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蛤蜊有什麼營養價值?有什麼飲食禁忌嗎?

JesSE


  蛤蜊作為一種海產品,在中國人的餐桌上也是比較常見了。今天咱們談談有關蛤蜊及其營養價值、飲食禁忌等話題,以作共享。

  蛤蜊又名花蛤、文蛤、西施舌、雜色蛤仔,其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江蘇民間還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靈”之說。它棲息在潮間帶中、下區以下的泥沙灘海底,以幹潮線以下產量最多。每逢陰曆的初一、十五,落大潮後,人們會去海灘挖掘這一海味來解饞。一般大量生產則用挖蛤蜊船在深水處採捕。

  蛤蜊的營養價值---

  1、蛤肉含糖類,蛋白質,脂肪,菸酸,無機鹽,維生素A、B1、B2。蛤殼含碳酸鈣、磷酸鈣、矽酸鎂、碘及溴鹽等。

  2、蛤蜊的鈣質含量,在海鮮中頗為突出。以100公克重的蛤蜊為例,鈣質含量就有130毫克,雖然不能跟奶製品相提並論,但也算是不錯的鈣質源。

  3、蛤蜊的維生素B12含量也很豐富。B12關係到血液代謝,缺乏者可能出現惡性貧血,尤其是胃部手術後的患者,B12吸收率較差,可以多攝取一些蛤蜊。

  4、蛤蜊裡的牛磺酸,可以幫助膽汁合成,有助於膽固醇代謝,還能維持神經細胞膜的電位平衡,能抗痙攣、抑制焦慮。

  吃蛤蜊有什麼好處呢?

  1、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蛤蜊味道鮮美,營養比較全面,是一種高蛋白、低熱能食物,蛤蜊是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最佳食品。

  2、利尿消腫、滋陰潤燥、軟堅散結。醫書中有關蛤蜊的記載:“蛤蜊其性滋潤而助津液,故能潤五臟、止消渴,開胃也。鹹能入血軟堅,故主婦人血塊及老癖為寒熱也。”現在,除這種傳統食用方法外,還對蛤蜊組織進行化學提取,提取物稱為蛤素。相關動物實驗也證明,蛤蜊對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均有抑制作用和緩解作用。

  3、有益於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現代醫學認為,蛤蜊肉燉熟食用,一日三次有益於糖尿病;蛤蜊肉和韭菜食用,有緩解陰虛所致的乾咳、口渴、心煩、手足心熱等症的作用。經常食蛤蜊對黃疽、甲狀腺腫大、小便不暢、腹脹等症也有一定的食療功效。

  4、補充鈣、鐵,降低膽固醇。蛤蜊具有高微量元素、高蛋白、高鐵、高鈣、少脂肪的營養特點,可以有效的補充鈣、鐵等多種營養元素,非常適合缺鈣、貧血的人群食用。此外,蛤蜊肉中還含一種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的代爾太7-膽固醇和24-亞甲基膽固醇,它們兼有抑制膽固醇在肝臟合成和加速排洩膽固醇的獨特作用,從而可以降體內的膽固醇。

  蛤蜊的食用禁忌---

  未熟透的蛤蜊以及一些貝殼類食品不要吃,以免傳染上肝炎等疾病;蛤蜊為發物,因此有皮膚性疾病者要慎食;蛤蜊性寒,所以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李時珍在介紹蛤蜊的名字時,說它的名字得來於“蛤類之利於人者”,是說蛤蜊對於人類有好處,所以人們把這種帶殼的海生生物叫做“蛤蜊”,我很是贊成李時珍的說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蛤蜊這個“趕海”撿上來的美味,上得了餐桌,入得了藥店。

蛤蜊又稱文蛤、花蛤等不同的稱呼,新鮮捉上來的蛤蜊個個都閉緊了嘴巴,需要用清水養個一兩天它才會鎮靜下來,吐盡肚子裡的泥巴湯,這時候就可以把蛤蜊拿來做菜了,據說火焰蛤蜊焦脆鮮美,麻辣蛤蜊鮮香爽利,啤酒蛤蜊盪漾著啤酒花的芬芳,而清水煮蛤蜊更是被人贊為“天下第一鮮”。

李時珍畢竟是藥物學家,“蛤類之利於人者而名蛤蜊”,也是由於李時珍看中了蛤蜊重要的藥物學作用。他在自己的經典著作《本草綱目》中一口氣列舉了蛤蜊諸多的藥物學功效:“清熱利溼,化痰飲,定喘嗽,止嘔逆,消浮腫,利小便,止遺精白濁,化積塊,解結氣,消癭核。”這些重要的功效都是從蛤蜊的藥物學實踐中得來的。

蛤蜊肉味甘、鹹,性寒涼,能夠入肺、腎、肝等經。肺主氣,司呼吸,能夠調節呼吸吐納,肺氣調順則呼吸氣道暢通,若肺氣升降失機,則呼吸吐納生理機能破壞,且肺主氣司呼吸,並能夠佈散水液於全身,今肺氣不利,則水液佈散失職,而氣機壅滯導致咳嗽咯痰,水腫、尿少等諸多疾患,蛤蜊入肺經能夠益肺順氣,可以使肺氣佈散順暢,解決咳嗽,咳痰、哮喘等一系列疾病。

