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甄嬛傳》中雍正皇帝為什麼不救蘇培盛呢?

凌瀾若微


電視劇《甄嬛傳》中,敬妃為了留住朧月公主在身邊撫養,被迫向皇后告密,說蘇培盛與崔瑾汐有私情。皇后將這件事告訴了皇上,並把蘇培盛和崔瑾汐關進了慎刑司。甄嬛去求助皇帝,但雍正並沒有要救他們的意思,反而對她說,如果她捨不得崔瑾汐,就讓內務府再挑更好的來服侍甄嬛。

這裡雍正皇帝為什麼不拯救這個服侍他多年的太監蘇培盛呢?我認為原因有一下幾種:

第一:皇上二月二去甘露寺上香,去凌雲峰踏青都是蘇培盛的意思,這一點皇上當然知道。只是皇上也想念甄嬛,所以才甘願被蘇培盛牽著鼻子走。但皇上確實被利用了,雖然這次是心甘情願被利用。皇上可能並不明白蘇培盛為什麼要幫助甄嬛,直到皇后告訴他,蘇培盛和崔瑾汐有私情,這才讓皇上明白蘇培盛幫甄嬛的原因,皇上多疑,不希望身邊的人和外人有特殊的關係。

第二,皇后的言辭。皇后抓到蘇培盛和崔瑾汐的把柄後,肯定會告知皇上,太監和宮女對食,此風不可長,歷史上很多禍患都是因為太監和宮女引起的。如果皇上縱容了他們,以後可能會產生災禍等等。皇上聽後也覺得對,所以就聽從了皇后的話把他們關在了慎刑司沒有救他們。

第三,皇上知道蘇培盛和崔瑾汐的事情之後,害怕如果放他們出來,以後他們會串通一氣來刺探他的事。這就好比皇上身邊多了一雙別人的眼睛。皇上多疑,必不允許身邊的人心存二心。事實證明皇上是對的,故事往後面發展,蘇培盛果然成了甄嬛的人,幫助甄嬛幹了很多傷害皇上的事。如果當初皇帝沒有放他們出慎刑司,估計皇帝也不會那麼快就去世了。


凌瀾若微


不是不救,是不想落下口實,也是想試探真相。

皇帝是誰要置甄嬛與死地,甄嬛回宮是不是真的如當初所說,出宮之後一心掛念皇上。

敬妃為了留住朧月在身邊,特向皇后告密:蘇培盛與崔槿汐結成對食。這在宮中是禁止的,是要受處罰的。

崔槿汐是何許人也?甄嬛身邊的姑姑,如果沒有崔槿汐,甄嬛不可能順利回宮復仇。如果沒有崔槿汐,甄嬛可能早就死了!

崔槿汐出了問題,那麼一定會指向甄嬛。如果崔槿汐沒了,便是甄嬛沒了翅膀。皇后自然要做足了文章。



皇帝對於後宮之事,也是門兒清,只是他經常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甄嬛從回宮到崔槿汐事件,明裡暗裡都有人使跘子,但究竟是誰?

這個人想害了甄嬛,關鍵還傷了他身邊的人。所以,皇帝不出手,是想看看到底是誰在做這件事情!



其次,甄嬛回宮,蘇培盛在皇上耳邊說了些話。包括安排蘇培盛去看甄嬛等等,皇帝多疑,所以也想看看甄嬛會不會去為蘇培盛求情。

如果甄嬛著急的去求了皇上,讓皇上放過崔槿汐和蘇培盛,那麼皇上該覺得自己身邊的奴才都看不住了!

同時,他也會猜疑甄嬛回宮的只是為了思念皇上和公主了。



當然,甄嬛並沒有求皇上,她要做的是乖巧懂事。在皇帝面前表現沒有崔槿汐的不適應,擔憂,但是又不求情,不置皇帝於為難。

甄嬛讓端妃幫忙,從而救出了崔槿汐和皇帝。這個事情,反倒讓蘇培盛對甄嬛更加感恩。他覺得甄嬛是真心待他們倆,而不僅僅是利用他們!

所以,後來蘇培盛對甄嬛那是一個忠心哪!



