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權術裡,誣告謀反看似小人,其實是個低成本高收益的手段!

風險和收益基本上都是相一致的,想要多大的收益就要冒多大的風險,但是權謀裡,唯有誣告謀反這個招數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權術,因為這個權術和領導的權力安全有關,領導寧可信其有,不會信其無,真的沒有,也會保護這個告密的行為。我們通過這段通鑑材料,來解析這個原理!

【案例】《資治通鑑》第149卷 梁紀5:侍中、領軍將軍元義在門下省,又兼任統管禁衛之兵,他倚仗太后的寵幸驕傲放肆,窮奢極欲,元懌常常按法律制裁他,因此元義非常怨恨元懌。衛將軍、儀同三司劉騰的權勢在朝廷內外都很大,吏部為了討劉騰的歡心,奏請任命劉騰的弟弟為郡太守,但是因劉騰的弟弟無論才能和資歷都不夠格,元懌便壓下來,不肯上奏,因此劉騰也怨恨他了。龍驤府長史宋維是宋弁的兒子,元懌推薦他作了通直郎,但是宋維實際上是個輕薄無行之徒。元義答應使宋維榮華富貴,讓宋維告司染都尉韓文殊父子二人謀劃叛亂,要立元懌為帝。元懌因此而被監禁,經過查驗,沒有發現謀反的行為,才被釋放。宋維因誣告而應當以誣告治罪,元義對太后說:“如果現在殺了宋維,以後有了真反叛的人,誰也不敢報告了。”於是只把宋維貶為昌平郡太守。

權術裡,誣告謀反看似小人,其實是個低成本高收益的手段!

【解析】

1、元義被元懌欺負,內心怨恨,準備除掉元懌。所有的權謀家都不會自己上戰場血拼,而是做幕後操盤手。於是鼓動宋維出來和元懌來鬥。這樣一來,元義自己更加的隱蔽,讓元懌不知道誰在後面運作。二來,宋維失敗的時候,能夠伸出援手而不被懷疑,讓人感覺有客觀性。

2、元義選擇宋維作為自己前臺的攻擊手,這個需要識人準確,敢當風險,認定沒有人是不能被收買的和策反的。宋維是被元懌提拔的,可以說,他應該感恩成為元懌的鐵桿。但是卻被元義用富貴的誘餌策反。這個風險很大,如果宋維直接給元懌告密,來個反間計,元義豈不被動?

3、可以說,元義選擇宋維作為自己的攻擊手,沒有比他最好的人選了。首先宋維是元懌提拔的,被認為是元懌的自己人,可信度會更高。其次是,能夠更大程度的麻痺元懌,讓他不能找出幕後黑手。最後就是,宋維之所以被元懌提拔是因為背後各種複雜的關係,即使失敗了,也不會被斬盡殺絕。

4、為什麼能背叛元懌, 宋維是怎麼想的?沒有人願意去冒風險去刀尖上舔血。畢竟自己的官職也不低。這個是通過實力對比得到的結果。元懌正直,這樣的人通常是不會玩手段的,而且正直會得罪很多人,尤其是還得罪了衛將軍劉騰。宋維選擇了換隊站,而不願受到元懌未來失敗的牽連。

5、太后為什麼沒有對宋維以誣告罪處罰呢?因為,元義說出了一個權謀原理“今誅維,後有真反者,人莫敢告。”如果你殺了宋維,以後誰還敢告密呢?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檢舉會百分之百。所以,保護了宋維,也是就是維護自身的權力安全。無論對錯,維護自己的權力安全,就要維護。

經過上述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來,宋維其實看似小人,有風險,其實選擇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策略,就是維護最高領導的權力安全,以各方實力對比之後,選擇了更有勝利可能的一方。儘管,這次宋維失敗了,但是之後的發展,恰恰印證了宋維的判斷,元懌失敗只是遲早的問題。

權謀網,讓你的職場少走十年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