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半路夫妻走到一起,能幸福嗎?

三個寶寶的奶奶生活日


【情感鑰匙】

取決於兩點。

①彼此的合適程度

②對婚姻的經營水平

在婚姻殿堂裡單獨出現某一種情況是有可能的,但是兩者都出現的話,蝸牛君認為概率較小:彼此很合適,雙方又對愛情有很好的經營能力。如果兩者都不具備的話,這段婚姻大概不會幸福。

【1】經歷過的人會更成熟

這個現實很好理解,經歷過愛情和婚姻的人自然更有經驗,當然這裡面也有風險,主要表現在,有些人因為因為經過失敗過的婚姻變得更加極端,這就是不好的結果。

【2】彼此匹配度是種緣分

實際上來說,緣分是一種宿命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個叫匹配度。不同的經歷與人生註定不同的性格與思維,這種結果很難改變,所以婚姻選擇比努力還要重要。如果兩人本身就很匹配,自然,為幸福的婚姻打下基礎。

【3】婚姻需要雙方去經營

假設兩個人不屬於一見鍾情,也不屬於毫無緣分之人。這個時候雙方的愛情成熟度,包括經營能力,決定著你們能否幸福。

【情感視角】

愛是一種責任,愛是一種包容,愛是一種奉獻。

——【世間有愛、皆為情感】

✍ 關注蝸牛君一起讀人生!


非知名首席情感官


半路夫妻走到一起,幸福的肯定有,大多數是矛盾重重,能湊合過已是不錯了。

我們物流院裡有兩口子是河北人,在我們這租的庫房,早晨出攤去批發市場賣醬貨,平時兩口子早晨天不亮就出攤到中午才回來,下午有時再給客戶送點兒貨,每天都是這麼忙忙碌碌的,也沒見兩口子吵過架。

二月二那天媳婦兒自己回來了,在家自行隔離期間,收拾庫存的貨物,清出來許多存貨都給我送過來讓我餵狗,我問她怎麼一個人回來的?她說她老公沒回來,她婆婆不讓她老公來,讓她老公跟她離婚。我也沒問她因為什麼,人家的家務事我也不愛打聽。

這女的長得特別胖,跟她老公是二婚,女的帶著個女兒,男的沒有孩子,去年夏天放暑假時那個女兒來過,和一個小男孩在我門口玩兒,我問那男人:“你們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多稱心”。他說“不是他的,男孩是他大舅哥的,女孩是他老婆的,他們是二婚,沒有自己的孩子”。聽他口氣好像挺無奈的,現在女人一說要離婚,也許婆婆看兒媳婦兒沒給他們家生孩子不滿意,逼著兒子離婚呢?說不清楚。



有的半路夫妻是比較幸福的,但也有不幸福的。關鍵是看怎麼處,是不是把對方當著自己的愛人,是不是能患難與共。

我有一位鄰居他們是以前在QQ上認識的,兩人都是離異的。認識後兩人相處很好,不分彼此比哪些結髮夫妻還好。共同掙錢大家用都沒有私心。

也有一個熟人,雙方都是喪偶的。住一起十六年了,今年又分開,為在經濟上分不清,雙方自私斤斤計較,怎麼會幸福。

半路夫妻,是難相處的。如果不能相互扶持,自私自利何必又走到一起呢。


君子蘭ycy


只要遇到合適的人,半路夫妻也能幸福。小叔剛40歲就成了鰥夫,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後來他岳父岳母看他一個人孤單,就勸他再找一個。

後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小嬸,小嬸是個能幹的人,之前經歷了前夫出軌後果斷跟前夫離了婚。她遇到了我小叔,覺得小叔人不錯,兩個人就成了。

