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職業球員和街球手的差距有多大?

餘堅銳


街球手與職業球員相差太大,就算高自律的街球手,也很難跟職業球員相比,畢竟一個是“飯碗”,一個是愛好


2017年,林書豪曬出了與街球傳奇“教授”共同練球的照片,原來林書豪專程前往請教教授的運球技巧,這讓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引爆籃球圈:林書豪都向街球傳奇請教技術,那麼他們是否可以比肩職業球員呢?

答案肯定是否,先不談NBA了,就算NBDL,這些街球傳奇也很難站穩,這不是諷刺街球手,是因為職業球員更加講究直接了當的得分,他們不會把大量時間花在花哨運球或1對1鬥牛上面,他們更加強調個人全面性和團隊戰術,這就好比雜牌軍與正規軍的比較,更何況,NBA級球員的個人單打能力那都是頂級的


再談個人,綽號“跳躍的靈魂”阿爾斯通,資深火箭迷一定對他不陌生,他絕對是史上成就最高、站得也最高的街球手了,但就算論他的巔峰期,與NBA一流控衛相比也差距不少


那麼既然說到了NBA,還有位傳奇控衛“白巧克力”賈森威廉姆斯,他的傳球運球極其的飄逸鬼魅,帶有深深的街球風,場下就常常跟全美街球手打比賽,就算他退役了,依然能在任一街球聯賽上打爆對手,有一次談起與街球手對抗的感覺,他說道:“大多數街球手的流言都僅僅是傳說,他們就是跟鄰居打打球而已,因為既沒有技術統計,也沒有詳細的訓練計劃,他們的水平不得而知!”

那麼在說說咱們國內街球情況,最實戰的街球手曹芳,2017試訓過一支CBA球隊(他也是唯一一個試訓CBA的國內街球手),在1對1的單挑賽中,結果從身高、彈速、力量、進攻手段、防守能力上面完完全全輸給了這支球隊的替補後衛,要知道,曹芳在國內街球圈那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如果論實戰,他甚至可稱為國內第一人2017年,小托馬斯來到了北京東單,與吳悠打了場比賽,雖然兩人同為175cm,但展現出來的實力和差距不言而喻!
所以說街球手跟職業球員完完全全不能

相提並論,哪怕一名受傷養傷很久的現役球員,想在短期內快速訓練並回到賽場,這都是非常困難的,我認為林書豪的說法很中肯,還是那句話“別拿愛好,去挑戰別人的飯碗!”

記得點個贊再走哦!最有深度的原創籃球文,關注我:十點街球

第一點,職業選手的訓練要比街球手更加專業。比如力量訓練,一般的街球手對抗能力都沒有職業選手對抗能力強。

第二點,職業選手的思維要跟街球手差很多。職業選手更加註重於全隊的利益,我見過的街球手都已花哨的動作為目的,能進球更好。所以職業選手的視野更加開闊。

第三點,職業選手不一定特點突出,一定是全面。左側右側突破,跳投,拋投等技術動作會更加全面。他們的技戰術更加實用,他們會根據對手的弱點著重進攻,防守。


小李撰文


總覺得吳悠先生信奉的是唯心主義。

不斷地用自信去挑戰別人的天賦,和職業。

這是一份某NBA球員的食譜:早餐穀物燕麥加水果,全麥餅和火雞香腸,外加橙汁或水果奶昔;中午是新鮮沙拉和曬乾的水果,外加全麥三明治;晚餐是雞肉或三文魚,外加糙米和全麥意大利麵,加上牛肉、雞肉、魚肉這些高蛋白低脂肪肉類來提高力量。街球手的食譜沒找到,不過應該沒有這麼專業,畢竟從成果來看,身體力量不是一個等級。除去飲食,還有訓練、營養師、隊醫、心理師等等…

如果街球手和職業球員真的one to one的話,看下保羅和吳悠的友誼賽:

再看下羅斯和吳悠的友誼賽:

這只是表演賽,不過看過視頻的朋友都知道,身體天賦的碾壓讓人有多麼的無力!在比賽強度上來後,街球手可能根本展現不了技術。職業球員隨隨便便去野球場虐一票人,那一票人可不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哦,那些球場都是高手,也許就深藏幾個久負盛名的街球手。

至於吳悠先生能贏林書豪,應該說的是這個狀態的書豪吧!