蛤蜊能夠入腎經,煅燒蛤蜊燒灰服用能夠固精止遺,鹹寒軟堅散結並能夠入肝經血分,使得各種癭結疾病(淋巴結結核病)破潰痊癒,可以真正說是“有利於人”。


本草世界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60053819223966221, "media_id": 1558098463429633, "vname": "\\u6709\\u7247\\u5934-\\u82b1\\u86e4\\u84b8\\u86cb-\\u6211\\u7684\\u89c6\\u9891_clip.mp4\

小魚私廚




蛤蜊又名文蛤,沙蛤。蛤蜊是海中蛤類食物的統稱,在中國沿海各地均有,其肉可食,味鮮美,營養豐富。

蛤蜊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碘,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


蛤蜊性寒,味鹹,具有滋陰潤燥,利尿化痰,軟堅散結的功效,用於痔瘡,水腫等病症。

體質虛弱,營養不良,陰虛盜汗,肺結核,咳嗽咳血,高脂血症,冠心病,動脈硬化,黃疸等病症患者。蛤蜊性寒,受涼感冒,體質陽虛,脾胃虛寒,等病症患者以及女子月經來潮期間及婦人產後不宜食用


舌尖上的碰撞


作為一個從小在海邊長大的營養師來說,蛤蜊是我的最愛之一,呵呵!在我們煙臺老家,蛤蜊又叫蜆子,在別的地方也有叫花甲或者蛤的。蛤蜊有一種比較神奇的作用,相信多數人都會有一天遇到,這在我家人身上也嘗試過,大家可以作為參考。具體是啥?呵呵,看完本文即可得知!

作為淺海的貝類,蛤蜊不僅肉質極為鮮嫩,而且更富含多種營養。應該注意的兩個字——富含,只有食物中含有一種營養素可以滿足人體每天推薦量中一定的百分比才算是富含,否則也就只能稱之為含有某種營養素。

從營養分析發現,蛤蜊中花蛤、沙蛤的蛋白質含量一般在7.5%左右,而秋蛤和毛蛤的蛋白質含量都在15%左右,蛋白質的多少決定了蛤蜊的口感是鮮嫩還是稍有韌性。蛤蜊的蛋白質是非常好的優質蛋白,而且脂肪含量極低,幾乎和一般的蔬菜脂肪含量相當。蛤蜊也是微量元素非常可觀的食物來源,比如鋅硒等重要元素含量豐富,鋅和生長髮育、頭髮的髮質、食慾、生殖能力、免疫能力相關。硒則是人體300多種抗氧化物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抗癌的作用。蛤蜊中硒的含量非常突出,是牛後腿肉的近18~20倍;即使是礦物質中的常量元素鈣,牛奶是104毫克/100克,而蛤蜊是199毫克/100克,所以蛤蜊也可以稱之為海中牛奶,當然你不能把每天把大量的蛤蜊當做鈣的主要來源。而有些人則更需要慎重飲食,

其中的原因是:

1️⃣蛤蜊膽固醇含量偏高,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的人士為了控制併發症不適合多吃。所謂多吃的概念是像我們老家的吃法,吃海鮮就是滿桌子都是盆,一盆皮皮蝦、一盆扇貝、一盆海虹、一盆黃蜆子......鮑魚、螃蟹不說了,免得大家摔屏。偶爾一個月吃一兩次,一次吃幾隻也不至於能吃死,俗話說“拋開劑量說毒害,等於耍流氓啊!”

2️⃣蛤蜊的嘌呤含量較高,

蛤蜊屬於高嘌呤的食物了,也是當下大排檔的主角之一。對於身體健康的人問題不大,但已經是高尿酸血癥的人,就需要注意了。尤其是吃太多的蛤蜊海鮮,還狂喝啤酒的高尿酸的人,離著痛風就進入倒計時了。如果已經痛風發作過,那就趁著死了吃蛤蜊這個心吧!也俗話說一句“no zuo nou die .”

在我們老家,蛤蜊還作為一個偏方,讓常年臥床的人預防褥瘡,我母親5年前一次意外摔倒,導致脊椎壓縮性骨折,臥床三個月,就是用了蛤蜊汁才沒有得褥瘡的。(按說營養師是不能相信偏方的,沒辦法,自己嘗試過就信了咋辦?就像上次的文章中提到的,我自己16歲時喝薏米粥10天,就把滿手的瘊子清除乾淨了。)在此之前,這個偏方我們老家已經流傳了很多年,至於道理,還沒有人研究出來。做法就是:洗乾淨的蛤蜊清蒸,把所以的湯汁收集出來,不燙了之後用紗布慢慢擦洗容易得褥瘡的關節皮膚,每週擦拭一次到兩次就好。


