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考報志願有哪些技巧?

奮鬥中的95後


  一分一段表是使用位次法分析志願時必須藉助的重要工具。

  對於不同的高考年份,由考試題難度、考生人數的不同,分數之間沒有可比性,如2018年的600分與2017年的600分是不等效的。但有一個維度是基本等效的——排位。因此,我們常常用排位法(位次法)分析志願。

  使用位次法時,我們常用到同位分(不同高考年份排位相同的分數),如2016年595分排位3000名,2017年排名3000名的為610分,則我們將2016年的595分和2017年的610分稱為同位分。在轉換同位分時,往往有兩個方向的轉換:

 一、將高校往年的錄取分數轉換為今年的同位分

  假設2017年廣西某理科考生成績605分,位次1056。他想填報中山大學,中山大學2016年在廣西的投檔線分別為628分。如何判斷考生的成績是否適合報考該所高校呢?我們可以將該校2016年的投檔線628分轉換為今年的同位分。

  如上圖,我們先借助2016年一分一檔表,查詢中山大學2016年的投檔線628分所對應的名次為1242名,然後我們再借助2017年的一分一段表,查詢到與1242名最接近的成績為601分。即中山大學2016年投檔線628分在2017年的同位分為601分。而考生的高考成績為605分,因而其報考中山大學是有錄取的可能性的。

  利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將高校其他年份的錄取數據(如投檔線、錄取線、平均分、專業錄取線、專業平均分)等數據轉換為2017年的同位分,以便於分析志願。  

 二、將今年考生的成績轉換為往年的同位分

  再以上面理科605分(位次1056)的考生為例,我們可以換一個方向將考生今年的成績轉換為往年的的同位分。

  上圖,由於我們已知考生的位次為1056,因此,我們可以藉助往年的一分一段表,將考生成績換算為當年的同位分。上圖中,我們藉助三年的一分一段表,分別計算出605分(位次1056)考生往年所對應的同位分,其中2016年同位分為633分,2015年為617分,2014年為634分。藉助這個同位分,我們就可以以考生當年的同位分對照當年的錄取數據(如投檔線、錄取線、專業錄取線)進行分析。如上圖,2017年605分的理科考生其在2014-2016年同位分均超過當年中山大學的投檔線。

  以是是關於藉助一分一段錶轉換不同年份間的等效分數(同位分)的操作示例。實際操作中,考生還須注意目標院校、專業招生人數的變化,以對分析結果進行修正。

  我是從事招生考試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歡迎考生、家長朋友關注!


高考志願梁老師


有人說,高考要想取得成功,三分在高考,七分在志願填報,此言雖嚴重,但足見志願填報的重要性。志願填報的優劣,決定著考生的人生走向。作為從教近15年,常年帶畢業班的老師,從我自身的實際,談幾點高考志願填報技巧方面自己的感受。

所謂的技巧,都是建立在分數基礎上。達不到重本分數線,想上重本院校,猶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本文談的都是在過分數線基礎上,怎麼填報志願。

首先,參考院校在本省近3年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還好考慮分數線漲跌因素,做一個大致的分析與比較。比如,最高分為多少,最低分是多少,如果連續3年都過某個專業的最高分,填報該學校,應該比較穩妥。

其次,參考院校在本省近3年某個專業,省的最高和最低位次排名,學校的某些專業,都會有專業排名狀況,自己大概可以做到大致判斷。每年,各個新聞媒體都會報道,良心整理,部分熱門學校的大致錄取分數線和排名在什麼位次的學生,能報此類學校。

第三,高考志願,應該選擇“衝一衝,保一保”的原則。對於自己分數線剛過歷年分數線的院校,可以衝一衝,對於能搞每年超二十分左右的院校,可以作為保一保的院校。如下圖以河南省為例:2017年河南省文科一本分數線為516分,2018為547,2019年為536分。以招生院校較多川大為例,17年最低分比一本線多93分,18年多89分,那麼川大在19年,應該至少在一本線90分以上,這樣可以衝一下。

