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金庸寫的15部小說中的主角有什麼共同的悲劇?

新一行


金庸小說主角共同的悲劇,共同的特點就是拼爹,用現在話說,就是爸爸去哪了!

拿幾個大家熟悉的主角來說下。


飛狐外傳的胡斐父母死了。

連城訣裡的狄雲,是師父養大的,孤兒一個。

天龍八部,喬峰雖然有父親,但是長期以來以為沒有,虛竹也是以孤兒身份長大,找到父母時,父母又死了。段譽,以為段正淳是他父親,其實他的仇人段延才是他的父親。

射鵰英雄傳裡郭靖,父親郭嘯天死了,是他的母親把他養大。楊康也是被自已仇人養大,不知自己的父親,不認自己父親。


鹿鼎記裡韋小寶,是妓女所生,他母親本人都不知道韋小寶父親是誰。

笑傲江湖裡的令狐沖是孤兒,從小在華山師父師孃養大。

書劍恩仇錄裡的陳家洛,他的身世和皇帝有關係,就更加離奇了。

神鵰俠侶裡的楊過,楊過沒出生,他的父親楊康就死了,自己的母親穆念慈也是在楊過沒多大又病死。

俠客行裡的石破天,也是個孤兒長大,書中直到最後也沒有直接說他到底是不是石清和閔柔的兒子。

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他的父親張翠山母親殷素素也是在張無忌沒多時,雙雙自盡,成了孤兒。

碧血劍裡的袁承志,他的父親袁崇煥,在袁承志沒多大時。被皇帝處死。

所以老家不難看出,金庸先生的小說,就是拼爹慘的特別。他們這些主角要是聚在一起了,就是一起說“爸爸去哪了”!


中孚鑑


金庸一生寫了十五部小說,分別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一部《越女劍》。15部小說風格各異,人物背景大不相同,如果非要從這15部小說中找出幾個共同的悲劇,確實不易,除非生搬硬靠。

第一共同悲劇,15部小說男主角的家庭環境都存缺陷。 多數主角為孤兒出身或單親家庭,從小就缺少人倫關懷,這可能也與金庸的身世有關,金庸的父親查懋忠彼時為地主出身,家大業大,51年因地主身份被執行死刑。雖然父親死時金庸已成人,但父親之死確實對其產生了很大影響,所以在創作中,小說的男主也多數成了孤兒和單親家庭,並且最終屌絲逆襲,做出了一番事業。

第二個共同悲劇,圓滿的結局中往往有不圓滿之處。《飛狐外傳》中的程靈素之死,《雪山飛狐》中胡一刀之死,《連城訣》丁典、凌霜華之死,《天龍八部》男主角蕭峰之死,《射鵰英雄傳》華箏之殤,《白馬嘯西風》李文秀的單相思,《鹿鼎記》韋小寶與康熙的決裂及陳近南之死,《笑傲江湖》儀琳、嶽林珊的悲劇,《書劍恩仇錄》香香公主的死、《神鵰俠侶》中郭襄的終身不嫁等等,這樣的不圓滿之處太多了。也許也正是書中的這些悲劇和不圓滿,促成了金庸小說的成功。

第三個共同悲劇,越是執著的人卻越是沒有好的結局。香香公主、丁典、阿朱甚至歐陽克都是因愛的執著,為愛而亡;程靈素、李文秀、儀琳、郭襄、阿青深愛的男人卻愛著別人,所以她們的結果要麼身死,要麼獨存;慕容復、任我行因對慾望、權力的追求一個瘋了,一個身死;李莫愁、周芷若卻是因愛生恨,恨得執著迷失了自我;郭黃夫婦因對俠的執著以身殉國。執著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毀滅人,執著是好是壞呢?可能正是由於這份執著,反派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壞了,他們也有可愛的地方。


