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水滸中有三人曾離開了梁山,為什麼離開,最後的結局又如何?

水滸傳其實作者的本意是要描述反抗宋朝的黑暗統治,一起農民自發的聚到一起,來到梁山,演義了這些人對抗朝廷的畫面。但是,到了最後,好像又有點悲劇的意味,這些好漢下場都是無比的悽慘,讓人心痛。

水滸中有三人曾離開了梁山,為什麼離開,最後的結局又如何?

其實,造成悲劇是有各種原因的,但是和宋江招安政策的實施,應該有一定的責任。其實,對宋頭領實施此政策時,就有人持反對意見。但是,由於宋江的堅持,最後還是都同意了,其實這就埋下了悲劇的伏筆。當一些人看透了他的心思的時候,也就慢慢的找機會離開了。其中,有三個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水滸中有三人曾離開了梁山,為什麼離開,最後的結局又如何?

最先離開梁山就是公孫勝。自從宋江一上山就開始和晁蓋爭奪第一把交椅,公孫勝是站在晁蓋一方的,最後仗義的晁蓋把老大的位子讓給了及時雨,宋江得手了。而公孫勝就藉口老母病重,離開梁山,再也沒有回來,最後又回到自己曾經剛出道的地方修行去了,道術高超。

水滸中有三人曾離開了梁山,為什麼離開,最後的結局又如何?

盧俊義也算有遠見的人,但是沒有自己手下看的開,燕青多年一直跟隨他左右,但是當方臘被平定後,燕青就私下對主人說,趁機勇退的好,但是被勝利衝昏的盧俊義,哪裡聽的進去。燕青一看沒有辦法,就留下一封書信自己一個人帶著摯愛李師師奔遠方而去,從此自由快活,好不逍遙,這才是浪子的真正生活。

水滸中有三人曾離開了梁山,為什麼離開,最後的結局又如何?

最後就是李俊。李俊當初可是對宋哥哥服服帖帖,曾三次捨命救過宋江的命,可是後來,李俊慢慢看到宋江的思想在發生變化,特別是招安被提上日程後,更讓李俊意識到,此人的虛偽和高深莫測。

最後到了討伐方臘的時候,宋江為了官職和在朝廷的名望,不惜犧牲自己昔日的生死弟兄的性命,尤其是張順等大量水軍的慘死,讓李俊開始畏懼了,只有儘早的離開才是上策。於是在一次隨軍途中,謊稱自己中風,要求暫停救治,讓宋江等人先行,宋江剛走,他就溜鴨子跑了。據說是,到了海外,成了暹羅國的國王。

水滸中有三人曾離開了梁山,為什麼離開,最後的結局又如何?

最後耿直的鐵牛,端了宋哥哥的毒酒,嘴裡只喊:罷,罷,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