(圖1)

第四,志願填報,注意來年分數線的變化和考生人數的變化因素以及高考志願填報的“大小年”。如考生人數的變化,河南省19年為100萬,18年為98.3萬,17年為86.3萬,16年為82萬,人數不斷增加,還以川大為例,其分數線每年都在提升。16年為591,17年607,18年為636等,由於人數的增多,試題難度的降低,分數線逐年提高。

第五,注意報考中的特殊要求。比如說,中外合作辦學分數較低,但繳費較多,好處在於所發畢業證一樣。如圖1,廈門大學18年最低分641,但中外合作辦學為628分。二本院校的此類學校分數線更為突出,不再舉例說明。中外合作辦學適合分數過線,但想上好大學,又不為學費所擔憂的同學。

第六,對於壓線生,建議選擇穩妥的學校。農林類院校可以降20分備檔,意思是在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分數線可以降20分備檔。

第七,國家地方專項計劃,公安類,司法類,藝術類,軍校等等,還要遵循其相關的專業,身體,政審等條件,具體內容可以參看《招生之友》,以每個省的招生政策為準。

最後,高考報名是另一場高考,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喜好,專業就業前景,家庭社會關係,自己將來職業規劃讀研還是直接工作等等因素,綜合考慮,高考志願填報有博弈的成分,有的同學說,我就想上武大,上不了,明年繼續復讀,當然這樣可以衝一下,但復讀也有風險。20多年前,一師兄高二參加高考(當時政策不嚴,有學校讓高二學生參加高考,從00年後都規範了)考取蘭州大學,高三剛過一本線,又復讀,再次考上蘭州大學。 不一定每位同學都符合復讀,所以做選擇要審慎。

一言以蔽之,每位同學對自身都會有評價,高考填報志願,分數是基礎,什麼樣的分數就會有什麼樣的學校,而技巧就是在認真,勤奮,仔細,在多方面或許高校信息後的博弈,有些認真的同學,成績出來後,花費幾天的時間,做了每個學校的詳細分析,當然高考報考的成功,是這些學生,家長努力勤奮的結果,不要以為高考報考成功是運氣,運氣都是建立在勤奮分析的基礎上。


慣看春秋


朋友們好,今天咱們繼續講,高考志願填報和個案分析。

今天說兩個考生的志願填報情況。

這兩個考生都是藝術類考生,所報的志願也有一定的藝術性。

先看第一個考生志願填報情況。

這個考生文化課成績是428分。藝術專業加試勉強達到本科線。所以他在本科這個批次競爭力不大。

他在藝術本科A段,報了兩個志願。一個是長春師範學院,一個是南陽師範學院。

有人說長春師範學院聽著比南陽師範學院好聽一點,長春師範學院是不是報的有點高啦?

表面上是這樣的,實際上不是這樣。長春師範學院,對於河南考生來說,有點偏遠,河南的考生對上一本院校了,都願意到外省去上,因為和你本省一本院校資源太少。對於二本以下的考生,卻都願意上本省的院校。所以歷年來,本省院校二本錄取分數比較高。

這個考生的藝術本科B段,也報了兩個學校,一個是海南大學三亞學院,一個是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

他在藝術專科裡面報了兩個學校,是中原工學院和河北外國語職業學院。

最後這個考生被長春師範學院廣播電視編導錄取了。如果他把第一志願報成南陽師範學院,他的分數達不到。就有可能坐上滑梯,二本院校就與它無緣了。恰巧長春師範學院,雖然在河南省招生計劃少,但是考生報的也少。他很幸運。

咱們再說第二個考生。

這個考生文化課成績是427,比第一個考生少一分,專業課也是勉強進入本科線。

這兩個考生,基本上是在一個水平線上。

他在藝術A段中報了,信陽師範學院和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

在藝術B段上,他報了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和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