嚮往清秋



哈哈哈,那當然就是沒爹啊,大部分也沒媽。看看15部小說的主角們都是什麼情況,整個“爸爸去哪兒了”。


1、2、《飛狐外傳》、《雪山飛狐》主角胡斐,父親胡一刀跟苗人鳳決鬥時被田歸農在刀上塗了毒藥,因為小傷而死,胡夫人自殺。那時候胡斐還是個嬰兒。

3、《連城訣》主角狄雲,從小孤兒。


4、《天龍八部》主角蕭峰,從小母親被殺,父親蕭遠山跳崖,以為自己父母是喬氏夫婦,結果發現自己是契丹人,養父母被親生父親蕭遠山殺了,終於跟蕭遠山父子相認,馬上蕭遠山又出家了;虛竹,從小以為自己是孤兒在少林寺好好當和尚,結果突然告訴他父親是方丈玄慈,母親是葉二孃,然後馬上玄慈受刑而死,葉二孃跟著自殺;段譽,以為自己父母雙全,結果爸爸段正淳不是自己親爹是戴了綠帽子,忠於知道了親爹是段延慶,然後段正淳自殺了,媽刀白鳳也自殺了,段延慶也離開了,沒爹沒媽了。

5、《射鵰英雄傳》主角郭靖,生在大漠,遺腹子,爹在出生前就死了,後來媽也自殺了。

6、《白馬嘯西風》主角李文秀,一出場父就被強盜殺了,母親自殺,那時候她才七歲。

7、《鹿鼎記》主角韋小寶,母親韋春花是個妓女,不知道自己的爸是誰,運氣算好的,媽至少活著。

8、《笑傲江湖》主角令狐沖,從小孤兒。

9、《書劍恩仇錄》主角陳家洛,父親倒是清楚,陳世倌,不過小說發生時麼也早死了。另一個角度,乾隆也馬馬虎虎算個主角,以為自己父親是雍正,結果是個漢人,又是個“爸爸去哪兒了”。


10、《神鵰俠侶》主角楊過,遺腹子,父親楊康在他出生前就死了,母親穆念慈也沒多活多少年。

11、《俠客行》主角石破天,從小被養母虐待,到小說結尾也沒徹底搞清楚自己是不是石堅、閔柔的兒子。

12、《倚天屠龍記》主角張無忌,父親張翠山、母親殷素素都在他少年時自殺了,留下嚴重心理陰影。

13、《碧血劍》主角袁承志,父親袁崇煥老早為國捐軀了。

14、《鴛鴦刀》主角袁冠南,從小沒爹,小說裡才跟母親相認,然後女主角蕭中慧就發現自己沒爹媽了,養父還是個太監。

15、《越女劍》主角算是范蠡和越女阿青吧,反正出場也都是沒爹媽的。


伊耆角木


金庸小說中幾乎全都是標準的“大男主”小說(注一),小說的整個書中世界,都是特意圍繞著男主角而設置並運轉的。而這些男主角,普遍都很“孤獨”,甚至幾乎沒有能真正交心的同齡人朋友。

(注一:如果忽略另3部影響力不大的短篇《白馬嘯西風》、《越女劍》、《鴛鴦刀》)

這不止是因為作者描寫友情的筆力不及描寫男女愛情時,所以才要“揚長避短”,更多是因為這些小說在設定上,就不存在真正能和主角並駕齊驅的優秀同齡人角色。

真正的朋友是必須建立在彼此地位條件差不多為前提的,否則友情必然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質,並不以彼此間的意志為轉移。

如《射鵰》“五絕”中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們可以互相做朋友,武功稍遜的“鐵掌水上漂”裘千仞也能讓他們“神交已久”,而周伯通在武功大成前、只接得五絕三四十招時,就不怎麼受尊重。黃老邪遷怒並直接打斷周伯通雙腿,將他囚禁十五年,類似的想法就絕不會對北丐和西毒有。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至於長春真人丘處機、丹陽真人馬鈺這樣的全真派高手,固然也算是武林中並非等閒之輩的大人物,桃花島黃島主還不是隨心所欲扇耳光?何曾會覺得這些“年齡長到狗肚子”身上的同齡人,配和自己做朋友?

