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分別是哪個國家的?

頭條專家號


做互聯網的都知道,這個行業必須先燒錢圈用戶,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然後再考慮盈利的事。馬雲當年創立阿里,積蓄都花光了,只能去融資,結果國內銀行要抵押才能融資,風投又看不上他(這個面相的),馬雲無奈,只能找軟銀,挺過難關。

後來搞C2C淘寶的時候,又燒光了錢,只能再次融資,還找了國內風投,人家還以為馬雲是搞傳銷的,最後找到雅虎,接手雅虎中國,融了10億美金,終於讓淘寶走上正軌。

現在馬雲成功了,然後你們要開始叨叨?就想問一句,當初你們幹嘛去了?


創世網神作l軍團之怒l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現在的阿里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電商,每一年的雙十一可謂都是賺的盆滿缽滿。

鮮為人知的是,雖然阿里是中國最大的電商,但最大的兩個股東卻都不是中國的,也就是說中國人的錢都被外國人賺走了。

阿里最大的股東是日本很出名的軟銀集團。實際上,阿里的第一大股東是軟銀,馬雲也是無可奈何。最早的時候,馬雲說自己要做互聯網,但國內很多人都說馬雲是騙子,馬雲也找過很多當時的投資人,比如說柳傳志、雷軍,但都被拒絕了。最後沒有辦法的馬雲才找到了日本軟銀的孫正義,很快孫正義便決定投資馬雲。所以,現在的軟銀也成為了阿里最大的股東。

而阿里的第二大股東也是一家外國企業,是來自美國的雅虎。實際上,最早的時候雅虎曾是阿里最大的股東,但是慢慢的雅虎開始走下坡路,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拋售阿里的股票。而這時候雞賊的軟銀就用很多錢收購了雅虎手上阿里的股票,馬上從三股東的位置變成了一股東。從今天的情況來看,孫正義確實賺了。

但是,雖然阿里的一、二股東都是外國企業,但是因為阿里是同股不同權的股權模式,所以還是牢牢的在馬雲手中。但還是不可避免的是,這兩個大股東分走的錢確實不少,賺了中國人很多錢。


正商參閱


現在的阿里巴巴已經成為創業標杆。從1998年初創的小企業,發展到今天市值5000億美元的電子商務巨頭。20年的時間,阿里巴巴從一家微不足道的企業,成為一家影響中國商業模式、消費模式的科技大鱷,不能不稱之為商業奇蹟。

阿里巴巴創立之初,剛好遇上互聯網科技泡沫,公司極度缺乏資金。馬雲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擁有大量投資資金的日本軟銀集團。本來軟銀答應投4000萬美元。馬雲覺得投的太多,要付出太多的股份,就要了一半,2000萬美元。

到今天,經過股份稀釋,軟銀集團依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持有29.2%的股份。目前這部分股票市場價值約1400多億美元。投資2000萬美元,到現在市值1400多億,這次投資將近賺了1萬倍,是史上最成功的投資。

第二大股東是雅虎集團,持有15%的股份,市值約700多億美元。

核心創始人馬雲是第三大股東,約持有7%的股份,價值300多億美元,讓馬雲成為中國首富。另一位創始人陸兆禧是第四大股東,持有2.5%的股份,市值約120億美元。


財經知識局


以訛傳訛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是日本軟銀,第二大股東是美國雅虎,這是完全公開的事情。與此同時,日本軟銀的主要股東里面根本沒有什麼南非標準銀行。南非標準銀行的確北工商銀行收購,但是,南非標準銀行對軟銀沒有任何影響力。因此,工商銀行根本就不是阿里巴巴背後的股東。


阿里巴巴主要股東

阿里巴巴是一家上市公司,持有阿里股份的人就很多了。但是,持股數量比較多的主要股東是這三方。首先是第一大股東日本軟銀(持股29.2%),其次就是第二大股東美國雅虎(持股15%),最後就是馬雲為代表的管理層(持股10.6%)。

截止2017年6月9號,管理層持有10.6%的股份,其中馬雲持有7%的股份,蔡崇信持有2.5%的股份,是管理層中的主要持股人,合計佔有9.5%股份。其他相關人士總計持有1.1%的股份,但是每個人的持股量都比較低,所以並沒有具體披露。

事實上,三方股東都在減持阿里巴巴,根據之前的年報,截止2016年5月20日,軟銀持有阿里巴巴32%股權,雅虎持有15.4%股權,馬雲持有7.8%股權、蔡崇信持有3.2%股權。


大股東軟銀

軟銀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風險投資公司,主要投資網絡和電信產業。軟銀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 公司擁有多數股份。日本軟銀毫無疑問是一家非常龐大的商業機構。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其主要股東亦有披露。

