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知道哪些周至的秦腔名人?

醉美周至


周至縣是秦腔的大碼頭,在秦腔的發展繁榮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所代表的秦腔周至腔在秦腔界地位顯著。其演員名家輩出,為秦腔的發展壯大輸出了大量的人才,現依然活躍在舞臺被人們孰知的秦腔演員不勝枚舉,說周至籍的演員佔據秦腔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

1.劉隨社:現供職於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秦腔鬚生國家一級演員,代表劇目《金沙灘》、《放飯》等。

2.侯紅琴:現任西安秦腔劇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三意社社長,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肖派傳人。代表作《火焰駒》。

3.張濤:現任西安三意社黨支部書記,主攻文武小生,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國家以及演員,代表作《火焰駒》、《打柴勸弟》、《五郎出家》等。

4.薛廣民:秦腔名醜,現任西安三意社主觀業務副社長,國家一級演員,代表作《教學》、《牆頭馬上》等。

5.柳水濤:現供職於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主攻正旦,老旦,國家一級演員,代表作《楊門女將》等。

6.齊曉春:2017年不幸去世,生前供職於周至縣秦劇團,主攻鬚生、老生、紅生。代表作《下河東》、《金沙灘》等。

7.高廣傑、高廣言昆仲,主攻鬚生、紅生,曾先後任職於周至縣秦劇團,代表劇目有《金沙灘》、《斬韓信》、《葫蘆峪》等。

8.田滿洲、趙巧苗夫婦,創立周至秦腔劇社,趙巧苗代表劇目《楊門女將》等。

9.雷大坪(生卒年不詳)陝西周至縣人。工老生、大淨。清光緒初年,他把秦腔的周至腔和禮泉腔糅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西府腔。他“發音自丹田,唱腔純屬天罡音,端起端落,聲如金石”。擅演孔明、關公、李白、岳飛等角色。尤以《趙德勝帶箭》中趙德勝唱腔最享盛名,人稱“絕調”。由於篇幅有限,不再贅述,總之周至縣秦腔人才輩出,影響深遠,是秦腔發展壯大的生力軍。


秦腔鬚生


戲曲的名人從清代鼎盛時期到現在,可謂是如繁花開放,各放其彩。我本人是對京劇是偏愛有佳,喜歡京劇的韻味,對秦腔的熟悉還是因為胡文閣先生,喜歡聽他唱的梅派戲,知道他在踏入梅派大門之前曾經是名秦腔演員。後來在北京衛視的傳承中國首次看到秦腔演員表演的《白蛇傳》片段,突然的覺的秦腔這門戲曲在表現悲傷的情緒時好有感染力,於是對秦腔感了興趣,開始查閱有關秦腔的資料。

西府秦腔誕生至周至,起源於古代陝甘一帶,最開始以民間舞的形式出現,又因為西周末期關中地區又被稱為秦,秦腔由此盛名,又稱為亂彈,是我國四大聲腔之一,是京劇的師祖,京劇起源於秦腔。

秦腔是形成於秦,精進於漢,興昌於隋,完整於唐,明代傳播,鼎盛於清。

秦腔是一個有著人物眾多,角色完整,情節複雜跌宕起伏,結構完整的現存的大型戲曲之一。表演風格粗獷豪放樸實,富有誇長性。角色行當分為四生,老生、鬚生、小生、幼生,六旦,二淨,一醜,和京劇是何其的相似。劇本現存種類繁多,有歷史,神話,喜劇,悲劇,諷刺,荒誕等等。京劇延續至今也是吸收了秦腔的很多特點。

秦腔的粗獷豪放悲涼對於表達哪些嫉惡如仇、誠信正直、愛憎分明、剛正不惡的形象很是有韻味,聽之讓人心生同感,暢快淋漓,所以流傳至今,歷久卻還彌新。

而秦腔演員從古至今盛名者不絕耳耳。從改革開放後國家對戲曲的大力扶持和弘揚,秦腔這個古老的戲曲種類也在歷史的塵埃中大放異彩,國家不斷的扶持與各大劇團的堅持創新與返古推新,讓秦腔這門古老的藝術在現在的今天不斷受到各個年齡段的追捧和喜愛。

像秦腔皇后肖若蘭,小生中的名家陳妙華,坤旦魁首孟遏雲,鬚生泰斗李雲亭,坤伶皇后蘇蕊鵝,花面大王李可易,丑角名家晉福長等等,很多名家,都是行業內的翹楚,擁有大批的觀眾,常年做大無一不精。並且現在各個劇團的創新曲目,由這些名家演繹,演出也是非常之火爆,戲曲到了今天這個時代,又終於要開始迴歸大眾的視野裡,也流行音樂,西方歌劇等等的音樂形式一分高下,這是我們中國自己獨有的曲目,任何國家都沒有,這是我們中國幾千年的聲音,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遺產。我們自豪有這些戲曲形式的存在,並經久不衰的流傳。

而我們觀眾喜愛的曲目也有很多,比如《春秋筆》、《八義圖》、《紫霞宮》、《和氏璧》、《惠鳳扇》、《玉虎墜》、《麟骨床》、《鴛鴦被》、《射九陽》、《哭長城》、《伐董卓》、《白蛇傳》、《梵王宮》、《法門寺》、《鐵公雞》等。新中國建立後還創作了《黃花崗》、《漢宮案》、《屈原》等膾炙人口的佳作等等,看著秦腔的發展就可以看到我們中華名族的歷史,戲曲中傳唱的忠孝仁義,都是我們現在社會很多人應該好好繼承和發展的美好品質,它代表了我們古老的文明形式,我們儒家思想的核心精華。

所以,我們現在的孩子們應該為有這樣古老的文化而自豪,要肩負起學習瞭解並傳承下去的重任,戲曲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少數人的音樂,它將是我們中華名族自己的驕傲。


戲曲小白的自我理想



葉子王


侯紅琴和張武宏也應該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