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父母誰的基因強那麼孩子就像誰,這種說法對不對呢?

袋鼠媽媽育兒筆記


本文引自三聯中讀作者 薄三郎 文章來源:《孩子長得更像誰?》

在孩子出生前,猜測孩子的性別是一項喜聞樂見的“群眾活動”。孩子出生後,是男是女一看便知,對其長相評頭論足,更受到人們所推崇。孩子長的更像爸爸還是媽媽?在長相上,哪個部分遺傳了父母的特點?

中國人常喜歡說,“女兒像爹,兒子像媽”;國外流傳更多的版本是,孩子長的更像父親。科學家又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快二十年前,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一個研究告訴人們,孩子長的更像父親。原來,當人們將一歲孩子的照片與父母雙親搭配時,更容易把正確的父親選出來。乍看之下,這與進化論也很一致。畢竟,雌性動物至少知道幼崽是自己親身的,多疑的雄性動物則難以判斷幼崽到底是誰的。所以,那些看上去像父親的幼崽才容易生存下去。

後續的一些研究卻認為,孩子與父母的相似程度是一樣的。畢竟,孩子遺傳了來自父母雙親各一半的基因。也就是說,當足夠多的人對孩子評頭論足時,認為其長得像父親或母親的比例大致相當。

不過,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並未結束。法國蒙彼利埃第二大學進化科學研究所曾進行了一個有趣的研究,他們選擇了69個家庭共85個孩子。結果發現,無論父親還是母親,都更傾向認為孩子(無論男女)像父親。然而,209位陌生評委的答案,與之大相徑庭。簡言之,無論孩子年齡多大,女孩長的都更像母親,相似度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對男孩而言,他們五歲前會更像母親,五歲以後才更像父親。

往細裡說,人們更喜歡把孩子面部器官“拆解”一番,比如濃眉大眼更像誰,兩個酒窩遺傳自誰。很顯然,面部器官的特徵中,有不少與基因遺傳有關,諸如眼睛外形、眉毛和美人尖(widow's peak)。說到美人尖,它是前額正中髮際線向下凸出一點,被認為是單基因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不得不提的,還有單或雙眼皮。很多人都認為,無論孩子是單眼皮或雙眼皮,其父母肯定會有一方與孩子一樣。換句話說,雙眼皮的父母生出的孩子應該是雙眼皮。遺憾的是,這種看法並不準確。

內在的道理是,雙眼皮是一種顯性遺傳特徵,單眼皮是隱性遺傳。經過一番複雜的推理過後,你所要記住的結論是,都是雙眼皮父母的孩子,既可能雙眼皮,也可能單眼皮;可雙方都是單眼皮的父母,孩子一定是單眼皮。

許多父母喜歡利用三維超聲,對腹中胎兒繪像;當他們出生後,如何提前知道他們長大後的大致模樣呢?今年四月,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者,在谷歌公司的資助下,開發了一款功能高級強大的軟件。只要利用一副幼兒圖像,就能產生隨時間變化的畢生不同階段面相。

聽上去很不錯吧!可他們怎麼做到的呢?原來,他們通過新技術將數千張同一年齡與性別的孩子面部特徵進行提取,利用計算機分析並建立模型,通過複雜的計算過程,模擬出未來的模樣直至80歲。重點在於,這款軟件所模擬的照片,可信度非常高。

我們可以拿它做什麼呢?最直接的一種,是預測孩子的未來長相,早日挖掘家裡的明日之星,帥哥or美女?更有益的功能是,用來幫助尋找走失的孩子。只要父母提供一張孩子照片,就能模擬出他此時年齡段的大致模樣,使尋認親子的效率更高。

科學的高大上,或許正在於此。


三聯中讀


父母誰的基因強就隨誰的,這一點 我倒是沒太大感覺。

只感覺到外貌上是女兒像爸爸,男孩像媽媽。

這個說法在身邊驗證的蠻多的。我兒子從小就比較像我,小時候比較胖乎乎時都說像寶爸,因為臉型圓一些,但是隨著越來越大,可以跑可以跳時,慢慢瘦下來臉型就越來越像我啦。

外人看起來,也都說更像媽媽一些。

而身邊帶女兒的,基本上像爸爸的還更多些。從眉眼來看。

突然想起來,最近很熱的穎寶和馮紹峰的結婚照,一個美,一個帥,他們的寶寶生出來不知道是怎樣的驚豔。


一般都說智力上主要隨媽媽,因為從染色體上來說,男寶寶的染色體是xy,而x是來自於母親,智慧因子主要在x上,所以智力來自於母親,而女寶寶是xx,爸爸媽媽各佔一半的智力。

