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對於佈置什麼家庭作業都不做、家長也置之不理的學生,老師該怎麼辦?

愛小豬的媽媽


對於佈置家庭作業什麼都不做,現在的家庭作業全都是微信群佈置的,這樣一來做不做作業的責任全都給了家長,如果沒有完成就在微信群裡點名批評,所以有時候不管老師還是家長都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家長為了生活並不是整天都呆在家考慮孩子的學業怎樣,怎樣的,這也導致很多家長敢怒不敢言的原因!

現在我一部手機最少有7到8個老師要求下載的關於學習的軟件,如果是我我有時間我會打開教教孩子,但換成老人呢?

我女兒正在就讀的學校佈置作業我也是服了了,不管中午放學還是晚上放學都有一大堆沒完沒了的怎樣,每天都11點多都無法完成


大夥伴與小夥伴


對於佈置什麼家庭作業都不做,家長也置之不理,老師能怎麼辦,只能掙扎之後涼拌。

我的辦公室有兩位初二的班主任,我們辦公室的走廊常有學生來寫作業,都是家庭作業沒有完成的。或者語文課文沒有背誦下來,或者英語單詞不會,總之,位置天天不空缺,有的孩子天天來,我們都認識了。班主任也嘗試著給家長打電話,負責任的家長,孩子的作業情況確實有好轉,但是多數堅持不經常,好幾天。不負責的家長不接電話,有的乾脆關機。

老師們還在掙扎,家長不管,我管。天天看著寫,考,不會,還去寫,再考。我也問過他們,家長都放棄了,老師怎麼還在堅持?老師們也表示很無奈,這樣的孩子不管就徹底完了,放棄學習就意味著要鬧課堂了,會影響其他同學,會更難管,管學習比管紀律要省心。

家長都放棄的孩子,即使老師還在拼力拽著不放手,成績真能提高嗎?老師苦笑著搖頭。

尤其是現在非常時期,校外教育機構也都停止,家長一定要上心,看著孩子寫作業,你先掉鏈子放棄了,孩子也就鬆懈了,慢慢撤退,退到谷底在想拉已經來不及了,後悔莫及。

家長們,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千萬不要放棄。


元氣女神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認為先別忙著讓他寫任何作業,記住:別忙著讓他寫任何作業。那麼怎麼辦呢?

作為老師,要了解這類孩子,瞭解孩子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這個孩子在班級中的存在感,人是在集體中成長的,集體中他存在的姿態,比如,他在班級最善長什麼,他在班級裡是內向還是外向的,一般和誰走的近,他對每一個科目老師的印象,有沒有受過同學們欺負,甚至瞭解他的過往的學校經歷,問問孩子以前和他在一個班級的同學或者聯繫一下以前甚至小學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有些孩子以前很優秀,就是近期在他身上發生過在他來說很重要的事情,給他造成創傷,使他改變了。從而不相信任何人,封閉自己。

其次,把目光聚焦孩子的家庭。問題中說家長也置之不理,說明家長對孩子也無可奈何或者極不負責。那麼,我們更不要急於催著孩子回家寫作業了,催促家長了關注孩子作業了,瞭解家庭狀態,家庭構成與背景,家庭人員變化,從中找出原因,也許孩子因家庭重大變故使他難以接受。或者家長有家庭暴力傾向等等。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通過以上的瞭解與把握,我們走近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當然走近孩子,可以有許多辦法,先前的瞭解為我們走近孩子打下了基礎,投其所好,共情感化:多設計孩子善長的,拿手的,感興趣的內容,使他積極參與,找到成就感,找到自信,對於他的困惑,苦惱,甚至痛苦,給予最大化的理解與共鳴。從而取得孩子的信任,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近而慢慢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孩子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次成形的,需要等待。





