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點播影院2.0!政策出臺,愛奇藝入局,“互聯網+影院”催生新業態

開個小房間看電影,這樣的方式在KTV、商城裡的影吧等場所都能見到,點播影院、私人影院這樣的業態已經存在多年。這本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娛樂方式,既能保持線下觀影的體驗,又能享受到一定的私密性和定製性。但這門生意現狀,可謂魚龍混雜,其背後存在著版權來源不清、資質缺乏、安全隱患等種種問題。

今年三月,由廣電總局頒發《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正式出臺。一系列規範既增加了點播影院的准入門檻,又釐清了行業的灰色地帶。

點播影院2.0!政策出臺,愛奇藝入局,“互聯網+影院”催生新業態

政策明晰,“正規軍”入場,這是行業規律。有趣的是,致力於開拓“點播影院”的實力公司們,除了傳統影視娛樂公司,還有像愛奇藝這樣的互聯網娛樂公司。互聯網+影院的思路捲入這個充滿未知的新領域,到底怎麼做?能做好嗎?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首次對外披露了進入點播影院領域的出發點和佈局邏輯。

野蠻生長之後千萬點播影院等風來

點播影院這個概念看起來陌生,但你卻一定見過。這就像錄像廳的升級版,一些小公司或個人開設的小房間式影院,它們出現的形式多樣,可能是商城裡的“影吧”“小影院”,也可能開在足浴房、酒吧、茶坊。這便是點播影院的雛形。

短短數年間,草根出身的點播影院如野草般野蠻生長,時至今日,市場上能查到的點播影院已經多達約5000-1萬家。尤其是在傳統電影院近三年來銀幕產出不斷下滑、經營越發困難時,私人影院投入下、回報快、差異化經營的“誘惑”讓入局者都想分一杯羹。

百視通極光創始人楊軼曾對媒體表示,以極光在上海的點播影院為例,一個佔地250平方米,擁有12個廳的點播影院,從軟硬件設備、裝修、版權到首筆租金,前期投入在80-120萬人民幣左右,算上食物與飲品,人均消費為90元。目前百視通運營良好的影院其單廳日均翻片次數在2.5次左右,日銷售額能達到5400元,月銷售額可達15萬元。扣除房租,人工與水電費等日常支出,其淨利潤率在50%左右,可實現10-14月之間回本。而傳統影院的淨利潤在30%左右,大概需要36個月的回本週期。

而當不成熟的市場遇上很熱的資本時,點播影院泥沙俱下、隱患層層。大量的地方點播影院依靠盜版生存,配套設施簡陋,經營不合規。點播行業的正規玩家們,不得已與大量成本低廉、靠盜版盈利的點播影院競爭,無奈地在一片雜亂中等待政策的東風。

終於在去年,“東風”來了。2017年4月、6月,廣電總局連續兩次發聲,首次從政策層面對點播院線予以肯定和規範引導,在放映授權、技術、選址、安全等層面為行業設置了門檻,並計劃將點播影院納入票房統計渠道內。

今年3月,這一形式更加明朗。廣電總局再發《管理規定》,將點播影院明確定義為“在電影院和流動放映活動場所之外,為觀眾觀看自選影片提供放映服務經營活動的文化娛樂場所”。同時,《管理規定》也明確提到,點播影院也必須加盟對應的點播院線,院線要發牌照;其次所有的經營者所播放的內容,還必須是獲得合法授權的,不能是盜版。

在線娛樂平臺試水線下直營點播影院

政策重拳帶來的規範化也將為行業帶來洗牌,據業內人士預計,目前市面70%的點播影院將因為選址不合規、硬件系統不合格等原因而面臨關停。

同時,越來越多的正規軍聞風而起,開始陸續入局。2017年票房排名前十的傳統院線上市公司金逸影視開始開發點播影院,已在杭州、蘇州等地落地。博納影業、華誼兄弟等傳統龍頭電影公司也在打造個性化的高端點播影院。而傳統院線牌照和點播影院的院線准入牌照是兩條不同的版塊,因此傳統院線公司一樣要面對牌照申請的問題。

除了原有的傳統院線以及龍頭影企之外,點播影院也吸引了擁有龐大“線上電影院”資源庫的在線娛樂平臺的青睞。

5月21日,愛奇藝宣佈其首個直營線下私人影院品牌“娛刻“已於5月11日在廣東中山市揭幕。這一舉措意味著擁有龐大“線上電影院”資源庫的愛奇藝,正式開始了對線下點播影院的積極探索,成為三大視頻網站中“首吃螃蟹者”。