小叔比較會疼人,小嬸也珍惜這段感情,他們彼此相愛相知,所以他倆婚後的生活很幸福。

半路夫妻在婚姻上都有過不同的經歷,也都有一些經驗,他們再婚後就能取長補短經營好婚姻,遇到合適的半路夫妻都能過的幸福。


小予說


半路夫妻走到一起,是可以獲得幸福的

離婚在當今時代是很常見的事,無非是與前任感情破裂,無法在一起愉快的生活而達成的共識,這個決定有可能讓一個不幸的家庭重獲幸福。

舉個例子,原有家庭就像人生道路上的一輛車,這輛舊車在中途或許出了重大事故,或許發動機出了重大問題,沒有再大修繼續走向人生終點的必要,那麼,夫妻倆慎重商量決定,放棄原有這輛屬於共同的車,各自再作選擇走向人生終點。

再婚,其實就像換車一樣,換一輛新車當然外觀漂亮性能也佳,動力也足方向也還穩定,感覺肯定比舊車強,大概率是更好。但是,人生路很漫長,誰能保證這輛新車使用多年後,不出故障不拋錨,修一修再走向終點也行,但再換一輛車就特別累。

我的一個朋友,是在20年前他30歲的時侯,因為與前夫人三觀不合,經常吵鬧爭執,心中鬱悶而常去酒吧喝酒散心,最終有了外遇,導致與前妻感情破裂而離異。繼任夫人比他小十歲,看重他智慧而有上進心,陪同他一道打拼事業,打造屬於自已溫謦的家。事實證明他重組成功了,事業有成,彼此又相親相愛,一道快樂的生活了十五年。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大家非常羨慕他們的時侯,也就是他們再婚的第十六年,一場政策調控,讓他生意虧得血本無歸,導致夫婦不能共患難,迫不得巳他選擇了第二次離婚。還好,他心態好,也有志氣,選擇從新打工,堅強的面對生活。

綜上所述,半路夫妻是可以獲得幸福的,但是人生風雲變換莫測,夫妻倆一定要珍惜緣紛,經得住考驗。衷心祝福再婚夫婦們幸福,天長地久


春之情


有的夫妻,雙方都是再婚,我們稱作“半路夫妻”。這種再婚的家庭,一般都是和睦融洽、幸福愉快的。但也有一些半路夫妻感覺對方不真心,因為雙方都各自經歷了曲折的生活道路,不容易互相達到諒解。引起不和睦的情況,大抵有以下幾種:

一是,有了新人懷舊人。這多數發生在與前夫或前妻感情彌篤的半路夫妻身上。往昔夫妻情深,總不免處處與“新人”作比較,產生“新不如故”的感覺,並且無形中在態度、行動上有所流露,影響夫妻間的感情。其實,對於舊日的愛人雖然可以懷念,但更重要的是既然已經組織了家庭,就應該培育雙方的感情,共同為創造新的家庭幸福而互相體諒,互相信任。逐步加深與愛人的感情,達到親密無間。

二是,有的半路夫妻不大善於與對方前夫或前妻的子女相處,總是心存疑忌,不能與親生子女一視同仁,這也是引起夫妻糾葛的一個因素。例如,有的半路夫妻再婚時各帶一個,婚後卻是你親你的孩子,我親我的孩子。明顯的偏愛,會使本來親密無間的夫妻產生隔閡。

三是,有的半路夫妻,因孩子留在前妻或前夫身邊,他(她)們總是牽腸掛肚,念念難忘。出於親子之愛,不免揹著丈夫(妻子)給孩子買這買那,一經對方發覺,自然引起誤解,產生感情上的裂痕。處理這類問題的原則是,屬於法定該負擔子女撫養義務的,夫妻雙方應互相體諒,不應非難、阻撓。對於不在法定範圍的。則不應勉強,只要經濟條件允許,丈夫和妻子給子女送點禮物什麼的,就應給予支持,這是一種親子之愛,不必猜疑嫉妒。如果能做到互相諒解,還可加深夫妻感情,而決不是相反。當然,這一切不可揹著愛人做,而是要商量著辦,更不可獨斷獨行。只要胸懷坦蕩,總是能夠得到愛人支持的。

此外,半路夫妻的一方是否可以見前妻或前夫?原來的夫妻,雖離了婚,但同志或朋友關係還是存在的。當然,再婚以後,一般應自覺迴避這種不必要的會見,即使雙方有事相求,也應及時將情況告知愛人,說明原委。如果確有必須會見、協商的事,也須事先告訴愛人,這是對愛人應有的尊重,必須謹慎處之。

