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家長到底應不應該在家額外給孩子佈置作業?

風雪之心YUN


現在提倡給學生減負,老師留的作業少了,也不用買大批大批的試卷做了。這對孩子們來說,簡直就是福音。

然而,父母開始不淡定了,總覺得還是讓孩子多做點題,多練習練習的好,不然心裡不踏實,生怕被其他同學落下。

於是,學校作業變少了,父母佈置的作業變多了。



家長給孩子佈置作業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適不適合的事兒。

如果老師留的作業相對較多,孩子寫作業又慢,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完成額外的學習,就不要再給他加碼,施加壓力。

如果孩子能夠很輕鬆的完成學校的作業後,還有許多富餘時間,家長可以給孩子佈置些作業。



家長給孩子佈置作業的技巧。

作業要精,有針對性,忌題海戰術。(此法比較適合數學)

在與其他同學家長的交流溝通中發現,他們會買許多套練習題,做完一本,又一本。題是做了不少,但真實效果呢?未必如家長所願。

因為,題型就哪幾種,出題人也都是這抄抄,那選選。做完後,會發現,有許多雷同,甚至完全一樣的題。

這樣盲目的題海戰術,會導致會的題做了無數遍,不會的還是得不到練習。做了不少無用功,浪費了很多時間。

正確開啟模式:

先選一到兩套出題質量高的練習題,讓孩子做一遍。

再讓孩子把裡面的錯題,記錄到錯題本上。

家長根據錯題本上的錯題,在網上找些與之類似的題,讓孩子加強練習錯題。

題不在多,貴在精、準。

作業以知識拓展為主。(此法比較適合語文)

語文不僅僅是讓孩子識字,會寫字這麼簡單。越往高年級,越需要一個孩子的綜合能力,它包括:理解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知識運用能力。

為此,孩子做完老師留的作業,家長可以給孩子佈置下列作業,以提升孩子的語文水平。

作業1:瞭解古詩作者的生平,他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這首詩。除了這首他還寫了哪些?你最喜歡古詩裡的哪句?為什麼?把古詩描寫的內容,加上自己的想象用繪畫的形式描繪出來。

作業2:選擇一本孩子自己喜歡的書(繪本和漫畫不包含在內),進行閱讀,並把裡面的好句子摘錄下來,熟讀,背誦。增加寫作靈感和語言表述能力。在遇到類似寫作時,可以信手拈來。

作業3:把老師留的作業進行深入和擴充。比如老師留了如果….就的造句,可以讓孩子多想幾個,別總是那一句。

總之,要進最大限度的擴充孩子的課外知識,掌握深入學習的本領,把孩子全方位武裝起來。而不是簡單粗暴的讓孩子這個寫10遍,那個背5篇。

最後一點,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每天學習一點點,期末提高一大步。

家長給孩子佈置作業,一次不要貪多。太多,孩子容易疲憊和厭倦,學習效率和效果不佳。

每天一道題,十天十道,到了期末也會有一百多道。真的不要看不起這每日一題的力量。

(以上圖片均來自東方IC)


萌媽愛學習


我認為在徵得孩子同意、不影響孩子興趣和休息的前提下,應該給孩子額外佈置作業!

如果孩子跟不上學校的進度,勤能補拙。

如果孩子剛好能跟上進度,熟能生巧,提高效率。

如果孩子跟上進度且有餘力,拓展深度和廣度,全面發展。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能把興趣發展成技能以後以興趣為事業,不是更美好?

