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及盟國曾向抗戰中功績卓著、功勳突出的知名將領頒發各種勳章,當時的最高等級勳章主要有三種:國民黨軍隊的青天白日勳章(第一級別的國光勳章幾乎難以獲得,更像是擺設)、美國政府的金葉勳章(次一級為銀葉勳章)、國民政府的抗戰勝利勳章。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這三大勳章能夠獲得一枚,已經是很不容易,然而當時中國卻是有14位將領集齊了三大勳章,他們是國民黨軍政兩界的重要人物,同時也是抗戰中的中流砥柱,為中國抗戰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李宗仁(1891-1969)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李宗仁,字德鄰,出生於廣西桂林臨桂區,中國國民黨內“桂系”首領,早年就讀於廣西陸軍小學,加入過同盟會,1916年前後在軍隊中擔任各種職務,後成為桂系軍閥的領袖人物。

李宗仁一直是討蔣的急先鋒,直到“九·一八”事變後,才又進入蔣介石所屬的國民黨系統。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了徐海會戰,知名的臺兒莊戰役就發生在這期間。之後,他還參與了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豫南會戰。

李宗仁曾任職過中華民國代總統,解放戰爭中,李宗仁所轄的桂系軍隊被消滅殆盡。沒有了資本的李宗仁,於1949年11月去往香港。之後,他又去往了美國,1965年回到國內,於1969年病逝在北京。

何應欽(1890-1987)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何應欽,字敬之,出生於貴州省興義,蔣介石統治時期國民黨內的二號人物。

何應欽早年就學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到國內後,憑著資歷擔任了講武學校校長、黔軍參謀長等職務。“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過程中,何應欽是蔣介石的有力支持者,他的東路軍充當了急先鋒角色。然而,何應欽與蔣介石的關係,始終也只是相互利用。蔣介石的第一次下野,就是他聯合了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逼宮所致。之後,蔣介石再次上臺,何應欽又成了蔣介石的忠誠夥伴,職務也是屢屢提升。

抗日戰爭時期,何應欽被任命為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還擔任了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等職,而讓他倍有面子的,後來他代表國民政府主持了日本的受降儀式。之後,何應欽漸漸被排擠出政壇,國民黨敗退臺灣後,他更是難以在政界立足,直到1987年在臺灣逝世。

閻錫山(1883-1960)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閻錫山,字百川,號龍池,出身於小地主家庭,早年就讀於日本士官學校,曾加入過同盟會。1911年,閻錫山領導了太原的辛亥革命,被公推為都督,從此開始了他在山西的統治生涯。

閻錫山最能審時度勢,第二次直奉戰爭、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戰爭過程中,他都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隨著勢力發展,他在國民黨內的地位不斷提升,聲望也是越來越高,成為與蔣介石、馮玉祥、李宗仁齊名的華北軍閥。

抗日戰爭結束後,閻錫山依然掌控著山西的大權,然而,他的好日子終究快要到頭了。隨著國民黨軍隊在全國戰場上的全面潰退,閻錫山也只得是被迫遠走臺灣了。在臺灣的日子裡,閻錫山還是過得挺是悠閒,從事下著述,宣揚些自己的理論,直到1960年去世。

顧祝同(1893-1987)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顧祝同是國民革命軍的陸軍一級上將,他是江蘇省漣水縣人,也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

顧祝同早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黃埔軍校開學,顧祝出任了軍校教授部中校戰術教官。顧祝同深受蔣介石賞識與信任,隨著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平步青雲,顧祝同的地位也是穩步上升。

抗日戰爭中,顧祝同負責指揮第三戰區,表現可圈可點。解放戰爭時期,調任國防部參謀總長的顧祝同,奔波各地,出謀劃策,終究還是挽救不了國民黨的頹勢。顧祝同晚年安居在臺灣,出任了“,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國防會議秘書長等職,直到1985年,因病在臺北去世。

王耀武(1904-1968)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王耀武,字佐民,山東泰安人,國民黨高級將領,知名抗日將領。他帶兵打仗很有一套,當時人稱“寧碰閻王,莫碰老王”。