嗯嗯,這個說法不錯:)


身高說隨媽媽,在我這裡驗證是錯誤的

我小時候被我奶奶判定為長不高,因為我老媽身高不高,但是我奶奶預言我姐姐身高更高,因為姐姐一直比我瘦,而且更得奶奶歡心。

現在的事實是,我比姐姐更高些,在同齡孩子中也是高的,因為我從小比較喜歡運動,從小就愛各種運動,有科學研究發現,愛運動的孩子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成人後會高3釐米左右。

先天是一方面,後天的培養與氣質也是很重要的。

很多人說大學就是魔術場,一個小土妞,在大學魔術師的調教下,秒變女神。所以隨誰都不要緊。後天咱再培養唄。


我是jason媽咪有辦法,第20期優質問答答主,喜詩詞,愛旅遊,做靈魂有香氣媽咪。 原創不易,碼字不易,如果方便請關注我。


jason媽咪有辦法



把生物的性狀區分為各個具體的單位稱為單位性狀。子一代中表現出來的性狀叫顯性性狀,未表現出來的性狀叫隱性性狀。其中顯性性狀有:雙眼皮、有耳垂、有酒窩、能捲舌頭、大拇指可以外翻、捲髮等,與之相反的則是隱性性狀!

重點來了!基因的強弱本來這樣的表述就是有問題的,應該說成顯性還是隱性!咱們暫且把顯性基因看成強大的,而隱性基因看成弱勢的吧!其實在遺傳學上來說,功能性基因都是有表達的,只是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同時表達所表現出來的我們所觀察到的還是那個顯性基因所表達出來的形狀而已!按照這種邏輯,顯性基因多的父母一方就能把更多的形狀遺傳給下一代表現出來被我們看到,於是乎,出現了哪一方基因強大就像誰。

好啦,更重要的來了!


借用視覺中國的圖片,以上就是正常男人的染色體配對圖,這些染色體在哪裡呢?看圖!





上圖是一個細胞剖面圖!染色體在細胞裡,在細胞核裡!這麼微觀的層次要感謝顯微鏡,高倍數的!

我們怎麼來的呢?我們從受精卵發育來。受精卵是怎麼構成的呢?是我們的父母分別貢獻了一個卵子和一個精子,他們倆在一起了以後,融為一體,成為受精卵,在母親子宮內發育成為一個胎兒,從醫生手裡來到人間!看圖!




發現什麼沒有?大小方面的!那個圓圓大大的就是母親貢獻的亂細胞!而那個瘦小的蝌蚪狀的就是父親的精子!卵細胞和精子細胞分別含有一半的染色體,為什麼?!別問我為什麼!如果不是一半的染色體而是全套的,那麼我們的受精卵包含的染色體就會多出整整一套!那玩意多了也沒有好處!會生病的,哦,不,根本就活不了!

更重要的事情來啦!卵細胞是不是比精子細胞大好多?!對,大好多!卵細胞內同樣包含著線粒體、溶酶體、高爾基體等等一系列配套的,因為卵細胞也要正常工作啊,配置不齊沒法上班!後來的科學發現,線粒體內也含有DNA,也包含基因,而且是可以表達的,可以控制性狀!卵細胞因為體積比較大,線粒體含量明顯比精子多,所以卵細胞就攜帶了母親更多的基因給下一代!這就是細胞質遺傳!所以整體來說,母親對下一代發育的基因貢獻比父親多,而對於後代男寶寶和女寶寶的影響又不一樣!我們都知道女性的染色體是23對加性別染色體XX,這倆X分別來自母親的X和父親的X,而男寶寶的染色體構成是23對加性別染色體XY,分別來自母親的X和父親的Y(別問我為什麼母親只會提供X,因為母親也是從女寶寶發育來的,只有XX)看圖



這個性別染色體X和Y長度是不同的!看出差別的同學舉手!正是因為Y比X短,所以Y上面的基因也會比X染色體少!所以,父親又吃虧了,除了決定後代的男女性別,基因還少給了後代!

所以啊,所以,所以母親是偉大的,母親給了比父親多的基因,而且還負責把受精卵培育成會哇哇哭的你們!怎麼地都是母親的基因強大,至少總數上是超過父親的!

聽完我的胡說八道,我想你們明白了很多吧,至少知道了生男生女誰說了算!

好了,回答題主的問題,孩子像誰更多一點就看誰的顯性基因數量多啦,而不是看誰強大,明明是夫妻合作,硬是被說成了爭強好勝。

以上都是手機碼字,如果有錯別字請留言,如果覺得學到了知識,就點下下方手指,如果有其他想法,請留言!謝謝大家努力看完!3Q!鞠躬!


