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深度」疫情下銀行個金業務AB面

新浪財經 楊希

「深度」疫情下銀行個金業務AB面

步入三月,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仍在持續,“破”疫的期盼愈加強烈。消費場景的蒸發、到店客戶的驟減,疫情對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影響正在顯現。

理財和信用卡,作為銀行的兩項重要個人金融業務,疫情期間正面臨著不一樣的境遇。理財銷售受到近年來銀行轉型線上的推動,疫情期間的存量銷售仍相對順暢,也邁開了轉型的大步;信用卡業務卻遭遇“冰封”,研究人士認為即使交易額所受影響甚微,但髮卡量的增長也在上半年化為“天方夜譚”。

曾有分析認為,如非典時期電商的飛速發展一樣,此次疫情或將推銀行一把。疫情終將過去,銀行的未來真的會不一樣嗎?

理財銷售轉型邁大步

“線上帶貨”或不遙遠

當疫情導致銀行的客流量下降,作為個金業務創收的一個“大頭”,理財銷售是否被波及?

一名銀行網點負責人對新浪金融研究院表示,新增和存量情況不同。在存量客戶方面,近年來銀行線上業務轉型,客戶已經基本習慣了線上操作,這部分銷售其實沒有影響

,尤其是大額理財資金到期的客戶,一般也不會忘記操作。只不過疫情期間所有的操作都需要客戶經理遠程指導,略微麻煩一些。在新增客戶方面,主要是網點縮短開業時間、到店客戶數少,導致新增的散戶理財銷售減少。但總體來說影響不大。

然而,量變引發質變,對商業銀行來說,單一銀行網點的業績波動或不十分明顯,但放大到一個區域、或一家分行,到店客戶數量的下降帶來的影響不可避免。

有銀行支行員工表示,到店客戶數量的減少影響不小,畢竟能通過線上指導購買理財的客戶還是少數,且多為熟悉客戶。目前來看,傳統商業銀行線上營銷不及互聯網公司,“最多就是發發朋友圈、給客戶打打電話之類的”,並且營銷後仍需要客戶轉向線上操作,效果不是很好。

由此可見,雖然近年來銀行已經加快了線上轉型的步伐,但疫情之下,仍有較為明顯的瓶頸。

渤海銀行首席風險管理官趙志宏近日也撰文指出,由於疫情使得各行業的線下營銷通道都幾乎處於停擺狀態,

在可選的線上營銷渠道數量並未明顯大規模增加的情況下,包括銀行在內的各行各業對線上渠道的爭奪會因此變得更加激烈,獲客單價會有較大幅度上升。

那麼銀行對線上渠道的爭奪近日是否在疫情期間有所提速?答案是肯定的。

一邊是銀行理財登錄支付寶。2月工行、農行在內的30家金融機構將把自己的近百支爆款存款、基金產品等搬上支付寶“理財周”,難言究竟是支付寶的“頂流”、線上發展的大趨勢還是這次疫情讓銀行集體向前邁出了一步;

另一邊是工銀理財、建信理財等多家理財子公司相繼開通線上自助風險承受能力評測,藉著理財子公司發展的東風,突破了一直以來的“面籤”限制;

更有銀行開展了對營銷人員線上營銷能力的培訓。據新浪金融研究院瞭解,已經有銀行在內部開展了新媒體營銷培訓,指導營銷人員做出符合要求的內容,包括短視頻等,意在用新媒體營銷帶來流量

。曾有銀行員工對新浪金融研究院直言,“要是銀行能直播帶貨就好了”,現在看來,這一步或也並不遙遠。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不僅僅是理財業務的線上發展,當銀行業務整體運行開始依賴開放網絡時,銀行面臨的風險也將加劇。

信用卡線下拓展“冰封”

上半年髮卡規模增長成奢望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仍在持續,對銀行信用卡業務帶來的衝擊也已經顯現,銀行信用卡髮卡和營銷活動陷入“寒冬”。

3月2日招行信用卡發佈公開信,信中表示過去一個月招行信用卡的服務和業務受到了影響,武漢營運中心關閉,飯票、影票、汽車分期業務也幾近停擺。

公開信中提到,招行信用卡的合作伙伴受疫情影響,活動幾近“冰封”:“7部春節檔電影撤檔,超1萬家電影院關閉;3萬餘個餐飲品牌,16萬家門店歇業;50個汽車品牌,5000家經銷商暫停服務。”

新浪金融研究院調研部分銀行發現,疫情對銀行信用卡業務帶來的影響是普遍而廣泛的。

有銀行人員表示,受疫情影響到店客戶大幅減少,該行網點信用卡新開數量較去年同期出現斷崖式下降。也有區域業務人員表示,信用卡推廣難度加大,客戶辦了卡也沒地方刷。

信用卡研究人士董崢認為,上半年銀行信用卡髮卡量將受到極大影響,髮卡規模增長將陷入停頓,即使疫情過後,也仍將有一定修復的過程;交易額方面雖然也有影響,但整體不會出現像髮卡量那樣的斷崖式的下降。

至於疫情是否會增加銀行信號用卡的壞賬?董崢認為,影響並不會很大,現階段銀行面臨的最大問題反而是如何有效甄別真正受疫情影響的客戶和以此為藉口惡意逃廢債的人群。

董崢指出,現狀或將推動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思維的轉變,從單純的追求髮卡規模,轉變為在存量持卡客戶中“精耕細作”。挖掘存量客戶資源對頭部發卡行尤為重要,在達到一定髮卡規模後,能否帶來絕對的收益才是進一步拓展的意義所在。

疫情終將過去,但其對於銀行業發展的影響將是深刻的。或將如趙志宏文中所寫,“疫情之後的未來會真的很不一樣” 。

“從商業影響上的最終結果角度看,這一輪全民抗疫又是一場舉全國之力、‘恰如其時’的高強度、集中沉浸式用戶習慣培養活動,是對5G時代社會經濟、生活、生產新形態的集中醞釀。經此一疫,全社會將步入深度在線化模式,銀行將真正轉變為‘實時智能的敏捷銀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