王耀武為黃埔軍校第三期學員,曾參加過東征陳炯明、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抗日戰爭中又參與了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萬家嶺戰役、第一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戰役、常德會戰以及解放時期的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於1948年9月濟南戰役突圍時被俘,關押在北京功德林監獄改造。

1959年,作為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之一,王耀武被釋放。之後,王耀武擔任了全國政協文史專員、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務,於1968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盧漢(1895-1974)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盧漢,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彝族,出身於奴隸主家庭,早年曾與龍雲等人出外經商,失利後跟隨龍雲加入到川軍魏煥章部。辛亥革命後,盧漢與龍雲又加入到進軍四川的滇軍。

抗日戰爭時期,滇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0軍,盧漢出任為軍長,參加了著名的臺兒莊戰役,抗日戰爭勝利後,他還前往越南參加日軍的受降儀式。1945年“雲南王”龍雲倒臺後,盧漢被任命為雲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他在雲南執政四年,是最後一任“雲南王”。

1949年12月,盧漢率部起義,雲南和平解放。新中國成立以後,盧漢出任了雲南軍政委員會主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等職務,他還曾經參加全國人大代表團前往莫斯科訪問。1974年盧漢在北京因病去世。

劉峙(1892年-1971年)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劉峙是國民革命軍的陸軍二級上將,他的稱號有很多,北伐戰爭中他是有名的“福將”、中原大戰中他又是知名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中他又被稱作是“長腿將軍”,而國共內戰中時他又獲得了“豬將軍”的稱號,蔣介石手下的五虎上將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劉峙是江西吉安人,曾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後加入粵軍,參加過北伐戰爭。劉峙在國民黨軍隊內節節高升,與他和蔣介石的親密接近不無關係。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以來,劉峙一直都是蔣介石最好的幫手,無論是蔣桂戰爭、還是中原大戰,他都堅定的站在了蔣介石這邊,並屢立戰功。與此同時,劉峙的官位也是穩步上升,當1933年,他已被任命門為贛粵閩湘鄂“剿匪”軍北路總司令。

抗日戰爭中,劉峙被任命為國民黨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因在平漢路戰役被日軍打得潰不成軍,被時人譏笑為“長腿將軍。”淮海戰役中,劉峙被任命為徐州剿共總司令,表現嘛,可以說是一點也不出彩。國民黨潰敗臺灣後,劉峙先是移居印度尼西亞,後又回到臺灣,直到1971年在臺灣病逝。

衛立煌(1897-1960)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衛立煌是國民黨軍陸軍二級上將,被稱作為“虎將”,當時的日軍華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就稱他為“支那虎將 ”,美國人稱他為為“常勝將軍”。

衛立煌,出生於安徽省合肥縣,他曾經就讀湖北陸軍學兵營,後來加入粵軍第二軍。抗日戰爭時,衛立煌曾任第一戰區的司令長官,當時十八集團軍(即八路軍)屬於他的管轄範圍,因而雙方有著很深入地接觸,甚至國民黨中有些人認為衛立煌有意偏袒八路軍。在此期間,衛立煌組織指揮了忻口戰役、鄭州戰役等大規模會戰。

內戰初期,衛立煌遠赴美國、歐州等地考察軍事,之後,又被蔣介石急電召回,擔任了東北行轅代主任兼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戰役進行到最後,局面不可收拾,衛立煌因此被撤職查辦,直到蔣介石下野,李宗仁出任代總統,他才獲釋,前往香港。新中國成立後,在相關組織的安排下,衛立煌再次迴歸到祖國大陸,之後他又被推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職,直到1960年因病在北京去世。

胡宗南(1896-1962)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胡宗南,字壽山,原名胡琴齋,浙江鎮海人,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又被稱作為“西北王”。

胡宗南早年就讀於私塾,1924年,胡宗南投考黃埔軍校,經特批成為第一期學員。胡宗南之後參加第1、2次東征陳炯明戰役、第1、2次北伐戰爭,因很受蔣介石賞識而升遷很快。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胡宗南所部參加了加淞滬會戰、開封會戰等戰役,同時他的軍職也屢屢提升,出任了第17軍團軍團長、第34集團軍總司令、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第1戰區司令長官等職。

