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綠蘿怎麼養?

耳鼻喉科吳醫生


綠蘿屬於天南星科大型常綠藤本植物,生長於熱帶地區,常攀援生長在雨林的岩石和樹幹,其纏繞性很強。(圖片均來自網絡)

綠蘿屬陰性植物,喜溼熱的環境,忌陽光直射,喜陰。喜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微酸性的土壤。越冬溫度不應低於15℃。

綠蘿可以吸附雜質,有極強的空氣淨化功能,具有納米吸附的能力,是家中除甲醛、吸收空氣中的灰塵、吸附電子產品產生的輻射顆粒,是極具觀賞價值和運用價值的常綠藤植物。

遇水即活,因頑強的生命力,被稱為“生命之花”。蔓延下來的綠色枝葉,非常容易滿足。

室內養植時,不管是盆栽或是折幾枝莖稈水培,都可以良好的生長。

可採用土培或水培來養綠蘿。

土培:綠蘿好養,土培的準備工作,就是選好適宜綠蘿生長的土壤。土壤儘量肥沃,綠蘿的大部分營養都來自土壤。

水培綠蘿極耐陰,在室內向陽處即可四季擺放,在光線較暗的室內,應每半月移至光線強的環境中恢復一段時間。

綠蘿,向陽性不強。在秋冬季的北方,為補充溫度及光合作用的不足,卻應增大它的光照度。

在北方,室溫10℃以上,綠蘿可以安全過冬,室溫在20℃以上,綠蘿可以正常生長。

秋冬季的澆水量應根據室溫嚴格控制。供暖之前,溫度較低,植株的土壤蒸發較慢,要減少澆水,供暖之後,澆水也不可過勤,澆水要少向盆中澆。水養時,水量不可過多,淹沒根部就可以了。

北方的秋冬季節,植物多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因此應減少施肥。

綠蘿的繁殖採用扦插法。春末夏初選取健壯的綠蘿藤,剪取15釐米至30釐米的枝條,不要傷及氣根,然後插入素沙或煤渣中,深度為插穗的1/3。

綠蘿常見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葉斑病,所以需要細心觀察,發現葉片出現病斑要及時清理及時噴灑藥劑。

同時還要修剪,修剪在春季進行,剪去部分莖梢,保證美美的造型。


王千夜


哈嘍,大家好啊,我是朋朋,一個喜歡養花卉的農村小夥。

看到綠蘿其實還是挺有感觸的,因為我第一次養的花卉就是綠蘿。買的時候店家說了,這綠蘿可好養了,小夥子你就放心養吧。

當時的我抱著半信半疑的狀態買了一盆,沒想到回來還是真挺好養的。一說好養好些人不信,都說養花太麻煩太難養了。


其實綠蘿真的不是什麼太嬌弱的花卉,只要你定時給它澆水就行了。當然澆水要有講究。

我養的綠蘿都是在室內,所以一週澆一次水,一次澆透,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吹吹風。我的綠蘿就是這樣養的非常好,當然綠蘿有水培和土培的方式,你可以根據你自己養殖的方式來進行選擇。

如果是土培的話,建議肥沃且疏鬆的土壤合適。光照的話其實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講。如果你也是放在室內養的話,就可以像我一樣一週澆一次水,一次把水澆透,然後把它放到一個通風的地方吹吹風。

也可以有散光,但是不要有強光直射,就像比如說夏天陽光太過於熱烈的話,會容易造成枯葉和黃葉的情況。

如果是選擇水培的話,他基本上就是在室內擺放了,所以說他是非常好養的,而且在室內攀爬起來是非常好看的,顏色非常碧綠可以淨化室內的空氣,但是市內的話光線不太好就說在室內養護的話,每隔半個月的話,把它放在有散光且空氣通風的地方,否則的話會容易節間增長葉片反而會變小。


其實綠蘿還是十分好養的,施肥不施肥它都可以成長的很好,只要注意光照還有溫度,如果說在北方的話,只要溫度在十度以上都可以安全過冬的,所以說一般像室溫在二十度左右的話,綠蘿正常生長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二十度左右的溫度在一般家裡都能保持的。

但是就是如果家有暖氣供暖設備的話,不要讓葉紫她靠近這些地方,因為太熱的話容易使它黃葉,而且如果發現我們家的綠蘿有黃葉或枯葉的現象,請及早把它剪掉,以免浪費過多的不必要的養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朋朋,一個喜歡養花卉的農村人,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