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學習,更高效地吸收知識。睡眠對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尤為重要,沒有好身體,如何談好將來。

每一個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和學習方法、吸收知識能力都不一樣,對知識的需求自然不同。學習不應侷限於書本、課堂知識,同樣的,作業也不限於應試啊。閱讀,畫畫,音樂,勞動,出遊……都是作業可行的方式。以孩子的興趣為前提,保障孩子的休息和睡眠時間,不強制灌輸。

“腹有詩書氣自華”,多一樣知識,多一種才藝,孩子更有自信。不是說目標有多麼功利,即使沒有成就,也給孩子多一種消遣,多一種談資。

我崇尚快樂教育、自由教育,但是也要考慮孩子閱歷尚淺、思慮不周的實際情況,一時的埋怨,溝通良好即可解決,換來的卻是將來慢慢的感激。


夢dream而已


我不會給孩子額外佈置作業。

現在的孩子就算小學生,作業也是比較多的,孩子回到家就開始做作業,家長也得陪著,跟著熬時間,等各學科的作業做完,孩子也很疲憊了,家長也覺得心累。

從孩子的心理上考慮

孩子在學校裡學了一天,放學了又馬上做家庭作業,除了吃飯時間,孩子基本都在學,小學的孩子相對好點,初中以上的孩子每天學到十點多很正常,再額外佈置作業不僅孩子會有牴觸情緒,家長也會感到於心不忍。不要讓孩子厭煩學習,厭煩家庭作業。



特殊情況下,是否額外給孩子佈置家庭作業看孩子意願

這主要是針對特殊情況之下,比如孩子面臨考試前,如果孩子做完作業還不算晚,考慮到臨近考試,適當的鼓勵孩子多複習複習,也不能強求,孩子發自內心的,自願的最好。

舉個我家孩子的例子,去年春節前的一個月,孩子面臨期中考試,兒子要求我給他買一套數學卷子,說是做完作業後每天多做一張,聽完孩子的要求我特別高興,五年級了第一次主動這麼要求。卷子買了,可是兒子僅堅持一個星期就做不下去了,一是時間的問題,而是孩子也真是在心理上不願意做了,我沒有勉強。



所以,還是一個學習態度的問題,只要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學習習慣良好,態度端正,在家庭作業上家長只需關注,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幫助,不要額外給孩子佈置作業了。


默陌瞭然


課外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一個必要的補充,一般來說,在小學初中,孩子完成了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已足夠了。


現在家長很多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之後,額外的給孩子佈置作業,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具體在孩子身上,孩子可能就不那麼認為。老師佈置的作業是全班同學都要做的孩子可能願意去做,哪怕再晚,可能大部分孩子都會去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然而家長額外補充的,孩子可能從內心就會去排斥,但是迫於家長的壓力,勉強去完成,慢慢的會產生一種厭學甚至逆反情緒,還不利於孩子更長遠的發展。所以我認為沒有必要給孩子佈置額外的作業。

上面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個人看法,你認為呢?


秦山談教育


本來孩子的負擔就很重,回到家還給孩子佈置作業,多餘了!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有區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給孩子鼓勁打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呵護和關愛,讓孩子的大腦暫時清零,換個方式,繼續投入到學習中去。

孩子學習上的問題,90%是家庭造成的,換句話,絕大部分是是因為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方式、方法錯誤導致的。

一味地強迫孩子學習,是其中之一。

父母關係不融洽,也是很多家庭存在的問題。

教育是農業,有季節性,長期性,對孩子的期望不切實際,揠苗助長,是家長們的通病。

我的建議:

一、家長們做好該自己做好的事,做最好的家長!

比如,讓孩子看到父母也在努力工作,同時告訴孩子,也要努力,拼搏,不努力就沒有一切。

二、家長與孩子要明確分清你的我的。

千萬不要告訴孩子,我們的一切財產以後都是你的,我們的就是你的。

很多不努力的孩子,根源在於思想,父母無形中潛移默化給孩子的錯誤思想。

家裡的一切都是通過父母努力得來的,一旦父母稍有怠惰,一切都會失去的!

你通過今後自己的努力,獲得的一切,才是屬於你的!

家長把這個問題不談清楚,不光擁有的財富會失去,連孩子也會失去。

三、鼓勵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而不是一天到晚做作業。

鼓勵孩子,遇事有主見,從小有理想,人生要精彩!

而這一切,需要孩子自己要明白,自己去爭取!

你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孩子長大!