為了讓廣大讀者有充分代入感,或者說“代入主角特權的幻想”,金庸小說的男主角們一個個光環加身,在成長曆程中,世外高人、蓋世神功、奇遇福緣等各種金手指不斷,充滿了超越書中其他npc的優越感。其餘配角則根本不可能來分享主角的神功秘籍,奇遇福緣,功勳榮耀,只因為這是專屬於主角的特權。

男主角們在內心深處又怎能不如黃老邪看待全真七子一樣,隱隱地“眼高於頂”?又怎會在內心深處將其他同齡人當做“有資格和自己結交”的對象?

以《神鵰俠侶》為例,主角楊過同輩人中,武功最好的當屬周伯通的徒弟耶律齊,當他初次登場時,和楊過武功相若,大約都有等同全真七子中偏弱的郝大通之流的實戰能力。

耶律齊

此時的楊過,還是很看得上耶律齊的,對他起了“爭競之心”,才會插手干預完顏萍向耶律家尋仇之事,若是兩人此時有契機相交,亦未嘗不可能結為朋友。

然而,此後楊過接連奇遇不斷,武功日進千里,等到他再次遇到耶律齊時,已經得了劍魔獨孤求敗的真傳,一柄玄鐵重劍在重陽宮大敗蒙古五大高手,震懾全真千百道眾。這時的耶律齊,已經是連和他面對面好好說句話的資格也不具備了,被心憂愛妻的楊大俠毫不客氣地轟了出去。

楊過

當楊過在十六年時間裡武功繼續突飛猛進,耶律齊雖然被郭靖黃蓉夫婦招為愛婿,然而卻不曾得到岳父岳母的任何傾囊以授,薪火相傳。到丐幫爭奪幫主大會上,耶律齊志在必得,卻被霍都打得灰頭土臉,完全是靠楊過的不屑一顧的施捨,得了個幫主之位。

耶律齊一邊被群丐唾吐得滿身痰跡,一邊看著楊過如何展示他的三樁生日賀禮,將丐幫選拔幫主大會,變成了討好小姑娘的玩鬧,三枚金針襄陽賀壽,風頭出盡萬眾稱譽。

楊過襄陽賀壽,燃放【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壽】的煙花:

耶律齊在生平最重要一樁典禮蒙受如此奇恥大辱,還不敢在表面上有絲毫怨懟,否則必然得到眾人“心胸狹隘”的風評。他更要聽著楊過漫不經心地說,他們是“故友”,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楊過內心深處,固然是絕不可能以為耶律齊居然是他的朋友。誰都知道,他“西狂”楊大俠的朋友,那得是一燈大師、東邪黃藥師、老頑童周伯通這樣同為絕頂高手、同是“五絕中人”的前輩耆宿才配得上。

可耶律齊但凡有三分自尊,又豈敢當真高攀神鵰大俠這樣的"朋友"了?

在最後的襄陽大戰中,耶律齊奮勇殺敵身陷重圍,此前口不對心地說過他們是“朋友”的楊過,這下子可抓到機會,逼迫耶律齊的妻子向他磕頭下跪,終於出了生平這口惡氣後,才肯援手施救,並繼續信口開河【耶律兄和我一見如故,焉有不救之理?】這又哪裡像任何人對真正朋友的態度?

耶律齊和郭芙

在金庸小說眾多主角同齡人中,耶律齊居然還算待遇不錯的,再看看武敦儒、武修文這二武兄弟,從武功、資質到人品、心胸,哪一點配得上郭靖黃蓉夫婦的親傳弟子?甚至被師母在敵人面前默認為“膿包徒弟”。

二武兄弟和郭芙

當然,看看但凡男主角的情敵們,如宋青書、林平之、慕容復、汪嘯風、劉一舟、鄭克塽們,隨著故事情節推進,一個一個被毫無邏輯地無下限黑化,各種損人不利己行徑……

——可見在金庸小說世界,如果一個年輕男子沒有主角光環加身,下場該有多悲催。耶律齊到二武兄弟能娶得嬌妻,甚至都算是命好的了。

在金庸小說普遍的這種情況下,又有哪個同齡人還能和、配和我們的主角做朋友呢?

