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初學書法宜選哪種字體?

丁瑞虎老師


《自學書法8個建議,入門選田英章楷書最務實》

自古以來,書法學習都以自學為主。現代人書法家同樣都是99%自學成才。真正的老師也就為我們指指門口罷了。

一、書法自學入門必須瞭解的書法學習6個環節;

圖:書法自學首先最好了解一些基本常識,比如現在流行的書法有哪些,實用書法與藝術書法的區別;

書法基礎知識可能直接影響你的選帖方向。

二、自學書法最好選擇田英章歐楷入門;

田英章楷書書法是近十年內最流行的書法入門選擇,田楷在培訓市場佔據了半壁江山就是明證。同時民間還有了“田楷”的特殊稱呼。大量的自學者、從師者自學成才的案例比比皆是。選擇田楷至少是一種保險的做法。

雖然田楷被同行們詆譭的事時有發生。但作為初學者你大可不必在意,務實的方法對你最重要。

三、臨帖是學書的唯一途徑,不過臨幕之前還要先學習讀帖;

通過6個層次有邏輯地讀帖:筆畫形態,筆畫起收筆位置,各要素間呼應關係等。圖:讀帖的6個邏輯層次;

讀帖與欣賞知識是一致的經驗常識。從楷書書寫3大技法、楷書風格3要素共6個層次逐一分解,記憶心中。

四、嚴守紀律:臨摹從摹筆畫、摹偏旁、摹單字開始,絕不跨躍;

摹帖最容易給入門者帶來筆法、結構、形態的基本概念。是技法入門的最佳經驗!但是臨帖之中最大的勁敵不是別人,最怕你自由發揮!
摹帖一般採用米字格透明紙覆於字帖上摹描。少數幾次即可,也可以和臨帖穿插。少兒也可以使用描紅方式來快速建立書法的概念。

摹帖之時,一定要對讀帖的要素進行映證!通過這樣的辦法來培養筆法與結構習慣意識!這也是最見效的臨帖方法!

五、臨帖之初,字貴少而精準,切忌貪多;

由易開始,先臨透一個字。再分解這個字的筆畫、偏旁。然後繼續對同類偏旁字分步臨寫。這樣節約讀帖時間,同時還起到重複練習筆畫偏旁部首的作用。

六、筆畫練習不忘"楷書筆畫一畫三段寫"思想;

"一畫三段寫“將各個筆畫分解為起筆、行筆、收筆各個段位,分別突破,更容易取得分段成功。理解一畫三段寫概念,在臨帖摹帖中不斷㬇證,逐步理解筆畫書寫的不變化技巧、造型方法!


七、初不臨古帖,但有了強大讀帖欣賞能力再臨古帖,創立自己的神韻;

初學之際絕不臨古帖。元明清之前,楷書古帖均無真跡,碑刻轉拓之後,古帖筆法結構都相對模糊,初學者徒增壓力。沒有豐富的經驗很難理解碑刻背後的字型原貌!

但有了強大書法基礎能力之後,面對殘缺的古帖,進行思考與復原,也就有了自己的創新成分。至少古帖會成為你一種書法創新的“藥引”沿路深入,就會誘發自己的新認識!

八、實用書法、藝術書法適當穿插,短期提高自己實用硬筆書寫水平;

藝術書法,注重結構,注重筆法藝術化。因為實用場景不同,實用書法多注重書法結構,對於藝術化的筆法結構都會成為次要因素。這種不一致的應用場景,經常造成藝術書法練習初期三到五年內"學用脫節"現象--也就是書法字寫得不錯,但日常硬筆書寫卻寫不好!

有意識加入主要注重結構的實用書法練習,就可以將大部技巧移用到日常書寫之中。
圖:實用書法與藝術書法的一些不同技術特點;

由於實用書法的特殊性,練習書法時有意識練習一些象館閣體這類的實用書體,對於提高日常書寫效果有極好的轉移作用。

圖:館閣體是實用書法代表,練習技術很容易轉移到硬筆書寫之中;

另外,起源於“歐楷與趙楷”的館閣體,是真實的歐楷趙楷簡化版本,注重是的楷書實用中通用楷書規則:規範、工整、橫不豎直、速寫。實際上館閣體本身就有很多行楷的筆法存在,因此對於提高楷書的筆法流暢銜接有很好的作用。


