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昆明2030年建成最具活力的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城市

日前,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昆明市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實施意見(2017—2030年)》。意見明確,我市將按照“523641”的總體思路,加快把昆明建設成為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思路:“523641”

創新中心建設將從昆明科技創新的實際出發,按照“523641”的總體思路推動。即找準科技創新資源核心區、科技創新產業示範區、科技開放合作引領區、科技創新人才聚集區和科技創新成果輻射區的戰略定位(5個區的戰略定位),持續推動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2個持續的戰略支點),按照每5年邁上一個新臺階的步驟穩步推進(3步走的戰略方針),通過著力培育科技創新主體、增強創新創業動力,著力建設科技創新載體、提升創新研發能力,著力實施人才發展戰略、激發創新創業人才合力,著力加快產業創新轉型、形成若干創新產業,著力構築開放創新格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著力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優化創新生態環境(6個著力的戰略任務);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改革推動和政策支撐、財政保障和社會投入、監測評價和績效考核(4個強化的戰略保障),把昆明建成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1個戰略目標)。

時間表:2020年區域性國際科創中心構架基本達成

按照每5年邁上一個新臺階的步驟,到2020年,大力引進和集聚全球高端科技創新人才、頂級科研機構、跨國公司研發總部等創新資源,創新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提高,以金磚國家技術轉移機制為核心的國際技術轉移機制初見成效,科技創新對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作用越來越強,形成具有昆明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架基本達成。

2025年,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初具規模。2030年,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創新網絡的重要力量和最具活力的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城市,在服務國家參與全球經濟科技合作與競爭中發揮樞紐作用,基本建成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措施:著力推進6大任務

培育科技創新主體,增強創新創業動力:培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型領軍企業,力促科技型中小企業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壯大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倍增式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升園區創新創業能力。

建設科技創新載體,提升創新研發能力:建設“生命科學與大健康產業創新研發中心”“信息產業創新研發中心”等 6大創新研發中心。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引領示範科技創新,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建設昆明市高校聯盟和科研院所聯盟,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實施國際人才戰略,激發創新創業人才活力:到2020年,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1600名以上。重點培養造就50名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科技領域領軍人才,打造100個掌握核心技術科技創新團隊。各類國際化人才交流10萬人以上。

昆明2030年建成最具活力的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城市

構築開放創新格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聚集國內外優質創新資源,建成國際科創合作機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2-3個。構建開放共贏合作機制,構建長效國際科技合作機制3-5個,建設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公共信息平臺1個。提升對周邊的科技輻射能力,在昆或周邊國家新建10個以上國際科技孵化器、聯合研發機構、科技產業園和示範基地。健全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力爭新增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3個、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1個,新建1個技術產權交易平臺。

昆明2030年建成最具活力的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城市

加快產業創新轉型,形成若干創新產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著力推進國家植物博物館和中國昆明大健康產業示範區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到2020年營業總收入達到500億元以上。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形成從功能部件配套到整機生產和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快“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科技創新推動信息製造業和服務業加快發展。大力拓展新材料產業鏈,全面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形成一批產業化技術與成果。高原特色農業力爭建設規模化種養殖集約化產業基地,開展標準化技術集成、示範推廣。

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資體系。構建以創新為榮的科學價值觀,2020年全市公民科學素養提升至11.17%。 提升知識產權綜合能力,構造“政產學研金介人”的知識產權創造格局。構建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促進“互聯網+知識產權”深度融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