藝術專科報了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河南工程學院。

這個考生的志願最大的亮點是。志願之間拉開有梯次。比如在本科裡面,第一志願信陽師範學院,是個公辦學院,然後在第二志願就報了一個鄭州工業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這是個高收費的本科,這兩者之間就拉開了距離。如果第一志願沒有被錄取,第二志願有可能出檔。

所以說這個志願填報得很有藝術性,也費了腦筋,首先這個同學的指導思想是今年一定要走,本科,專科志願一個也不少,二是每個批次志願,兩個學校有層次有梯度。正是因為在填報志願時動了腦筋,思路清晰,所以錄取的成功率就高,特別是第一志願,成功率高。

最後這個考生被信陽師範學院藝術設計專業錄取。

好了,今天的志願填報分析就到這裡,咱們明天見。


驊駿


1、高考出來,先估下分,不要害怕,在報刊亭買一份答案,估出自己的高考成績。在自己估出的成績的減20加15的提檔線範圍內選擇較為心儀的學校重點了解,這範圍內的其他學校也要去好好了解一下。一定得好好了解,甚至包括吃住行等各個方面。

2、填志願要慎重,多瞭解下情況,可以問下過來人,因為在這之中大多數招的都是國防生和一些師範類,還有少數民族,並且裡面的學校是非常少的,有可能你之前查詢的學校一個都沒有。但如果錄取失敗並不影響後面的本科錄取,卻也有可能造成高分低就。總之要不就不填,要填也是多一次機會,總之一切看你自己,反正要想清楚。

3、相信你估出來的分數和你的真實成績應該不會超過我剛才說過的-20—+15的範圍,所以你之前考察的學校是可以派上用場,但在填志願的這幾天裡還需要考察你的成績到-30分的提檔線範圍的學校。填志願的時候採取下一志願比前一志願的提檔線大致低5分左右。依次填下來,當然前提是對那些學校已經有所瞭解了。





我是潮汕後生仔


此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有紕漏請大家文明指出,本人定會虛心接受,不惜物品,謝謝!

我本身就是從事學歷提升等教育工作的,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很多同學覺得報考,只要分數高就可以報到好的學校,事實並非如此,報考也有很多技巧,否則你的人生將持續迷茫,不管是選擇學校還是城市or專業,我們都需要思考很多的東西。

1.本科一定比專科好

很多人覺得專科能學到很多實用的技術,本科只是學的理論,還舉出了很多三本生不如專科生的一些案例,但是畢業三年內找工作,你會發現專科,本科,重點本科,完全是不同的待遇。

我大四那年,學姐進華為,跟我說在華為,985/211的是一個工資檔,一般本科的是一個工資檔,重點本科是一個工資檔,前後最開始就有差不多有1000元的差距,然後後面的升職,也有一部分都是跟學歷掛鉤的。

我畢業的時候,才發現很多企業只要重點本科以上的學歷,先不說專科的那些同學困難了多少倍才進去了,最開始他們的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更不用說那些最開始就被研究生以上學歷卡住的人,因為只有本科才能讀研。雖說這種學歷差距影響會隨著工作年限的拉長而減弱,但是這過程你得比別人多付出多少。

如果自己分數剛好過本科線,怕錄不上,你可以去一些偏遠的城市或者稍微差點的本科,這樣在讀大學的時候也能感到明顯的本專科的歧視和差距。

2.城市比學校更重要

我一般不建議同學在本市讀大學,因為大多數人都是農村或者不是中心城市,特別是女生,會有一種戀家的情節,可以理解,但是這就決定了你以後四年乃至更久之後和其他人見識的差距,以及周圍的人之間的差距。

去外地上學,能在一線城市當然最好,因為你會發現機會很多,各種比賽,活動,乃至出國交流的機會,以及高端人脈,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完全不止於你的校園。