創新炎黃


我現在從事書法培訓,主要就是教小朋友,28歲。簡單介紹下自己的學書經歷吧,幼時學書法接觸的是行書,當代薛夫彬的字帖,因為當時身邊也沒有其他書籍,僅有的還是爺爺的。包括自己的審美還是比較狹窄的。兩張大一時期的行書,隨寫的。一張是接近二王吧,雖然身邊沒有字帖,都是生活中接觸學習的,一張就是受薛夫彬老師影響。沒有留下初中時期的行書字跡,這大概就是前期的字了😂,大學一年級末開始接觸田英章的田楷,大學沒有報書法社團,有點遺憾!後面那張大概是田楷學習後的樣子,大學就只接觸了田楷。畢業後就從事書法培訓工作了,可能是太愛書法了,慢慢的,從長沙再到深圳,工作幾年後,接觸身邊的老師,字帖慢慢多起來,眼界慢慢打開,審美也提高了不少,從喜歡田楷,到放棄田楷,從喜歡啟功體,放棄啟功體,再慢慢喜歡古人的東西,從小楷喜歡鐘繇與王獻之,再到喜歡魏碑,也會接觸王羲之的行書,手札,包括智勇千字文,歐陽詢顏真卿教小朋友的當然也都會接觸,包括隸書曹全碑,禮器碑,大篆小篆,褚遂良,孫過庭書譜,米芾,清篆等等,接觸的範圍開始比較廣了!雖然,我接觸書法的時間比較長,但是感覺自己也只到書法專業生高二左右水平!最大的感觸就是自學書法,我還沒有真正觸及到筆法層面,更別談創作了!對於這一點我是相當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如果,再回到當初的問題,初學書法,如果要我從新開始的話,我覺得,第一,身邊要有書法朋友圈,不要閉門造車,要多交流,眼界提高,手上功夫進步也快些。第二,選帖,兩條路徑,從隸書-篆書,隸書-楷書(中楷,小楷,魏碑,建議褚遂良,智永千文)-行書(二王一路)-行草(孫過庭書譜,二王手札)。當然,看個人情況,有條件最好找專業老師指導啊,我也是業餘愛好者,受邀請回答問題,我本人現在學習方式是想寫什麼就接觸一下什麼,我不太願意專注到一本帖,圖的就是新鮮感,目前就是想稍全面一點接觸,讓自己的審美健全一點!有在深圳的朋友可以認識下,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好了,廢話挺多的,第一次回答問題😂










醉臥棲流霞


理由有二。一是不經過楷書過程而直接學行書,是經過很多實例證明能取得成功的方法;二是練行書,大大減少了你為學書付出的精力和時間,從而用不再難看的字,為日常速寫提供服務。

要練好行書,首先你要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字帖。別人給你推薦只能做為參考。因為別人推薦的,你不一定愛見,學不喜歡的字,豈不是打的鴨子上雞架?我的建議是,練毛筆行書,就選古代精典寫帖,王羲之、趙孟頫、文徵明都有小行書字帖留世,選其一種即可。要學硬筆行書,就選現代名家如田英章、荊霄鵬等具有傳統法度的字帖。關鍵是你喜歡和心儀就行。



最後,祝題主友友學書進步,早日成功!

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法藝術,詩詞楹聯及人文知識等方面,同學習,互交流,共進步!


晉風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初學書法者(新手學書法),應從漢隸或晉楷、唐楷入手。

學習書,的新手為什麼要從漢隸、晉楷和唐楷入手呢?因為漢隸在文字演變和發展中扮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晉楷和唐楷是通過隸變和草變後而成形的一種書體。楷書,在唐代已得到完善和成熟。

有人認為,初學書法者應從楷書入手,按照他們的學書理念,說楷書是一切書體的基礎。還說,學習書法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小孩一樣,先學會站(其意為先學楷書),再學會走(其意為再學行書),再學會跑(其意為學會行書後再學草書)。實際上,這些學理念是十分荒唐的,也是沒有根據的。根據文字演變和發展過程看,是先有篆書(金文——小篆),後有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從以上可以看出,楷書僅早於行書而晚於草書和隸書,怎麼說楷書是一切書體的基礎呢?我認為這是對初學書法者的誤導。

按照當代一些有影響力的書法家的說法,初學書法,喜歡哪種書體就學哪種書體,不要刻意的非要從楷書入手。對於這種說法,我的觀點是,初學書法者還是先從漢隸入門為好,具體到為什麼,我在本回答的開頭已經說過了,供題主參考吧!

學漢隸,建議從《乙瑛碑》、《曹全碑》或《禮器碑》、《張遷碑》和《石門頌》入手。




學楷書,建議從歐陽詢的《九成宮》入手,也可從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入手,還可以從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入手。






中州耕牛堂主


對於初學書法先從什麼字體開始更合適?其實沒有單一標準的答案!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者的年齡不同、目的不同,從而選擇合適的書體進行入門學習。下面就個人經驗提一些建議。

一、中小學、幼兒書法的入門學習。因為他們的理解能力和對漢字的認知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同時也讓書法的練習又能與學校的文化教育相輔相成。選擇楷書或隸書入手更加合適。

二、青壯年或老年學習書法,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的興趣愛好,真草隸篆都可以,興趣大於一切。如果從合理的角度考慮,我覺得從篆隸開始比較好。取法高,立意遠。有助於初學者真正理解和體味中國書法博大精深的傳統內涵。為後期進一步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三、如果只是想把字寫得端正好看,不追求太多的藝術性。從楷書入手最好。這樣可以學以致用,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也有助於培養練習者的信心與恆心。

四、如果是想成為書法工作者或書法藝術家。還是從金文、大篆入手。直接追根溯源,取法高遠。對中國書法的起源、發展、成熟進行系統性梳理,真正去體味書法無窮無盡的魅力所在。從而為後期的提升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自古以來學習都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切不可標準化、模式化,需要最大限度來調動初學者的積極能動性,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無心齋手稿研究




初學書法應先練什麼字體?