科學來自生活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黑人跟一個白人,如果結婚的話生出來的孩子會是什麼樣的膚色呢?

絕對不可能是純白色人種他一定偏黑色的人種,因為黑人的基因會更強,這個孩子更加容易遺傳黑人這邊的基因。

我的女兒在剛出生的時候,他的奶奶就說你跟他的父親剛出生的時候簡直一模一樣,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慢慢地越來越像我。


孩子的一個像誰,隨著孩子的長大,整個遺傳的樣子會有出現一系列的變化。

很有趣的發現,有一些孩子不像爸爸不像媽媽卻像舅舅或者外公的樣子,或者是像姑姑和阿姨的樣子,因為遺傳中還有一個叫隔代遺傳。

相貌遺傳哪個都沒有多大的問題,我們最擔心的是有一些疾病的基因,如果遺傳到孩子那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所以來不及結婚,我們要去做婚檢相應的產檢,及時瞭解孩子健康的問題,如果家庭有一些遺傳性的疾病,更加要及時跟醫生溝通進行相關的基因檢測。

菁媽,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四棲生物,家有菁妞,各平臺原創作者,希望給焦慮的媽媽們一點支持和幫助。

菁媽育兒


父母誰的基因強那麼孩子就像誰,這種說法對不對?

不一定!如果這樣的話,那怎麼解釋兄弟姐妹的不同?叮麻跟哥哥,哥哥繼承了媽媽膚白腿長的優點,以及爸爸非常強悍的社交能力(雖然我感覺他們就一話嘮);但是叮麻卻繼承了爸爸皮膚黑腿短的缺點,以及媽媽多愁善感的性格。

不過孩子大多受父母遺傳基因影響,只是遺傳結果程度不同,具體得看顯性隱性以及幾率:

智力遺傳(媽媽作用大)


因為智力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男孩XY染色體,其中X染色體完全來源於母親;女孩XX染色體,來源於父母雙方。所以說,智力遺傳上媽媽的作用非常大。

性格遺傳(爸爸作用大)

孩子的性格不管是先天還是後天,都受爸爸的影響非常大!其中,爸爸對女孩影響力更大!

身高體重(部分父母)

孩子的身高有70%是由父母決定的,其中35%來源於母親,35%來源於父親;還有30%甚至更多受後天因素影響,包括孕期飲食生活,產後寶寶營養攝入以及活動情況,都對身高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孩子的體重部分受幅度影響,但是更多的是後期的飲食跟運動。網上減肥的勵志事例比比皆是,太胖或者太瘦的朋友都可以通過飲食以及運動來調整。

外貌遺傳(父母雙方)


1.膚色遺傳:遵循“相乘後再平均”的自然法則。比如:父母皮膚較黑,一般不會有白嫩肌膚的子女,除非隔輩有皮膚白的;一方白一方黑,大部分會遺傳“中性”的膚色,也可能更偏向一方的情況。

2.眼睛形狀/大小遺傳:孩子的眼形、大小遺傳自父母,大眼睛相對小眼睛是顯性遺傳。父母有一人是大眼睛,生大眼睛孩子的幾率會大一些,但是仍舊有很多孩子是小眼睛(叮爺爺奶奶姑姑都是大眼睛,叮爹小眼睛,估計是基因突變或者隔輩遺傳)。

3.雙眼皮:雙眼皮是顯性遺傳,單眼皮與雙眼皮的人生寶寶雙眼皮的幾率非常大,也不排除單眼皮的發生。假如父母都是單眼皮的話,一般孩子也是單眼皮。

4.眼球顏色:黑色等深色相對於淺色而言是顯性遺傳。所以說,黑眼球和藍眼球的父母,孩子黑眼球的幾率非常高。

5.睫毛長度:長睫毛也屬於顯性遺傳。通常,父母中有一人有長睫毛,孩子遺傳長睫毛的幾率會非常高。

6.鼻子形狀大小:鼻子大、高而鼻孔寬屬於顯性遺傳。父母中有一個人是挺直的鼻樑,孩子高鼻樑的幾率會非常大,而且遺傳基因一直持續到成年,所以有些孩子小時候鼻樑矮沒關係,長長就高了。

7.耳朵形狀大小:耳朵的形狀也是遺傳的,大耳朵相對於小耳朵是顯性遺傳。父母雙方只要一個人大耳朵、大耳垂,那麼孩子大耳朵大耳垂的幾率也是非常高的。

綜上,基因強並不一定會遺傳給孩子,只是幾率相對高一點而已,具體得看孩子實際情況。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๑>؂