在大的城市,最主要的是能接觸到很多不同的人,這些人往往決定了你以後十年的生活是怎樣的,在一個偏遠的地級市,可能你的見識,和認識的人都是非常不同的,做的再優秀,相較其他城市讀書的,很多履歷會差了一節。深有感觸的另外一點是實習機會真的很少,或者很普通,但是在北京,很多互聯網公司招聘實習生每年都有很多,而這些公司的工資又是非常高的。還有一點,大城市出去玩的機會更多,也不完全是說玩,還有一部分是熟悉路線,豐富自己的閱歷。

3.專業選擇自己喜歡的比熱門的更重要

要是能夠選擇,最好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而不是什麼熱門,就算再熱門再好的專業,如果不喜歡,很大部分人是學不好的,都學不好,讀完了又能怎樣?

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聽長輩的,或者無賴去聽長輩的,沒有自己的主見,但是最後都會後悔,不要過多的依賴於他人的意見,要有自己的主見,選擇一個喜歡的,再難也會堅持,認真的去學習。

如果選擇了一個不喜歡的,就跟像跟一個不喜歡的人去談戀愛,那自然效果也不會怎麼樣,就算現在熱門,但是很難保證四年後你的專業也還是那麼的熱門。

人活著,開心是最重要的,所以希望你能開心地度過大學而不是一直在苦逼地後悔。

4.最好不要復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考的不好是因為自己主觀懶惰,或者天生的智力差一點,在現實中大多數復讀的也不是提升的很高。

在這裡也要分析一下,一個專科生復讀,提升一般來說也就到三本,如果你為了成為一個本科生,勉強可以考慮。但是一個三本想升到二本雖然只有30-60分的差距,但是往往是在關鍵學科上,也就是自己本來就很薄弱的學科。對於二本以及以上的,這個就看個人的追求了,提升都能有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不要指望能提高一百分,所以這中間除了分數能提升多少,也要考慮自己的家庭環境和年齡等因素。

復讀不復讀,這是一個選擇困難的問題,問自己三次,你確定你能考到自己想去的學校,能夠心無旁騖的去學習嗎?。我只能說如果你心志堅定、心理承受能力強,可以考慮復讀。至於那種心理素質不過關的,還是算了吧!

5.選擇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才高中畢業,很多東西都不懂,多問一些有經驗的人,但是特別在農村,能有多少長輩讀過大學,以及她們是什麼時候讀的?這中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很多觀念都還停留在2000年以前,很多專業詞語也不懂。我們不能被她們所掌控,其實不管是通過專業書籍還是網站或者專門參考的,我們都可以進行借鑑和學習,畢竟進入大學,我們就要開始獨立自主的去生活。

寫在最後:

高考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歡喜清華北大好名牌,愁在普通高校名氣小。畢竟985、211學校招生名額比重很少,這樣看來大多數考生都是失敗的,這是現實。但是希望有些同學能夠明白,輸的不外乎是學校名氣,學習環境這些外在的條件,輸的並不是自身。對於某些同學來說,如果承認自己已經失敗,破罐子破摔,並把大學的不好當做自己的藉口、擋箭牌去墮落,把大把的大好青春隨意揮灑,那麼你就真的輸了。

你必須知道:大學只不過是人生的另外一個起點,學校不一定是關鍵,關鍵的是你在未來的道路上怎麼去做?再牛逼大學裡面也有頹廢的人,再差的大學裡面努力上進的人!


老友說處世


馬上就要出高考成績了,又是幾家人歡樂幾家愁。對於那些對準備去上大學、放飛自我的少年來說,接下來最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填報自願了。這也是傷腦費神的一件事。該如何填報志願呢?