秋名山杜小帥



大多數情況下街球手是打不過職業球員的,但也不是絕對的。


因為NBA有很多球星就是街球手,比如艾弗森,馬布裡,還有以前姚明的隊友,小土豆阿爾斯通,在NBA照樣混的風聲水起,難道林書豪能完勝他們麼,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吧。

也有些能力超強的街球手不願意加入NBA,比如,摧毀者-喬霍蒙德,在20歲的時候獲得洛克聯盟MVP,在J博士歐文的防守下,半場砍下50分,湖人希望他可以加入,但被他拒絕,還有綽號山羊的-馬尼格特,號稱沒打過NBA的最偉大球員,林書豪能打過他們?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街球手是打不過職業球員的,首先身體素質上,職業球員經過系統的體能訓練,肯定比街球手要好。

街球手主要靠花裡胡哨的運球,但能打職業的球員基本功也不會太差。所以從實戰性上來看,還是職業球員比較強,但是林書豪的話有點太絕對了,有時就算街球手防不住林書豪,以林書豪的防守能力單挑街球手也不一定能擋得住厲害的街球手


內心的頻率


其實書豪不需要感到驚奇什麼的,畢竟街球手嘛,個性十足,非常自信,他們總覺得自己是最好的,最出色的。別說你林書豪了,你就問他能不能擊敗詹姆斯,他們也是一個答案:“叫詹姆斯過來,看我怎麼打爆他”。

要知道職業的NBA球員全世界也就450多名,能進入NBA的絕對都是能力非常出眾的球員,沒有實力NBA的球隊會要嗎?哪怕是那些守飲水機的、揮毛巾的,在進NBA以前都是某個地區的大神級別人物。

曾經馬刺隊的鮑文大家還記得不,鮑文在馬刺專幹髒活、累活,主要就是防守,進攻端偶爾投幾個三分,可是就是這樣一名球員,他當年在法國打球時,在進攻端卻是無解般的存在,是法國聯賽的得分王,連法國小跑車帕克都是他的迷弟。

曾經火箭隊的街球王阿爾斯通打街球總厲害咯,能被譽為街球王自然在街球屆有著不錯的實力,可是他的NBA生涯也只能用一般來形容,生涯也並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所以說林書豪表示驚奇還是有一定原因的,像林書豪這樣的NBA球員,身高1米9,體重90公斤,有速度有身體,街球手真的很難幹過這種類型的球員。

說到街球手認為自己可以擊敗NBA球員,不禁又讓我想起了吳悠。下面這張圖就是證據,不知道林書豪說的是不是就是吳悠呢?

好了,這就是個人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看法,可以留言評論分享出來,讓更多的朋友知道。

覺得寫得不錯的朋友記得點關注,點個贊哦!


老球迷860


街球手和職業球員的差距大到就像轎車和跑車的區別,這是無法逾越的距離,如果街球手有實力那麼他就可以成為職業球員了,很多接球手由於身高、體力和身體素質的原因是無法勝任NBA這種級別的聯賽。


我們眼裡的那些NBA球隊底薪邊緣球員在其他聯賽都會是王者般存在。林瘋狂時期的林書豪可以說突破無解般存在的。打街球手以他現在的實力也綽綽有餘。林書豪說的就是現實和事實,他打街球手太輕鬆了。

國內最好的街球選手是吳悠,不過他的身高為1.74米在籃球這項巨人的運動中,這樣的身高只會被虐,當然小托馬斯除外,他屬於另一個次元的人類。想想看,我身高才1米72,假如我跟比我矮20釐米的1米50的人打球會是什麼感覺,別管對手對方控球如何華麗,只需要站住輕鬆蓋帽就可以。身高不是可以通過努力就可以彌補的劣勢,除非天賦異稟,像小托馬斯,艾弗森,保羅那樣的巨星。
並且街球手和職業球員打球方式不同,街球手是通過華麗的過人來贏得掌聲,他們可以打的好看,但是不一定得分,而職業球員只需要通過強悍的身體就可以碾壓他們,力量速度爆發體力都是職業球員更具優勢。
姚明火箭隊時期的前隊友阿爾斯通就是街球場上的傳奇人物,然而就是這位街球場上的王者,1998年參加NBA選秀,僅僅在第二輪39順位才被密爾沃基雄鹿隊挑中。在NBA巔峰賽季也最多隻能做到賽季場均14分,職業生涯最高分僅為31分。
這就是轎車和跑車的概念,如果你起步又快,加速又快你就不是轎車而是跑車了,既然你被劃分為轎車或者是跑車就已經註定,所以轎車永遠跑不過跑車。街球手是因為打不了職業聯賽才成為街球手的。


小二陪你聊體育


要是有街球手有本事打贏林書豪,早就去賺那一年好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收入了,還用在微博上喋喋不休賺人氣。

知道林書豪上賽季的工資是多少嗎?1100萬美元。

街球手和職業球員,技術上有差距,不過這個還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差距是身體差距。