湘湘奇趣說


我是薰的隨想,喜歡養花草。我來分享一些我的養花經驗。綠蘿最好成活方法是先水培生根再栽到土裡。



我開始喜歡綠蘿時,是和人家要了一個小枝條,也是擔心不成活。我索性丟到魚缸裡,沒想弄巧成拙,長的出其的好。後來也放到過清水裡養過,生根也很快。所以水生是個不錯的選擇。下面是我在辦公室水插長了一年左右的圖。


往土裡移栽時,要保證土稍鬆散不板結,配土時園土多一些,在盆地放置少量底肥,我一般都是自給自足,放一些有機肥料,如發酵的黃豆。做好這些前期工作綠蘿會蹭蹭的長。


綠蘿也是喜歡大水的植物,只要服盆根系穩定以後注意澆水,尤其夏季。我是一直放在沒有直射光的地方養。不控制會長很長,過段時間就要掐一部分丟掉。希望能幫到你。

2018-3-10圖片皆薰的自養自拍請勿挪用。喜歡就關注我

薰的隨想


我養了很多綠蘿,除了剛開始買過一兩盆,其他的都是我自己培植的,只買了盆子和營養土,大部分土是在西流湖裡面挖的,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養綠蘿的方法:

綠蘿是我養過的花草中最好養活的,想把它養死還真不太容易。

如果你是要去買綠蘿,那麼最好買這種底下可以裝水的花盆,這種是最方便的。

能問出怎麼能把綠蘿養活這種問題的,絕對是養花小白,所以怎麼省事怎麼來,用這種花盆只需要看盆裡面沒水了加水就行。

要加的水還是多少有一點講究的,不要聽別人說用什麼淘米水、啤酒等這些東西,那些是好東西,但是還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用不好了還不如清水,是不是有好多人養的好好的,就是用了那些方法給綠蘿弄死了。我只用魚缸裡的水,有時候也接自來水放陽臺曬半天再用。隔一段時間,給水裡面放一兩片阿司匹林,有時候也放一片Vc,就是維生素C片,沒錯,就是圖中一兩塊錢100片這種。這就足夠了,只要別太久不加水,讓它乾死了就行了,就等著享受它給你的綠意和生機勃勃吧。

如果你已經不是小白了,晉級了,想自己動手分盆了,看圖,有一盆是我前一段時間弄的,放陽臺上忘了,死了幾支,有點稀疏,關注我,我以後會分享一下怎麼給綠蘿分盆。








鄭事如此


綠蘿是最好養的,我去年在網上買了盆綠蘿,買回來的時候由於在路上幾天了回來我就給它澆了點水,把黃色的葉子剪了放在屋裡,4.5天澆一次水,不必澆太多,我有時候一個星期都沒澆水,偶爾搬到外面曬曬,哦,還有我最喜歡下著小雨把它搬到外面淋淋雨,我覺得大自然的水最好,下面這張就是我早上起床發現我家綠蘿葉子上有水珠特別好看,沒忍住拍了



粉豆豆


你養植的綠蘿葉子發黑,是因為養護不當造成的,我來有針對性的分析下你那個綠蘿葉片發黑的原因和應該如何挽救。

最常見的就是由於澆水不當引起的,如果過多的澆水,土培盆栽中的綠蘿,根鬚在土壤和過多的水分的包裹下,無法呼吸,很容易就造成根鬚腐爛,導致根鬚失去吸收養分的能力或者吸收養分的能力降低,無法給葉片提供所需的養分和水分,很容易造成綠蘿葉片發黑。當時,長時間沒有澆水也是會造成綠蘿葉片發黑的,所以我們平時澆水時一定要注意時間間隔,保持讓土壤溼潤就可以咯。秋冬季慢慢澆水澆水次數,冬季澆水應該選擇在中午時分,水要讓太陽曬下,水溫不要太低。



太陽的暴曬也會曬傷綠蘿,綠蘿很適合在室內養護,因為其生長喜陰,所以如果是在戶外養植,應該注意遮陽,防止太陽暴曬曬傷葉片。綠蘿養殖只要有陽光的散射就可以了。

綠蘿還怕凍,如果是冬季,綠蘿如果放置在陰冷潮溼的地方,也很容易葉片發黃發黑,所以冬季綠蘿應該養植在室內或者溫室大棚中,白天中午可以曬會暖陽,一個小時左右,然後應該及時移進室內養護,才能安全過冬。


總結:綠蘿葉片發黑有可能是因為澆水不當造成的,也可能是因為太陽的暴曬或者受凍引起的,你可以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合理的調整養護方法。

