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胃脹氣的症狀有哪些?如何調理胃脹氣?

趙愛虎


執業藥師小茴香回答你!

胃脹氣就是症狀呀,99%的人都經歷過的症狀。在胃脹氣的同時,伴隨有其他症狀的發生,比如噁心、噯氣、腹痛、排氣過多、打嗝等。

你是想問胃脹氣是怎麼造成的吧!胃脹氣有多重原因造成

1.如果胃腸道沒有其他症狀,通常胃脹氣的原因是因為食積或者吃多了易發酵產氣的食物造成,容易引起的產氣食物蘿蔔、韭菜、蒜、蔥;大豆、蠶豆等豆類;高澱粉食物如紅薯、白薯、土豆、芋頭、南瓜及板栗等等。
2.消化不良(因生活壓力過大、情緒緊張、生活不講規律等均可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而各種胃腸道疾病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通路受阻、腸壁氣體吸收減少等也往往會引起脹氣。
3.胃腸疾病: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胃潰瘍等等,肝、膽、胰腺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膽囊炎、胰腺炎。
4.還有人由於過多服用抗生素,抑制了正常細菌,造成菌群失調,也會出現脹氣。食物過敏也可能是造成原因,它使食物在結腸發酵,產生氫氣及二氧化碳。

如何調理?

1.單純的脹氣,小茴香不建議使用藥物治療,簡單的食療就可以。
(1)陳皮茶,橘皮或陳皮,5g左右,泡水飲用,對單純的胃脹氣、消食有很好的作用,如果吃多了,那可以加3g山楂一起沖泡即可。
(2)按摩。單純為胃脹氣可以通過腹部肚臍周圍順時針按摩,得到緩解。通常順時針連續不斷的打圈按摩3分鐘左右。
(3)適當的益生菌攝入,消化不良產生的脹氣,可能是由於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益生菌缺乏,吃一些如乳酸菌、雙歧桿菌都是可以的。
(4)合理膳食,不多食產氣食物,合理搭配澱粉、蔬菜、水果,用粗纖維食物替代精細食材,不是說多吃粗纖維,而是替代、替代!儘量減少因為多吃造成的脹氣。

(5)細嚼慢嚥,吃飯的時候不要張開嘴巴咀嚼或邊吃邊說話,邊吃飯邊喝湯,它們均容易造成消化問題帶來脹氣。

(6)適當的運動,多走動促進胃腸道蠕動,利於胃腸道氣體的排洩。

2.不明原因的胃脹氣,伴隨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對症的吃一些藥品,如益生菌、嗎丁啉、小檗鹼、舒肝和胃丸、木香順氣丸。

若症狀未改善,這個時候你需要與早期胃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胰、膽、肝臟等疾病相鑑別。應及早就醫,並作相關檢查,如鋇餐透視、胃鏡、肝功能等項目進行明確診斷。


小茴香姐姐


你好,營養師曦姐姐來回答此問題。

胃脹氣的症狀:
胃脹是指上腹部有飽脹、壓迫感,有時從外觀也會發現胃部有點向外凸、脹氣,甚至連續性地放屁等,均可能是由胃脹導致;嚴重時,甚至還會伴隨出現痛苦悲傷、噁心、嘔吐的情況。造成胃脹的原因,是因為胃、十二指腸發炎、逆流、腫瘤或胃液分泌發生改變時,會延緩胃的排空速度,累積在胃部的食物就會不斷對於胃壁產生壓力;同時,食物在胃內過分發後產生大量氣體,使胃內壓力增高,造成胃脹。胃脹氣可能是胃部本身的毛病,也有可能是肝臟、膽囊的問題。

減少胃脹氣飲食習慣
1.不邊吃飯、邊發言空氣步入肚子裡,脹氣自然就來了,吃飯時最好閉著嘴巴細嚼慢嚥。
2. 一直咀嚼口香糖咀嚼容易分泌胃酸,持續咀嚼口香糖容易導致胃酸過多,酸水過多,脹氣也就隨之而來。
3.沒經過醫生容許,不隨便服藥有時藥物含的抗生素,會讓胃黏膜不習慣卻又不至於發炎,就會產生脹氣這種比較輕微的症狀。此外,補充健康食品時,若有脹氣也要避免接續服用
4.想排氣時,不要憋豈論是噯氣或放屁,都不要憋著,忍久了就容易脹氣。
5.保持情緒平緩適時紓解壓力壓力大的時候,失眠、緊張也可能導致胃部不適、脹氣。
6.避開易脹氣食物,如「奶製品」及江米乳糖不適症的人吃到乳製品、或有腸躁症的人吃到特別指定食物,都容易胃脹氣,多加註重。
7.吃有助排氣的多纖蔬果避開太酸的水果 ,水梨、西瓜都是不錯的選擇。
8.吃飽不要立刻趴下許多大美人吃完午飯利用空檔趴著睡一下,其實這時候胃中的食物還沒完全消化,因此容易脹氣,吃飽後多走動較不易脹氣;午飯選清淡的也有幫忙。


