去生活了。


米哥職場漫談


一線城市平均工資八九千,大部分人工資卻是四五千,原因?很簡單啊,平均數本來就是個很魔性又沒什麼卵用的數據!

打個比方,你和劉強東被統計到一起,出來的平均工資是2500.01467元。咦,和土豪做鄰居平均收入還變少了?

因為,東哥的年薪是……1……元……錢!

你應該慶幸沒有和馬雲的工資統計到一起,要知道馬老師的年薪為0元。

所以,平均數就是個沒什麼卵用的數字,難以反映出真實的工資水平。對平均數,看看就好,要了解比較真實的工資收入水平,一般是看眾數。

從上面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4500元——6000元佔比最大,它就是眾數。

另外,佔比第二多的收入是6000元——8000元。

上述兩個收入區間的比例總共達到37.2%,也就是說,每10個人裡面,有近4個人收入在4500元——8000元間,這個數字和題主的感受接近,而且佔比最大,說明了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具有指導意義。

回到題主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大部分人月收入四五千,因為這一收入區間覆蓋了普通白領(比如剛畢業的學生)、基層服務員(酒店、商店)和退休人員等群體。這一群體人數較多,所以給人感覺大部分人月收入四五千。


段馬樂諮詢


我朋友開一家小公司,給人家搞設計服務,員工50人,老闆兼總經理年薪100萬,三個總監各80萬,十個技術月薪各3萬,還有36個人工資就四五千。平均下來,月薪也七八千了。把這個公司大到整個城市,也是這個道理,符合二八定律,20%的高收入人群佔了財富的80%,80%的低收入人群分20%的財富,一平均整體水平高了,但有毛用?

平均工資就是所有人的工資加起來除以人數。為何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平均工資高?一是工資水平確實高,因為生活成本高;二是有錢人實在太多,被平均的高了。拿北京來說吧,這位城市集中了幾十個央企的總部、幾十個世界500強中國總部、上百所高校、成千上萬互聯網企業、無數的培訓機構、上萬個知名民企的總部或北京辦事處,當然還有各個部門人民團體,數十萬明星、畫家、作家、藝術家,等等,這些高收入人群,拉高了平均工資。

比如,某央企,集團總部人員月薪2萬以上,但是龐大的一線員工月薪四五千。還有許多根本算不進去分母的勞務派遣工,比如,大量的保潔、保安、食堂、客服,以及一線的操作員工,他們都是勞務工,拿著3000元工資,連分母都算不進去。把正式工的工資,一平均也月薪七八千了,但是大量的一線正式工四五千,大量的勞務工三四千。

好吧,就身邊的人舉例吧。北京城居住了多少老闆商人投資人,還有明星大腕等有錢人,咱就不說了。就說,有多少飯店裡的服務員、超市裡的售貨員、無處不在的保安,你下班之後的保潔員,食堂裡的大媽大姐,這個群體估計比白領群體還龐大。他們能拿多少工資,你們心裡沒點數嗎?

還有,公務員裡大量的底層職員,街道居委會,那麼多小公務員,我們不相信他們個個工資八九千?還有幾千所小學中學,幾萬的老師和工勤人員,他們的工資也個個八九千元嗎?更別說,許多服務型小公司裡的小職員,他們員工的工資也不過四五千元。

所以,社平工資的水分很大,身邊有許多高收入的人,更多是熙熙攘攘、擠公交、擠地鐵上班的小職員,平均工資似乎很高,但低收入的人群還是非常龐大的。人人都是八九千工資,那只是你的一個錯覺。


職場火鍋


每次統計局一發布經濟統計數據,立刻引來無數吐槽,特別是平均工資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統計,與大家的感受相距甚遠,所以“被平均”、“拖後腿”等嘲諷不絕於耳。



這怨不得老百姓,因為有時那些統計數據的確與真實水平偏離的有點離譜。我在三線城市做企業中高層管理多年,工資相對來說比一般職員要高一點,可是見到那些發佈的統計數據,也感覺自己“被平均”了。呵呵,我都有這樣的感覺,何況我後面烏泱烏泱地還有那麼多普通員工呢!