我是兜風的糖,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兜風的糖


我們都會在家中養殖綠蘿,但是綠蘿卻是一個長不大的重災區,經常會有人說為什麼我家的綠蘿總是長不大?人家的綠蘿都已經爬滿了架子了,對比一下真是心塞,所以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就請大家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1、換個盆

所有的綠蘿如果都在一個盆裡的話,尤其是那種家裡養了好長時間的,其實土壤中的一些養分早就已經被綠蘿給吸收殆盡了,綠蘿理所當然的就會長不大了,而且換盆的時候不需要太擔心,完全可以將綠蘿的整體給從盆裡弄出來,然後再換上一個比原來的盆要大一些的,最後呢就是在之前的土壤中再加上一些新的土壤,再把整個綠蘿放進去,然後把上面的土壓結實就好了。

2、水培綠蘿

其實水培綠蘿也就是加了營養液的水進行培育,方法很簡單,一個小小的塑料瓶和一個稍微大點的水培瓶,而且水中的一些營養物質會比土壤中的要少上放多,所以朋友們可以去買那種專門用來水培的營養液,每次不需要多,只要一滴就可以了。

3、淘米水

給家裡的綠蘿澆上淘米水(之前我的回答裡也詳細的為朋友做了解答 ),這也是變相的給綠蘿增加營養,畢竟施肥是不太容易掌握好量的,而且淘米水次數不需要多,只需要每半個月澆一次即可,每次呢就澆半杯即可,注意啦,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是稀釋過的,不然綠蘿還是會被澆死的。而且淘米水必須要是進行腐熟後的,只要放進密封的容器中,等上大概15天左右就可以使用了。

4、避免陽光的直照

對於栽培好的綠蘿幼苗,是要避免陽光的直照的,可以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而且根據綠蘿喜歡潮溼的特性,就要做好澆水的工作,根據不同的季節進行澆水,一直保持土壤的溼潤就可以了,但千萬不可以有積水,因為積水一旦過多或者過久就會讓綠蘿的根部爛了,其實也可以每天用噴霧器來進行幾次噴水,用於增加綠蘿周圍環境的溼度。

5、病害與原因

如果綠蘿的葉子先是變成黃色再一點點的脫落,那很大可能就是澆水過多的原因導致,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要少澆水,做好通風工作;如果綠蘿的葉子開始變得軟趴趴的時候,那有可能是因為室內溫度過低的原因,畢竟綠蘿要是呆在低於10度的環境裡,那它就會出現這種症狀,我們來改善溫度就可以了。

綠蘿是完全可以放在屋裡的,但是不要放的太多,畢竟綠蘿是微毒植物,一到兩棵倒是不會有什麼影響,一旦放得過多,綠蘿所排出來的氣體可能就會導致一些人會有不適的反應,因些,在屋裡養殖綠蘿的時候,還是以少為好。


愛生活的子華


大家好!我是拾趣君,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綠蘿是一種非常好養的綠植,只需要掌握三個關鍵的點,怎麼養都會爆盆。

在家居生活中總是少不了一些綠植,這些綠植能夠幫助我們淨化室內的空氣,還能夠幫助我們緩解視覺疲勞。養得好的綠蘿,一下子就會爆出氣根,長出藤條來。看起來非常旺盛茂密。很多人養不好,其實是沒有找到關鍵點。今天拾趣君就來給大家說一說,綠蘿在栽種的時候,怎麼樣子會更加好。

關鍵點一:陽光

綠蘿不適合在陽臺,或者陽光比較強烈的地方,很多時候在客廳裡面也會使得綠蘿因為光照過強,而出現黃葉。這是因為綠蘿本身就是喜歡散光的植物,有一些向南的陽臺,在早上和傍晚的時候有陽光進來,這對綠蘿是不好的。如果是放在陰暗的地方,對綠蘿來說也是不好的。也會出現葉片蔫了,變黃的情況。

建議:在室內栽種綠蘿,尤其是在客廳裡面的時候要避免放到陽臺落地窗的位置。那裡陽光可以照射得到。可以選擇擺放在牆角,有一定的遮陰,也能形成散光的條件。這樣一來綠蘿就能夠長得特別好了。同時避免放在長期陰暗的地方,綠蘿也需要陽光。