叮麻育兒


這個問題就像有魔力一樣會讓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反覆詢問和討論,因為每個人都會本能的既希望自己的基因可以強大到代代相傳,又希望有機會找到棒棒的另一半進行基因改良。



孩子的基因一半來自媽媽一半來自爸爸,這兩組基因的確是既要合作又會競爭。

1、通常孩子的長相會有一點偏好:即女兒像爸爸多一些,兒子像媽媽多一些,當然如果某一方的基因特別強悍也有機會戰勝對方;

2、孩子的智力方面遺傳只是決定了一個範圍,父母的基因都會發揮影響,而且出生之後的教養情況也有明顯的作用,通常是媽媽決定了孩子智商的下限,爸爸表現得好則可以提高其上限;

3、孩子個性的方面,遺傳而來的天賦個性受到成長環境和經驗的影響,媽媽爸爸相互比較誰的個性力量更強,誰承擔更多教養的任務,則孩子像誰的機會就會更多一些。

儘管有俗話說“爹矮孩子矮一個,媽矮孩子矮一窩”“醜父難有漂亮女”……等等,但在遺傳學的研究中都難以證實,其實到了每個具體孩子的身上,準確說就是賭概率,想一想就不難理解,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之間也常有明顯差異,有更像媽媽的也有更像爸爸的,是不是?

所以,為了孩子更聰明、更成功還能有良好的個性,除了媽媽爸爸的優良基因,後天的培養在某種程度上更加重要,你同意嗎?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有的人說“兒子像媽媽,女兒像爸爸”,還有人說“智力像媽媽”,甚至有人說“誰的基因強,就像誰!”


人類的基因有30%以上與香蕉一樣,98%與老鼠相同。

人類基因組由23對染色體組成,每天染色體上又有數以萬計的鹼基對,加起來人類基因組含有約31.6億個DNA鹼基對。其中的外顯子,也就是能夠製造蛋白質的編碼序列,只佔總長度的約1.5%。然而這些基因中決定孩子外貌或者是聰明的只有極少一部分。


大部分基因,是用來決定你是個人。其中還包括決定你諸如循環、呼吸、消化、內分泌、神經等等各大系統的構成。

而我們非常在意的眼睛大小、皮膚黑白、臉的大小等等,其實只佔基因構成的極少部分。如果你看過道金斯《自私的基因》這本書,你就會知道,基因的目的是更好的保存自己,暫時還沒空考慮外貌這回事。

而且人的審美是多變的,時而以胖為美,時而以瘦為美,時而喜歡大眼睛薄嘴唇,時而喜歡小眼睛厚嘴唇。


這也就是很多人感到困惑的,父母都很美,但是子女卻不好看;父母長得一般,但生出的女兒卻美若天仙。


打個比方,如果說人類的基因像是把兩個牌子的火鍋底料倒在一起煮火鍋,吃到嘴裡到底是什麼味道誰也說不清,反正肯定兩種味道都有。

想遺傳媽媽的大眼睛,就相當於你在某一鍋底料中放了很香的芝麻,像在混合過的火鍋中也找到這種味道,只能靠運氣!



DrX健康科普


父母誰的基因更強大那麼孩子就更像誰。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首先,在醫學上,沒有基因強大不強大這一說。所謂基因,是指遺傳物質—染色體。每位健康的寶寶體內都應該有23對染色體,父母雙方各提供23條染色體。也就是說,爸爸的精子帶著23條爸爸的染色體,媽媽的卵細胞則帶著23條來自媽媽的染色體,精子和卵細胞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寶寶的23對染色體。所以說,理論上來講,寶寶應該一半像爸爸一半像媽媽才對。但事實上,有些寶寶更像爸爸一些,而有些寶寶則更像媽媽一些。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迄今為止科學家都沒有徹底研究明白,只是有一些看法得到多數人的認同。

首先,總體上來講,孩子長的應該更像父親一些。這一觀點在20年前的《自然》雜誌上就得以陳述發表,因為研究發現,當人們將一歲孩子的照片與父母雙親搭配時,更容易把正確的父親選出來。其實這一結論與進化論是一致的。畢竟,雌性動物至少知道幼崽是自己親身的,多疑的雄性動物則難以判斷幼崽到底是誰的。所以,那些看上去像父親的幼崽才容易生存下去。而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的解釋是,這可能是人類“自保”本能的一種體現,因為誰是母親毫無疑問,而誰是父親卻沒有這麼肯定,所以必須像父親,這樣對嬰兒有利,也可以鼓勵父親投入更多的愛。