俗話說:“夫妻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摯愛和信任對於再婚的夫婦是十分重要的。一旦重新組織了家庭,就必須互敬互愛,忠貞不渝,並肩攜手,恩愛白頭。


內在工程


都說半路夫妻,早晚得散,但是生活中有些半路夫妻過的比誰都要幸福。所以,夫妻間日子過的幸不幸福,那還得看兩人是怎麼經營婚姻的。



小姨和小姨父就是一對半路夫妻,但是兩人現在過的挺幸福的。

小姨年輕的時候長的好看,追求的人也很多,可能人在被人追捧的時候都會飄起來吧,對於追求她的人她一個看不上,而是看上了一個外來務工人員,那時外公外婆極力反對這門婚事,但是小姨鐵了心要嫁。

婚後,小姨跟隨姨父回了安徽老家,可能生活習慣不一樣,小姨在安徽生活的不習慣,想要姨父回版納生活,但是姨父不同意,姨父擔心小姨逃跑就把她關在屋子裡不讓她出門,直到小姨生下女兒後,姨父外出打工,小姨帶著孩子找機會跑回了版納,離了婚。

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還要面對村裡的閒言粹語,小姨的日子很難過。後來,在打工的時候小姨遇到現在的小姨父,也是一個離異男人,也帶一個孩子,可能是同病相憐吧,兩人很快在一起重新組建了新家。



曾經聊天的時候,聽小姨說過兩段婚姻的感受,雖然輕描淡寫,但是可以聽得出來,她對現在的這段婚姻很滿意,很知足。

第一段婚姻:就像一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咒語,回想起都是噩夢。

第二段婚姻:沒有浪漫,沒有激情,但是很踏實,可以踏踏實實過著柴米油鹽的日子。小姨說:“平平淡淡就是福”。

小姨也說:“半路夫妻最大障礙其實是孩子,尤其是雙方都帶著孩子的。當人後媽後爹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兩人不是充分相信對方,很容易因為孩子產生誤會。



所以,我覺得每一個人應該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能因為離過婚,生過孩子就不能擁有幸福的婚姻了。

當然,半路夫妻也不能只考慮自己,如果有孩子,一定要顧及孩子的感受,要得到孩子的同意和支持。


美哉生活


這個半路夫妻或者說原配夫妻幸不幸福,都是看兩個人怎麼去面對生活。並不一定原配夫妻,他就一定很幸福,或者說一定不幸福。也不是說半路夫妻他就一定不幸福,或者說一定會幸福。

因為生活都是靠自己或者說兩個人雙方一起努力去創造,去打拼,幸福也是靠大家一起去爭取出來的,比如說我跟你是半路夫妻,那麼肯定也有一個磨合的時間段。不可能說今天我跟你認識誒,你是離過婚的,我也是離過婚的,然後就馬上在一起,那也不可能就像戀愛一樣,都有一個時間段看看大家合不合適,性格方面習慣方面,為人處世等等都需要去磨合,去看看對方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去選擇。是不是適合自己去過下半生的那個人,大家談得來,有共同的觀點,有共同的愛好價值觀,世界觀都一樣誒,這樣的都一拍即合,可以在一起,那就在一起好了。不管生活是怎麼樣,反正總得有一種方式要過下去。總有人過得好,總有人過的不好,但是既然選擇就不會有後悔的餘地,只能說有後悔的權利。

選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也是自由的。信不幸福也是靠自己。但是選擇幸福或者說選擇不幸福,這個是每個人都把控不了的。只能說選擇了就要過下去,過不下去的時候再做其他的選擇。為自己的幸福選擇不同的方式。這樣,只會讓自己過的好一點。不會因為一段感情或者說一段婚姻讓自己變得頹廢,變得不那麼自信,或者說對自己失去信心。

在我身邊也有很多半路夫妻,他們也會過得非常好。所以說不管怎麼樣的一種夫妻都是靠自己。我相信大家身邊也有很多這種生活的例子。不管說原配也好,還是半路也好,總有過的好的或者說不好的。都是很正常的。


