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高考 · 幫|有哪些調整,考試說明專業解析來啦!

高考 · 幫|有哪些調整,考試說明專業解析來啦!

2018年10月和2019年4月,是我省2016級高中學生最後兩次參加學考選考機會。相關考試說明已於今年1月編輯出版,修訂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物理、化學、技術的通用技術部分。具體作了哪些調整?複習備考要注意什麼?一起來看看考試說明編寫組專家的分析建議。

物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暨高考選考科目考試說明·物理》(2016級適用)(以下簡稱《考試說明》)是依據《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物理》(2014版)的要求,按照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選考科目考試的性質和特點,結合本省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制定而成的。

此次對原學考選考考試說明共作了四點修訂:

一是《考試說明》第95頁必考題和加試題命題範圍及考試要求表中,“牛頓第二定律”原來為“d”級要求,現修改為“c”級要求。因為“牛頓第二定律”本身探究的是物體所產生的加速度與物體質量、所受外力之間的關係,並用於解決簡單的問題,而綜合應用是體現在“牛頓運動定律應用”的“d”級要求中。

二是《考試說明》第99頁必考題和加試題命題範圍及考試要求表中,“全反射”原來為“b”級要求,現修改為“c”級要求。作此修改是為了與《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第66頁對“全反射”的要求“會計算全反射臨界角”一致。

三是《考試說明》第101頁物理實驗命題範圍表中第18個實驗,原來為“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同時練習使用測量頭)”,現修改為“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同時練習使用遊標型測量頭)”。因為我省目前絕大部分中學實驗室使用的雙縫干涉儀的測量頭都是遊標型的,作此修改是為了與實際相符。

四是《考試說明》第101頁物理實驗命題範圍表備註欄中的第1條,原來為“1.會正確使用的儀器主要有:刻度尺、螺旋測微器……”現刪除“螺旋測微器”。作此修改表明在學考選考中對螺旋測微器不做要求。

思想政治

此次思想政治學科修訂充分尊重高考改革新成果,更好地發揮考試說明的導向作用。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結合高中教學的實際,針對新情況新問題進行適當調整,更好地體現教學、檢測、評價的一致性。

一、修訂內容

在2016年版本的基礎上,有兩部分內容作了適當的調整。

一是考核目標與要求部分。

具體的知識和能力目標要求中第4條內容修訂為“4.判斷、批判能力:判斷是非,並對錯誤現象或觀點進行簡單批判的能力”。第5條內容修訂為“5.分析、探究能力:運用思想政治學科知識和技能對一些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現象進行分析、探究和說明的能力”。

考核要求中的“b-理解”的含義修訂為“理解思想政治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把握知識內部各要素之間的邏輯關係;能夠依據所學知識對一些現象或觀點作出初步判斷和說明”。“c-應用”的含義修訂為“運用所學思想政治學科的知識、觀點和方法,分析、探究一些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現象,並加以論證”。

二是考試範圍與要求部分。

增加一句:下列考核條目所涉及的內容以考前最新版本的教材為準。

相關知識條目和考試要求做相應的調整。經濟生活中,“④完善市場秩序”修訂為“④市場秩序”,考試要求為c。政治生活中,“2.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修訂為“2.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②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修訂為“②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義務”。“1.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修訂為“1.政府:國家行政機關”。“①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意義”修訂為“①政府依法行政”。“②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和“③審慎行使決策權”合併修訂為“②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考試要求為b。“②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修訂為“②依法治國、依法執政”。“2.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修訂為“2.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

二、說明與建議

本次修訂是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1.力求做到考試說明的有關表述更加科學、嚴謹、到位。

2.便於教學和命題對接,使教學和命題的知識範圍、內容更加明確,能力要求更加清晰。

3.與教材修訂的內容保持一致,使學科指導意見、考試說明、教材有機結合。

特別提醒:增加所列考點涉及到的內容以考前最新版本的教材為準的提示,意味著所有參加當年政治學考選考的考生,考試範圍均以考試說明所列考點為準,具體知識內容均以考點對應的考前最新版本教材表述為準。因此,當年參加考試的考生,上半年和下半年考試的相關考點的具體內容表述可能會有變化,這需要特別留意。

歷史

為適應深化課改和高考制度改革的要求,更好地發揮《考試說明》的指導作用,2018年《考試說明》作了適度調整。

一、體現學考的水平性考試要求

鑑於學考教學內容多、時間緊、任務重,在保證學考知識結構科學、學科能力要求完整的前提下,必考條目適度減少。

減少的條目主要基於兩個考慮:一是知識理解相對於學考來說難度較大,故從必考要求調整到加試要求;二是同一知識在教材前後章節中重合較多,故予精簡。

學考具體調整與刪減條目:

必修1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之“3.羅馬人的法律”條目調整到加試部分;

必修1專題九(上)“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2.局部的反法西斯戰爭”部分與相關知識重複,且過於零碎,予以刪減;

必修2專題一“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之“4.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條目調整到加試部分;

必修2專題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之“1. ④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特點”條目調整到加試部分;

必修2專題八“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之“1.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條目調整到加試部分。

必考內容的調整,力圖反映學考教學重視歷史基礎知識理解和史學基本能力培養的特點,以體現學考的水平性考試要求。

二、突出選考的選拔性考試要求

加試內容刪減主要針對學科知識中專業性過強、聯繫性不強、知識體系不明晰、敘事碎片化、學生理解難度過大的條目。

選考具體刪減條目:

