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個泰國短片《豆芽》

故事情節很簡單,細節處卻盡顯動人。

故事主角的小女孩,叫Ju,生活在一個不算富裕甚至說略微貧苦的家庭,有一次她和媽媽去菜市場買菜,Ju一直看著一個攤位的,因為她發現那個攤位的人很多,生意特別好。

媽媽問:“Ju你在看什麼呢?”

她好奇她媽媽:“為什麼豆芽賣得那麼好?”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媽媽說:“因為只有一個攤位在賣豆芽。”

然後Ju問她媽媽:“那我們可以種來賣嗎?”

媽媽的回答是,“嗯,我們試試。”

1

於是Ju就和她媽媽一起種了豆芽,她們在家裡的陽臺上放置了一些籃子,開始種豆芽的嘗試。但是第一次種豆芽,都沒有經驗,很快豆芽苗就都枯死了。Ju很傷心。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但是媽媽卻說,“沒關係,我們再試試”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她們找來了一本種豆芽的書。媽媽四年級就離開了學校。她幾乎不會認字也不會寫字。但是對知識還是非常尊重的。Ju念出書中關於種豆芽的方法,並和媽媽一起去實踐。在改進了種豆芽的方法之後,小女孩問媽媽,“這次會成功嗎?”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媽媽的回答總是充滿力量,“我們試試”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但是第二次他們還是失敗了。

母女一起找原因,發現是因為自己沒有按時澆水。但是由於生活原因,母女兩的作息沒辦法按時澆水。於是媽媽和Ju一起想到了一個辦法,她們收集了許多廢棄的塑料瓶,將水瓶串在木杆上,並戳上洞,掛在豆芽上面,給豆芽澆水。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第三次嘗試,女兒問媽媽,“它會成功嗎?

媽媽還是笑著說,“我們試試。”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媽媽說的‘我們試試’就像一劑神奇的養料。這養料不僅幫助豆芽成功長出,也幫著小女孩Ju的好奇心發展。Ju看到豆芽長出的樣子,非常開心,媽媽於是問她“Ju,那我們要不要種點別的?”Ju好像知道了媽媽的思維,說“嗯,我們試試。”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所以短片中的小女孩的原型Netnapa Saelee,今天在瑞典成為了一名技術研究員,並在瑞典獲得了自己的獎學金。

她說,多虧了媽媽。

2

這是一個簡單的短片,但是卻訴說著不簡單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原生家庭的力量。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兒子或女兒並沒有組成新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我們試試”,“我們再試試”。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有句話說的很好,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什麼樣的父母,有怎樣的言行,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之前有個朋友,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說一個媽媽在群內分享了自己女兒最近跟外教老師的一段交流視頻,還有孩子跟老師的一個擁抱,非常有愛。

沒想到下面有一個爸爸回了一句:“顯擺什麼呢?不就是有倆錢嘛,了不起啊。”

群內的熱鬧氛圍一下子沒了。

那個媽媽也沒有說話,其實她只是好心分享,平常還經常給大家分享好書和育兒的經驗。

還是有一個媽媽來打抱不平了:“這是分享,有什麼不對嗎?”“我覺得挺好的,跟錢多錢少沒關係。”

看到大家一致聲討,這個爸爸說好男不跟女鬥,然後就退群了。

這樣的例子不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乏看到很多父母單純的把對孩子的教育理解為物質所能贈予孩子的優越差異。而很少思考家庭教育之於孩子所在的真正意義。

真正的教育,大概就是什麼樣的土壤結出什麼樣的花。讓孩子感受到你積極樂觀、努力奮鬥的一面,還是鬱鬱寡歡、憤世嫉俗的一面,對他的成長,特別是性格的形成,起著直接的決定作用。

對孩子來說,家裡有錢沒錢不是第一位,但是家的氛圍是第一位的。

並且這種來自生長環境的影響,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影響他一生的性格和人格。

3

原生家庭,真正對於孩子有影響的,並不只是物質提供帶來的差別,更多的是父母為人處世的方式,行為習慣,思維方式,認識世界思考世界的途徑,都是讓孩子在日後形成正確的三觀,並積極成長的基礎。

就像一開始的泰國短片中,家庭條件並沒有很出眾。

是的,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家庭,但是作為父母是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為和態度的。好的教育能幫助孩子善待他們的好奇心,並培養起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就包含了對堅持的耐心,對困難的韌性。這些都是非常普通卻非常重要的品質,這種品質的差距會在生活的各個環節得以體現,最終產生巨大的差距。

而不是在問題產生的時候,一味的抱怨或者單純想要別人的幫助來解決問題。

你現在的模樣,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永遠是父母給予的力量就會成為榜樣的力量。而且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

我們要知道,孩子未來的樣子,就可能是我們今天的樣子。

我們現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將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