日本軟銀的股權結構非常分散,最大的股東自然是創始人孫正義先生,持股超過20%。緊隨其後的都是日美兩國的金融機構,並沒喲出現什麼南非標準銀行。就算南非標準銀行有軟銀的股份,也不超過1%,對於軟銀幾乎毫無影響力。雖然工商銀行的確投資收購了南非標準銀行,但是跟日本軟銀沒有關係。


二股東雅虎(Altaba)

Altaba的前身為雅虎,鑑於我們對雅虎都比較熟悉,所以一般我們還是說阿里巴巴二股東是雅虎。

Altaba是雅虎決定在將互聯網核心資產以44.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威瑞森後成立的、用於管理雅虎其他資產的公司,原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和雅虎日本公司的股份等資產,現在都由Altaba管理。


實際控制人——三股東管理層

雖然日本軟銀和雅虎(或者說Altaba)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但是阿里巴巴採取合夥人制度,而且軟銀和前雅虎都跟管理層達成協議,管理層擁有實際控制權,儘管他們的股份佔比偏少。

與此同時,馬雲又是管理層裡面持股最多的,佔據了絕對話語權,所以現在的阿里巴巴核心決策還是馬雲的想法比較重要。


毒舌好心人


許許多多的人都知道馬雲,知道阿里巴巴,知道支付寶,知道淘寶天貓;知道馬雲創辦了一個龐大的網絡帝國,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當許多人知道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竟是日本軟銀,有些人坐不住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為,阿里巴巴賺再多的錢,也是給了外國人。

實際上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確實,根據前段時間曝光的阿里股權結構:

日本軟銀持有阿里巴巴股權29.2%,為第一大股東;美國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權15%,為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持有阿里股權7%,是阿里的第三大股東;而阿里巴巴集團副董事長蔡崇信持股比例僅為2.5%。

看到這裡,很多人不免疑惑,既然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是韓裔日籍的孫正義,而馬雲持股僅為7%,那麼阿里巴巴算不算得上是日企,馬雲是不是在為別人打工?

其實我們多慮了,從控制權上來說,阿里巴巴是絕對的中國企業,孫正義等只是在享受當年投資的資金回報。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馬雲到處找不到投資,他到了北京,見了幾十個投資人,其中就包括了雷軍,最後沒有一個是成功的。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孫正義投資了馬雲。

阿里巴巴完成第二輪2500萬美元融資,其中來自日本的軟銀一家即拿出2000萬;第三輪投資中,軟銀再砸下6000萬美元。而2005年8月,雅虎以10億美元和中國資產,換取了阿里巴巴40%的股權。

利用這筆資金,淘寶網和支付寶才得以迅速做大。

因此,可以說沒有軟銀和孫正義的支持,阿里巴巴很難取得如今的地位。說孫正義是馬雲的貴人一點都不為過。

但是,馬雲是有戰略性眼光的,投資人可以賺錢,但絕對不能有控制權。

為了在只擁有少部分股權的同時保證馬雲和創始團隊的控制權,阿里巴巴提出了合夥人制的變通之法。

這種制度在某種意義上有點像傳統的雙重股權結構,它可以讓一家公司的內部人士在公司上市之後也能維持對公司的控制權。軟銀雖然是大股東,但是隻有分紅的權益,沒有決策的權力,董事會才有最終決策權。

並且,阿里巴巴最值錢的支付寶和螞蟻金服是完全獨立的,跟外來資本軟銀和雅虎沒點的關係。

事實上,阿里巴巴上市以來,任何利潤都沒有通過分紅的形式派發給股東。阿里巴巴的股東要想獲利,只能在二級市場拋售阿里巴巴的股票來獲得高額利潤。而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交易,即使通過股票差價賺錢,也是賺得美股投資者的錢。

雖然馬雲設計了合夥人結構,控制了阿里巴巴,但是馬雲跟管理層僅僅持股10%左右,許多人總是擔心有一天阿里巴巴落入日本人之手。

不過其實這個擔心是多餘,因為阿里巴巴的大股東雖然是軟銀,但是軟銀背後的竟然也是一家中國公司。

軟銀目前市值1000億美元,孫正義在軟銀持有20%的股份,軟銀最大的股東其實是南非的標準銀行。

而2014年1月29日,中國工商銀行收購了標準銀行公眾有限公司已發行股份的60%,成為了標準銀行的最大股東。

也就是轉來轉去,最後真正的大BOSS其實是“宇宙第一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雲掌財經


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是日本的軟銀集團,也就是孫正義的公司,持股達28.8%。第二大股東是美國的投資公司Altaba,持股14.8%。Altaba也就是原來的雅虎,是雅虎核心業務出售給Verizon更改的新名字。此外,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持股比例達6.4%,蔡崇信持股2.3%,阿里高管以及董事會合計持股為9.5%。

