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貴州在大數據方面領跑,其他省為何沒有這個覺悟?

圍欄雜社


首先,要看貴州在大數據方面領跑的龍頭企業『雲上貴州』。

2017年07月12日,貴州省政府與蘋果公司簽署iCloud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雲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簡稱『雲上貴州』)正式成為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運營iCloud服務的唯一合作伙伴,蘋果公司正式選址貴安新區,建設iCloud服務的全國主數據中心。

前段時間,不少蘋果用戶早前都收到了蘋果推送的消息,消息稱 2018 年 2 月 28 日起,中國內地客戶的 iCloud 服務將轉由『雲上貴州』運營,蘋果用戶通過 iCloud 存儲的所有數據都將轉移到雲上貴州,並受其條款和條件約束。

為了促成這次合作,雲上貴州公司和蘋果展開了近兩年的艱難談判。目前,蘋果已在貴州貴安新區註冊了實體公司,將與雲上貴州公司共同在貴安新區建設大型數據中心。

來自貴安新區大數據辦的消息,該數據中心投資金額達10億美元,佔地1000畝,將分兩期建設,目前已完成選址工作,尚未開工。預計今年將開工建設,到2020年初可投入使用。屆時,中國大陸iCloud用戶的所有數據將由海外遷至雲上貴州公司運營的數據中心。

貴州省的大數據建設要從2013年說起

2013年,貴州的大數據產業依舊處於萌芽狀態,而經過短短4年的發展,如今已形成領跑優勢,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正式落戶貴州,三大運營商、多個國家部委和華為、阿里等多家頂級企業大數據中心落地貴陽,奠定貴州在中國大數據版圖上的執牛耳地位。

在這期間,貴州省利用推介會、數博會賽等平臺,引進大數據人才、技術、資本,促進大數據項目、企業落戶貴州。

國際數博會在貴陽舉辦,峰會主題為:“互聯網”時代的數據安全與發展。馬雲、馬化騰等互聯網大咖齊聚貴陽,世界各地專家學者、業界精英、互聯網巨頭彙集,探討大數據的運行規律與行業準則。

貴安新區發揮國家級新區優勢,三大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一期建成,以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產業園為代表的電子信息製造業加快發展,“貴安雲谷”產業發展平臺加快建設,最近又引進了高通服務器處理器芯片等高端項目。

貴陽市發揮龍頭作用,以應用為重點,發展全產業鏈,多領域探索,先行先試。

貴州省政府積極拉動,歡迎各大互聯網公司在貴州建設大數據產業

貴州省在建設大數據產業上,具有先天優勢,如氣候宜人、地質穩定、能源富足等優勢,已被業界認可並熟識。

華為把全球數據中心放在貴州,任正飛總裁說過一句話:“我不要你們什麼優惠政策,放在貴州,建成運行後一年大概可節約上億的電費。”在我看來,這也是能源優勢帶來的生產成本縮減。

貴州省高度重視,發揮先行先動優勢。大家普遍認為2013年是全球大數據元年,這一年貴州就開始謀劃,三大運營商南方數據中心落戶貴安。

2014年3月,貴州在北京舉辦招商推介會,拉開了全省發展的大幕,相較國內其他地區,在大數據領域的全面探索,比別人“早醒”了一步。

先發聲並且快趕路,在先行先試中貴州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國內的前列。十個率先,涵蓋了理論研究、平臺搭建、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鏈構架、立法保障、專業國際峰會及賽事等多個維度。其涉及面之廣、覆蓋面之寬、貫穿程度之深,可以說在全國甚至全球,都是極其少見的。

此外,貴陽觀山湖區的貴州金融城不僅聚集了一大批全國性金融機構的大數據中心,還有全國第一家大數據交易所落戶。貴州的大數據集聚效應令人刮目。


媒體訓練營


1 首先是成本。任何生意,成本和贏利是最優先的。貴州地價便宜、廠房、電費、人工等相對周邊費用要低。

2 服務水平。企業感到你的服務水平到家了,感到舒服、安全、效率高,做什麼事都有回應。有賓至如歸感覺,誰都願意來做客、交往,做生意。這一點貴州從政府、本土企業、甚至個人做了不少的工作。

3 環境條件。貴州離珠三角一步之遙,即不靠海,也不靠北,處於中間位置,區位優勢明顯。儲存數據的設備一般在怛溫20~25度下運行,貴州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不用多少外來設備調節。這幾年,貴州鐵路、公路有很大改善,貴州交通早已是四通八達。

4 人和。不得不說以華為、阿里等企業首先落戶貴州,起了帶頭的作用。做過生意的都知道,首單生意是多麼的艱難。還有離不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運營商、國家部委等的支持。

5 貴州自身的內在動力。

別的省份要麼滿足一條,二條,很難同時滿足上面五條,所以貴州暫時領先。萬里長征邁開了第一步,要不驕不躁、繼續努力。


空谷古道


也不是說其他地方沒有這個覺悟。而是這個階段貴州所謂的大數據,就是各大公司的機房所在地。1.機房的選址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氣溫氣候,因為要散熱,各大互聯網公司每年花在機房散熱的費用支出比例非常大。貴州的氣溫氣候條件剛好符合各大公司的選址要求,貴陽的年平均氣溫十多度,用自然風就能給機房散熱也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省了一大筆的支出費用。



