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家》中嚴叔嚴嬸被兒子兒媳趕出家門,你怎麼看?

漫天風沙188


在我生活圈子周圍確實存在不少這樣的例子,只是影視劇的表現更為殘酷,嚴叔嚴嬸辛苦了一輩子,為兒子全款買下的房子之後卻要看著親家母和兒子一家其樂融融,老兩口無家可歸,也反映了當代一些社會現象在劇中被無限放大,劇中的情節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性:

1、當代年輕人結婚女方在按揭買房的情況下,因為要共同承擔貸款壓力,會要求男方寫上自己的名字,以保護自身的利益,可劇中,兒子已經結婚並且兒媳已經懷孕,嚴家二老還是全款買房,這種不合理要求,為何會被痛快的答允?現實生活中會不會有這樣的結果,也只能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2、嚴叔嚴嬸在未和兒子商量的情況下退掉房子,準備搬去和兒子同住,結果到了門口才知道親家母已經搬進來,兒子連門都沒讓進就給攆了回去,是嚴家二老對兒子兒媳太過信任?兒子有了媳婦忘了娘?不管怎樣房子有兒媳一半,法律上有一半的支配權,讓孃家媽過來住理所當然,可是當嚴家二老敲門時親家母,卻反客為主稱:哪天邀請您過來做客?也確實很諷刺,從而得出結論養兒不一定能防老,女兒就算嫁出去也還是自己家裡的水。











源大王


昨晚追劇追到這一集,真的淚目了,相信很多人都在懷疑那句,我養你小,你養我老,養兒防老!是啊,父母花了一輩子的心血,省吃儉用的來到大上海,在上海賣了10幾年的包子,攢了300多萬給兒子全款買了一套房,捨不得兒子婚後壓力太大,當徐店長提醒他們可以貸款的,他們捨不得孩子們每個月還那麼多,多還那麼多利息,覺得全付為孩子們省了很多,為了家庭合睦,還加了兒媳婦的名字,回到包子鋪,開心極了,滿心期待到新房子的日子,規劃著怎麼睡,怎麼帶孫子,臉上露出了對這個城市的安定的期待……可是一切,當他們拉著一車的家當,把租房退了,去投奔兒子,大包小包的扛上了樓,汗溼的衣服,滿心歡喜的敲開了門,看到打扮時尚的親家母,熟練的打擾衛生,儼然成了自己家,老兩口為了孩子的和睦,體諒兒媳婦懷孕,什麼也沒說,就說自己是來看看的,最可恨的是他們的兒子,那麼多東西,老倆口扛下去了,嚴目強忍眼淚的往下走,兒子都沒幫著送送……那一刻,外人看的好心涼,可是老嚴夫婦不怪他,看他們推車車離開的漫漫路,眼淚忍不住了,那種流落街頭的感覺,太讓人揪心,天下父母心,好苦!

願天下的孩子都可以多關心父母,在能力範圍內去孝順父母,家合萬事興!





萌娃美美


我今天剛看了這一集,當時老兩口高高興興的去,嚴叔還說叫嚴嬸去照顧懷孕的媳婦,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老兩口對媳婦非常的關心,不是不講道理的老封建思想!可到了家門口發現是親家母開的門,媳婦兒子都出來了,可最讓氣憤的就是兒媳婦看到公老兩口來了也不叫一聲,直接扭頭就走了,對於兩口的到來一點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媳婦兒走了,兒子向門口走了幾步對爸爸媽媽說,我有時間了過去看你們!但老兩口還是說多幫丈母孃乾點活,照顧好媳婦兒,就走了。想想當時多寒心!看到這可以知道媳婦兒子一點基本禮貌都沒有!做人最基本心疼父母的心都沒有!這樣的子女養大幹什麼!從這裡也看出了教育的失敗,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孝敬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為了生活也不容易!烏鴉都知道反哺之情!為什麼人不知道?所以不管兒子女兒對長輩要有感恩的心,尊敬長輩!希望我們大家都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愛!


小朱朱仙女


今天看到電視劇《安家》中,嚴叔嚴嬸滿心歡喜的提著大包小包行李去新房被兒媳和兒子趕出家門這一場景的時候,心裡很難受。

這一對忠厚老實的老夫妻倆,起早貪黑賣包子一輩子,給兒子攢錢在上海買了一套房子,房產證上寫名字的時候,兒子非要添上兒媳的名子。對於兒子來說這情有可原,畢竟愛自己老婆嘛。但是,後來老兩口要搬來住的時候,卻發現沒有自己兩個人的一席之地。這一下寒了多少父母的心啊!

