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沒吃過這些黔南美食,還敢自稱黔南人嗎?

沒吃過這些黔南美食,還敢自稱黔南人嗎?

依山吃山,傍水吃水

黔南美景讓你醉心流連

美食更讓你垂涎三尺~

黔南地域廣闊

各地美食各有特色

一起來看看!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舌 尖 上 的 黔 南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都勻太師餅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太師餅製作歷史悠久,皮酥,味香,鹹甜皆備,作為文人會友的必備佳品,大方而又不失大體,太師餅又名茶花點心,是都勻的傳統名點,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老糕點師傅說,這種餅是商朝紂王的太師聞仲發明的。

都勻沖沖糕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都勻沖沖糕用上米、糯米粗磨成粉,炒半乾半熟,籠蒸;撒以芝麻末、黃豆粉、花生米、紅糖末蒸熟,用木棒將糕衝出食用。鬆軟味香。已有百餘年製作歷史。

墨衝角角魚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已是有口皆碑的美味佳餚,深受廣大朋友喜愛。取用本地水煮的墨衝角角魚,聞起來特別香,再加上鹽蘸製法細膩和吃法講究,堪稱一絕,在都勻地區以量多味美著稱。角角魚肉質鮮美、細嫩、厚實,煮熟的魚分離下來的肉不含刺。相傳,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過墨衝時對角角魚的美味也讚不絕口,稱“能令人狂叫欲舞”。

凱口桂花臘肉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凱口桂花臘肉收購農家用熟料餵養的好豬肉精製而成,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臘肉產品每年都供不應求。每年冬至過後就開始生產。熏製的臘肉時間長,臘肉可以久藏不壞,一直能吃到來年立冬。桂花臘肉其貌不揚,但吃味好,嚼在口裡,滿嘴生津,齒頰留香。蒸熟的臘肉,香腸可以一片片、一絲絲撕著吃。洗淨的肥臘肉,通明透亮,放在陽光下,可照見人影,油而不膩。除夕之夜,全家人圍桌吃團圓飯,一碗臘肉是少不了的。

肉卷粉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卷粉,是用大米磨漿入籠蒸制熟透捲曲而成的,拌入調味料,是大眾化的一種小吃,深受人們喜愛。肉卷粉在都勻女人街隨處可見,與卷粉有所不同,肉卷粉在卷粉中加入了肉沫、蔥花、青辣椒,再與秘製醬料一起食用,美味至極。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割肉粉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荔波特色早餐“割肉粉”,早上縣城中有不少賣牛肉粉的小攤,一旁有宰好的新鮮牛肉,現割下稱重煮在粉裡吃,味道鮮美。

荔波酸肉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荔波酸肉,生醃酸肉皮脆,肉鮮,味清香,酸度適中,食之不膩。若在上面灑一些幹辣粉,風味十足。逢年過節,喜酒賀壽,親朋好友相聚,酸肉是餐桌上必備的佳餚。

布依五色花米飯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五色花米飯是布依人及壯族人的特產,廣西壯族人民稱之為烏飯,不但色彩鮮豔,而且味道悠遠。色彩有紅、紫、黑、白、黃五種,叫“五色花米飯”。每年的秋後,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選出來,單獨放好留待做花飯用。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鹽酸、蝦酸、臭酸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 鹽酸以青菜為主要原料,加以糯米甜 酒、辣椒、大蒜、冰糖、食鹽,採用布依族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其色鮮味美,脆嫩可口。

  • 蝦酸是獨山的特色調味品,原料有小河蝦、野生小番茄、辣椒、鮮姜、 大蒜、糯米酒、精鹽等,採用布依族的工藝製作而成,蝦酸可用作炒、燒、爆菜 餚的佐料及火鍋的調料,用其烹製的蝦酸牛肉、蝦酸雞、蝦酸排骨火鍋等特別可口。

  • 臭酸微酸奇香,十分開胃,其做法是先制“酵母”,即將葷腥魚肉煮熟後冷 卻,然後盛入壇內密封數月後製成,煮臭酸菜時,舀一小碗臭酸“酵母”,配一小鍋葷菜同煮便成。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魚包韭菜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魚包韭菜是水族的一道傳統的特色菜,每逢佳節餐桌上都少不了它,有“水族第一名菜”之稱。味道鮮美,肉質細嫩而柔軟,酸辣誘人,獨具風味。