9.吃幫忙消化的東西「如:仙渣」有助於消化,「乳酶生(表飛鳴)」中有酵素,都能幫忙消化,減少脹氣。
10.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少量多餐」比「吃到撐」有好處健康;江米類、乳製品易脹氣,容易脹氣的人少吃。

舒緩胃脹氣的小妙招 1.畫圓按摩胃周用清涼的薄荷油(萬金油、白花油),沿著胃部畫圓按摩。 2.做簡易的舒緩運動蹲下以手環抱屈曲雙腿,將大腿貼近肚子,有助於腸胃消化、解除胃部悶脹感。 3.噯氣排氣脹氣時多走動,噯氣或排氣,讓腸胃保持彈性,毫不要催吐,會導致胃食道逆流。起來走一走,能噯氣或排氣更好。 4.喝幫忙消化的茶類如薄荷、柑橘類的茶能助消化,消除脹氣效果不錯。夏季人們易受暑溼之邪的困擾,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減弱,再過量攝入冷飲及冰鎮水果,胃脹氣等不適就會找上門來。這時,藥食同源的薄荷茶是不錯的選擇。   薄荷茶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取紅茶6克,幹薄荷葉3克(鮮薄荷葉加倍),用開水浸泡7分鐘,即可飲用,還可根據個人口味調入蜂蜜適量。   薄荷茶雖好,但並非人人皆宜。動物實驗表明,薄荷有抗早孕和抗受精卵著床的作用,因此,近期準備懷孕或已經懷孕的準媽媽們,最好和薄荷茶保持距離。薄荷屬於辛涼解表類藥物,大病初癒、風寒感冒及寒涼體質者最好少用。薄荷發汗耗氣,體虛多汗者也不宜過多飲用。


就是營養



胃脹氣是以胃為主的一組消化不良的症狀,一般是在餐後上腹部飽脹,腹脹是比較模糊的概念,難以界定,腹脹是一種症狀,胃腸脹氣是可觀察和測量的腹部擴張。


“早飽”是指的胃在開始吃不久就覺得飽滿,和進食的食物的數量不成比例。“腹脹”是指飽腹的感覺,和原先的食物的攝入量沒有任何關係。胃腸脹氣伴有相關症狀—氣體過多(胃腸脹氣),頻繁打嗝(噯氣),腹部鳴響(腹鳴)。


腹脹在功能性胃腸病中的特點是有晝夜模式(早晨沒有症狀,晚上加劇)。然而,當症狀持續時應該被視為一個報警特徵,例如,胃部腫瘤,腹腔巨大腫物或腹水。病因複雜,可能涉及幾個因素:氣體積聚,膈肌和腸道壁運動異常,內臟感覺過敏,雖然患者自覺腹圍增大,但如果測量患者的腹圍,它可能會或不會增加(如真正的腹脹),在其他時候,因為有腹脹需要解開褲子或裙子。腹脹在日常生活中很惱人,當頻繁發生時讓人非常難堪。在上胃腸道中,氣通常來自吞嚥的空氣(吞氣症)或包含在食品,飲料等中的空氣,在下消化道,氣體通常來自於發酵(H2和CO2)。


胃腸脹氣自我療法:

一、飲食

•分次進食:每天三餐加兩次零食。宜少量多餐。避免睡前小吃。

•限制攝入難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豆類,西蘭花,捲心菜,菜花,芽甘藍。相反,吃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土豆,米飯,生菜,香蕉,葡萄,酸奶。

•避免含咖啡因的飲料。

•避免有氣體的食品和飲料。如軟飲和啤酒。

•數週內而不是數天內逐漸增加膳食纖維,以便機體適應。

•食用發酵乳製品,內含益生菌可以改善腹脹。

•限制多元醇食物—人工甜味劑,例如麥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異麥芽糖。

•減少攝入動物脂肪高的食物,油膩或油炸食品。

•避免過量進食;不要快速吃,要細嚼慢嚥。

•維持一個健康的體重指數,達到理想的體重。

•避免在胃內發酵的食物(能導致腹脹),以及澱粉類食物,捲心菜,牛奶和酒精飲料,銘記任何膳食應該多元化。

•推薦蛋白質:膳食應給予蛋白和乳製品,減少糖和脂肪的攝入會改善腹脹。

二、生活方式——改善鍛鍊運動和姿勢

三、用藥——含有二甲基硅油和活性炭的非處方藥仍然被用於脹氣和腹脹,但其效用是值得商榷的。一些含有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的益生菌製劑的研究報道能改善腹脹和脹氣。

更多健康話題,敬請關注《江小麻健康指南》!