現如今,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參加工作之後都是租房子,奮鬥幾年以後,在父母的幫襯下付首付買一套房子,這可是父母攢了一輩子的血汗錢啊!試問哪個孩子不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啊,父母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畢竟他們是愛自己兒女的。

嚴叔嚴嬸何嘗不是天下父母的一個縮影,她們的兒子不孝,以至於兒媳也不孝。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作為兒女,我們能做的就是多一份孝心,大家說對嗎?!


小Q話影


《安家》中的嚴叔嚴嬸被兒子兒媳趕出家門時,我的心裡真得不是個滋味,這就是卸磨殺驢的真實再現。



《安家》裡的嚴叔嚴嬸真得就代表著現實生活裡的每一位含辛茹苦的父母,他們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他們心裡唯一的希望就是兒女們能安家立業,有一個溫暖又溫馨的家。

嚴叔嚴嬸來到上海,一直租住在狹小陰暗的出租房裡,開著一家小小的包子鋪,每天起早貪黑的買包子,賺得每一分錢都是辛苦得來的,就這樣一分一分的攢了320萬。


兒子要結婚了,他倆準備給兒子買房子,找到了徐姑姑的房屋中介,經過一番的思量和決斷,也沒有聽從徐姑姑的建議貸款買房,一定要全款買房,可就在籤協議的時候,兒子卻告訴他倆說要在房產證上加上兒媳的名字,因為兒媳已經懷孕了。嚴叔嚴嬸一聽到兒媳懷孕了,一高興就同意了,卻沒有去想這樣的草率的行為是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就這樣他倆用320萬全部的血汗錢都付了房款,當他們收拾好了所有的東西準備搬到新家的時候,他倆的喜悅溢於言表,畢竟這是他們奮鬥了大半生的結果,終於在大上海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並且還打算著兒媳生下孩子,要給兒子兒媳帶孩子。


當他倆大包小卷的來到他倆的新家的時候,出門相迎的是他倆的親家,一臉皮笑肉不笑的模樣,嘴裡說著客套話,情緒裡全是厭棄。媳婦更是連個正臉都沒有,一直背對著他倆個,兒子嘴上雖然相對和氣,卻也帶著嫌棄的臉色,也就上前了幾步連門口都沒到,明擺著就是不希望他的父母打攪他們安逸的生活。

嚴叔嚴嬸卻還顧及著所有人的臉面,體諒著別人的心理,知難而退,訕訕而退,扛著那麼多的東西下樓,可恨的是他們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竟然無動於衷的連動都沒動,真得是禽獸不如的玩意。


看著年邁嚴叔嚴嬸被自己的兒子趕出家門,心裡真得不是個滋味,兒子的嫌棄是他倆最致命的傷。

當他倆回到包子鋪繼續賣包子的時候,遇到房似錦,一說到房子的事滿眼含淚,那份孩子給予他倆的創痛是難以癒合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所希望的不外乎就是天下的父母都能大歡喜,大安康,大幸福。



寄居蟹的雞毛蒜皮


我真心覺得這是社會上的一種真實寫照,爸爸媽媽起早貪黑的去蒸包子賣,在上海那座大城市打拼,然後給兒子買房子,好不容易攢了一輩子的錢,而且嚴叔嚴嬸兒人還比較善良,在最後一刻把房子加上了兒媳婦的名字,徐姑姑建議貸款買,然後可以分期付款,就是考慮到以後的問題,後來嚴叔嚴嬸還是沒有聽徐姑姑的建議。

我張姨家給兒子兒媳也買了房子,每個月都幫還房貸,兒媳婦不上班,兒子自己掙錢養家,張姨每年補貼孩子5萬塊錢,真是貪黑起早的,種了好多地,姨夫開車給人家耕地賺錢,有時候拉磚掙錢,都給了兒子兒媳婦,後來兒子跟兒子吵架,婆婆就勸他倆別打,說自己辛辛苦苦的就希望大家和和氣氣的,沒想到兒媳婦不樂意了,以後再也不和我張姨說話了,大家都說錢給出了冤家了。

我覺得:

1、兒媳婦和婆婆之間的關係不好,責任都在兒子身上,從小的教育觀念也有問題,從小就讓孩子知道一定要懂得感恩,懂得孝順老人,否則父母買了房子,然後寫了兒子兒媳的名字,岳母可以住在這裡,爸爸媽媽倒是不能住了,這也太對不起爸爸媽媽了。

2、孩子在18歲以後,就成人了,自己掙錢去買房子,爸爸媽媽可以在你錢不夠的時候進行補貼,或是父母幫你付首付,其餘的錢由孩子自己來還,這樣孩子自己也有生存能力。

3、如果爸爸媽媽買房子,尤其是全款買的房子,就需要寫爸爸媽媽的名字,以後爸爸媽媽也有個養老的地方,不能是父母掙錢買房,到最後卻沒有地方住。

4、實際當中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可以買一個大點的房子,並申請婚前協議,這房子父母有居住權,這樣父母也有了保障。