作為初學者隨自己一時興起,隨意寫寫沒嚴格要求,但把書法當作終生修身的愛好或走書法專業道路,其正確的入門路徑非常重要,走彎走偏的直接影響學書的積極性,還浪費了時間,事倍功半。按專業學書者要求,從以下幾方面修練:



1、在入門字體的選擇上,根據自己喜好選擇一種正書,可由篆書、漢隸或唐楷入手。

可以選李斯的小篆,鄧石如的篆書千字文等,注重線條基本功的練習,對後續學書很有益處;漢隸有可從《曹全碑》、《禮器碑》等學習,得字的厚重高古等,特別對學唐楷困難者能起到另闢蹊徑、獨具風格的入門效果;唐楷可學習顏真卿《多寶塔碑》和《顏勤禮碑》,或者歐陽詢《九成宮》,還有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大多學書者從法度森嚴的唐楷入,其次漢隸,主要看你的偏好。



2、筆墨紙硯的選擇方法和注意事項。

在毛筆的選擇上用兼毫就可,適用書體較廣也實惠,筆要具備尖、齊、圓、健四個屬性,這是毛筆的“四德”。尖就是挑選筆豪聚攏時筆鋒有尖;齊就是把毛用手指輕輕捻開,筆鋒頂端齊整;圓就是觀察毛筆筆豪的腰部圓渾飽滿;健就是毛筆有彈力,下壓後提起能回彈復原聚鋒。

練習毛筆字的墨汁選商家配好的練習墨汁或書畫墨汁直接使用,不用再研磨,價格實惠也方便,專業性的研磨講究的多,就不詳述了。建議不要用宿墨,每次少取用完再添;如墨汁濃稠,適量加水便於書寫。

紙可選手工毛邊紙或機制毛邊紙進行練習,書寫適宜價格實惠。高一等可用半熟宣書寫,介於生、熟之間的半生半熟的紙,也適宜於初學者,不過價格不是很便宜。

硯臺不用選太好的,有蓋子防塵染,便於下一次書寫就行,碟碗也可替代。除此之外還有工具毛氈、鎮紙、水盂、印章、印泥等等。毛氈是離不開的,建議買大一點的用著暢快。



3、拜一位從傳統中走出來的實力派書家為師學習書法,讓你事半功倍少走彎路。

對老師的選擇上絕不能馬虎,不要看表面浮華的頭銜,頭銜的高低多少和其真正的書藝水平沒有必然的聯繫,當今江湖派偽書家、醜書家特別多,損失學藝錢是小,誤入其途、浪費時間是大。讓行內人士推薦一位好的書法老師,根據自己的情況特點制訂學書路徑和方法。



4、在學習上如果不想臨習時,可多讀帖。

讀帖時分析筆法結構,墨法章法等,用指畫書用心體會,有時讀帖比臨習本身更重要。



5、注重字內功的同時兼修字外功。

在習字的同時多注重字外功的修養,在日常可學習詩詞歌賦,看些名家經典, 還有歷學哲學、佛學禪修方面。用以提高自身修養,最好能達到創作書寫自作詩詞歌賦的目的,這是作為書家本該有的文學功底。讓你的書作更有書卷氣,這是對一個書者很高的讚譽。



6、師傅領進門,“勤修”在個人。

凡成事者要具備“恆心”二字,人有恆百事可成,勤思勤悟勤練,功到自然成。



以上是自己對初學者從何種書體入手,到應重點注意的其它幾個方面做了彙總講述,希望對提問者有參考價值,有實質性幫助。

如果喜歡,請關注海瀾鑫語,留言討論,謝謝!