營養師於仁文


在我們大連,通常稱蛤蜊為蜆子。適宜於蒸煮,辣炒、涼拌等多種吃法。最好的吃法還是炭火燒烤為妙,將加工好的無沙黃蜆放於炭火之上,紅彤彤的炭火,黃燦燦的蜆殼,熱騰騰的水汽,讓人垂涎欲滴,熱乎乎的蜆肉往嘴裡一放,飽滿的肉汁鮮得過癮,簡直口水直流,人間美味。



蛤蜊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它的營養也比較全面,實屬物美價廉的海產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碘、維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種成分,是一種低熱能、高蛋白的美食。

每100克所含營養元素:

熱量62 (千卡)硫胺素0.01 (毫克)鈣133 (毫克)蛋白質10.1 (克)核黃素0.13 (毫克)鎂78 (毫克)脂肪1.1 (克)煙酸1.5 (毫克)鐵10.9 (毫克)碳水化合物2.8 (克)維生素C0 (毫克)錳0.44 (毫克)膳食纖維0 (克)維生素E2.41 (毫克)鋅2.38 (毫克)維生素A21 (微克)膽固醇156 (毫克)銅0.11 (毫克)胡羅卜素1.9 (微克)鉀140 (毫克)磷128 (毫克)視黃醇當量84.1 (微克)鈉425.7 (毫克)硒54.31 (微克)。

蛤蜊雖然美味,但也不可多得,以下尤其要多加註意哦

1、 不要食用未熟透、沒有開口不新鮮的蛤蜊, 尤其在夏季,要格外注意食品安全問題,為此食物中毒就得不償失了。

2、 蛤蜊不宜與啤酒同食,否則容易誘發痛風。在大連的夏季海邊,隨處可見三五好友,喝著啤酒烤著海鮮,對於有痛風的人群可要多加小心了。

3、 蛤蜊等貝類本身極富鮮味,烹製時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鹽,以免掩蓋蛤蜊天然的鮮味。

4、 食用前最好提用水浸泡,吐乾淨泥土,不然吃起來牙齒可要受罪了。


營養百事通


營養價值:

1、蛤蜊具有降低血清和膽固醇作用。

2、人們在食用蛤蜊後,常有一種清爽宜人的感覺,這對解除一些煩惱症狀無疑是有益的。

中醫認為,蛤蜊肉性寒,味鹹;

能滋陰、化痰、軟堅、利水,有滋陰明目、軟堅、化痰之功效。


飲食禁忌: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許多貝類是發物,有宿疾者應慎食。

2.貝類性多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3.女子月經來潮期間及婦人產後忌食。

4.受涼感冒者忌食。

5.蛤蜊不宜與啤酒同食,否則容易誘發痛風。


蛤蜊的營養素含量:

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就請點點關注吧~


吃貨的美食攻略


營養成分: 蛤蜊味鹹、性涼,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和多種礦物質,可以滋陰潤燥、化痰明目,對於乾咳、失眠等病症有調理作用,對淋巴結腫大、甲狀腺腫大也有療效。

適宜人群:高血脂、甲狀腺腫大、貧血、水腫患者。不適宜人群:經期、腹痛、腹瀉、痛風患者。

選 購 宜:檢查一下蛤蜊的殼,要選殼緊閉的,否則就有可能是死蛤蜊。選 購 忌:殼打開的為死蛤蜊。

烹 調 宜:要在冷水中放入蛤蜊,以中小火煮至湯汁略為泛白,蛤蜊的鮮味就完全出來了。烹調忌:不宜與芹菜同時烹調。

食用宜:高膽固醇、高血脂體質、患有甲狀腺腫大、支氣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為適合。食用忌:有宿疾者應慎食,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儲存:水養。



蛤蜊的營養價值

蛤蜊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它的營養也比較全面,實屬物美價廉的海產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碘、維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種成分,是一種低熱能、高蛋白,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理想食品。

功效作用

蛤蜊肉以及貝類軟體動物中,含一種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的代爾太7-膽固醇和24-亞甲基膽固醇,它們兼有抑制膽固醇在肝臟合成和加速排洩膽固醇的獨特作用,從而使體內膽固醇下降。它們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膽固醇的藥物谷固醇更強。人們在食用蛤蜊和貝類食物後,常有一種清爽宜人的感覺,這對解除一些煩惱症狀無疑是有益的。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高膽固醇、高血脂體質、患有甲狀腺腫大、支氣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為適合。

2、有宿疾者應慎食,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飲食禁忌

1、不要食用未熟透的貝類,以免傳染上肝炎等疾病;

2、貝類中的泥腸不宜食用;

3、選購文蛤時,可拿起輕敲,若為“砰砰”聲,則文蛤是死的;相反若為“咯咯”較清脆的聲音,則文蛤是活的。


恩恩好吃


蛤蜊,主要產於我國的青島、大連、煙臺、威海等沿海城市,為蛤蜊科蛤蜊屬動物四角蛤蜊或其他各種蛤蜊的肉,蛤蜊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代爾太7-膽固醇、24-亞甲基膽固醇、蛤素和鈣、磷、鐵、碘等礦物元素。蛤蜊具有滋陰潤燥、利水消腫、軟堅化痰、降血脂的功效。蛤蜊不能與橙子、菠菜、田螺等同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