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利息支出大漲3成!上市房企“不差錢”你信嗎?

利息支出大漲3成!上市房企“不差錢”你信嗎?

GIF

A股128家上市房企利息支出總計高達797.2億元,同比上漲32%,即2017年平均每家房企利息支出高達6.23億元。而128家上市房企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才有1748億元,這意味著利息相當於其淨利潤的一半,房企莫非也是給銀行打工?

在付出鉅額利息的同時,房企的負債率也高企不下。2017年,136家上市房企平均負債率79.1%,達到2005年以來的最高位。今年一季度,房地產行業負債率接近80%,在各行業中僅次於銀行和非銀金融。今年一季度,136家上市房地產開發企業中,有近40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80%,佔比接近26%,近一半開發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上市房企負債率高企,利息支出侵蝕一半利潤,人們擔憂房地產行業可能錢緊。那麼,“缺錢”會成為2018房地產的關鍵詞嗎?

今年以來,房企都感受到融資渠道的步步收緊,無論是融資難度還是融資成本,都讓資金部門倍感壓力。總體來看,2018年房企融資渠道一直處於收緊狀態。房企缺錢環境下,將不得不去借高息債,屆時資金成本將再度走高。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房企最困難的就是資金,很多資金成本已經超過15%,但是依舊很多資方不願意出錢。這種情況是多方面造成的:

其一,資管新規的影響,表外理財借道非銀通道流向地產受到徹底約束。

資管新規落地,標誌著我國總規模超過百萬億元的資管行業步入統一監管時代。前幾年,資管行業快速擴張之時,恰逢我國處於利率下行週期,疊加監管政策空白,這就為資管行業負債端加槓桿提供了便利。同時資產端隨著實體經濟增速下滑,回報率下降,推動資管行業資金不斷流入房地產等高收益領域。尤其是以預期收益率形式存在的22.17萬億元銀行非保本理財和21.91萬億元的信託資金,不知有多少流向了房地產行業。

這種情況,造成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實際上非常暢通,這些資管產品為房地產源源不斷輸送彈藥,輸送資金血液。而這些渠道得到的資金,融資成本相對較低,房地產企業付出利息較少,客觀上支持了房地產行業的快速擴張。

資資管新規落地可能導致重構金融生態,包含了兩個核心要點或者驅動要素,一個是去槓桿,一個是破剛兌。資管新規落地,以往層層嵌套的資管產品流向房地產與股市的情況受到很大限制。以往,開發商拿地自有資金通常只有一成甚至有“空手套白狼”情況。

利息支出大漲3成!上市房企“不差錢”你信嗎?

其二,銀行對房地產信貸收緊,開發貸款明顯受衝擊。

2018年一季度新增的房地產貸款是1.9萬億元,佔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比去年的佔比低2個百分點。

作為高槓杆的典型行業,房企追求規模、市佔率,資金訴求相當強烈。但2017年下半年以來,開發商的融資渠道全面收緊。由於啟動“名單制管理”,僅對前50強或百強授信,占房企資金來源50%左右的開發貸款明顯受衝擊。

那麼,目前房企如何應對資金緊張的局面呢?發行公司債尤其是海外公司債成為房企補血的渠道。

發行公司債是大部分房企融資的主要方式之一。2015年以來,公司債發行放開,雖然利率水平較低,但多數企業選擇大規模發行公司債,資金成本規模隨之上升,利息支出總體規模提升。

利息支出大漲3成!上市房企“不差錢”你信嗎?

境外融資原本被視為境內融資的補充方式之一,但就目前的態勢看,境外融資有成為房企最主要融資方式的可能性。已有超過十家房企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發行境外債券。4月份,海外融資總額摺合人民幣376.12億元,相比上月份193.44億元大幅上升。

除了海外發債,房企應對融資成本高的方式還有一個,就是強調高週轉。目前低庫存遇上新房限價,熱點城市需求火爆,三四線城市仍受棚改和去庫存利好,整體銷售體量也在高位。因此,目前開發商的資金週轉還是很高的。從這個角度看,開發商還對高利息、高融資成本不太敏感。房企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全靠高週轉給撐著。

問題是,隨著房地產宏觀調控的不斷收緊,新房一旦庫存增多,房地產行業降溫,新房不再那麼好賣,高週轉的局面不再存在的話,房企面臨的融資成本、利息支出高企的壓力將逐步顯現。到時候,上市房企缺錢和錢緊的問題將顯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