極限節能



讀著小作者的詩還是很感嘆Ta的才華的!而這才華無疑有Ta媽媽的功勞。同時我們又不得不深思,才一年級的孩子,這“詩”與思想是不是也太“著急”了點兒,太超前了點兒呢?

第一,培養孩子愛學習的良好習慣是沒錯,錯在沒有把控好不同階段孩子的任務量。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又是寫又是讀的是不是太多了呢?又是練習冊又是出題又是試卷,這“工作量”貌似沒完沒了呢。誰受得了?別說一個一年級的孩子,就是我們大人是不是也不願意啊?

假如某位領導沒完沒了的給你佈置任務,試試看,你會怎麼著!你可能不是恨他,簡直就是恨死他了。是不是?


對於才一年級的孩子,我們用適當的時間陪著他們或讓孩子自己閱讀一些書籍就可以了。一年級的知識大家都知道的。

我們背唐詩就背唐詩唄,看書就看書唄,還有那麼多作業要做,更不用說還有學校必須完成的作業了。

所以,我認為在小學階段我們真的沒有必要把孩子該玩的時間都霸佔完了。玩是孩子們天性。其實,很多時候玩也是一種學習啊!孩子的動手能力等不是在玩中提高的嗎?

第二,不要老是把孩子“困在家裡”,有時間適當帶孩子去戶外運動運動,去外面看看等,對孩子的成長都是非常有益的。

俗話說“讀萬本書不如行萬里路”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對小孩子來說,書本得來的知識終歸是抽象了些。那裡有眼見的來得實在具象呢?在真實面前,孩子可以看,可以摸……所以帶孩子出去走走是有好處的。


第三,不要被別人家的孩子嚇到,不要太急於求成。大人小孩都要有個適應的緩衝期!

現在,很多父母都被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言論和現象所折磨所困擾所嚇到。才出現好多家長在幼兒時期就各種班開始了,到了一年級開始有所謂的“文化”課,就更是變本加厲的全面出擊。於是,就有了題主描述的“媽媽,我不感謝你”的心聲,更有了“我不感謝媽媽,那我該感謝誰呢”的困擾。

總之,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是多做作業就可以的,就是一個高分數的孩子也不是這樣的。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的“作業”一定要適量。我們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最治本的。

祝你學習愉快,天天進步!


關注【語文老師錦繡】享受免費點評作文,我們一起學好語文!


語文老師錦繡


這個要分很多種情況的,首先從父母的角度來看,你是跟注重他的學業了,還是更注重他是否快樂了,然後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孩子是屬於對學習感興趣了呢?還是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啦,是在班上是成績特別好的了,還是某些題有些困難呢,還是完全就不想學了



如果你是很注重孩子學業的家長,你當然要給他課後增加一些練習,你可以救她的補錄像,然後進行訓練,如果他沒有不錄像的話,也要為了他以後的難題進行一定的訓練,要學習小學和初中,其實沒有什麼難度的,就是高中,其實他的時間是不夠用的,所以可以把高中的知識來分散,還可以減輕和高中他的學習負擔,其實也就是說,在某一定的層次上來幫助他學習不那麼累

如果你是一個對學生學習要求不那麼高,你覺得他就算以後學習不好,他也能過幸福快樂,也能夠養活自己,只要孩子能夠自信,快樂的成長,幹嘛要把孩子逼得那麼辛苦了,就算學習都不好,照樣可以做事業,照樣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就完成學校本身的練習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是對學習特別感興趣的,對學習都能夠廢寢忘食的,對學習很陶醉的,那你可以多增加一些他的練習啊,或者可以多教一些他其他方面的技能,就比如說我前段時間教學生學了個魔方,不管是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他們都非常感興趣,就一門心思的想學,課後他們還在陶醉於這個,學習是有很多樂趣的,我本來是瞌睡的,但是如果做學生的一份題的話,我會越做越清醒