睥睨看天下


半路夫妻,能夠幸福,取決於很多因素,我覺得主要因素則是本人是否能夠在之前的經驗中有所總結,並學會珍惜。

一、關於幸福

我想對於“幸福”的理解,可能經過了一段婚姻之後的人更有深刻體會。也許上一段婚姻,曾經歷了苦難背叛、婆媳矛盾、家庭糾紛等等,尤其對於曾經遭受過苦痛的人來說,第二段婚姻而組成的“半路夫妻”也許會更加“幸福”所帶來的甘甜。

二、惜福

懂得感恩的人,一般都懂得惜福。“半路夫妻”能夠幸福的人,大多都是懂得珍惜幸福。他們深知曾經錯過是多麼稀罕,於是遇到了如今的“緣分”便會比常人更懂得珍惜。幸福不是幻想出來的,而是付諸實踐“將心比心”換來的。名人裡半路夫妻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陳數和趙,趙曾經有過一段失敗婚姻,而當幸福再度來臨時,他便抓住並珍惜。陳數說在家中老公會給自己和兒子(繼子)做飯,一位殿堂級鋼琴家都會為妻兒下廚,可見他多麼熱愛家庭,多麼珍惜幸福。陳數也沒有再要自己的孩子,與繼子一起快樂幸福生活。

三、反例

曾記得之前有一個沸沸揚揚的報道,某網紅被其丈夫毆打一時引起公憤。再瞭解才知道,這位丈夫曾有多位前妻,並且都曾有過這樣的暴力行為。這樣的人,他即使經歷所少次,都不知道悔改、收斂,甚至變本加厲,那麼這樣的“半路夫妻”則不會幸福。

四、結論

所以,半路夫妻能否幸福,取決於雙方能夠懂得珍惜並付諸實踐,若不知總結,那麼也會偏離幸福的軌道。


姍姍很貪睡


半路夫妻,指雙方都是再婚的夫妻。對於這種婚姻,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一些人認為,半路夫妻有過一次婚姻的經驗,知道了自己婚姻失敗的原因,不會再重蹈覆轍,懂得怎麼去處理婚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更懂得怎麼去愛另一半,所以,會過得比初次婚姻好。也有人認為,半路夫妻都是婚姻中的失敗者,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即使再來一次,面對比初次婚姻更難的考驗,必定會再次失敗。 不管是初次婚姻還是再次婚姻,想要過得幸福美滿,終究是要看人。兩個人哪怕其中有一個人品不好,這段婚姻基本就完了,如果兩個人人品都還好,就要看兩人處不處得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拋掉人品問題不管,原配夫妻還有兩人共同的美好回憶,一起經歷過風風雨雨,患難見真情,這就是原配夫妻的好處,是他們維持感情的籌碼,生活中的矛盾都能因為曾經對對方的深愛而化解。而且兩人還有共同的後代,不會為繼承人等問題煩惱,因此,原配夫妻之間是十分信任對方的。而半路夫妻對比起來,就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了,兩個心中有其他人的男女在感情變得不再火熱後,才走到一起,可能各自還帶著孩子,兩人很難為對方打開心扉,把對方當做自己的原配來看待。而且生活中還要遭受別人的指指點點,結婚得到的非議不比祝福少。 一日夫妻百日恩,能修成夫妻是兩人之間的緣分,不到最後時刻,還是不要輕易離婚的好,畢竟人無完人,或許離婚之後再也找不到一個合適自己的人,只能孤獨終老。而如果已經和別人成為了半路夫妻,就要懂得吸取教訓,不要一錯再錯。 半路夫妻跟原配夫妻比起來,優勢就在於兩人已經有了婚姻中的經驗,以及兩人在此之前並沒有積累什麼怨念,但是,如果這些經驗不足以解決這段婚姻的難題,可能會再次以失敗告終。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例外,當原配夫妻之間處不來時,離婚後又遇到了一個十分適合自己的人,這種情況過得就會比和原配的婚姻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