2.貴州電力富餘。各大數據機房中心是耗電大戶,能為各個公司提供穩定的電力暴保障。單單是比特幣挖礦場就能用掉大量的電力,各大互聯網公司的機房耗電量可想而知了。3.貴州地方的政策引導,對大數據中心落戶的公司肯定有優惠政策。

總的來說還是貴州得天獨厚的氣溫氣候原因,就算政策再好,比較大規模的數據中心也很少有放在氣溫炎熱潮溼的地方的,比如海南,給的政策再好人家也不一定去的呀。


我信你個鬼糟老頭幾


作為一個外省人,我在貴州生活超過十五年,切身感受,這十多年來貴州的變化堪稱翻天覆地,為貴州能創新思維,把握時代發展機遇,迅速改變貧窮落後面貌,彎道超車,後發先至,走出一條令世人感到驚訝和讚歎的貴州特色發展道路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在人們的意識裡,貴州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一直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經濟發展長期全國墊底。

貴州能夠在大數據方面領跑其他各省,原因個人認為有以下:

一、領導英明。

最近十餘年貴州省領導班子的英明領導和高瞻遠矚的發展戰略,把握大數據發展機遇,終於給貴州的發展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讓貴州不僅彎道超車趕上了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大潮,反而以特色鮮明的大數據產業成為新經濟的弄潮兒,貴陽成為中國數谷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貴州最近幾屆的領導風清氣正認準了方向和思路,一屆接一屆埋頭苦幹,加油發展,從貴州這片熱土走出了一批批優秀的領導幹部,目前在很多重要的領導崗位擔任領導職務。這些各位網友從兩會可知一二,為避免涉及政治議題,不做過多介紹。

貴州基礎設施建設

二、交通改善。

要想富,先修路,最近十幾年貴州在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十分巨大,一座座雄偉的世界級大橋震撼了世界,貴州作為山地省份是全國第一個縣縣通高速的省份,領先經濟第一強省廣東。滬昆高鐵,貴廣高鐵,黔渝高鐵,一條條高鐵貫通,讓貴州這個三不靠內陸身份發展經濟有了交通優勢。我們以前從湖南到貴州,要爬山越嶺,翻越雪峰山盤山公路,非常危險,也很耗時,要一天多時間才能到達安順,很折騰。現在坐高鐵只需兩個多小時,切身的感受,變化非常之大,非常之快。

每年定期舉辦的世界數博會,吸引全世界的關注。

三、環境和能源優勢。

貴州有非常舒適宜人的氣候,因為是山地省份,沒什麼重汙染企業,環境優美,貴州省是南方煤炭資源最富集的省份,有能源優勢,而建設大數據中心需要大量廉價的能源做支撐,同時需要涼爽宜人的氣候便於巨型處理器散熱,所以貴州大數據領跑沿海發達省份有環境和能源兩大天然優勢,貴州適合發展大數據產業。並不是說其他省份的領導沒有看到大數據產業裡的發展機遇。只不過缺乏貴州這種天然的優勢。每個省發展經濟一定要結合省情找準適合自己本身的發展道路,做出自己的特色。

阿里,騰訊,華為,富士康等知名科技企業數據中心紛紛落戶貴陽。

貴州這幾年通過數博會的舉辦,還有茅臺酒,老乾媽等優秀貴州本土企業吸引了世界的廣泛關注。一改過去貧窮落後的形象,在世人面前樹立起嶄新的新貴州形象。

希望貴州各級政府領導,希望四千萬貴州人民戒驕戒躁,萬里長征只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希望貴州這篇熱土能夠演繹更多的傳奇,帶給世人更多的驚喜。

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貴陽。


半山文化


首先,貴州的基礎建設底子非常差,貴州每年的財政收入還趕不上一個蘇州,如果沒有國家強有力的支持,沒有巨大的能量,不可能讓貴州大舉借債大搞建設,高速公路縣縣通是比較吸引眼球,同時比較容易形成政績效益的,甚至為了加強效果,某東省估計都得放慢下縣縣通的步伐,畢竟全國第一個縣縣通是一個巨大的噱頭,容易做成豐功偉績!

其次,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今天,如果僅僅像當年扶持重慶一樣搞產業轉移園,變相通過行政力量吸引眾多電子,汽車類產業彙集,這一招週期太長,且是人家玩過的,不太適合!也不能像天津一樣,大搞央企集中投資,太顯眼,所以搞大數據迎合了這個時代,同時確實有點優勢,但是關鍵還是背後的人,這麼多大鱷雲集,背後肯定收到什麼信息,而且成人之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嘿嘿,貴州太適合了,因為太差,所以更容易有豐功偉績!個人愚見


dmqy


不是沒覺悟,是國家牽頭的,其他省也做這個,貴州還有得玩嗎?較發達的省也做大數據,也有國家牽頭,那貴州就真的沒有翻身之日了。這樣做也是為了區域的平衡發展。中國西南各省需要各有特色才能互補,才能共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