人心果真難測。

甄嬛當時無論如何都要救崔槿汐,一是為了感念崔槿汐為她所做的一切。二是她清楚往後她要做的一切,沒有崔槿汐不行!

皇帝想要看幕後黑手,更想試探甄嬛的真心,反而叫蘇培盛涼了心,對甄嬛感恩去了。可放他們倆出來的可是皇上啊!

敬妃為了留住朧月在身邊,落入皇后的手掌,卻在事發以後出賣是敬妃告密。



皇后想以此整垮敬妃或者甄嬛,卻不想,甄嬛竟然將朧月送給敬妃!敬妃從此對甄嬛的幫助,簡直如虎添翼!

端妃幫助甄嬛,那是甄嬛曾經幫助她除掉了華妃。而後她們一起除掉了安陵容,除掉了皇后!最後,她們還一起幹掉的皇上!

宮中爭鬥果然兇險!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彼此一顆真心,互相信任,也就沒有那麼猜忌,便沒有那麼多爭鬥了!

朋友之間,夫妻之間,同事之間多一些信任,少些試探,多一些真心,少一些猜忌,很多事情的結局便不一樣。


無心浪味仙


甄嬛回宮後,敬妃為了多留朧月兩年,特意向皇后告發槿汐和蘇培盛對食之事。皇后抓住機會,給槿汐和蘇培盛扣了個穢亂後宮的帽子,發落兩人去慎刑司服役。

皇上的態度卻是耐人尋味,他對蘇培盛突然被抓去慎刑司好像並無意見,每天該幹嘛還幹嘛,只是生活上稍微有些小麻煩。

難道皇上是真的不在乎蘇培盛被抓嗎?

並不是!

相反他很在意蘇培盛突然被抓這件事。他只是在等,等什麼呢?他在等幕後的人露出意圖來。蘇培盛雖然是個奴才,但他的地位超然,是皇上身邊最得力最信任的人。竟有人敢公然算計蘇培盛,這不能不觸動皇上的神經。皇上最在意的不是蘇培盛的死活,他最在意的是皇權的穩固。在皇上看來,幕後黑手整治蘇培盛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這個幕後黑手會不會對自己動手,或者直接奔著自己的皇權而去,這都是個未知數。所以皇上暗中不動,靜靜觀察著每個人的動向,揣摩每個人的意圖,等待幕後黑手浮出水面。

後來皇上發現,這只是後宮女人的爭風吃醋,於是皇上放下心來,決定救蘇培盛出來。明著救還不行,因為這樣就等於是打皇后的臉,一定要有人給皇上個臺階下,他才能順理成章的赦免蘇培盛和槿汐。那麼這個人是誰呢?你發現沒有,這個時候的皇上主動去看望了一個他平時不怎麼理會的人,這個人就是端妃。為什麼是端妃呢?皇上為什麼不去找安陵容呢?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端妃一直在幫助甄嬛,她一定會幫助甄嬛勸解自己寬恕蘇培盛和槿汐。如果去安陵容那,安陵容一定會偏幫皇后,到時候事情就更不好辦了。

果然端妃說了一句“不聾不啞不做家翁”,給了皇上一個臺階,順利救出了蘇培盛和槿汐。蘇培盛回來後給皇上磕頭謝恩,皇上頭都沒抬,就像蘇培盛從未離開過一樣,一句“回來啦”代替了自己為他做的一切,還特意恩准蘇培盛和槿汐對食。可蘇培盛卻把這份恩情記在了甄嬛的頭上,這也成為他日後倒向甄嬛的一個重要因素。不知道皇上若是知道了會作何感想。


瞳心看世界


蘇培盛,一個跟了皇上十幾年的老太監,因被敬妃向皇后舉報與宮女結對食,被打入慎刑司服苦役。身邊缺了一個得心照顧自己的人兒,皇上卻沒有下令放蘇培盛出來,而是暫由蘇培盛徒弟小夏子照顧。

甄嬛與槿汐的關係,早已超越了主僕關係。這件事,甄嬛不好直接去求皇上,只好挺著在肚子來求端妃。端妃是宮裡的老人,雖然不得皇上的寵愛,皇上卻十分敬重她。此時,最適合來勸皇上的人自然是端妃了。甄嬛從關心皇上的身體出發,侃侃而談,讓依然對皇上充滿愛意的端妃一口答應了。