婉婷流浪者


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昨天晚上剛剛看完這一集安家差點把我氣死,不說別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你養大,從不指望你去報恩,你卻這樣對待父母,當打開門的一瞬間,我看到他兒子跟媳婦一起出現在畫面裡,而他兒媳婦轉身就走了,真是上火,我多麼想他兒子跟他媳婦大吵一架,然後把他爸他媽接進來。我估計百分之99的觀眾都是跟我想的一樣,但是一定惡有惡報,後面走著瞧。


抬槓小青年


看到《安家》裡勤勞善良的嚴叔嚴嬸,被兒子兒媳婦趕出家門,我內心很心疼老兩口,話說養兒防老,誰知道他們卻養了個白眼狼,辛辛苦苦一輩子的積蓄,都拿給兒子兒媳婦買房了,結果他們卻把老兩口趕出家門,真的令人心寒。

人善被人欺,老兩口太過善良,處處為孩子著想,對人不設防,其實這件事上也告訴我們幾個道理:

1.養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教會他感恩,孝順

我們辛苦養育一個孩子,不求他/她大富大貴,但是希望他/她能夠是一個純正,善良的人,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教會他/她感恩父母,孝順父母,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對他/她好是理所應當的。或者你的家業都應該給他/她繼承。

2.不要太低谷人性,尤其是在錢這件事上

在籤買房協議的時候,房似錦和徐姑姑都建議嚴叔嚴嬸貸款買房,付一部分錢做首付,剩餘的錢留作它用,他們擔心孩子壓力太太,其實當時就應該如此,給他們付個首付,剩餘的房貸由他們來還。而且他們的兒媳婦還要求在房產證上加上她的名字,老兩口知道她懷了自己的孫子,覺得以後就是一家人了,就毫不猶豫的決定加上她的名字。




3.你不仁不要怪我不義,實在不行就走法律途徑

不要講為了孩子忍忍什麼的,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們不義,不贍養老人是犯法的,所以老嚴夫婦可以去告他兒子,何況他們住的房子也是老兩口一個包子一個包子辛苦攢來的,這種不孝而且忘恩負義的東西,就應該受到懲罰。


如果是我,可能真的不會像老嚴夫婦那樣就走了,那我就要住下去,兒子做不了住。我自己花錢買的房子,我憑什麼看別人臉色,不讓住,我就打地鋪,屋裡不讓住,把我往外趕。我就躺地上,說不舒服。反正我賴著不走了。

不過換句話說,老嚴夫婦如果真的這麼做的話,他們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結局,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種犧牲式的父母,往往結局都不會太好,很容易有個極度自私的孩子,日常生活中朋友也是如此,你會發現那種特別好的人周圍,周圍總是圍繞著極度自私自利的人,而且奇怪的是,他們關係還特別好。


離漠漠的優質夢


“老嚴夫婦”在上海開包子鋪多年,每天早起貪黑的賣包子,無論多累老兩口都覺得非常開心,因為他們心裡一直有一個目標,就是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給兒子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婚房,老兩口也能在上海有一個立足之地。

“老嚴夫婦”被趕前兆,徐姑姑早有擔心:

當初“老嚴夫婦”買房時拜託給了徐姑姑,徐姑姑後來交給了王子建,而由於房似錦無意中聽見,正好宮醫生的房子急售,便把嚴叔這單生意撬了過來,之後便和房似錦達成了協議,而且看房過程中也非常滿意。

就這樣老兩口高興的待著兒子兒媳婦,到店裡簽約協議,而正當簽字的時候,兒子卻提出要把媳婦的明細加上,當時老兩口確實有些猶豫、不高興。但是當兒媳婦說已經懷孕了,老兩口非常高興的就加上了兒媳婦的名字,畢竟買房就是為了自己的兒子,沒有必要鬧不愉快,也沒有多想!

即將簽約的時候,徐姑姑看要寫上兒媳婦的名字,曾提醒老嚴夫婦是不是待一些款,這樣即能減輕老兩口的壓力,留下一部分錢老兩口也有一定的保障,畢竟300萬不是小數目,可老兩口沒聽!當時徐姑姑就覺得不穩妥,可沒想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老嚴夫婦”高興搬家,卻被兒子趕了出來:

“老嚴夫婦”騎著三輪拉著包裹,高興的前往新房,準備伺候兒媳婦的時候,卻遭兒子嫌棄!開門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親家母,沒想到自己花一輩子積蓄買的房子,卻讓親家母捷足先登!

而且親家母還諷刺老嚴夫婦,這大包小包的是來洗衣服嗎?真是太氣憤了!老嚴兩口一看只能找個理由說,路過而已!兒媳婦更是連看都不看老兩口一眼,兒子卻說:“爸媽你們先回去吧!有時間再去看你們”,這是兒子應該說的話嗎?