第二,雖然基因沒有強大這一說,但確實是有“顯性基因”的存在,顯性基因是指會出現顯性遺傳的基因。遺傳的確分為顯性遺傳(用大寫的A表示)和隱性遺傳(用小寫的a表示)。以雙眼皮為例,如果雙眼皮是顯性遺傳,父母雙方只要有一個是雙眼皮,他們的孩子就會是雙眼皮。就雙眼皮這一點,父母雙方誰是雙眼皮,孩子就更像誰。當然,雙眼皮也可能是隱性遺傳,那就只有父母都是雙眼皮,孩子才能出現雙眼皮。這樣單眼皮就有可能是顯性遺傳,父母誰是單眼皮,孩子就會更像誰。依此類推,比如高鼻樑、捲髮、大耳朵,等等,就要看這些特徵到底是顯性遺傳還是隱性遺傳。

所以,孩子更像誰並不說明誰的基因更強大,其中的道理其實是很複雜的。隨著基因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箇中的道理總有一天會被人們所熟知。


菊花使者林國樂醫生


如果你的基因強大的意思是指“顯性基因”,那麼可以說這句話基本是正確的。不過不能絕對。

我用初中生物知識簡單闡述下:人類下一代的基因一半來自於父親,一半來自於母親,也就是父親和母親傳給下一代的基因數量上是一樣的。

根據染色體類別,遺傳分為常染色體遺傳和性染色體遺傳,他們攜帶的染色體有差異,比如性別,就是性染色體遺傳,而高鼻樑,大眼睛等就是常染色體遺傳。


遺傳又可以分為顯性遺傳和隱性遺傳。通俗點講,假如雙眼皮是顯性遺傳,而孩子的父親是雙眼皮,他的基因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只要有一個大寫字母,他就是雙眼皮。但是孩子媽媽是單眼皮,就一定是aa。他們的孩子基因裡有大寫A的可能性是3/4,也就是說容易遺傳雙眼皮。

如果雙眼皮是隱性遺傳,那就只有父母都是雙眼皮,孩子才能繼承。這就是兩個O型血生不出其他血型的原因。

我儘可能寫得通俗了,喜歡的話點個贊,謝謝!


童書育兒


父母誰的基因強那麼孩子就像誰嗎?開心爸爸覺得這種說法其實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在外貌這方面,很多方面都是顯性基因為主。顯性基因也可以認為是基因強,如果爸爸的基因強也就是說爸爸的基因是顯性基因,在遺傳過程中是很有優勢的,而且以後寶寶也有很大幾率遺傳到爸爸的顯性基因。

孩子的相貌大部分是遺傳決定的

眼睛: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以後是大眼睛,男寶寶濃眉大眼的更有形象,女寶寶大眼睛更加漂亮。這點其實真的是能夠自己決定的,大眼睛是顯性遺傳。如果爸爸媽媽有一個是大眼睛,寶寶是大眼睛的可能性就會非常的大。同樣的雙眼皮也是顯性遺傳,如果爸爸媽媽有一個是雙眼皮,寶寶是雙眼皮的幾率會很大。

鼻子:高鼻樑也是顯性遺傳。爸爸媽媽有一個是高鼻樑的話,寶寶有很大幾率能夠遺傳到這個優點的。

睫毛:長睫毛是顯性遺傳,如果爸爸媽媽有一個是是長睫毛的話,寶寶是長睫毛的可能性比較大。比如開心的姑父就是長睫毛,然後開心哥哥就遺傳了他爸爸的長睫毛這點,眼睛看上去很有神。

膚色:關於膚色這個問題,很多爸爸媽媽都很關注,畢竟大家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是個白白胖胖的寶寶。其實白皮膚是顯性遺傳,如果爸爸媽媽有一個是白皮膚的話,生的寶寶也不會太黑。不過皮膚這個方面的遺傳更多的是爸爸媽媽加起來再平均,爸爸媽媽都白寶寶白的幾率很大,爸爸媽媽都黑寶寶也不會太黑。

身高的話爸爸媽媽遺傳各佔一半:寶寶身高的70%是由爸爸媽媽決定的,而這70%的遺傳幾率,爸爸媽媽各佔一半。所以我們在現實中可以看到個子不高的女生喜歡找一個高個子男生,就是這個道理。

遺傳的力量涉及到了寶寶的眼睛,鼻子,睫毛,膚色,身高等方面,也幾乎涵蓋了寶寶相貌的所有方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爸爸媽媽誰的基因強寶寶就像誰是很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