在皇上來端妃處後,端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將宮女太監的苦處一一向皇上道來,讓皇上不免起了惻隱之心,對端妃也是另眼相看。臨走時,皇上在端妃肩上輕輕一拍,端妃在感動的同時,不忘甄嬛的叮囑,說道“天涼了,讓伺候您的奴才,在您的茶裡兌點菊花,臣妾見您的嘴都起皮了。”這句話, 側面也在唸蘇培盛的好。

皇上對蘇培盛何嘗不是離不開,只是君位高高在上,加之蘇培盛的對食槿汐是甄嬛身邊的人,甄嬛向來與皇后不對付,皇上也拉不下臉來去求皇后。 這次,端妃鋪好臺階給皇上下,讓皇上的顧慮不再。皇上的苦處太后應該也是知道的,為了皇上的健康著想,皇后也就不好再追著不放了。

另一方面,皇上對甄嬛未必沒有防備,皇上的行蹤包括朝堂上的事,通過蘇培盛和槿汐的嘴,難免不被甄嬛知道。蘇培盛出事了,皇上故意不理不睬,實際上也有警示蘇培盛 的意思。


八卦氣象臺


.

皇上行事,不能全憑喜惡,萬事要有說得過去的理由。

在蘇培盛和崔槿汐對食之事被敬妃發現後,

敬妃因為朧月的緣故,起了主意,將此事告知了皇后。

由於槿汐是甄嬛身邊的人,皇后對於此事非常的上心,以宮規說事。

即使皇上有意要說什麼,也被皇后給堵住了嘴。

況且皇后已經抬出了祖宗規矩,皇上也得給皇后面子。

.

其實,從劇中來看,你這個問題可以說就是不成立!

到最後,蘇培盛和槿汐兩人,就是被皇上所救的。

如果一開始皇上是打算處置蘇培盛的,

皇上就不會一直拖著不表態,

就不會待甄嬛為他們求情後找到了端妃。

歸根結底,皇上只不過是在找一個說服自己放了蘇培盛的理由罷了。

.

.

畢竟是最受寵的蘇妃,豈能不救!

.

.


影視北閣


在甄嬛回宮後,槿汐和蘇培盛被指在後宮私通,雖然皇上和蘇培盛平日裡形影不離。蘇培盛也是他用的最得力的太監。但是蘇培盛出事,皇上卻不聞不問,後來才是甄嬛周旋和端妃說情才得救,到底是什麼原因皇上才會見死不救呢?



首先,皇上天性涼薄。皇上的童年過得並不快樂,缺少母愛,加上宮廷鬥爭的影響,使他對人和人的親密關係不太信任,後來好不容易有了深愛的純元,卻沒過多久也死了。從此所有人對他來說都不過如此,沒有真情可言。蘇培盛在他心裡只是下人,一個沒有了還可以找新的



其次,皇上天性多疑,對他來說即使蘇培盛這樣的忠僕也不是可以完全信賴的人,出了這種禍亂宮闈的事,皇上心裡也會有懷疑,也想知道真相是什麼,乾脆就不救了,讓他在慎刑司受審看看真相到底是什麼



最後,皇帝的顏面讓他不願去救。說到底,身邊太監出了這種事,皇帝的臉面也掛不住,再加上是皇后發難,背後還有太后的勢力,皇上也拉不下臉去管所謂的淫亂事情,想讓他主動出手救人是不可能呢




以上三點原因,看出皇上不會主動救人,但是後來甄嬛和端妃都出面,加上自己確實找不到比蘇培盛更合適的伺候人選,才借了個臺階網開一面。而他的見死不就也徹底讓蘇培盛成了甄嬛的人,給自己的死埋下了禍端


萌萌小笑笑


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們肯定記得一處劇情,那就是敬妃告密,使皇后抓到了甄嬛心腹槿汐與蘇培盛的私情。皇上礙於情面,聽從了皇后的建議,將這兩個人關進了慎


