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有效的進入冥想狀態呢?

瀋海疆


冥想的入門類型叫做專注冥想。專注冥想非常簡單,首先你需要找到一個專注的對象,這個對象可以是你的呼吸,也可以是外部的刺激,比如說燭光,或者說一個特定的聲音。在練習專注冥想的過程中,必須要一直去監控自己的專注目標,一直監控自己是不是處在專注的狀態,當你覺得自己走神的時候,就需要把自己給拉回來。而在一個人練習專注冥想到比較熟練的程度之後,可以再逐漸升級到正念冥想。在正念冥想過程中,這個人專注的目標在自己的專注狀態,練習的比較熟練之後又可以升級到愛和善意冥想。在這裡,大概介紹一下專注冥想的練習方法。

在練習專注冥想的時候,首先選擇一些穿著舒適的衣服,比較寬鬆,不會分散你的注意力,接著找到一個安靜的場所,盤腿坐下,選擇自己舒服的坐姿就可以了。接著閉上雙眼,把你所有的專注力放在你的呼吸上。感受自己的呼吸讓空氣從鼻腔進入到胸腔,再進入腹腔的過程。在吐氣的時候,專注空氣從胸腔緩慢的經過呼吸道吐出來的過程,呼吸的頻率沒有特定要求,不用加快自己的呼吸或者放緩自己的呼吸,只要自然地呼吸就可以了。在剛開始練習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走神的情況,不知不覺自己就開始想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當你發現自己開始走神的時候,自然地把自己的專注力拉回到呼吸上,不要去對自己走神這件事情進行任何的批判,不要去想我為什麼走神了?我不應該走神這樣子的想法,而是當你發現自己在想別的事情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把專注地拉回來就可以了。先從每次五分鐘的練習開始,然後循序漸進地,當你越來越習慣之後,每次的練習時間可以逐漸增加到30分鐘。


酷炫腦科學


進入冥想狀態的障礙是什麼呢?是什麼影響了冥想者達到冥想的狀態呢?



1、身體的因素。

肌肉緊張,冥想要不了多久,痠痛就會來打擾。坐得越久,疼痛越甚,坐都坐不住,別說冥想了。所以一個放鬆的身體是冥想的基礎。

2、呼吸的不順暢。

因為坐姿,或者情緒激動使呼吸不平和,順暢。冥想也會難受。胸悶,頭暈是常見現象。呼吸平時都不注意的事也會有問題?還真是,當留意到呼吸時,呼吸就不是原來的呼吸了,各種要求控制是最大的問題。



3、注意力不集中。

想法多沒有問題,也不是阻礙。注意力像玻璃球一樣稍有不平衡就滾來滾去。內心又常處於失衡狀態,注意力就不斷受到干擾。內心不平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願望太多,一會這樣一會那樣,疲於奔命;願望不多但要求高,心裡經常處於緊張狀態。著眼於眼前,目力所及的範圍,在張弛之間找到平衡。注意力像玻璃球,攥緊了死水一潭,太鬆就脫手了。前者是枯寂,無聊;後者是昏睡,興奮過度。



這三個障礙解決了,就進入冥想的狀態,怎麼辦到,一個個解決,發現了問題,解決的方法其實也就有了。


覺知練習


其實我對於理想這個詞的含義,一直都不知道怎麼準確的解釋,我只知道冥想相當於咱們國家的入靜。

那麼暫且就按著入靜來解釋它吧。

對於入靜的研究,我可以說是已經走出了一條基礎之路。

我靠著研究放鬆,使自己入靜,非常容易,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我稱這套方法為放鬆訓練法。

我們需要做的非常簡單,就是把我們的注意力不斷的投入到我們的體表當中,投入的越多,進入的入靜程度越深。

因為我們的體表非常的敏感,當我們集中注意力之時,就會感覺到其中很細微的運動。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有一種抓住這細微運動的意識,這樣有助於我們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這套方法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入靜冥想,還能幫助我們練習太極拳等傳統武術。

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使太極體操變成太極拳。

這就是我所回答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我真的不是歌神


我是今年開始嘗試冥想的,一開始聽到冥想這個詞語時,我很單純地以為,不過是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發呆而已嘛?為什麼要叫做冥想呢?