木子悠格


家長不管?現在的人都把自己的孩子看得重,正常上學後還給報的這樣那樣的補習班興趣班。實在不管,恐怕是力不能及。我兒子的一個同學,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帶著,父母山高路遠管不上,爺爺奶奶不會做管不了,因此作業一直都不做,學習成績也特別差,老師呢也就讓學習好的幾個學生輪流給補補課,也算盡心了。我兒子回來還給我說他怎麼幫助,我說幫同學學習自己就當複習,還能鍛鍊自己。對沒人管的孩子我們也只能這樣了。



新心情的第一天


說這些的前提是家庭作業的量要合適。現在的學生真是膽子大啊,敢不做家庭作業。我們小時候家庭作業是必須要完成的,不用家長強迫,是自己逼著自己哪怕做錯了也一定能要完成,完不成會覺得很丟臉,因為第二天不交作業的老師會在班上點名,而且還要罰站,全班同學那眼神能讓我羞得無地自容。就算罰了站,晚上依然要補交作業,加上新作業一起寫那要寫到半夜去了,那滋味太酸爽,所以我不敢不交作業。

學生不想寫作業倒還算正常,但家長不管這個就不能理解了。現在的社會是知識當道,沒點競爭力以後註定被淘汰,就算家裡有一輩子花不完的錢,交給一個不學無術連基本數學、財務知識都沒有的人,幾年就敗得精光了。如果是經濟不好或事一般的家庭,那更不用說了,你孩子要上學就必須寫作業,必須靠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了,不然以後就只能在底層為一口飽飯苦苦掙扎。如果只是學生不寫作業,家長願意和老師溝通,想辦法改變現狀的,說明還有希望,老師還是值得幫助這個學生。如果遇到不寫作業家長還不管的,我認為就不要管了,他爸媽都這樣了,你就算苦口婆心教育也是沒有用的,等這些孩子長大了,社會大學會好好教育他們,讓他們嚐嚐當年不交作業的後果。


朵拉成長樹


面對一群不求上進的學生,曾經我在開家長會的時候說道:你對你的孩子什麼樣,我就對你的孩子什麼樣。我的意思是,你對你的孩子認真負責,那我就會你的孩子全身心付出。你對你的孩子不聞不問,那我對你的孩子也不會太上心。說實話,這可以算作是一種迫不得已的威脅。遺憾的是,但是這種威脅並沒有任何效果。有的家長仍然對孩子不聞不問,理由多種多樣:我不識字,我說她她不聽,我一說她她就哭,我怕傷了她的心……更有甚者,一個家長身患重病 她的理由是:我連自己的命都顧不了了,我還能顧他?如此種種,你讓身為老師的,該如何抉擇?不要求,不管理,說你不負責任。嚴格要求,嚴格管理,說你傷孩子自尊了,投訴你,告你,你甚至有丟工作的可能。親愛的朋友們,你說老師應該如何選擇?


旭日丹珠耀太空



手機用戶6448405427


問這個問題的恐怕是老師吧?而且不是鄉村老,是有編制的公辦學校的職業老師吧?

如果是鄉村教師,很少有這樣問的老師的,因為現在農村,一般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了,因為不打工根本無法養家餬口。爺爺奶奶一般很少懂學校留給孩子的作業的。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了。在農村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所以大家都習慣了,甚至麻木了,所以老師也很少這樣問了,直接去家訪。

事實上,在城市也有類似的問題,有的人為了買房子,特別是學區房。搭上了全家的積蓄,還要還十幾、二十年的貸款,夫妻兩個上班,錢不一定夠。有的夫妻打兩份工,一份正式工,一份臨時工,所以不一定顧得上孩子。當然這只是個例,建議老師做做家訪。鄉村教師經常這樣做的。