刑司服役。聽聞此消息,甄嬛心急如焚,因為槿汐與她之間關係,名為主僕,實為姐妹一般。但又是為了避嫌,所以便挺著肚子去求端妃,別看端妃與世無爭,但是在後宮的


分量還是不輕的,在端妃的一番勸說下,雍正也動了惻隱之心,可卻仍未鬆口釋放兩人,這是為何呢?蘇培盛可是跟了他十幾年的老太監啊!可皇上仍然不為所動,細細想


來,其中可能另有隱情哦,讓我們來探究一下吧。


其一,原因當然是很淺顯的啦,雍正貴為一國之君,執掌天下,他的身份有多尊貴可想而知了。而蘇培盛不過是一個奴才,儘管是跟了他十幾年,但也不過是可有可無


的,可能在蘇培盛不在時,會有些許的不適應,但也不會因此而怎樣,再加上此事是由皇后所揭發。雍正也不會因為一個奴才而拂了皇后的面子。儘管當時端妃已然來求情,


給了皇上臺階下,皇上雖動了惻隱之心,但君王之意實難猜測,高高在上的人會對一個螻蟻在意嗎?


還有個深層次的原因,雍正帝自小就是一個多疑、寡言之人,在經歷了“九子奪嫡”之後,他的這份心性更為嚴重。儘管他對甄嬛很是寵愛,但對於她卻並不是沒有設


防的。將她全家流放寧古塔,就能看出雍正帝的冷漠與無情。當槿汐與蘇培盛被抓進慎刑司之時,甄嬛明裡暗裡都向雍正帝求情。可當時的雍正卻說:如果你捨不得瑾汐,我


就再讓內務府給你挑個好的。可見,對於蘇培盛這個奴才,他也不是很想要了。為何呢?蘇培盛乃是他的心腹奴才,他和甄嬛的心腹丫鬟対食交好,那甄嬛對於皇上的一舉


一動豈不是瞭如指掌,一個沒有秘密的皇帝是很危險的。雍正就是怕以後蘇培盛和崔瑾汐甄嬛她們來往過密互相串通謀害了自己的利益。所以,狠心不救蘇培盛。

但不幸的是,皇上卻沒想到,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寒了蘇培盛的心,也徹底將他推到了甄嬛那一面,最後,也是因為蘇培盛和甄嬛的聯手,才過早的的駕崩了。令人感嘆。

喜歡看《甄嬛傳》的小夥伴們,也歡迎發表一下你們的看法。

點贊加關注什麼的,隨緣啦,看的開心就好


小小呆蘿蔔


第一,皇帝是讓個甄嬛去救,蘇培盛是皇上身邊的貼身太監,深得皇上的喜愛,而蘇培盛辦事小心翼翼,皇上只是聽到有人舉報蘇培盛與宮女有私情,其實皇上也沒有證據,這時候如果皇上直接去救,會讓宮中之人議論,而皇上也考慮到甄嬛肯定會去救,那麼皇上就把這個人情送給了甄嬛。


第二,宮中人才濟濟,少一個蘇培盛,還有下一個蘇培盛。皇上最不喜歡太監談戀愛,就是蘇培盛在能幹,在能討皇上喜愛,一旦蘇培盛稍有不慎,就會讓他人議論紛紛,這樣皇上會選擇不救,再加上皇宮中像蘇培盛這樣有能力的人大有人在,皇上怎能會為了一個不潔身自好的太監有來往。

第三,皇上的眼裡是天下,蘇培盛只是個奴才,危難時刻見真情,但對於帝王來說,這不實用,蘇培盛只是後宮中的一個太監,是一個奴才,皇上怎麼會為這樣的人放下身份去救他,除非是朝中大臣或者是對國家有用之人。



皇上不救蘇培盛這就是封建王朝的體制。也是太監們的悲劇!

《甄嬛傳》中蘇培盛,一個在深宮中混了多少年,才從一個小太監做到皇上身邊的貼身太監,多年的磨練使蘇培盛辦事小心翼翼,待人圓滑,然而當犯點事就會被人打壓!