再來說說北京和上海。網上看到一組數據,2018年春季北京平均薪酬10197元/月。真實情況如何呢?前一陣,我給北京一個企業推薦了一個今年畢業的環保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學校是985。當時企業說的是月薪4000,管吃管住。等學生去報道才知道,4000月薪包括加班費200、全勤獎200……等等,雜七雜八一算,實際每個月才3000多元!這就是普通專業大學畢業生在北京真實的工資水平吧。與10197平均工資相比,這落差,也忒猛了點。



為什麼我們總是感覺真實收入和統計數據差距巨大呢?因為統計局的統計方法有問題!具體統計局如何取樣姑且不論,僅一個平均數計算就有很大的問題。所以網上有這樣一個笑話,你和馬雲在一起一平均,恭喜你,你立刻被統計成為億萬富翁了!再具體點,你月薪3000,領導月薪15000,兩個人一平均,平均工資為9000,哇,立刻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了!



為什麼統計局要用平均數?統計局那些精英不傻,用平均數肯定有目的,用咱們老百姓最樸素的想法,起碼可以掩飾一些真實的信息。我冒昧地揣測一下,可能是為了不讓巨大的貧富差距刺激老百姓的神經吧。如果按階層統計或者是按區間統計,數字就太難看了,當然,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



有沒有更好的,能夠反應老百姓真實生活水平的統計方法?當然有!那就是“工資中位數”統計法。 什麼是中位數?就是將一組數據按從高到低排列處於最中間的一個數據。如果數據分佈比較平均,中位數與平均數則大體接近。如果數據分佈差異較大,比如有少數數據大幅高於或低於其餘數據,則更容易反映群體的中間水平。採用中位數統計,可以避免“一個馬雲平均一萬個窮光蛋”那種沒有絲毫意義的“平均工資”現象,基本代表了總體的中等情況。舉個栗子,9個人中,一個20000,一個15000,五個3000,兩個2000。按平均數統計,平均工資為6000元!如果按中位數統計,則中位數(也就是大多數)工資為3000元!差距就是這麼大!

閱後如果喜歡,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這樣,就可以每天第一時間免費獲取本頭條號分享的管理知識啦😄

分享是一種快樂,關注是一種美德!歡迎大家關注、交流、評論、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古來只見新人笑,爾等哪聞舊人哭:

那些工資過平均線的人:

在北上廣深你要是大學畢業在這裡工作個三五年一般都會跟上平均工資的,他們的工資越長越高,但是壓力也越來越大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要車要房,要成親要小孩。他們只有這樣的高工資的工作才能養活車房孩子。這類人是最糾結也最累的,他們想要逃,往哪逃?辭職,賣車賣房回老家,以後小孩上大學教育下一代入戶讀書怎麼辦?所以他們要挺著。

那些工資沒過平均線的人:

還有一部分畢業不到3年的人,除了一些精英階層,工資絕大部分不到7,8千,他們就拉低了城市的整個平均水平,這類人的流動性最大,在這裡工作了1年2年,工資不高,要麼換城市要麼回老家,那麼每年又一批一批的畢業生來到大城市,還是重複著這樣的日子,也有一部分跟上面說的一樣,為了在城市生存,死磕到底。熬到8,9千上萬了,又到了30左右了,要結婚了買房了,要小孩子了。壓力又來了,怎麼辦?重複著“老一輩”人的還貸的壓力唄。這類人的工資慢慢的還會往上漲的。但是剛剛畢業的那些人工作時間不長的那些人還是一如既往的趕不上人均工資。

就是這個道理,都在相信人挪死樹挪活,把人和樹都搬走了,你哪知道他的死活?