如果學生本身在學習方面,只是有某一些方面是有問題的,你可以糾正某些方面,進行特定的練習,比如說有的學生只是計算差,但他的理解能力很強,你就專門練它,計算這個方面,等他計算起來了,他數學方面就有信心了,他考試就會考好了,那麼他就會更喜歡數學了,小孩子喜歡哪一門科目,是因為那一個科目帶給了他自信



如果孩子本身就是不喜歡學習的,一學習就瞌睡,一學習就犯累的,但是家長你還是對他有所寄託,你可以在平時生活中給他多傳授一些知識,加強他腦子的運動,增加他的思考,慢慢的,當然這個時間會很長,家長也要付出很多,家長也會很累,他也會喜歡學習的,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那就算了,大家都別折騰誰



其實針對學習這方面氛圍甚重要的,有的家庭裡面特別注重學生的學習,但是孩子連一個書房都沒有,客廳倒是挺大挺大,電視倒是挺大,挺大,卻沒有一個放書的地方,卻沒有一個孩子學習的地方,所以這樣的父母根本不懂怎麼樣教育小孩,如果一個家裡,沒有電視,沒有iPad沒有電腦,但是到處都是書架,到處都是書,家長是不是都在看書,孩子也會有無聊的時候,他也會隨著家長的樣子去看書,這種效果其實是最好的!慢慢的潛移默化到了孩子心裡!


深圳教育幫手


首先,我認為家長不應該額外給孩子佈置作業。因為家長不知道孩子哪些地方真正需要彌補?家長不知道孩子怎樣補最好?有些家長只是聽到別人說這個書,這個資料好,對孩子如何有幫助,就趕緊買回家給自己的孩子練習。


正如題主描述,讓孩子每天都背很多的古詩和寫很多的生字,有沒有考慮孩子的接收能力?當然,我也反對由著孩子性子來的教育,畢竟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

如果孩子成績比較優秀或者成績不是太好,僅僅以學校的作業為準,肯定會對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這個時候的家長,心裡肯定很著急。但請不要病急亂投醫,可以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讓專業人士給你專業的意見。並且一定要爭循科學的原理,不要讓孩子疲勞學習,否則事倍功半。



最後強調一點,社會在進步,我們的下一代也需要進步。不管什麼時候學習知識是必須的,在生活當中我見過太多的家長孩子小的時候不著急,等孩子學習非常不好的時候才知道著急,是不是太晚?


傳奇人在


我是不會再給孩子額外佈置作業了。

現在的孩子學習負擔太重了,上了一天的學,晚上回家寫作業寫到8.9點鐘,好不容易看到勝利的曙光了,能玩一小會,幹會自己喜歡的事了,完了你在給他來一下子,得,直接做到睡覺了。這樣孩子沒有補充能量的時間和機會,天天只做同一件事情,時間長了,他會麻木,沒有持之以恆的耐性。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不是機器人,上了發條就可以一直做下去。如果他在課上能夠注意聽講,回來的作業能夠獨立高效的完成,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給他加碼。在小學階段,能跟上老師的進度,成績能達到中上游就可以了,不必得非要次次都名列前茅,那樣孩子的壓力也大,會挫傷他學習的積極性。

畢竟人生是一場長跑,都說不能輸在起跑錢上,可開始如果你就用盡全力了,後勁不足怎麼辦?我覺得家長不用每天都佈置作業,考試前幫助孩子進行系統的複習,把本學期的知識點能融會貫通就行了,不用每次考試都如臨大敵,天天在孩子身上瞎用勁,有那勁往自己身上使使,多充實充實自己多好。


讀書筆記迪


1. 現在的孩子負擔都太重了,主要是現在的家長太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家的孩子優秀,而且現在的各種補習技能班太多了,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會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

2. 其實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孩子的成長都應該順其自然,家長過多的給孩子佈置任務,導致孩子的童年沒有了自己的選擇空間,反而會造成孩子不健康的成長。

3. 額外的佈置作業,可能還會導致孩子對學校正常的教學內容,無法全面的深刻練習,反而耽誤了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