除非是《天龍八部》這樣,喬峰、段譽、虛竹這樣三個人分享男主角光環的多重主角小說,他們當然可以各自得神功奇遇,同以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互為生死之交。

除非是《鹿鼎記》這樣,小玄子和小桂子“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還在其次,關鍵是韋小寶主角光環開得再離譜,也時時刻刻籠罩在康熙帝的皇權威懾之下,兩人的友情才做得長久。

古龍小說的友情為什麼公認比金庸寫得好,說白了也無非就是古龍的氣量更大,他寫阿飛,寫胡鐵花和中原一點紅,寫西門吹雪和花滿樓,這些配角都有一身至少是和主角差距不遠的武功,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從楚留香到陸小鳳,他們固然也是主角光環加成,武功智謀出類拔萃,但在同輩人中遠遠算不上珠峰矗立,高不可攀。

花滿樓和陸小鳳

同理,阿飛和李尋歡做朋友已經感到很吃力,精神負擔很重了,龍嘯雲定要和李尋歡做朋友,又怎能不難堪重負,最終不得不黑化?

李尋歡與龍嘯雲

如《歡樂英雄》這樣的多主角小說,郭大路,王動,燕七,林太平,誰也沒有過分的“主角光環”,讓其他人只能做自己俯首帖耳的跟班,他們幾個相對平凡人的友情,便能因此是武俠小說史上公認最動人的傑作。

【你若也想要自由﹑愛情和快樂,就只有用你的信心﹑決心和愛心去換取,除此之外絕對沒有別的法子。

就因為他們明白這道理,所以他們才能得到。所以他們永遠都很快樂。  

誰說英雄寂寞?我們的英雄就是歡樂的!——】

金庸筆下的英雄為什麼武功蓋世、紅顏在側,到結束為何總是抹不去的寂寞與悲涼?就是少了這種歡樂的友情!


狐狸晨曦


金庸是本人最喜愛的武俠小說大師之一,數十年來,其筆下作品被翻拍成各種影視劇已數不清有多少次了,因此圈粉無數,影響力不斷擴大。


正如題目所問,金庸小說中主角有什麼共同悲劇呢?很多朋友可能也會疑惑,每本小說主角性格迥異,各有特點,結局也都是不同的,這個所謂的共同悲劇貌似沒有吧。其實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還是可以發現一些主角的共同悲劇。

天龍八部喬峰一身俠肝義膽,豪氣蓋天,為了民族和平作出巨大貢獻,本以為他可以成為人人敬仰的武林盟主,最後卻自殺了;射鵰郭靖由屌絲逆襲成為俠之大者,本以為可以跟黃蓉在桃花島相伴終老,結果選擇了為國為民,城破人亡。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和神鵰中的楊過由最初的小菜鳥,到最後成為頂尖高手,本以為他們可以成為武林的一段傳奇吧,結果都選擇瀟灑隱退江湖了,這簡直浪費了一身的高超武功和善良正義。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更悲劇,在歷經了一系列特殊奇遇之後,不僅武功數一數二,而且還被推舉當上了明教的教主,在江湖中微信很高,而且明教勢力龐大,從事著反元大業,張無忌本可以成為天下的帝王,武林的至尊,結果為了紅顏,選擇了歸隱。

這些書中的主角在我看來都挺悲劇,擁有統治江湖的實力,卻最後都沒能實現。或許這種所謂的悲劇才令這些主角更加富有魅力。


瀟灑聊武俠


基本上最後都是帶著美人歸隱山林,泛舟湖上了。

金庸的15部小說裡,大部分的男女主人,實際上都帶有著深刻的悲劇色彩的。

不管是出身官宦世家,還是浪蕩公子,下里巴人,中間遇到一個兩個人,結局一座山,或者一片湖。

他們大多會體驗各種人世間的惡,人世間的爾虞我詐,背叛和生離死別,然後方能大成,功成名就,悟道終生。

然後,歸隱山林,隱沒於世外。

為什麼?