楚遊世界


一線城市上海,大概工資狀況

在家吃低保,打麻將的土著大把,年齡45歲靠上

餐館洗碗工,月薪4500,包吃住,不太留得住人

物流公司三級經理,月薪八千,幹不長

服裝公司新入職設計,專科,5000包吃住,能幹滿一年的是大俠。

大眾集團剛入職工科碩士,毛收入一年近20萬,比較穩定。

華為中興研發,通訊專業碩士校籤毛收入小30萬一年,相當穩定。

稅務局校招生,二三本,6000不到,比較穩定。

航運公司跟單,二本,一萬不到。

總結一下,四五千的工資都是低下的,211的應該不可能找到這麼低的工資的。用人單位也不可能傻到用這種工資去找211的人,留不住有毛用?

以上全是真材實料,絕無虛構誇大。


yirong249


我一個月收入¥5000,我的鄰居一個月收入¥45,000,我們平均一個月收入¥25,000,這樣我就是被平均的那個人。



無論在什麼樣的城市,總有人收入高,也有人收入低,收入高的一個月一二十萬的大有人在,收入低的可能一個月就只有不到2000塊錢。

造成這種差距,其實跟城市沒有太大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所在的行業以及個人的能力,有些行業剛發展起來潛力比較大,是屬於朝陽行業,而有些行業已經經過了非常成熟的發展階段,慢慢地進入下行階段,薪資就不是那麼吸引人了。這是行業發展的規律,就比如說目前的互聯網行業很多應屆畢業生剛開始椒鹽就可以達到月薪10,000以上,而有些行業頂級的薪資還不到10,000元。



所以高薪是與行業有關係的,更和一個人的選擇有著極強的關係。需要認清一個殘酷的現實,想要獲得高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其次,就是個人的努力,人才的分佈曲線,就像金字塔一樣,頂尖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都集中在金字塔的最下層,所以努力能夠讓人從金字塔的下層逐漸往上走,但是卻不一定能走的到最高處。



然而80%的財富往往其中,佔20%的人手中,金字塔底層的人往往逃脫不掉,被平均的命運。


職場小百科


座標北京,說說我認識的兩家人的平均工資情況。

第一家:郊區,原農民,後農轉居民戶口,家裡祖父母二人,均80上下,二人退休工資合計8000元,五個子女,大姐夫妻均退休,大姐之前是事業單位工人,退休金每月5000出頭,大姐夫開出租,交保險時間短,退休金只有1900,大姐家女兒32歲,某互聯網企業行政,月薪扣除五險一金拿9000多,大姐家女婿某互聯網企業人力高管,年薪50萬。

二姐是事業單位在職員工,面臨退休,月薪拿到手6000+住房補貼2000差不多8-9千,每年會有不定期各種補助津貼合計3萬左右,這麼一算每月也合到1萬出頭。二姐兒子物業上班,學歷不高,月薪大約5000元,二姐家兒媳婦某企業策劃文員,稅前8000左右。

三姐三姐夫也都退休了,都是工資比較低的單位退休,加起來退休金6000多,三姐家女兒某上市公司技術員,傳統企業,剛上班兩年,月薪稅前8000左右。

四哥30年教齡教師,中學小科,工資一直在稅後5~6千左右,最近把原放到住房公積金專戶的住房補助併入工資納稅,差不多稅前能到1萬左右了,有時還有不定期不知名補貼2-3萬,四哥媳婦是某民企財務高管,年薪大約30-40萬,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福利。四哥兒子上大學。

老小開了二十年車,給企業開過,也開過出租,膽子小也懶,不愛幹活,在家吃低保了。老小媳婦也文化水平不高,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月收入4-5千左右,孩子上大學。

第二家,城區,父親母親都退休,二人退休金合計1萬出點頭,父親原是處級退休,母親普通工人退休。

大姐某企業高管,年薪40萬上下,大姐夫公務員科級,月薪1萬左右。二姐某大醫院護師,月薪加班費獎金大約2萬。二姐夫事業單位,月8000左右。老三某廣告公司高管,年薪50萬左右,老三媳婦為了照顧孩子,在家裡做網站維護的兼職,月8000左右。

這只是兩個極普通的家庭,有關平均工資是否真有多高,給讀者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