在高考之前,我寫過一篇頭條號文章《如何填報志願,不負十年苦讀》。寫得比較詳細,有需要的可以去看一下。

填報志願,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準備。盡力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第一,高校志願錄取規則。

第二,對自己高考成績進行全省定位。

第三,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全省排位,查找合適的學校和專業。

第四,依照錄取規則,合理取捨和科學安排心儀的學校及專業。

第五,細緻填報,不漏不錯無失誤。

01 錄取規則

分數排序,一輪投檔,平行志願,位次優先。

一、志願錄取時,對於同一批次的檔案,是統一調取,只進行一輪投檔。如果投檔後沒有錄取,則該生掉檔,只能等待補錄或進入下一批次投檔。

二,志願投檔過程中,計算機先將考生的分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序,之後,開始檢索排第一位的考生志願,將檔案投給該生填報的學校。接著檢索排在第二位的考生志願,進行投檔。依次進行。

三,每個考生可以填報6個志願學校(有的省是5個)。檢索到該生時,計算機先檢索該考生填報的第一志願。如果第一志願學校人數未錄滿,且考生符合條件,檔案就投到第一志願學校。計算機不會再去檢索剩下的5個志願了。如果該考生第一志願學校人數已經錄滿,則計算機繼續檢索第二志願,如果該考生第二志願學校人數未錄滿,就投檔到第二志願學校,後面剩下的4個志願就不再檢索。否則依次往後檢索,直到檢索完6個志願為止。如果檢索到最後一個志願,發現該志願學校人數也已錄滿,怎麼辦?這就掉檔了,只能等待補錄或者下一批次投檔。

四,學生檔案投到志願學校後,再才進行專業錄取。專業錄取分三種情況:分數優先,專業優先,專業級差。不同大學的規則可能不一樣。

02 填報技巧

弄清這些錄取規則之後,我們就會發現一些規律。在填報自願時,我們要把自己心儀的學校按往年錄取線進行高低排序。

一,通常情況下,前面兩個志願填報錄取線稍高於自己高考分數的學校。中間兩個志願填報往年錄取線和我們高考分比較接近的學校。最後兩個志願填報往年錄取線稍低於自己高考分數的學校,作為保底志願,以免掉檔。

二,學校及專業填報時也要兼顧高考分數和興趣。比如往年分數線排第三的學校我更感興趣,那麼,把這個學校排在第一志願也是可以的,就可以優先錄取。

三,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也會影響志願的填報。比如某考生比較冒險,他可能會前4個志願都填報往年錄取線高於自己分數的學校,剩下後面兩個志願 填報與自己分數相近的學校。這樣該生就有4個衝擊較好學校的機會。但掉檔的幾率也就增加了。

03 填報建議

一,根據高考成績查詢自己的省排位。根據排位以及往年各高校的錄取排位,確定自己可選擇的高校範圍。按照自己的興趣,把這些學校寫下來。

二,去網上查詢自己寫下來的這些學校,看往年錄取人數、自己對應專業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等都寫下來,以便比較。還要去學校黃頁和該校貼吧中去查看學校介紹,或者諮詢該校的在校學生。

三,最後定下6所學校,如果心中還有什麼疑惑,可以打電話諮詢一下該校招生辦。

四,最後填寫志願。一定要記得把“服從專業調劑”勾選上。

正所謂“慢工出細活”。提前準備,細心打磨。這種事不可能100%精準,自己無怨無悔就好。

我是“靜聽的小屋”,一名高中老師。力爭把教育做得有情感、有思想、有境界的老師。希望大家多多關注。


聽雪學苑


有句話說考的好,不如填的好,所以高考志願的填報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覺得隨便填一個就行了,這個是關鍵到你以後人生走向的抉擇!我建議這樣選擇:



一、如何定位自己的成績

定位自己成績的不能是自己的分數,分數每年都是會變的,題簡單分數都高,題難分數就高,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那麼如何正確定位自己的成績呢?排名,每次高考成績出來後,教育網站也會隨之公佈分數排名。請一定重視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將會對錄取分數的一個重要標準!自己分數出來了,請去查看一下自己的分數處於什麼排名,再去調查以往在你這個排名次的分數,例如你分數今天在重慶市排名100名,你就去調查以前在100名的分數是多少,這個分數就是你參考院校錄取分數的標準了!