大猩猩答問娛樂


蘇培盛是侍候皇上多年的老人了,也算的上是皇上跟前的紅人,結果蘇培盛和崔槿汐的事情被告發以後,明知道蘇培盛在慎刑司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皇上卻不聞不問。後來還是甄嬛周旋端妃,蘇培盛才被放出來。



也正是因為皇上的絕情,讓蘇培盛對皇上寒了心,成了甄嬛的心腹,間接導致了皇上後來的死。要是蘇培盛對皇上忠心,甄嬛不可能如此順利害死皇帝。

那為什麼皇上當初要對蘇培盛那麼絕情呢?畢竟蘇培盛陪伴他那麼多年。


首先,雖然蘇培盛侍候皇上多年,但在皇上心裡,他始終是一個下人,一個奴才。而他是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奴才。縱然蘇培盛侍候他用心,那也是蘇培盛應該的,而自己要什麼奴才沒有,沒必要為一個太監去勞神。

第二,蘇培盛對食的對象是崔槿汐,是甄嬛身邊最得力的人。而雍正向來多疑,自己身邊的太監和甄嬛身邊的人在一起,不能不讓他懷疑是否有什麼陰謀詭計,他也想知道,在慎刑司裡,蘇培盛會說出什麼。


第三,對於皇帝來說,蘇培盛作為他身邊的人,卻做出和宮女對食這種事,委實讓他覺得很丟臉,他也不願意為了這種事去讓皇后放人,所以他乾脆不理了。

但是啊,即便身為皇帝至尊,有權處理別人的生死,真心還是需要真心去換。皇帝對蘇培盛沒有一點感念,也難怪蘇培盛後來果斷的投奔了甄嬛。


檸檬扒


他是皇帝身邊的頭號忠僕,宮中的太監首領,人人敬他三分,就連華妃和皇后也例外,各宮娘娘都想拉攏他。他不無緣無故仗勢欺人,但瞧不起他的人也不會有好下場,

像餘答應,祺嬪,安陵容先是囂張,最後都被他收拾了,下場慘淡。


他也是最瞭解皇帝的人,皇上喜歡什麼厭惡什麼他總是最先感知。他說話滴水不漏,卻一針見血。這個人就在皇上身邊服侍多年的蘇培盛。

培盛意思是陪伴聖駕,名字起得也是打有深意的。他在皇上身邊伺候最得聖心,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沒犯什麼錯,唯一的錯處就是鍾情於甄嬛身邊的槿汐。當年槿汐為了幫助甄嬛回宮才委身與蘇培盛結成對食,卻不想被人發現。

在清宮中宮女與太監對食是明令禁止的,他們結成對食就是觸犯了宮中大忌。皇后好不容易抓住甄嬛身邊人的錯處,必定是要大做文章,不會輕易放手。




槿汐落難,甄嬛挺著大肚子都四處奔走,還去慎刑司探望。蘇培盛跟在皇上多年,就犯了這一次錯,皇上為什麼也救他呢?讓我們來當一回皇上,站在皇上角度來分析這個原因。

第一,宮中法度是老祖宗定下的,是不能隨便破壞的,既然犯宮規就要受罰。

第二,不能讓皇后為難。皇后身為正位中宮,有管理後宮的職責,既然權力下放給皇后,皇后確實有證據,皇后依照宮規辦事是應該的,不能讓皇后為難。



第三,不能讓自己落下偏袒的口實。蘇培盛是自己身邊的人,倘若去救他,這就是無視法度,難免落人口實,以後誰還信服天子的法令。

第四,平衡後宮實力。自己是怎樣一步步被蘇培盛引去凌雲峰,怎樣接甄嬛回宮的,皇上自己也不傻,他看得出來蘇培盛偏幫甄嬛。如今甄嬛懷著身孕,擺著半副皇后的依仗,封妃回宮,已是聖寵萬分。倘若蘇培盛在成為她的左膀右臂,怕是皇后也難當她的步伐了。宮中的和諧離不開勢力平衡,所以也想這次打壓一下甄嬛,讓皇后漲漲實力,平衡一下。



所以說啊,皇上萬萬救不得蘇培盛。沒想到也是這一次的做法涼了蘇培盛的心,導致他徹底倒向甄嬛。不然最後甄嬛害皇上也不會如此順利的。

歡迎關注我,帶你跟著甄嬛走進雍正王朝,看盡後宮的紛繁複雜、爾虞我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