後來通過讀書還有研究文獻資料,我才明白,冥想其實有兩種:正念式和聚焦式兩大類。

正念式冥想強調開放和接納,要求冥想時以一種知曉、接受、不作任何判斷的立場來體驗自己在此過程中出現的一切想法和感受;

聚焦式冥想則強調注意的集中, 要求冥想過程中盡力將注意力放在感受呼吸、重複詞語(咒語)、想象圖像等心智或感知活動上, 而擯棄其餘想法和感覺干擾。

我現在用的最多的一種冥想方式,就是聚集式冥想,也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通過「一呼」還有「一吸」來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

具體的做法是:

首先,找一個地方坐下來,身體挺直,雙手放在膝蓋上,在開始冥想之前,切記不要心煩意亂,如果自己感覺過於浮躁的話,可以試著深呼吸,然後再坐下來;

其次,嘗試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呼氣的時候,在心裡默唸「呼」,吸氣的時候,在心裡默唸「吸」,如果在這個過程之中,自己的注意力跑偏了,只要把它給重新拉回來就可以了;

最後,大概經過幾分鐘之後,你大腦中就不會再去留意「呼氣」還有「吸氣」了,你只要做的就是,感受自己的呼吸。

剛開始練習冥想,你肯定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不適應,不過沒有關係,你要做的就是慢慢地調整自己的狀態,當你自己經過多次練習之後,冥想對於你來說,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現在每當我心情煩躁或者失眠的時候,我都會嘗試著冥想5到10分鐘,在冥想過來,自己就不會那麼煩躁,也更加容易入眠。

你也可以試試。


曾少賢


看了很多的回答,大家分享了很多經驗。但是其實所有的回答都無視了一個必須要回答的問題,那就是"什麼是冥想"!!!換句話說,大家想憑著"冥想"這個詞達到什麼目的!!冥想的概念模糊不清,就如行路不知方向,你可以亂走,但很難走到終點!!!瑜伽經裡其實提到過:清醒的失去就是冥想!但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理解呢?這個概念其實有一個通俗的解釋,如果懂了,那"心經"就是最好的冥想法門之一!!!!


有良心的瓜民


想象一下你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幾分鐘後,你感覺自己慢慢的喘不過氣來。當你的身體減速時,你就會感覺到肌肉疼痛,但是你還在繼續努力,不想停下來。最終,你崩潰了,因為你耗盡了所有的能量,你不能再工作了。

對許多人來說,這就是我們在不斷地承受壓力時對大腦所做的事情。伴隨著我們的擔憂和恐懼,那些沒完沒了的待辦事項所支配的想法正在耗盡我們的大腦。如果我告訴你一個有科學支持的簡單過程,每天只需20分鐘就能降低你的壓力水平,提高你的決策能力,緩解焦慮,你會怎麼做?如題,就是冥想。現在,僅在美國就有超過1800萬人在練習這種技術,而且這種技術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價值十億美元的業務。谷歌、高盛和Salesforce等公司在工作場所都會使用冥想練習,僅2016年就有22 %的僱主為員工提供了正念訓練。

所以我們為初學者創建了這篇關於冥想的文章,這樣你就可以瞭解冥想是什麼,以及你現在可以如何使用它來體驗冥想帶來的諸多好處。。

一、冥想對你的身心意味著什麼

冥想的實際練習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但有一種方法已經顯示出很好的效果,那就是正念冥想。練習的目的是訓練你的思維牢牢地專注於當下。它包括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事情上,比如你的呼吸,以及花時間簡單地觀察和意識到你周圍和內在的事物。

二、冥想會給你的大腦充電

冥想能幫助你進入一種不受思想和感覺控制的寧靜和休養狀態。這樣,你的大腦就能更好地管理它們,在這種方式下,只要你觀察,你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冥想並不是要你變成一個不同的人,一個新的人,甚至更好的人。它是關於意識的訓練和獲得健康的觀點。你不用試圖關閉你的思想或感覺。你要學會不帶偏見地觀察它們。最終,你也會開始更好地理解它們。

三、冥想讓你的大腦保持健康

就像鍛鍊會讓你的身體更強壯一樣,這種精神鍛鍊也會讓你的大腦更強壯。它會激活你大腦中促進智力、同理心和快樂的部分。眾所周知,我們的大腦從30歲左右開始就會慢慢萎縮,但是通過冥想來保持大腦的健康可以完全防止大腦萎縮。