必修1專題九(上)“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之“4.②《洛迦諾公約》、《非戰公約》的主要內容及歷史影響”條目;

必修3專題八“19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之“3.打破隔離的堅冰”條目;

選修6專題二“古代埃及的歷史遺產”;

選修6專題六“中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之“1.①崑曲及水磨腔、摺子戲等概念”、“ 1.②‘花部’與‘雅部’之爭”條目。

選考具體增加條目:

必修1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之“3.①羅馬法的主要內容”、“3.②羅馬法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價值”條目調整到選考要求;

必修1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之“3.偉大的抗日戰爭”一課中增加“九一八事變”,以突出對“十四年抗戰”的認識;

必修1專題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之“3.新時期的對外政策與成就”增加“③改革開放後中國重大外交舉措的作用及其意義”。

此外,選考條目的增加主要集中在經濟史專題。依據《教學指導意見》的知識發展要求,將必修2中“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徵”、“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等新增為加試內容,同時把原學考內容中學生理解難度較大、考查要求較高的“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特點”調整到加試部分。如此既改變了原加試部分中國經濟史內容偏少的現象,又適當平衡了政治史、經濟史和思想史加試知識條目的比例關係,另一方面使中國古代史和中國經濟史選考內容的知識結構相對完整。更重要的是,這一調整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也體現了歷史教學擔負著加強本國曆史與國情教育的重要責任。

加試內容的調整反映了選考教學深化理解歷史和加強學科素養養成的特點,突出了選考的選拔性考試要求。

化學

從2015年10月第一次實施基於新高考招生機制下的學考、選考制度以來,化學學科已經經歷了5次考試。雖然參加考試的學生在學習的內容、經歷和目標上有所不同,但從幾年來普通高中化學學科教學的實際情況和5次學(選)考反映的學業水平狀況分析,5次考試既能較好地考查全體學生高中學習中必備的化學學科基礎,又能較好地測量選考化學的學生在化學學科能力和素養等方面的專業發展水準及其差異,符合當前中學化學教學的實際。基於此,本次修訂除刪除條目“化學1-三-8-⑥光導纖維的組成和作用”外,未作其他調整。

高考 · 幫|有哪些調整,考試說明專業解析來啦!

高考 · 幫|有哪些調整,考試說明專業解析來啦!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18版《考試說明》對於例證性試題部分的調整並不意味著學考選考內容和比例的變化,也並沒有增加必考題和加試題的題量和難度。我們期望廣大中學化學教師能根據學習化學學科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化學學科各部分知識的特點,科學安排高中化學必修和選修模塊的教學,特別注意教學的節奏和難度,特別注意發揮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特別注意對學生化學思維和方法的培養,避免跑快車、趕進度,避免追求一步到位,避免以練代學、以考代學,避免猜題、押題,而應把學科教學的著眼點落實到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和應用化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上來。

通用技術

為適應我省高考招生制度綜合改革的需要,進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經過五次的學考、選考,根據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針對考試說明通用技術部分作以下的修改:

必修1《技術與設計1》

根據教學指導意見,尺寸標註為常見技術圖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所以將考試說明第六章中常見的技術圖樣“②簡單形體的三視圖”改為“②簡單形體的三視圖及尺寸標註”。

必修2《技術與設計2》

在教學指導意見中,對結構強度,要求能理解結構強度的含義。所以在考試說明中,將第一單元中穩固結構的探析“①結構的穩定性”改為“①結構的穩定性與強度”。

選修1《電子控制技術》

在教學指導意見中,根據第三章第二節邏輯門的相關要求,會分析簡單的組合邏輯電路,而分析屬於課程標準中知識性目標中遷移應用水平,所以為了與教學指導意見統一,將第三章中邏輯門“④簡單的組合邏輯電路”的考核要求從b調整為c。

在教學指導意見中,雖然第三章第四節的相關要求為:認識基本觸發器的組成特徵,瞭解基本觸發器及其在電子控制系統中的作用;但第五章的相關要求為:能設計、安裝簡單的開、閉環電子控制系統,並進行調試。而基本觸發器是簡單開、閉環電子控制系統常見的組成部分之一(基本觸發器是555電路的核心部分)。所以在考試說明中,將第三章中數字電路的應用“②基本觸發器的組成特徵及作用”的考核要求從a調整為c。

在教學指導意見中,根據第五章的相關要求,能設計、安裝簡單的開、閉環電子控制系統,並進行調試。而二極管、三極管是簡單開、閉環電子控制系統常用元器件。所以在考試說明中,將附錄中電子元器件“②常見二極管及電路符號、特性,正負電極的判斷”,考核要求從b調整為c;將“③常用的三極管及電路符號,三極管的三個電極、電流放大作用及三個工作區”,考核要求從b調整為c。

在教學指導意見中,根據附錄第二節多用電錶的相關要求,會用多用電錶檢查半導體二極管的電極及好壞,因此二極管好壞也需要考查。所以在考試說明中,將附錄中多用電錶“②用電錶檢查半導體二極管的電極,判斷二極管和三極管的好壞”,改為“②用多用電錶檢測二極管和三極管的好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