可能至今仍舊有很多很多的讀者“詬病”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與第二大股東並非我國相關個人或者企業,而是日本與美國的公司。但是,阿里巴巴並不是一家“同股同權”的企業,而是一家合夥人企業,將股票權利進行著劃分。換句話說,最大的股東或者第一大股東加上第二大股東的合計佔股份比例並沒有決策者對於公司管理運營的權利佔比大,屬於股權與股東收益權相互區分,相互之間不受影響的存在。而實際阿里巴巴的控制、決策卻卻在董事會、合夥人手中。

董事會中存在也是存在重要股東代表人,但是絕大多數的席位以及股權,甚至說“一票否決”的權利是在馬雲手中,或者馬雲辭退以後的接班人手中。所以,實實在在的我國民營企業,外資股份擁有企業經營分紅的權利比較大,但相關的控制權利很小。

當然,如果當時不是軟銀集團也就是孫正義以及雅虎的投資,可能就沒有現在的阿里巴巴。當然,當時的十八羅漢,現在的三十位合夥人,都是阿里巴巴的“功臣”,促成了如今萬億市值的阿里巴巴!


厚金說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是總部設在日本的軟銀集團。軟銀集團目前持有746998571股阿里巴巴股票,占上市公司總股本比例29.11%,相當於第二名的兩倍。


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東是總部設在美國的雅虎公司。目前持有383565416股阿里巴巴股票,佔阿里巴巴總股本比例14.95%。


馬雲是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持有178272449股阿里巴巴股票,佔阿里巴巴總股本7%左右的股份,也是目前持有阿里巴巴股票最多的自然人和第三大股東。馬雲同時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第一大股東日本軟銀集團的董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持有65,144,622股,持股比例為2.5%。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於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是公司創始人之一,持有65,144,622股,持股比例為2.5%。目前是除了馬雲之外持有阿里巴巴股票最多的個人股東。
阿里管理層一共持有270,369,948股,持股比例為10.6%。其中包括集團副主席陸兆禧、首席執行官張勇、原螞蟻金服首席執行官彭蕾等。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00年1月軟銀集團以2000萬美元第一次如果阿里巴巴,並在2004年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再次入股阿里巴巴。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雅虎公司曾經是阿里巴巴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在2005年8月,阿里巴巴與雅虎結成戰略同盟,並向雅虎發行7000萬美元普通股,同時向軟銀髮行1.8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當時雅虎成為第一大股東,佔阿里巴巴40%股份。馬雲及其合夥人擁有28.2%股份,是第二大股東。軟銀擁有股份16%,成為第三大股東。


後來在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用63億美金現金和價值8億美元的優先股,回購雅虎公司持有的40%阿里巴巴股權中的一半。


根據阿里巴巴目前的“同股不同權”股權結構,馬雲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實控人,並和合夥人團隊一起擁有阿里巴巴集團的具體經營決策權和重要投票權等。而軟銀集團和雅虎公司雖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和第二大股東,但都只是屬於財務投資者,並沒有阿里巴巴的具體經營決策權和重要投票權。


由於馬雲及其合夥人的中方團隊擁有阿里巴巴的絕對控制權,所以雖然阿里巴巴集團的大股東是外國企業,但阿里巴巴集團仍然被認定為中國企業。


白馬華菲特


眾所周知,阿里巴巴已經成為全球前二十的科技公司,市值5192億美金,可謂富可敵國。那麼阿里巴巴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是誰呢?馬雲及其創始團隊能夠完全掌控阿里巴巴嗎?

首先看一下阿里巴巴目前的股東持股情況:

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日本軟銀(孫正義)持股29.2% ;阿里巴巴第二大股東:美國雅虎持有15% ;阿里巴巴第三大股東:馬雲持股7% ;

其餘為阿里巴巴創始人團隊持股(其中蔡崇信持股2.5%)和其他機構持股。從上面可以明顯看到阿里巴巴的最大兩個股東所屬國家為日本和美國。

日本軟銀和美國雅虎是怎麼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的?眾所周知,阿里巴巴剛開始創業時,急缺資金,在國內投資機構和美國硅谷找投資,卻次次被拒絕。後來還是經過蔡崇信的運作和馬雲對阿里巴巴未來的闡述,最終日本軟銀的孫正義投資了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後來又追加投資6000萬美元,如果沒有這些資金,可能就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這中間發生了一些事情,就不闡述了,後來雅虎與阿里巴巴合作,雅虎10億美元獲得阿里40%的股權,這些資金再次幫助阿里做大做強了電商及支付寶,鞏固了在中國電商的領導位置。後來馬雲動用76億美元回購雅虎在阿里的部分股權。可以說這兩家公司在阿里巴巴的前期發展中做出了很大貢獻。