四、冥想能聽到你身體的哭聲

當我們太忙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會注意到身體的細微症狀。例如,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身體會出現早期症狀,如緊繃、刺激和沉重感。當我們忽視這些症狀時,它就會導致更嚴重的事情,如高血壓、疲勞和焦慮。冥想有助於你更好地意識到你的身體一直在試圖與你溝通關於你的健康和幸福,以便在為時已晚之前解決某些問題。

五、為什麼開始冥想是值得的

超過50年的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冥想對你的大腦和身體都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好處。我發現冥想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之一就是它確實改變了你的大腦。大腦掃描顯示,大腦中被稱為“灰質”的富含神經元的部分[在大腦中與決策、情緒調節和記憶等重要功能相關的多個區域]顯著增加了。

六、一種簡單的冥想方式(即使對絕對初學者也是如此)

如果你從未冥想過,那麼每天花2分鐘來養成冥想的習慣並體驗冥想的效果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需要記住的一點是,冥想並不是試圖阻止你的想法。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它們,然後允許它們在腦海中來來去去。

你需要的只是一個舒適的空間,在那裡你可能不會被打擾,並做以下事情:

  • 坐在椅子上或地板上,背部挺直,保持舒適(哪個更舒服就選哪個)。
  • 首先讓你的眼睛睜大,用放鬆的柔和焦點。
  • 通過鼻子深呼吸一次,然後通過嘴巴呼出。
  • 呼氣時,輕輕閉上眼睛,恢復正常呼吸

花點時間停下來,享受當下的存在。在椅子上感受你身體的壓力,腳在地板上放鬆,手和胳膊放在腿上。

輕輕地將焦點帶回你的呼吸,注意呼吸和身體上升下降的感覺。

當你意識到你的思維已經偏離了任何思想,聲音或其他感覺,輕輕地把焦點重新帶回你的呼吸。

逐漸地把注意力帶回你的身體和你周圍的空間。然後再輕輕睜開眼睛。

在開始一天的工作之前,花點時間來體會一下這種感覺。

七、掃除冥想的障礙

有許多事情可能會阻止你體驗到定期冥想的效果。以下是一些預期的挑戰,以下是一些值得期待的挑戰,以及如何應對它們的一些指導:

懷疑——你的懷疑可能會佔據上風,你可能會質疑這種簡單的做法是否真的能在某些方面幫助到你。大量的證據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以開放的心態去做,相信這個過程。這才你就會逐漸注意到這些變化,並且這些可能性很快就會成為現實。

坐立不安——冥想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坐立不安,經常被各種思緒分散注意力。請注意,這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在開始的時候。像任何其他的練習一樣,你會有狀態好的一天和壞的一天,但是隨著你繼續訓練你的大腦,你會越來越流暢地進入平靜狀態。

不耐煩——你可能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快地感受到好處。別擔心。雖然你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積極的效果,但仍舊遵循你自己的速度即可,隨著你的不斷練習和進步,你肯定會體驗到這些結果。

睏倦——如果你感到疲倦或精力不足,你肯定很難集中注意力。如果你發現這種情況經常發生,試著在你更清醒的時候冥想,比如在白天更早的時候,而不是接近就寢時間的時候。

沮喪——就像任何其他新習慣的形成一樣,會錯過一些你希望進入冥想階段的日子。不要因此而氣餒,繼續前進,盡你所能去做。水滴石穿。

八、基本技術和練習(具體步驟)

研究最多的兩種冥想類型包括集中注意力冥想(FAM)和開放式監控冥想(OMM)。

集中注意力冥想是指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物體、你的呼吸、一幅圖像或一些詞語上。

更多的是一種觀察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中,你會練習意識到未經任何判斷或關注的體驗。

大多數正念冥想課程都會將這兩種類型結合起來,通常在開始時集中注意力冥想,然後逐漸轉向開放式監控冥想。

九、為了幫助你進一步冥想,這裡有一些基本的技巧,你可以針對每種類型進行練習:

1、專注冥想

專注冥想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因為有很多事情你可以選擇去專注。以下是一些基本技術,您可以使用這些技術來進行整合:

呼吸冥想——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你在冥想的時候會集中精力在呼吸上。簡單地數到10,每次呼吸進出時重複。每當你的思緒飄忽不定的時候,慢慢地將注意力轉回你的呼吸上,然後重新開始計數。

