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簍子在煙臺大櫻桃收穫季裡很常見,它有什麼故事?

以前的故事,主角大多是村、姓、人;今天的故事,主角是物,簍子。

簍子在煙臺大櫻桃收穫季裡很常見,它有什麼故事?

在眼下的櫻桃收穫季裡,簍子實在是一個不得不提的物。石油論桶、蘋果論筐,與前兩者類似的是,櫻桃論簍,至少在果農心中如此。

筐和簍子,是膠東農村很常見的農具。追根溯源的話,它們其實是一奶同胞,因為兩者原材料大致相同,編制方法也類似,用途也差不多。

就原材料來說,筐主要用的是棉槐條子,簍子有時也用,不過更多情況下是用桑條和“小孩拳頭”,這些本質上都是山上韌性很好的條木。

就編制方法而言,筐和簍子都是手編,前者雖然大,但反而相對簡單一些;後者小,但在做簍子提手的時候,頗考驗技術水平。

至於用途,兩者都是農村的“容器”,說的直白點,就是盛東西,筐盛大件,簍子盛細軟。相對的,筐一般扛在男人的肩上,簍子一般拐在婦女的手上。拐在婦女手上的簍子,平時一般敞著口,到了過年走親戚的時候,上面就會蒙上一層包袱,包袱下面通常裝的是大餑餑。

簍子在煙臺大櫻桃收穫季裡很常見,它有什麼故事?

在很早的時候,農村條件有限,筐和簍子是為數不多的容器,因此很受重視。連帶著,能編制筐和簍子的原材料——棉槐條子等,也被生產隊視作“戰略物資”,加以嚴格的管理。

上世紀80年代,可謂筐和簍子在膠東農村發展的鼎盛時期,一方面,以蘋果為代表的果業,在當地迅速發展,使得容器的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使得農村那些編簍子的高手們,得以放開手腳。於是,很多膠東80後的童年,都曾有捉迷藏時躲在筐裡的記憶。

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時代的發展。手工編制的筐和簍子,逐漸遇到了挑戰,對手是焊制的鐵筐和手提袋。

簍子在煙臺大櫻桃收穫季裡很常見,它有什麼故事?

很快,筐先敗下陣來。因為,傳統手工編制的條子筐,一方面工藝較複雜,另一方面相對較脆,七八十斤的蘋果反覆在筐裡盛來盛去,蘋果可能沒事,但筐很容易破損。相反,鐵筐卻沒有這些煩惱。因此,在如今的蘋果收購季節,基本已經是鐵筐的天下了。

與此同時,手提袋(包括塑料袋等)對簍子的衝擊也不小。漸漸地,在農村趕集或者走親戚的時候,拐簍子的人越來越少。其一或許是因為簍子比較重;其二或許是因為看起來比較“土”。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簍子也難免要遭遇跟筐一樣的命運。但事情在90年代末開始有了轉機。

雖然聽上去有些誇張,但改變簍子命運的,確實主要是大櫻桃的功勞。

簍子在煙臺大櫻桃收穫季裡很常見,它有什麼故事?

在水果當中,大櫻桃個頭比較小,但又比較金貴。因此,不管是用筐用塑料袋,盛起來都不太方便,都不如簍子。

於是,簍子在淡出“農村社交”領域之後,在大櫻桃產業裡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在櫻桃收穫季,果農下地採摘離不開這“三件套”:農用車、簍子和梯子。摘完櫻桃之後,梯子可以撤下,然後農用車就載著盛滿櫻桃的簍子,來到市場。

因為櫻桃產業近二十年的興盛,簍子不知不覺也延續了二十年的生機。如今在膠東農村集市上,賣手工筐的幾乎沒有,賣手工簍子的,倒還很常見。一群六七十歲年紀的老手藝人,支撐著簍子市場的供應端。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心中或許都有會這樣的疑問:再過二十年之後,簍子的供應端和需求端,哪個會先出現情況?

未來難以預料。至少在眼下,簍子還在櫻桃市場中兢兢業業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在消費者眼中,簍子裡裝的是櫻桃,在果農看來,簍子裡裝的是生活。一箇中等個頭的簍子,大概能盛40斤左右的櫻桃,如果是美早的話,這樣一個簍子,對果農就意味著大約600元錢。

不知道一年忙下來,他們的收穫有多少個簍子呢?

簍子在煙臺大櫻桃收穫季裡很常見,它有什麼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