先不說,職業球員的身高體重跟普通人一比,各個都是巨人級別的。

職業球員平時的訓練強度,力量,耐力,體能,柔韌,都遠遠不是街球員能比的。硬抗一個NBA級別體格的球員,用不了多少時間,體能都能耗盡。

街球手那些花哨漂亮的動作,都是建立在規則寬鬆的情況下,才玩得起花活,職業球員裡面,穩準狠才是做動作的原則,那些花哨的動作只會讓自己暴露更多的缺陷。


另外想說句現實點的,不說別的街球手,畢竟街球手裡面也有高大的,就說吳悠,他和林書豪的體格差距,林書豪根本不需要技術,光本身單打推進到籃下強打,吳悠就沒辦法應付。

當然了,街球手跟普通人比,運動量大,經常打球,肯定還是能完虐的,不過和NBA球員比,何況還是林書豪這種在NBA範圍內都打過主力的球員,千萬別比了。


Xinxin的體育世界


林書豪這話沒毛病。

如果是個打街球的球員都能打贏林書豪的話,那林書豪在NBA就不用混了。


好歹曾經颳起過“林旋風”,可不是誰都能輕鬆打贏的。

林書豪在科比面前都能砍下38分,這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那時的科比還沒有受大傷,屬於見著誰都要滅誰的存在。

只要不是頂尖級的街球手,想要打敗一名NBA的球星,還是很困難的。

如果是紐約皇后區裡的那些街球大神在街球場上和NBA球員相遇,那勝算還是很大的。

畢竟科比、卡特、麥迪等球星都曾經在這片球場上輸過場子。


心臣


業餘球手在業餘屆能夠稱霸這是一個成就,本身對這項運動有了深度的理解。但如果想和職業球員對比則是妄想、對職業球員的一種不尊重。

如果你想和職業球員對比,無非就是想證明自己比職業的牛。但事實上從你成為業餘球手的那天起就已經決定了你永遠無法超越職業運動員。為什麼呢?因為打球變成了你的一個愛好,愛好是刺激你打球的原動力。任何不能刺激你愛好的東西你都不會願意去做。比如職業球員會去做的,自我反省、看錄像去修正自己、還有快速吸納新的球的技術,這些業餘都不會去做。因為職業運動員和你打工一樣為生活所迫願意做這些常人會本能排斥的東西:檢討、反覆地反省還有接納對自己帶來衝擊的新技術。這已經是業餘球員本質上先天地不如職業。

假如你還在職業運動員一行混過、有過了解,那你就應該更加清楚完全決定職業拋離業餘的是什麼。先從錢這一點說起,你知道在如英超這種頂級聯賽裡一個俱樂部的訓練基地花多少錢嗎?告訴你,利物浦5000萬鎊,切爾西1.8億鎊,曼城兩億鎊。試想,如果細化到投資在每一個運動員身上的評論的金錢,這比錢恐怕業餘球員打一輩子的球都用不了這麼多。更別說一些用錢都買不到的東西。比如一些最新研發裝備或者理療的硬件,不僅外面的市場上買不了,還可能連普通的企業都沒有的、專門研發的、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試問一下,業餘的愛好者你們敢和職業對比是不知天高地厚麼?

再者,業餘是愛好,但職業可是生活啊,生活的壓力是常人無法理解的。一個職業運動員從小就要經歷各種選拔,長大了之後還要在轉會後適應各種地方不同的文化,更別說還會遭受各種打壓要在窄小的環境中尋求生存的空間。各種的生活早已把職業球員磨平,凡人企圖超越職業?這是一種侮辱。



林書豪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職業球員和街球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職業和非職業的區別。


我們印象中街球手無一不是動作炫酷,運球花哨,但這樣的實戰性有多強?說實話沒什麼實戰性,街球更多是一種秀,注重個人魅力的彰顯,但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球員的配合和球隊技戰術的執行是比賽勝負的關鍵,這一點是街球手最欠缺的。

除了團隊配合和技戰術的執行外,街球手最欠缺的就是對抗能力,我們在球場上看到那些動作炫酷的街球手總感覺他們很牛很厲害,但當他們面對職業球員時就原形畢露,職業球員在防守時多數不會吃晃,而當職業球員卡主位時,街球時時毫無辦法的。


NBA中最著名的由街球手轉為職業的要數前火箭球員阿爾斯通和前湖人球員被稱為死神的斯馬什帕克。這兩人可以說是街球屆大神一般的人物,但這些大神中也只有阿爾斯通成就稍微高點,但也只是一支普通球隊的普通輪換球員。

與阿爾斯通等人相比,林書豪的能力顯然要高出不少,因此別說一般街球手了,就算是頂級街球手在面對林書豪時恐怕也只能敗興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