點播影院2.0!政策出臺,愛奇藝入局,“互聯網+影院”催生新業態

“其實這個市場還一直不成熟,2015年底我們就開始小規模的試驗、參與,開始去了解這個市場,《管理規定》出來以後,我們決定開始認認真真的做這個事”,楊向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楊向華的規劃中,“娛刻”將是綜合性線下娛樂業態,而不僅是電影院。“一般是10-15個廳,面積在500-1000平米,包間裡可以吃飯,聊天、看電影或者開party,除了電影廳以外,還有一些飲品服務售賣,店裡還會放愛奇藝的IP衍生品,愛奇藝的落地活動如明星見面會、娛樂活動等都可能出現在點播影院中”。

事實上,早在2015年愛奇藝已經在嘗試做點播影院加盟店“一起看”,到現在已有幾百家的規模,而《管理規定》出臺後,愛奇藝開始醞釀更有自家品牌效應的直營點播影院品牌“娛刻”。

“點播影院的業態正好是介於互聯網+傳統院線之間的一種中間業態,互聯網看電影可以自己選,但手機或者電視看電影的視聽音響效果相對差一點。傳統的電影院視聽音響效果很好,但又不能自由選擇時間、地點、影片。點播影院的業態介於兩者之間,所有內容由互聯網傳輸,其視聽效果、影片質量與電影院接近。”楊向華解釋道。

“互聯網+影院,沒有前例可複製,只能自己去摸索”

具體到如何經營一家點播影院,從業者們廣為關心的影片版權問題,此前一直是點播影院行業痛點所在。而從愛奇藝的實踐看來,背靠線上資源庫,並不意味著海量線上資源能與點播影院的放映權直接畫上等號。“需要全新的播放版權授權,有的片子還需要單獨跟片方談版權。現在我們點播影院播放版權是完全清晰的影片數量大約是一千多部。”楊向華表示。

相比院線同時間段10部左右的排片數量,點播影院依然有著巨大的數量方面優勢。與此同時海量內容的傳輸也是點播影院面臨的另一重挑戰。楊向華表示,“我們不用每個店都放一千多部,因為這些影片全是高清介質,對存儲和分發的要求很高,所以我們會經常換。但觀眾在線訂票的時候,可以看到片庫的所有內容,如果有的影片是該影院沒有儲存的,那麼就在觀眾訂票後,通過網絡技術推過去。”

點播影院2.0!政策出臺,愛奇藝入局,“互聯網+影院”催生新業態

通過愛奇藝公眾號和APP的入口,觀眾可預約線下私人影院觀影。據瞭解,後續私人影院、愛奇藝VIP會員以及愛奇藝的其他線下消費等還會有更多的協同互動,讓VIP會員在實體店享受到更多權益。

“上週末的數據,我們看到首家娛刻影院已創業績新高,超過了我們以前所有加盟店的待客數。”楊向華表示,但下一步並非大規模擴張,仍要摸著石頭過河。“線下不像線上,出來一個bug,修一修再更新即可。線下的不行,裝修好了不能把裝修拆了再來,需要更多經驗和數據積累。而且互聯網+影院這個業態沒有別人可以複製,愛奇藝老做一些新的別人沒做過的事,需要自己摸索。”

而對於點播影院的未來前景,楊向華覺得潛力極大。“短短時間內已經有幾千家點播影院出來了,中國公共影院發展歷史是點播影院的數倍之長,到現在一共才一萬家多家。單個點播影城的觀影人數可能比電影院少,但是它的單價更高。現在它的窗口期和互聯網相似,一般是院線下線以後才能看到。但電影院同時上映的可能七八部片子,點播影院可以提供更海量的內容。電影院和點播影院為用戶提供了差異化的選擇。”

“國內電影院基本只有一種院線形態,就是同步發行,全國電影院都在同樣的時間放同樣的影片,沒有分線和二輪發行。”楊向華表示,隨著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的發展,分院線發行、二輪發行等都將成為可能。這也意味著在傳統影院裡生存空間很小的文藝片、包括優質的網絡大電影,或許將能在點播影院裡匹配到更精準的市場。點播影院、點播院線播放的影片,也會統計進全國票房,成為電影產業鏈和娛樂生態中的值得探索的新增量。

每經記者:丁舟洋 白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