不要看著自己分數遠遠高於以往的就行了,要注意排名!

二、專業的選擇

專業的選擇不能全憑自己的愛好,還必須結合現實的實際,最常見的就是這個專業的就業率等等!

其他還有特殊情況,比如女生,有些專業是不太適合女生的,比如理科專業的土木工程等等就是不太合適女生的,女孩子是不太適合去建築的。

女生我建議選擇師範呀這些專業,穩定些。


三、平行志願

對於平行志願要做好“二衝,三穩,一保”的,兩個去衝刺的,三個穩點的,一個保底的也就是最差的。

然後就是要注意提前批,提前批還有很多優秀的專業,是多一次的錄取機會,要填一下,不要空著!

最後專業調劑一定要重視,要慎重考慮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這個我不好說什麼,但是如果自己的分數不太高,我建議服從調劑,分數高的可以自行考慮!

結語:我文章寫了關於高考志願填報的分析的,有興趣可以移步觀看!記得關注喲,我是小向老師,專注教育!


小向老師呀


一、考試成績查詢後,首先要下載2018年高考一分一檔表,以及近3年高考一分一檔表(可以百度搜索下載),根據一分一檔表去查詢考生在全省排名位次。

二、根據一分一檔表查詢到的全省排名,再根據近3年一分一檔表,查找相應年度對應排名成績,也就是成績折算成2015、2016、2017年成績分別為多少分。如2018年考生在全省排名第2000名,那麼你按近3年一分一檔表分別查找2015年、2016年、2017年全省第2000名的分數值,也就折算成了近3年考生的成績了。

三、搜索你可以選擇的院校範圍,首先也要從網上下載2015、2016、2017年要報考批次的平行投檔統計表(也就是各院校最低錄取分數線),根據2015年各院校調檔線,用你折算成的2015年成績,去找滿足你成績的院校,可劃定範圍在你的成績之上5分和低於成績25分,按這種方法把所有劃定範圍的學校按分數高低順序一一列清單(院校名稱和調檔線都註明),2016年按2016年的平行投檔統計表和折算的2016年成績用同樣方法劃定院校範圍,一一列清單,2017年按同樣方法劃定範圍。

四、近三年劃定院校範圍後,找出3年都在範圍內的院校。

五、平行志願填報的省份,本科一批可以報5所院校,考生報考可衝穩保,也可以穩和保,衝一衝是考生成績接近,非常想去的院校,只要能錄取,不管哪個專業都行;穩一穩是保證能錄取,專業基本能滿足的院校;保一保,就是在穩一穩學校萬一出現調檔線比往年高有大的波動時,做為保底的學校。

六、考生劃定學校範圍,選專業,專業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關係到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如果考生心裡有了目標,就很好辦了,直接在你劃定範圍的院校中去找相關專業錄取人數,再查找近3年這個專業該院校的錄取最低分和最高分,如能達到平均分基本是可以報考,如考生成績達不到最低分,那麼錄取的可能性不大。

七、考生及家長在選學校時要考慮幾個因素,考生基本都買了報考資料,也可以從學校網站查詢,學校建校歷史,學校校址,學校重點學科及專業,學校歸屬,部屬還是省屬。

八、選擇專業應瞭解該專業在全國排名情況,如計算機專業,可以從網上查詢計算機專業院校排名,一般情況排名靠前說明該校的這個專業比較強;也可以查詢某個專業是A+、A、A-、B+、B、B-等級情況,選擇A+說明該學校該專業非常強,所以選擇專業應重點關注。

九、專業選擇還要注意把專業不看表面文字,必須看學校對該專業解讀,如專業學習主要開設的課程,未來就業方向,就業前景,就業率,可以查詢薪資排行榜也可以做參考。

十、選擇專業結合自身愛好及未來是否進一步讀研,讀博,如考慮讀研、讀博,看看學校有沒有研究生及博士生招生資格,是否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科在全國領先水平。