當然也有那種有充足的時間的家長的,他們應該不會不管孩子。現在的孩子鬼精,鬼精的。比我們小時候聰明多了。會欺騙家長,就是不肯好好學習。

所以多做家訪,多瞭解一下孩子家庭,跟孩子的父母多做交流。相信這樣的問題多少會解決一點。


太極雲飛揚



孩子不做作業,家長也不管(過於放任的家長是極不稱職的)。要是遇上不負責任的老師,這孩子的學業要玩完了。對於一名負責任的老師來說,無疑等於接到一隻燙手的山芋。



然而,有道是辦法總比困難多,相信魔高一尺,就會道高一丈。

一、有始有終

說的就是:有作業佈置,必有作業檢查。每佈置一次作業,都要求定期檢查或者收起來進行批改,並對批改結果進行打分、評價。對作業未交和未做的學生進行批評和適當的懲罰教育(只要不體罰就行)。

學生沒有不敬畏嚴格老師的,再說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生涯中能碰上一些負責任的老師,也確實是學生的運氣和福份。家長理應充分理解、大力支持和全力協助。


二、“現炒現賣”

時下不是提倡“減輕學生負擔”嗎?(在中高考的指揮棒下)要是真減的話,老師們估計百分之百要舉雙手贊成,學生也是絕大多數沒有意見的,可問題是家長們答應嗎?(這是biao子與牌坊的關係,你懂的)

辦法也還是有的,前提是必須要精心備課,設計好每一個課堂教學環節,以講練結合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做,既有利於鞏固課堂上教的知識點,又能檢查出哪些學生或哪些知識還沒學懂。這就是“現炒現賣”,讓練習在當堂課完成,一舉多得。



三、成立學習小組

在老師的協助下,成立由各科尖子生組成的學習小組。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或者節假日,充分發揮一下尖子生們在學習上的模範帶頭作用。團結廣大願意學習和愛學習的學生,在一起完成課外作業;也能探討各科學習上的內容;探討學習方法和經驗;還能在一起談理想談追求。


四、結對幫扶

採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具體幫扶措施:在老師的協助下,讓成績好的學生收幾位成績中等的和差的學生為“徒弟”;偏科的學生之間進行互補,互相取長補短;老師對取得幫扶成果的師徒給予一定的優待或獎勵。對了,“師徒結對”還能與上面的學習小組相結合哦。經過這麼一搞,完成作業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這些都是我嘗試過的幾種辦法。用得好,確實能收到一定效果,也能提高完成作業的速度和效率,也不用再把太多的作業帶回家裡做了。我在這裡就算拋磚引玉了,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和建議。歡迎在下面評論。如果覺得對您有點幫助,請為我贊。謝謝!


毛毛蟲夢工場


父母是全世界重要的職業

,可是我們基本都沒經過什麼培訓,就倉促上崗了!母嬰悅讀致力為人父母者,提供孩子“生、 養、教”與夫妻互助互愛的知識技能,從精神到營養、健康上撫育新時代中國人!“母嬰悅讀”每天早7點前發佈,誰讀誰受益,名門望族自你始

曾經有一位媽媽與我聊天。

她說:你猜我每天最怕什麼?

我問:是什麼?

她說:我最怕孩子放學回家。

我問她:為什麼?

她答道:因為陪他做作業啊!

每次都氣的我幾乎要發瘋!

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

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烏嗷喊叫、連罵帶教。

分分鐘想要撕作業抽娃的節奏。

可謂是:前一秒親媽,後一秒後媽。

很多孩子都不愛寫作業,怎麼催都無濟於事…你是否想過,換一種方式對待孩子做作業的問題呢?

很多時候,不是作業的問題,不是效率的問題。歸根究底,是方法的問題。孩子一放學回家,你就急著問他,“你作業寫完沒”“沒寫完趕緊去寫”......殊不知這句話背後,透露出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

請全天下的父母記住一句話:“孩子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真愛!”

1

第一句話的問法很關鍵

有位父親他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比較獨特,他從來沒有輔導過女兒做功課什麼的,就是每天回來跟女兒聊十分鐘,只聊四個問題,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

這四個問題分別是:

1.學校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2.今天你有什麼好的表現?

3.今天有什麼好收穫嗎?

4.有什麼需要爸爸幫助嗎?