馬雲持股比例僅有7%,沒有絕對控股權是怎麼掌控阿里巴巴這樣一家大公司的?因為阿里巴巴在得到日本軟銀鉅額投資後,原始團隊股權被稀釋,為了公司不被外人掌控,阿里創始人團隊提出了“合夥人制度”,在僅有少數股權的情況下依然掌握對公司的絕對控股權,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只享受分紅,沒有權利干涉公司重大事務,當然可以提建議。這個協議的達成也是很不容易的,2011年支付寶為了申請央行支付牌照,由於政策限制外資的控股,在沒有和軟銀,雅虎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暗自將支付寶所有權轉移到一家中國全內資公司。雅虎和軟銀最後沒辦法才和馬雲妥協,至此馬雲以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冒險精神和睿智冷靜的分析判斷最終掌握了對阿里巴巴的控股權。

所以,就算阿里巴巴的最大的兩個股東不是中國人,那又怎樣,馬雲依舊掌握著對阿里巴巴這艘巨輪的控股權。我們要看到,阿里巴巴十幾年的發展對中國社會經濟起到了巨大的影響作用,尤其是支付寶給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和實惠,螞蟻金服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科技獨角獸,阿里雲的雲計算服務成為世界前三,國內第一……

我是真味財經,喜歡就關注我奧 ! 歡迎評論轉發,大家一起討論,一起交流 !


真味財經


眾所周知,阿里巴巴已成為全球市值前二十的科技公司,在電商行業的地位僅次於亞馬遜。從1999年以馬雲為首的18人創辦的企業,發展到現在全球的500強、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很多人都在感嘆當年國內沒有人慧眼識英雄,錯過了馬雲跟阿里巴巴,目前阿里的最大股東是日本的軟銀集團。

2000年馬雲在國內為阿里巴巴找投資人到處碰壁,而日本軟銀集團的孫正義卻對阿里巴巴非常感興趣,隨後給馬雲投資了2000萬美元,2004年,孫正義又向阿里巴巴追加6000萬美元的投資額,屆時,軟銀集團用8000萬美元換來了阿里32%的股份。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全球最大的IPO,首個交易日總市值達到2285億美元,除了馬雲等阿里巴巴高層及員工身價大漲之外,其最大股東日本軟銀集團更是收益頗豐,軟銀集團的創始人孫正義因投資阿里巴巴獲利2500倍,因此登上了日本首富的寶座。如今經過了數次套現,軟銀還持有29.6%的股份,依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

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東是美國的雅虎集團。雅虎作為上個世紀最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公司,在2005年的時候以10億美元+雅虎中國,置換阿里巴巴40%的股份,曾經是阿里最大的股東,幾番股權稀釋後股權逐漸下降,2012年阿里回購了雅虎所持的21%阿里巴巴股權,交易價值約76億美元。阿里上市後,雅虎套現金額達82.8億美元,目前還持股14.93%,市值有730多億美元,投資收益僅次於日本軟銀。


天方燕談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按照2018年7月18日最新統計的阿里巴巴主要股東,第一位的是日本的軟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數量74699.86萬股,佔比28.80%;第二大股東是AltabaInc,持股數量38356.54萬股,持股比例14.80%;第三大股東才是馬爸爸,持股數量為16715.97萬股,持股比例為6.40%,比2017年6月的數據相比持股數量減少了1111.27萬股;第四大股東是馬雲的左膀右臂蔡崇信持股數量5931.69萬股,持股比例2.30%,比2017年6月的數據相比減持了582.77萬股。

按照2018年10月10日的收盤價138.29美元一股。軟銀的持股市值為1033億美元,Altaba Inc的持股市值為530億美元左右,馬雲的持股市值為231億美元,蔡崇信持股市值約為82億美元。可以看到馬雲不是第一大股東,但是由於在上市之初都已經制定好的AB股制度,軟銀和Altaba Inc公司持有的股份是投票權偏低的優先股,而阿里管理層持有的是具有投票權的普通股所以控制權還是牢牢的掌握在馬雲的手中。

軟銀公司相信大家都知道了,2000年和2004年,軟銀分別以2000萬、6000萬美元入股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成為軟銀創始人孫正義一生最為成功的投資。按照最新的市值計算獲利近1290倍。第二大股東Altaba Inc公司,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比較陌生,但是雅虎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個公司的前身就是雅虎,北京時間2017年1月10日,雅虎將公司原來的出售給Verizon通訊的交易完成後,雅虎剩餘業務將更名為Altaba Inc,轉型成為一家投資公司;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Altaba Inc公司的市值才只有353億美元還沒有其持有的阿里巴巴的股份的市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