十一、本科一批可以報5所院校,每個院校可以報6個專業,在報考時只要有一所院校調檔了,那麼就是在這個院校錄取,按你報考專業順序來錄取,如果6個專業都沒有錄取,考生填列服從調劑,則學校調劑到其他專業錄取,如不服從調劑,學校退檔,那麼考生就不能在這個批次錄取了,只能在下一個批次錄取,既本科一批的任何一個院校調檔後如果退檔,只能在本科二批錄取,所以考生填專業一定要選服從調劑。

十二、在報考時一定看學校的招生簡章,對學校的招生政策有詳細的瞭解,比如,錄取規則是否有專業級差(既考生所報第一個專業沒錄取,在錄取第二個專業時減少1到5分錄取,第二個專業又沒錄取,第三個專業再減少一定的分數的錄取規則),是否有身體條件限制條件,是否有加試科目,比如建築學要求繪畫基礎可能到學校考試等等。

如家長有條件可以找專家幫忙,但專業選擇應以考生自己選擇為主。


沒事看toutiao666888


高考志願填報技巧有哪些?

關注近3-5年數據

為了給孩子填報志願,很多家長做了不少工科,他們瞭解志願填報的規則,熟悉填報的方法,知道運用一份一段表和省位次,但是這些還是不夠的,要對近3-5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因為每年的高校錄取情況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一定的波動,所以如果只參考一年數據,難免會產生一些數據的誤差,建議大家一定要參考近三年數據做綜合考評。

填報學校和專業都要有梯度

在填報學校時我們遵循的“衝穩保墊”的原則,也就是說按高校錄取成績從高到低的梯度進行填報,前3個為衝刺學校,前3-6個為比較穩妥的學校,6-9個為保底的學校,9-12位為墊底的學校。那麼專業也是一樣的,填報的六個專業一定要有梯度,也就是參考專業線進行按梯度填報,這樣做可以有效的避免專業調劑!

關注高校官網和招生簡章

前面我們說要參考專業線,那麼專業線從哪兒來,就是從高校官網上查詢的。此外,很多專業會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身高、視力等等,這些要求會在招生簡章中發佈,所以要關注招生簡章,還有部分學校會設定專業級差,也是在招生簡章中發佈,如果你沒有及時關注,可能會對你的志願造成很惡劣的影響。

不能只關注學校排名,尤其是對一些中等學生

很多家長在填報志願時,只關注大學的排名,這點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填報普通一本、二本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對於重本來說,及時只關注學校排名就業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對於普通一本、二本學生就不一樣。每個學校可能總體水平都差不離。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對學校的就業考研、學校的實際水平都要有一個瞭解了。比如說以山東為例,曲阜師範大學雖然是二本院校,但考研率非常之高。這些都是你在填報前就要關注的。


注重專業調劑的問題

對於是否同意專業調劑,很多人都填“否”,以為這樣就不會被調劑專業了。其實不是的,還是看你能否達到專業線,如果你無法達到專業線,又不同意專業調劑,就會被退檔,只能填報下一批次志願或徵集志願,所以,在專業調劑的問題上,大家一定要都填“同意”

希望各位家長都能給孩子填報一個滿意的志願,我是山東乾宇教育資深志願填報專家小張老師,會每天更新高考教育知識,記得關注哦!


小張老師126


高考填志願本著理想、現實、底線(後手)的三原則:

第一志願就是你基於你實力的最高理想,比如你平時的統考有清北復交的水平,那一定是第一志願,如果你的平時成績在985中檔水平,那你也可以選一個理想的大學或專業。

第二、面對現實,牢牢把握自己最有把握的也是最現實的原則,就是手拿把攥的一個志願,有時候往往這個才是你的最終歸宿。

第三、留有後手和底線,萬一你的理想估高了退檔了,而又錯過了你的最有把握的第二檔,那你要給自己留有餘地,比如留一個退路,不至於失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