海瀾鑫語


初學書法總是有很多的迷茫,因為書法總是被一些人說得過於神秘,而不知如何下手開始。初學書法不外乎就是臨摹古人的法帖,那麼選擇什麼字體和字帖呢?這個答案我告訴不了你,因為是你學書法,不是我。但這其中有幾點誤區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下:

沒有最厲害的書法

在悟空問答經常看到有些提問:某某的書法是不是第一,某某的書法是不是最好的等等。就像看武俠小說一樣,希望學得某一項武林秘籍,然後就可以天下無敵。

很多學書法的朋友剛開始都會有這種心理,因為我當初也這樣想過,總想找到一個最厲害的書家的最厲害的字帖,一下子就能成為高手。後來明白了一個道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學書法是為了取悅自己

學習書法是自己的事情,是為了自己內心的愉悅。所以選什麼字體和什麼字帖就像找對象一樣,你喜歡的才是最好的。我有個朋友,小夥子很帥氣,身材很好,但是找的女朋友都是胖胖的,我們私下說起這個問題時都說他喜歡豐滿的女性。這說明每個人的審美標準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顏體的豐腴與雄厚,有的人喜歡柳楷的瘦硬與挺勁,還有的人喜歡歐陽詢的險峻,也有人喜歡趙孟頫的俊逸。

那麼你問我,你應該選誰的字體,就像你去餐館吃飯,問服務員:同志,你看我今天中午吃點什麼好呢?

一般服務員會給你個菜單,說:先生您自己看看喜歡什麼就點什麼吧。

是不是這種情況,就算有的服務員給你推薦幾個菜,最後也要你喜歡吃才好。那麼你選什麼字體什麼字帖呢?我看不如去到書店,看看架子上擺放的各種字帖,就像菜單一樣,拿起來看看,喜歡誰的就買回去學誰的。

我的推薦

雖然上面說了很多,但有些朋友可能還是希望聽取些建議,那我就說一下我的建議吧,就像你去飯店吃飯,我給了你一個菜單一樣,具體你喜歡誰的,還要自己拿主意。一般初學書法都是從楷書開始學起,你要非說你喜歡行書,從行書學起也可以,沒什麼關係。因為我是從楷書學起的,我就推薦幾個楷書入門的字帖吧。

顏楷首選《多寶塔》,是顏楷剛剛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不像晚年《勤禮碑》那樣個人特徵鮮明,容易以後出帖,這也是歷代書家學顏書的首選。

柳公權的《多寶塔》、歐陽詢的《九成宮》,趙孟頫的《膽巴碑》《妙嚴寺記》等。不妨去書店多看看,喜歡就拿回去先寫起了。哪怕寫了一段時間不喜歡了,那就再換一本也沒什麼大關係。


翰墨今香


我學習書法五年了,還是有一點心得體會的。在初學書法之時,老師帶我從嶧山碑入手,過渡到曹全碑,才上的歐陽詢楷書。

這幾年的學習上,我也不斷的找老師,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態,經常對自己產生質疑,如何才能高效的學習書法。今天分享給書友,可以參考一下。

首先要找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我推薦歐陽詢的《九成宮》顏真卿的 《顏勤禮碑》趙孟頫的《膽巴碑》這三種是不同的風格特點。可以看一下 ,選好以後不要一上來,就從第一頁抄到最後一頁沒有任何意義。 找好字帖後一定要買一本對應的教程。


下面給你提幾個寫字的注意點:

握筆 現在好多人採用的都是五指執筆法,我是三指執筆(可以參考一下美院類的書家們)這是很重要的,我覺得篆隸和楷行的握筆是有些不同的。

描頭畫角 寧可重寫一筆,也不要在原字上修修補補。死描僵臨,要注意用筆中側結合。

制定學習計劃不要一曝十寒,每天堅持書寫。

好了就這些喜歡就點的贊吧 嘿嘿。


書法迷


建議顏楷首選《多寶塔》,是顏楷剛剛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不像晚年《勤禮碑》那樣個人特徵鮮明,容易以後出帖,這也是歷代書家學顏書的首選。

下面是我臨寫的多寶塔



萬堤方


根據題主的描述,想學書法,又沒什麼時間,自學的話有什麼好推薦?

書法可是一件比較耗費時間的事情,如果是自學的話,那花費的時間更是成倍的增加。因此建議題主換個項目來學吧

如果真的很想在短時間學得好一些,那麼建議最好去找個老師來系統的學習,很多人把書法當做愛好,不願意在上面花費金錢,寧願自己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獲得零零碎碎的知識,與花費的錢相比,浪費的時間才是最可惜的,因此觀念得改變,有舍才有得!只有在站在巨人的肩膀才能更容易摘到蘋果。

當然有些人硬是要說,書法自學完全可以,如果只是拿來消遣娛樂,那倒是無所謂,如果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程度,那老師是少不了的。沒有老師而自學成才的,我還沒見過,王羲之尚且需要老師呢!如果有,那你比王羲之厲害!

選擇老師也特別重要,況且現在的培訓市場很複雜,書法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找老師之前得做些功課,起碼得知道怎麼的書法是好的。然後對老師多方的瞭解再做決定!

找了老師以後就跟著老師用心學就好,不要自己見異思遷,學習書法最忌諱換貼,唯有專注於一點才可能有成果。

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