房子是自己父母買的,怎麼感覺兒子表現出一種上門女婿,倒插門的感覺!窩囊、氣憤!就這樣老嚴夫婦含淚而去,便走邊哭,有苦只能往肚子裡咽!

“老嚴夫婦”真心付出,卻讓人心寒:

“老嚴夫婦”是一對好父母,卻沒有生出一個好兒子。嚴叔花光積蓄,全款給兒子買了一套房,本想一起住進去,沒想到兒子的計劃裡,壓根沒有爸媽的位置。

嚴叔夫妻帶著行李去新房子,結果兒子只讓丈母孃住進去了,而自己的爸媽,卻拒之門外。說得好聽是“勸”回去的,實際上就是“趕”出去的。嚴叔夫妻把租的房子退了,兒子又不讓他們進門,根本就沒有地方可去。

這一幕反應出當今現實的婆媳關係,與兒女對待父母的問題,看得讓觀眾十分氣憤?老嚴夫婦花光了一輩子的積蓄買房住,到頭來,成了無家可歸,面對兒子的攆,親家母的沉默,兒媳的不露臉,老嚴夫婦沒了地方住,到頭來卻流浪街頭!

答題小結:一心為子女付出,而換來的確實子女的冷漠無情!大半輩子的積蓄全投給子女,希望老有所依卻換來子女的“白眼”,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劇中老嚴夫婦兒子的不孝順,大部分也是二老的過於溺愛造成,靠誰也不如靠自己,老人還是得多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啊!

本回答純屬個人觀點,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如有疑問請留言,必回覆。謝謝!


綜娛一哥


其實,這是一個典型“中國式”家庭矛盾衝突。

一方是傳統中國父母,窮盡一生為了孩子;一方是現代社會下的兒子兒媳,兒子無主見怕老婆,兒媳要安全感要房子。

嚴叔夫婦一輩子省吃儉用攢錢給兒子結婚買房,從不考慮自己,也沒有自己的生活



來到上海幾十年,靠著一個賣包子的鋪子,老兩口每天起早貪黑揉麵、蒸包子、賣包子,一個包子賺不了幾個錢,但他們愣是攢下了320萬。



夫妻倆樂呵呵的拿著全部的家當去給兒子買房,沒有絲毫捨不得。定下來後,為了不讓兒子背上貸款每月還貸,愣是付了全款,一點錢都沒留給自己。



寫房產證名字的時候,心疼媳婦把她當自己人,於是同意了兒子在房產證上加上了媳婦的名字。

像這樣的一心為孩子的父母,這樣疼媳婦的公公婆婆,本該過上母慈子孝、兒孫滿堂的幸福生活。

但現在的孩子,與以前的孩子有些不一樣了。

兒子剛工作無能力,只能依靠父母買房;婚後無主見怕老婆,為小家選擇委屈父母

現在中國的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剛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要想靠自己的能力買房太難了,大多數人,還是隻能靠父母。嚴叔的兒子就是其中一個。

而且現代社會,男女關係普遍呈現女強男弱的態勢,大部分男生面對女朋友或者老婆,都沒有很多可商量的餘地。想要每一天過得舒服一點,就只能依老婆,哪怕讓父母受點委屈,他自己都能自欺欺人,騙自己說沒有多大的事情。



也許看慣了社會上的爾虞我詐,掙扎求存,學會了做事要利己,但是,卻不該以這樣的心態去對待一心為自己的父母!

這在潛意識裡,就是“柿子撿軟的捏”!



他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怎樣的人,哪怕他做得有些過分,他明白爸媽也會照樣愛他護他。可是老婆就不同了,讓老婆不開心了她就會大吵大鬧,會讓他不得安生。所以他選擇了委屈父母。殊不知這樣一來,從此以後這架天平就傾斜了。

在婆媳關係裡,男人的處理方式很重要,直接關係到一個家庭是否可以和諧美滿。

兒媳婦要安全感要房子,生孩子要親媽照顧,嫌棄寒酸公婆

現代社會,在很多女生的觀念裡都是要先買房,然後才能結婚。並且為了給自己婚後生活一個保障,會要求房本上加上自己的名字。這些已經演變成了很多人默認的社會規則,也是很多丈母孃找女婿的基本要求。



可是劇中兒媳婦倩倩的問題在於,她不懂得感恩和尊重公婆!

買房之前她好言好語哄著二老,買完之後立馬變了一個人,眼裡滿是不屑和鄙夷!

在這個經典矛盾衝突裡,因為兒媳強勢不懂感恩,兒子軟弱好面子,最後受委屈的只是父母。

如果兒媳懂事一點,兒子做好兩邊的安慰工作,公公婆婆全力扶持,一家人的日子本可以過得令人羨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