因為即使你強大了,世道仍然是那個世道,江湖仍然是那個江湖,並不會因為你一個人的強大而改變。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道恆常,人道恆雜。江湖是個名利場,也就是角力場,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或者消失在沙灘前。

金庸小說裡,即使強大到和皇帝拜了把子的韋小寶,處處遇到貴人,但其結局還是回揚州開妓院開賭場去了。更不要論,那些江湖兒女了。

一個人是改變不了江湖的,所以只能心灰意懶,獨善其身,歸隱山林,泛舟湖上。

這就是金庸小說裡的底色,非常的濃厚。

這難道不就是你我的所處的世道嗎?

我們就是湖面上的一葉飄萍,能量有限,撼不動大船,更撼不動山河!

~我是三生有畫一書生,第三隻眼讀金庸,第六感彈武俠,喜歡就關注哦~

話題預告:

小龍女被尹志平強姦了,為什麼還要跟著他跑?

往期精彩:

楊過自己都不知,他幹了一件特別損的事,搶了好兄弟的初戀!


三生有畫


求而不得是金庸小說主角的共同悲劇。雖然金庸小說佛道儒的思想都有,但是,他最終信仰的是佛教的思想,這一點在《天龍八部》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不管什麼角色,都是在佛教思想的籠罩下,體現著有求則苦、求而不得的思想。段譽鍾愛的王語嫣實際上是琅琊玉像的替代,而玉像本身也是一場虛幻,蕭峰更是塞上牛羊空許約,虛竹為求佛法最終卻是受限於縹緲峰。



其它的作品,雖然早期金庸的佛學還沒有很深厚,但也都體現著求而不得的思想。《飛狐外傳》胡斐求袁紫衣,而袁紫衣皈依佛門,《雪山飛狐》胡一刀得到愛情卻受害於小人,苗人鳳嚮往愛情卻被戴綠帽,《連城訣》狄雲鍾愛的師妹受騙嫁於仇人,與水笙的組合更像是金庸的恩賜,因為狄雲的原型是一名長工,實際結局很悲慘,《射鵰英雄傳》的郭黃二人衛國成空,愛情表面圓滿,但實際殉國於襄陽,《白馬嘯西風》中的李文秀愛上的人卻愛上了別人,《鹿鼎記》表面韋小寶結局很好,但佛道儒的理想世界被推翻,表面上韋小寶美人財富皆得,但是以前金庸小說中的愛情、親情等已經全部死亡,留給讀者的是赤裸裸的功利世俗世界。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和小師妹的愛情早夭,和任盈盈的愛情,某個角度上是單方面的。《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復國成空,香香公主獻身於愛情,《神鵰俠侶》中的楊過歸隱於古墓,但按照金庸小說的實際結局是小龍女毒發身亡,郭襄和楊過結合,後來,由於讀者反對,才變成現在的結局,《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過於被動,實際上他內心真正的想法並沒有實現,明教更是被朱老大清洗,《碧血劍》中的袁承志,並沒有完美實現袁崇煥的遺志,和溫青青的組合也非常俗氣,《鴛鴦刀》中的主題是仁者無敵,但大環境下卻是鷹犬當道,《越女劍》中的阿青求范蠡而不得。


大眾科學在線


對於武俠小說,個人覺得主角的悲劇帶動了情節的發展,或者說是故事展開的必要條件,只是悲劇的種類不同,當然偵探破案式得武俠對這點比較差,但是那是因為主角是故事矛盾的旁觀者,悲劇必然發生在了其他人身上。