三都九阡酒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九阡酒民間俗稱“九仙酒”,是水族民間傳統工藝製作的保健飲品,是按水族民間傳統藥方,採集130多種地產藥材製成酒麴,選用地產優質摘糯為原料釀製而成。色澤棕黃,醇香馥郁,天然淳正,酒性平和,清新淡雅,餘味悠長。並具有強身健骨、劫風去溼、滋陰壯陽、延年益壽之功能。1957年,九阡酒間登上國慶宴會大雅之堂,敬愛的毛主席、周總理飲過此酒後,連聲稱讚為好酒。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平塘罈子魚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罈子魚源於太平盛世,原本由布依先人,在野外垂釣,晌午時分,突感腹飢,偶然拾得壇片,突發奇想,用其做鍋,取來溪水,佐以山椒,用柴火燜制,其味酥香透骨,別有一番風味。後世歷經研習、薈萃、傳承,最終形成味型正宗、匠心獨運的獨門秘方。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惠水馬肉火鍋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惠水特色菜首選馬肉,不少貴州好吃嘴專程前往品嚐。清水馬肉(雜)、麻辣馬肉(雜)、乾鍋馬肉是其主要的三個品種。馬肉的吃法簡單,製作也不難,其主料多為新鮮馬肉,鋪以馬心、馬腦、馬筋、馬腸、馬肚、馬白血等馬雜,配以餈粑辣、大蒜、花椒、豆瓣醬、胡椒、魚香菜等佐料精心烹製而成。

雅水鎮全米宴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全米宴,又名五彩繽紛,象徵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用雅水生態優質米:黑糯米、白糯米、紫米、紅米、白米等通過碾、泡、蒸、煮、熬等十六道細加工精製而成。營養豐富、軟潤清香,色香味俱全,具有養身、養顏、益壽、補脾、和胃、清肺等功效,系布依族喜慶佳節、招待貴賓的標誌性美食佳品,因品目豐富,被譽為布依族餐桌上的“滿漢全席”。

惠水黑糯米酒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黑糯米酒選用獨產於貴州惠水海拔1500米高寒地區的優質黑糯米,取名泉“清溪吐珠”。酒體色如琥珀,清亮透明,米香協調,酸甜適口,酒體豐滿,具有本品特有的典型風格。經貴州農學院營養分析,酒中富含有蛋白質、氨基酸、酯類物質、微量的高級醇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份。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龍里辣子雞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龍里辣子雞於2005年被貴州美食協會授予黔南十大名菜榮譽稱號,其原料選用農家天然優質放養三黃雞,配以辣椒、姜、蔥、蒜、味精等調配而成,屬純天然食品,色、香、味俱全,肉質嫩脆、香辣可口。

龍里肉餅雞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龍里肉餅雞為當地獨有的特色美食,採用上等肉沫與本地土雞為主料,輔以竹蓀、黨參、枸杞、紅棗等原生態食材,慢火燉制而成,具有湯鮮、味美、養身的特點,是黔菜系列裡養生美食的代表性美食。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荷葉粑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荷葉粑,又稱搭梁粑、琥珀糕,是羅甸布依族群眾喜食的傳統食品。因其色、香、味、形獨特,極富民族特色,故享譽省內外。每年“7月半”節(農曆7月14日),當地的布依族家家都必製作荷葉粑。由於色、香、味、形獨特,富有民族特色,羅甸荷葉粑名傳省內外,四方佳賓到羅甸必品嚐之。

蕎灰豆腐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羅甸蕎灰豆腐,是將成品豆腐放在蕎杆灰裡一定的時間後製作而成,在全國獨一無二,是極富盛譽的地方副食品。用它製作的菜餚,清香、細嫩、口感好,由於風味獨特,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蕎灰豆腐僅產於當地邊陽鎮上,若在他鄉製作,其質地、口感均無法與原產地正宗蕎灰豆腐相比。

剪粉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剪粉(簡稱剪粉或素粉)是貴州省羅甸的一道非常受歡迎的食物,全手工製作。它以酸、辣、清爽、柔軟、可口、開胃的獨特味道吸引著人們,在眾多小吃行業中“經久不衰”,且佔據著一定的位置。

黃豆雞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色澤紅亮,雞肉辣香味濃,黃豆酥脆味美。 2004年12月,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到羅甸採風,在羅悃鎮品嚐黃豆雞後,讚不絕口,攝製組拍攝了黃豆雞製作全過程,通過電視,讓這道奇特的美味佳餚從羅甸走向世界。

