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蘇聯高官帕普京是怎樣死在阿富汗的?

世界知識出版社讀書會


這是一起陳年舊事了!維克多·帕普京中將是當時蘇聯的中央候補委員、蘇聯內務部第一副部長、克格勃的重要頭目。他的死直接導致了蘇聯全面入侵阿富汗,並開啟了長達十年的蘇聯阿富汗戰爭。



要說起帕普京的被殺就不能不提及一個人,他就是哈菲佐拉·阿明。阿明出生於1929年,是普什圖族人,也是個民族主義者。他早年是阿富汗的一名教師,曾經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過碩士、博士學位。由於熱衷於政治活動,曾經被美國驅逐出境。回國後加入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併成為總書記塔拉基的得意門生和助手。1978年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他當選為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1979年3月17日任保衛祖國最高委員會副主席。

阿明有著強烈的政治野心和權利慾望。他逐步執掌了黨、政、軍大權後,就迫使他的“尊敬的恩師”塔拉基讓權,並進一步將其架空為“精神領袖”。

塔拉基奉行親蘇政策,阿明則奉行一條較為獨立的民族主義路線,反對蘇聯對阿富汗內政的干涉,主張利用在大國之間搞平衡的手段來抑制蘇聯在阿富汗的勢力。這招致了蘇聯的極度不滿。

1979年9月14日下午,塔拉基在蘇聯支持下,策劃了一個藉口開會除掉阿明的行動。但這一企圖被阿明識破,他不但全身而退,還動用軍隊攻打總統府,並殺死了塔拉基。

阿明用軍事政變上臺後,進一步加大了對親蘇勢力的清洗,並著手改善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阿明的政策引發了莫斯科的強烈不滿和憤怒。


1979年11月初至12月底,蘇聯集結重兵開進阿富汗幷包圍了首都喀布爾。 同年12月26日,蘇聯開始準備發動侵略阿富汗的戰爭。他們先派蘇聯駐阿富汗最高使節、內務部第一副部長維·帕普京中將帶著四個保鏢到達魯拉曼宮(人民宮)面見阿明,企圖迫使阿明總統以阿富汗政府的名義正式邀請蘇聯出兵幫助鎮壓穆斯林反叛武裝力量,而蘇聯則以保證阿明元首的地位及其家屬的生命安全為條件。結果被阿明斷然拒絕。談判破裂後,阿明想把帕普京抓為人質,但遭到四名保鏢的反抗,最後阿明的衛隊開槍把帕普京和四名保鏢全部擊斃。

帕普京之死徹底點燃了蘇聯人的怒火。第二天,蘇軍派一支特種部隊潛入喀布爾,並攻入總統府達魯拉曼宮,雖然阿明的總統府衛隊頑強抵抗。但終因孤立無援、寡不敵眾,傷亡慘重而被擊潰。除了阿明被蘇軍割下了腦袋以外,他的4個妻子和24名子女,除一個女兒受輕傷大難不死外,其餘人也全部被殺。


喀布爾被蘇軍全面佔領後,早已集結在蘇阿邊境的大批蘇軍也分東西兩路兩全面入侵阿富汗,並扶持卡爾邁勒傀儡政權上臺,蘇阿十年戰爭就此正式打響。


無坡居士


  1979年爆發的阿富汗戰爭,持續了10年,對阿富汗和蘇聯兩個國家都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響。這場戰爭之所以爆發,最主要的原因是蘇聯意圖控制阿富汗,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時任蘇聯內務部第一副部長帕普京暴死阿富汗是促使蘇聯儘早出動部隊侵入阿富汗的重要原因。

  雖然蘇聯的《真理報》宣佈,帕普京是1979年12月28日去世的。但是《真理報》並沒有公佈帕普京具體的去世時間、地點和原因。

  英國《外事報道》聲稱,帕普京實際上是兩天前的1979年12月26日去世的,去世前和時任阿富汗國家元首阿明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在衝突中二人俱斃命。帕普京的死讓蘇聯當政者大為光火,也堅定了蘇聯接管阿富汗的決心。於是在1979年12月27日,蘇聯全面入侵阿富汗。

  帕普京本人是一位資深的秘密警察。去世前的幾年,他負責蘇聯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國家的情報體系。五十二歲時,他即當選蘇共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在當時的蘇聯政壇上,他算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關於12月26日晚上帕普京與阿明會晤後去世的細節,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帕普京要求阿明邀請蘇聯軍隊進入阿富汗。阿明拒絕了。兩人互相指責,阿明德助手用隱藏的微型衝鋒槍打死了帕普京。蘇聯軍隊包圍並密集轟炸皇宮。在炸成廢墟的皇宮裡,蘇軍找到了帕普京和阿明的屍體。

  第二種,帕普京和阿明失敗後,帕普京離開皇宮之際,阿明的部下未經允許射殺了帕普京。

  第三種,支持阿明的部隊在一條街上伏擊了帕普京,並且擊斃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