對於金庸的作品,主角的悲劇個人總結分為三種。

1.感情悲劇,這個感情悲劇我並不是指結尾,主要是指開始過程,但是因為小說有時候為了滿足讀者的願望會給出個好的結局(神鵰仙侶),但是過程往往是崎嶇的。對於金庸的主角來說,感情悲劇就發生在了許多人身上,有被本來的戀人拋棄的《笑傲江湖》令狐沖,有被搶走青梅竹馬戀人的《連城訣》狄雲,有錯殺愛人的《天龍八部》蕭峰,有為救愛人送命的《飛狐外傳》程靈素,一直暗戀的《白馬嘯西風》裡的馬家駿,為通知愛人防備乾隆的《書劍恩仇錄》裡的香香公主,《越女劍》單戀范蠡的阿青,或者還加上為了拋棄原來婚約者而使母親為了不拖累選擇自殺的《射鵰英雄傳》的郭靖(不要噴我,我就覺得是郭靖見異思遷了)。另外,配角的感情悲劇也很多,李莫愁常常吟誦的元好問的《摸魚兒》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句。

2.事業悲劇 這個也比較好理解,如果一部小說,主角是有個目標要做點什麼事的話,肯定不能順利,否則也太無聊了,但是金庸的選擇不但是讓主角不順利,甚至是失敗。首先金庸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就是,紅花會陳家洛是要反清復明的,明顯失敗了,書中最後紅花會實力也受到了重大打擊。第二部《碧血劍》,袁承志輔佐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失敗,旅居海外。“射鵰”系列,前兩部暫退蒙古兵,《倚天屠龍記》交代郭靖陪襄陽共存亡了。

3.身世悲劇,這個幾乎的每個武俠小說主角的必然,名門望族、書香門第、父母雙全、家世清白,同時符合的貌似沒有,不多贅述了。

望採納


遠海觀雲


第一反應有點懵,主角還有悲劇?主角光環了,還有什麼悲劇?但仔細想想,還真有。

第一個,身世悲苦,基本上都是孤兒,自幼由他人扶養成人。就段譽好一些,然後發現自己的爸爸另有其人。

第二個,父輩的仇恨,需要主角來承擔。比如郭靖楊過張無忌,射鵰三部曲的主角都是如此。還沒長大,就要揹負仇恨,壓力之大,旁人無法體會。眾多主角,令狐沖算是個例外。然後金庸給他安排了另一份原罪,小師妹,從頭到尾不得解脫。

第三個,愛情都不太順利。郭靖稍微好些,最終還是娶了黃蓉,其他人,就沒那麼幸運了。楊過十六年才和小龍女重逢,而張無忌除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愛誰外,趙敏和周芷若的婚內爭鬥,會讓他頭大如鬥。令狐沖看似和盈盈結為一體,但他真正念念不忘的是小師妹。只有韋小寶七美在懷,不亦樂乎,但他心裡似乎根本不在乎什麼愛情。也就石破天好一些,傻人有傻福。

其實以上種種都是金庸的套路,否則哪裡來的戲劇衝突?如果一個人一帆風順,又怎麼讓讀者跟著共鳴?必須要有個耕耘收穫的過程,恰如我們自己的人生, 這才能引發感慨,為之擊節。


錢淮文學號


1、金庸老先生的小說裡面的人物大多要承受骨肉分離之苦,分離的原因各不相同,結果則是類似,大多都是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郭靖、楊過、胡斐等等都是這樣。

年紀小離開父母畢竟是一件很可憐的事情,失去了大人的佑護,難免會被人欺負,過早地承受太多的責任,童年的快樂體會不多。這種孩子,到後來可能會變得精靈古怪、敏感或者玩世不恭,但他們的共同點是生存能力超強,只要給他機會,他的成就就會超過人們的預期。

2、很多主角還要承受求不得之苦,自己想要的得不到,自己不想要的每天在眼前晃悠。這也是人生之常態,只不過是金老子把之藝術化了,讓人更加印象深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