蕎灰豆腐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羅甸縣邊陽鎮製作的蕎灰豆腐,全國獨一無二,是極富盛譽的地方副食品,用它製作的菜餚,清香、細嫩、口感好,由於風味獨特,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蕎灰豆腐僅產於邊陽鎮街上。蕎灰豆腐煎、炒、炸、熘均可,因其風味獨特,口碑極佳,暢銷周邊四縣,走俏州府、省城,由於至今仍用傳統手工生產,量小,故常年供不應求。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福泉魔芋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福泉魔芋是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特產。魔芋被聯合國衛生組織確定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是一種上等的既飽口福、又治病健體的食品。

金谷福梨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福泉市雙谷村是黔南州最大的水果生產基地,種植的金谷福梨個大、皮薄、肉厚、汁多、渣少、香脆、可口,獲得“貴州省優質農產品”稱號。

剔骨雞辣椒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剔骨雞辣椒採用自然生態放養土雞,菜油、種植專業戶生產的優質辣椒為主要原料,配以百草香料,科學制作而成,具有原汁原味的土雞香味,辣椒的香辣,百草香料的純真,回味無窮。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甕安黃粑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甕安黃粑是貴州的民間傳統食品,有1000多年的製作歷史,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以優質鋅硒米、優質黃豆、冰糖等為原料,用野生竹葉包制,不添加任何防腐劑、色素,經過長達十幾個小時的蒸煮而成,色澤金黃、軟綿餈糯、甜而不膩、清香可口。

血灌粑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血灌粑(又稱糯米肉灌腸)從元朝大德年間作貢品朝奉皇家起,已歷經七百餘年,發展至今,已成為甕安的地方美食。它是當地過節的佳餚和納福呈祥的禮品,對其質美味佳的口感人們稱頌不已,對其品味人們也從未消停;從元朝貴州宋隆濟叛亂,明朝貴州奢香夫人上京告狀,到紅軍三過甕安,血灌粑都以其絕倫的動人故事演繹見證了這方土地的沉浮起迭。

甕安松花皮蛋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甕安松花皮蛋,是用新鮮鴨蛋加工醃製而成的一種生吃食品,剝殼不粘殼,蛋白有彈性,表面松花栩栩如生,形成不同形狀的自然造型,藝術景觀躍然蛋上。

綠豆鍋巴粉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綠豆鍋巴粉,顧名思義,定是用綠豆做原料,且在鍋中烙成鍋巴而得名。綠豆鍋巴粉呈四周薄中間稍厚,入鍋後,爐堂的松針毛毛噴噴火一燒,頓時鍋內的鍋 巴粉呈現出無數小氣泡,製成後切成條狀,切口有無數的小孔,像海綿狀,食用時,入鹽、進味、可口,硬香中顯現脆嫩,鹽香中蘊含微甘。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盤江狗肉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盤江狗肉歷史悠久。過去殺狗要燒毛,讓其皮開肉綻,焦黑難看。現在是用沸水浸燙後扯去皮毛,洗刮乾淨,煮熟後再塗上菜油,使狗肉白嫩,冒出水珠,油光發亮;加之盤江生意人在佐料方面有新的配製,如在砂仁、木姜的基礎上,再添上白扣、草果、山奈等佐料。所以色香味俱佳,省內外來往人氏多以在盤江吃上一餐狗肉為期待。

盤江酥李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貴定縣域內都有酥李種植,種植面積、產量,尤其以盤江鎮較多。以果皮淡黃色,皮薄,外披白色果粉,光滑,果肉厚實、肉質緻密,汁多,酥脆,質壓群芳。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長順綠殼雞蛋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長順綠殼雞蛋蛋殼為天然青綠色,食用綠殼雞蛋可以改善睡眠,增強記憶力、增強免疫功能、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等功效。

威遠潮井豆腐皮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豆腐皮薄如紙張,筋似皮條,價廉物美,極富營養價值。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兒童食用可促進生長,老年人食用可延年益壽,成年人食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是一種婦、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

長順高鈣蘋果

没吃过这些黔南美食,还敢自称黔南人吗?

作為典型的山區農業縣,長順卻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長順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使得土壤富含鈣質及氮、磷、鉀等元素,降雨量充沛,春、夏、秋果樹生長期的日照充足,因而產出特有的富含硒、鈣的精品蘋果,同時比山東、陝西的紅富士早熟二十餘天。長順高鈣蘋果平均含鈣量高於普通紅富士的兩倍,肉質細脆,果酸較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