散步冥想——以舒適的速度出去散步。當你這樣做的時候,開始關注你身體裡的感覺。注意你的腳在落地時的重量,以及你每邁一步手臂的擺動。如果你發現有想法進入到你的腦海中,只要輕輕地將注意力放回你走路時的感覺即可。

咒語冥想——這裡的咒語就是你對自己重複一個詞或短語。它可以是任何一個詞,所以選擇一個你喜歡的積極的詞語。當你開始冥想時,閉上眼睛,對自己重複你的咒語。只去關注你口頭禪的聲音和感覺,每當你的心思恍惚時,輕輕地把你的注意力拉回到它身上。物體或圖像冥想——這包括將你的注意力放在你腦海中的圖像或環境中的實際物體上。用圖像冥想可以在閉著眼睛的情況下進行,而當你專注於一個實際的物體時,比如花或蠟燭火焰,你就需要睜著眼睛冥想了。

2、開放式監控冥想

開放式監控冥想是關於觀察體驗而不是評判或依附於它們。這種對你的思想和感覺的意識不受它們的控制,這就是所謂的正念。這有助於提高你的清晰度、洞察力和智慧,並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尤其是在處理諸如恐懼和壓力等具有挑戰性的情緒時。你可以這樣做:

—— 舒服地進入冥想狀態,放鬆。

—— 深呼吸。隨著每次呼氣,感覺你的身體變得越來越放鬆。

—— 現在讓你的意識停留在當下。

—— 調整一下你的感官體驗。花點時間觀察一下你的身體在椅子上的重量和你的手在膝蓋上的重量。注意你房間裡的任何聲音或氣味。

—— 通過從頭頂到腳趾尖的身體掃描來監控你的感官,並觀察你這樣做時的感覺。

—— 通過監控和思考或感受來加深你的意識。識別任何深層次的情感。記住不要去想這些情緒,而只是去注意它們。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你不被情緒所困,那就是給它們貼上標籤。如果你經歷了恐懼,只需告訴自己“這就是恐懼”。然後放手。

—— 當你的思緒從那一刻開始飄忽不定的時候,抵制住將自己與這些想法聯繫在一起的衝動。就讓他們來來去去就好。

—— 退出冥想,讓你的思維從意識中消失,回到當下。

3、引導冥想

幫助你開始並真正體驗冥想的好處的一個方法是參加引導冥想課程。隨著它的普及,現在你完全可以搜索當地的冥想課,或者如果你比較內向,你可以下載一些應用程序,然後在家裡舒舒服服地進行。

4、你一直在尋找的轉變

冥想幫助你的關鍵方法之一是讓你意識到你不是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如果你被自己的思想束縛了,冥想會讓你更自由。通過簡單地與自己聯繫並提高對自己的認識,你就能培養出驚人的能力來處理壓力,改善你的健康,提高你的智力。所以現在花上兩分鐘閉上你的眼睛,集中精力呼吸並活在當下。然後你就會在改變你生活的道路上變得更好。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我。祝生活愉快!


EM秦樂


學習和誦讀《心經》有助於進入冥想。

《心經》的核心是“空”、“無”,由“五蘊皆空”到“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而“空淨虛無”,正是氣功調心入靜的具體要求。然而欲達到“一切皆空”,則必須做到無念、無相、無我、無他,如是則“能觀之心自然不起”,“所觀之境也隨心滅”,境智雙亡,返歸於淨。如此即能在調心入靜中真正達到所要求的空無境界。

我在打坐開始時一邊聆聽《心經》,一邊在體悟《心經》要義中進入冥想狀態。


難以忘懷的經典


按《觀經》去做,首先排除雜念,靜下心來。如雜念太多,以佛觀之。先按日想觀。開始短,越修靜座觀想時間越長。(一切隨緣,不可執著,來者任他來,去者任他去,一切應“無住而生其心”。一切當空想。)


阿彌陀佛心子光耀之日


修煉全憑心法冥想故名思意就是幽深的想象,不要太注重呼吸,呼吸幽深想象下腹部有蓮花放光使心靈意示進入這個世界,這就是無中生有,強調有而不是無,以觀為主觀察蓮花的樣子,光照全身與花融為一體觀自身即修身。


笑傲江湖165722530


打坐的時候有一種與周遭事物連接成一片的感覺,不知道算不算進入冥想。

只要什麼也不想,把心中和腦袋裡的東西都放下,讓自己不抗拒,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自己也分不清你和身邊的事物有什麼區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