1950年,胡宗南乘飛機逃往臺灣。1之後,出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官、國民黨評議委員、“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於1959年正式退休。1962年,胡宗南在臺灣去世。

薛嶽(1896-1998)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薛嶽,原名薛仰嶽,字伯陵,綽號“老虎仔”,出生於廣東韶關市,客家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薛嶽早年考入黃埔陸軍小學,後又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就讀,1918年加入孫中山建立的援閩粵軍,作戰勇猛,屢立戰功,為孫中山賞識。抗日戰爭時期,薛嶽指揮了四次長沙會戰,自創天爐戰法,殲滅日軍近10萬,被稱作為抗日戰神。

1950年,薛嶽曾任職海南防衛總司令,失利後隨國民黨軍隊撤往臺灣,之後他出任了“總統府戰略顧問”、“中國國民黨改造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行政院政務委員”等職,於1998年去世。

張發奎(1896-1980)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張發奎,又名逸斌,字向華,出生於廣東韶關,客家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

張發奎早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期間加入孫中山創辦的中國同盟會,參加過北伐戰爭,在汀泗橋、武昌城等戰役中,功績突出,被任命為有著“鐵軍”之稱的第四軍軍長。抗日戰爭時期,張發奎先後出任集團軍總司令、兵團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方面軍司令官等職,參加過淞滬、武漢、崑崙關等戰役。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發奎曾任職廣州地區受降官。1949年,他還被任命為陸軍總司令,於當年7月辭去職務,前往香港定居。1980年,張發奎因病在香港去世。

湯恩伯(1900-1954)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湯恩伯,別名湯克勤,浙江金華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

湯恩伯早年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後回國投入軍隊中任職,他在國民黨軍隊中,深受蔣介石賞識,因而升遷很快。抗日戰爭時期,湯恩伯率領其所部參加了南口戰役、臺兒莊大捷、武漢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豫南會戰,被稱為抗日鐵漢,是少數日本人忌憚的抗日名將。

1947年,因孟良崮戰役失利,湯恩伯被撤職查辦,之後又復起,出任就衢州綏靖公署主任、京滬警備總司令等職。1949年,湯恩伯隨軍隊撤退到臺灣,出任了總統府戰略顧問、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等職。1954年,湯恩伯前往日本治病,當年6月在東京醫院去世。

餘漢謀(1896-1981)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餘漢謀,字幄奇,廣東高要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餘漢謀曾考入廣州黃埔陸軍小學,後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就讀,畢業後加入到皖系軍隊,後又回到廣東加入粵軍,參加了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時期,餘漢謀曾任職第四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十二集團軍總司令、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等職,參與了兩次粵北會戰,都最終戰勝了來犯的日軍。

1950年,餘漢謀帶領所部撤往臺灣,出任“總統府”戰略顧問、“中央”評議委員等職,於1981年去世。

孫蔚如(1896-1979)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孫蔚如,陝西省西安市灞橋鎮豁口村人,楊虎城西北軍中僅次於楊虎城的二號人物。

孫蔚如,早年就讀於陝西陸軍測量學校,曾加入靖國軍,後跟隨楊虎城四處征戰,為楊虎城所看重。西安事變時,孫蔚如任職為戒嚴司令,後任職為陝西省主席兼38軍長。抗日戰爭時期,孫蔚如成為陝軍抗日主帥,參加了中條山戰役,之後,他還被任命為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接受日本第六方面軍投降事宜。

1949年後,孫蔚如拒絕前往臺灣,留居在上海。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先後出任了國防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副省長、民革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委員等職,於1979年去世。

蕭毅肅(1899-1975)

象徵著抗日戰爭至高榮譽的三大抗戰勳章,只有14人被同時授予

蕭毅肅,四川蓬州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蕭毅肅,早年畢業於雲南講武學校,先是在滇軍中任職,後又加入川軍。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蕭毅肅被任命為43軍參謀長,後又升任為43軍副軍長。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積極謀劃,決策了滇西怒江戰役,後又成為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參謀長,多有籌劃。

1949年,蕭毅肅跟隨國民黨軍隊前往臺灣,之後任職了“國防動員計劃局”局長、“國家總動員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建設計劃委員會”委員等職,於1975年在臺北去世。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