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其實蘊涵著豐富的含義:

第一個問題其實是在調查女兒的價值觀,瞭解她心裡面覺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是在激勵女兒,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個問題是讓她確認一下具體學到了什麼;

第四個問題則有兩層意思,一是我很關心你,二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問題,包含了很多關愛關懷在裡面,事實上也證明很有效。

問什麼話其實反映了大人的生活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觀,會把孩子向正面或反面的方向引導。

如果一回到家,看到孩子第一句話是:“作業寫完了嗎?”會讓孩子在內心中吶喊:“你們愛的是我還是我的作業?”孩子們無法理性表達內心的意識,只能用行為和父母對抗:頂嘴、磨蹭、坐不住、沉默不語、惹是生非……

2

先寫作業?先吃飯?順序很重要

  • 放學回來先吃水果

孩子學習了一下午,大腦累了、肚子也餓了,先讓孩子邊吃水果邊休息。孩子大腦工作了一下午,他身體的葡萄糖消耗的差不多了,要及時補充。

休息15~20鍾,孩子的大腦有了能量,然後就可以開始做作業了。

  • 在晚飯前做作業

作業在晚飯後進行,對孩子的作業效率是不利的。人人都有這樣感覺:在飽餐一頓後,人就懶洋洋的。

如果在吃飯後讓孩子做作業,孩子一般都不太情願,注意力也不集中,大腦效率也低。因此,專家提倡孩子寫作業在晚飯前進行。

晚飯什麼時候吃,家長是可以控制的。最好在孩子放學回家休息的時候,家長做飯;如果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在做飯,孩子嗅到飯菜的香味,食慾就上來了,也就很難再專心寫作業了。

如果做不到晚飯前做作業,那就讓孩子在吃晚飯後多休息一會再做作業。

  • 允許孩子做一會玩一會

和孩子達成協議:允許孩子做一會作業,玩一會。這可能與家長的教育觀念相牴觸。

為什麼要做一會、玩一會呢?當孩子用心做作業時,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高速地運轉,十幾分鍾後,大腦的葡萄糖就供應不足了。

如果孩子不主動停止工作,大腦就會形成壓力。大腦為了轉移壓力,就會指使孩子去玩。此時,不是孩子玩,而是他的大腦要孩子玩。我們家長不懂,往往責怪孩子不用功,貪玩,這是不公平的。

3

孩子寫作業時,正確的陪讀方式

  • 孩子認為家長在玩自己卻要學習,這樣是不公平的

很多家長一邊看電視或者拿著手機玩,一邊監督孩子,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 。這時,孩子心裡是很不高興的:“憑什麼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你這樣做會更好:在一旁看書,不打擾孩子學習寫作業,當孩子有不懂的地方,能及時問你,給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

孩子會受你的感染,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因為,你做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 孩子寫作業拖拉、不專心,很晚作業都沒寫完

很多家長想到第二天孩子還要上學,自己也要上班工作,就會訓斥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還沒寫完!我不看一會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雖然家長很焦急,但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或者因為家長在一旁盯著感到緊張而寫不出來。

你這樣做會更好:嚴肅、平靜地對孩子說:“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現在到了睡覺的時間,沒寫完也不準寫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孩子會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心裡想:“沒做完作業,怎麼好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不然會被老師批評。”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

  • 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

很多家長催趕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孩子還是不理會,於是,怒氣沖天地把電視關掉,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寫作業或睡覺了,心裡埋怨,說家長是“暴君”。

你這樣做會更好:平靜對孩子說:“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老師會批評的。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

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寫作業。這就好比我們大人常說的“給雙方一個好臺階下”,道理他們都懂,但孩子不喜歡被命令。

  • 孩子作業寫得很潦草

很多家長一看就忍不住要發火:“怎麼寫得這麼亂,你就不能寫好點?”甚至氣得把孩子的作業撕了。孩子只是茫然,不知所措,不明白到底怎樣才好看呢?久了也不當一回事了。

你這樣做會更好: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因為作業寫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沒法批改,所以你必須重寫了。這是我們說好的“規定”,不能破壞。

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讓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孩子也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