關鍵點二:澆水

綠蘿澆水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有些人就是喜歡天天澆水,結果沒有幾天綠蘿就不行了。拾趣君澆水的時候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見幹澆透”,或者是發現綠蘿的葉子不長了,而且有一些蔫了的時候就澆透水。比起澆太多水,少澆水綠蘿反而更加容易成活。其次就是保持環境水潤更加有利於綠蘿生長。綠蘿本身是生長在潮溼的熱帶雨林。如果不定時向葉片四周噴一噴水,還能夠促成綠蘿氣根生長,讓綠蘿更加繁茂。

建議:①根據天氣制定一個澆水計劃。先等綠蘿盆土乾透之後,一次性澆透水。然後觀察,盆土乾透需要幾天。然後就根據這個間隔來執行澆水計劃,每一次都澆透。②不澆水的時候,手癢可以用噴壺來給葉片噴水,一來滿足心理需求,二來能夠讓綠蘿長得更加好。

關鍵點三:薄肥

很多人喜歡給綠蘿施固體肥,就是那種複合生長肥埋在土裡面然後等其自然降解。實際上這樣子很容易燒根。尤其是養花比較少的人,對量把握不是很好容易燒根。綠蘿的根系很強壯,直接埋肥是不實際的。所以更加適合採用薄肥勤施的方式來施肥。現在正值冬季,大約半個月施一次稀薄肥。夏季時候可以每個星期施一次。

建議:用複合植物生長液兌水1:100,然後澆灌就可以了。也可以稀釋400倍,用來噴灑葉片,防止黃葉。

以上就是拾趣君自己綠蘿得出來的一些經驗。如有錯漏請指正。


拾趣君


養綠蘿水培最簡單,養護比土培方便。

一個空的礦泉水瓶,把上部分拿刀子切掉,裝二分之一的自來水(不放置,馬上用問題不大)。剪幾根帶芽綠蘿的枝條,插到水裡就ok了。瓶子放在光線較好的桌面,懶的話一兩個禮拜換一次水問題不大。我家裡養的有時一兩個月換水,有點懶了,不過並沒有掛,就是水質不是很好,有心的話,換水勤一些好點。

關於營養液,其實剛水培一兩年不放也行,還是長的挺好的,久了就會營養不良,建議偶爾給它滴一兩滴營養液,小瓶的花店三五塊錢。

基本就這麼簡單了,一段時間葉面有灰塵拿抹布抹一下最好,當然 不想理也行,就是看著難受😭。




花緣木語


養綠蘿有哪些技巧?綠蘿是非常好養的盆栽植物。在室內擺放綠蘿,可以四季常綠,而且價格經濟實惠,所以是最常見的盆栽。那麼有很多朋友將綠蘿養的鬱鬱蔥蔥,到底有什麼技巧?

其實養好綠蘿也要從土壤、澆水、施肥、光照幾個方面來配合。

第一、土壤

綠蘿的根系也是非常發達的,土壤要疏鬆透氣肥沃一點。當然新買的綠蘿也可以不換盆,它的盆土都是用的透氣性特別好的椰糠土,但是椰糠土透氣性好,幾乎沒有什麼肥料,所以養好綠蘿一定要後期經常施肥。

第二、澆水

澆水是最重要最難控制的問題,如果能掌握好澆水,那麼這養好綠蘿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綠蘿喜歡空氣溼度比較大的環境,可以經常給葉片噴清水,保持周圍空氣的溼潤。如果是家裡通風性比較好,可以給盆土保持微溼的狀態。

但是冬天很多室內都是關門關窗通風條件不好的,澆水一定要等到盆土幹到一半的時候再澆水,或者是等到葉片發軟打蔫兒時再澆水。澆水少一點沒關係,如果澆水過多,很容易造成爛根,那麼綠蘿就整棵枯萎了。

第三、光照

把綠蘿放在散射光充足的環境中就可以,或者是每天給它照上一兩個小時的光照。長期在背陰的環境中養護的綠蘿,則葉片變小顏色發黃,整體營養不良。

第四、施肥

綠蘿在生長期長的非常快,施肥一定要跟上。很多朋友用發酵的淘米水,發酵的黃豆水或者是漚制的餅肥來給它施用,效果都非常不錯。或者是用魚缸內的水來澆綠蘿,都可以保證綠蘿的快速生長。

沒事的時候可以用啤酒來擦擦綠蘿的葉片,不僅可以讓葉片變得油綠,而且還可以起到根外施肥的效果。

只要能保障土壤透氣性好,散射光充足,盆土幹了澆水,經常施肥那麼肯定可以養好綠蘿的。

如果覺得步巖說的有用,輕輕點個贊吧。關注陽臺花園菜園,學習更多養花知識,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