江小麻健康指南


胃脹並不是一個疾病,而是一個症狀,導致胃脹的疾病有很多,多以要想有效的調理胃脹,首先就要做得是診斷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胃脹。

胃脹主要是說由於胃部的功能紊亂、食物的難以消化等,導致的胃部對於食物無法做到有效消化和分解,從而使得患者自覺出現上腹部的飽脹感。

胃脹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如生活中常見的由於進食難以消化的食物和進食過多導致的腹脹,而另一類主要是由於胃部本身就患有疾病(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等等),導致對食物消化不充分,引起的腹脹。

對於不同原因導致的腹脹,需要用到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藥物去進行緩解。

對於生活中飲食問題引起的腹脹可以採用胃部熱敷、服用對症藥物(嗎丁啉、隴馬陸胃藥片、摩羅丹、附子理中丸)來進行相應的緩解,還要做到避免進食難以消化和進食過飽的問題。

而對於由疾病引起的胃脹,應該進行相應的對因治療,對於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腹脹需要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四聯藥物),而對於糜爛性胃炎引起的胃脹,應該服用一些保護胃黏膜藥物(果膠鉍、枸櫞酸鉍鉀等)。

除此之外,胃脹的患者還應該在生活中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的攝入,避免胃部炎症加重,導致胃脹等症狀的加重。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2017-11-16 中華醫學科普回答】如題,胃脹氣在生活中太普遍了,尤其是吃了一頓火鍋,又喝了一大罐可樂,期間還飲了幾瓶啤酒,胃腸脹氣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飲食不調引起的腸道功能紊亂,那麼都有哪些症狀呢?打飽嗝就是其中之一。

1.發病機理與病因 引起胃脹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引起胃脹氣的原因很多,例如精神緊張;平時吃的過快、過飽,喜歡喝碳酸飲料,嚼口香糖等。當然,胃腸本身的原因,如胃動力不足、胃部炎症等是導致經常胃脹氣的主要原因。反覆性和長期性的胃脹多數是由胃部炎症引起,據調查,約80%的人胃部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2.臨床症狀與危害 一般是飯後飽脹,噯氣,坐臥不安,茶飯不思; 胃脹的反覆性和長期性可以導致胃炎,消化道潰瘍,甚至可以發展為胃癌。

3.常用藥的危害 醫藥治療主要加強胃動力,但是長期服用會造成人體的依賴性; 由於藥物是化學合成,對人體存在著副作用。因此,使用中藥成分的增強胃動力的藥物是較好的選擇。

4.經常胃脹怎麼辦 針對胃脹的原因,我們則可以從精神、飲食、藥物等方面來緩解症狀。

1、日常生活中,應該放鬆心情,穩定情緒,以免影響腸胃的正常蠕動,導致胃脹。

2、飲食方面,則應該養成細嚼慢嚥,不要一次性吃得太多、太撐:平時少喝碳酸飲料,少嚼口香糖等的習慣。因為這些都會無形中增加氣體的攝入,導致胃脹。另外,須根據以往的經驗避開某些易脹氣的食物。吃飯時也應該避免辛辣刺激、過涼過熱的食物,並做到飲食有規律。

3.營養產品調理建議:但是長期服用藥物,會造成人體的依賴性,這就是很多人吃藥後症狀緩解,停藥則又犯,且越來越嚴重的原因。同時長期用藥會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現在人們更願意用非藥物方法來治療胃脹。一些常見的助消化製劑比如保和丸,大山楂丸等幫助消化,減少胃脹氣打嗝的頻率。

臨床上常常選用的治療脹氣的藥物包括以下幾種:①二甲硅油片。本品由於表面張力小,能消除胃腸道中的泡沫,使被泡沫貯留的氣體得以排除,從而緩解腹脹。可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胃腸道脹氣,有明顯效果,但對非氣體性胃腸道膨滿感無效。 ②乳酶生。用於助消化、腹脹、輕度腹瀉。 ③多潘力酮(老百姓常說的嗎丁啉)。屬胃動力藥,能使胃腸道蠕動增快,用於消化不良、腹脹、暖氣、噁心、嘔吐。 ④莫沙必利。為胃動力藥,作用機理和適用範圍與多潘力酮同,但效力大3~4倍。具體引起胃脹的原因每個人不同,如果持續胃脹不是還需警惕腸道疾病發生,建議消化科門診及時就診避免耽誤病情。


中華醫學科普


胃脹氣一般形成消化不良,肝氣不舒就會情緒不好,並且還會釋放陣陣臭屁。瑜伽主要通過全身鍛鍊加上氣息的調整,其實胃脹氣並不難調節,多練練瑜伽,你可以給自己的身體更多調理的可能,消除胃脹氣。

輪式變式

輪式變式一直結合柔軟和力量體式,身體變的更加延伸,血液也在體內沸騰流動。動作分解:雙手在身體兩側伸直撐地,頭部向下上半身直立向上,腰部和臀部向後伸展,雙腿分開,左腿大腿向下膝蓋彎曲小腿內收,腳尖繃直。右腿向前伸直拉伸,腳尖繃直。

鞦韆變式

這個體式是一個懸空的體式,我們需要運用雙手的力量去支撐全身,同時我們的腿部還需要保持全蓮花坐的體式。動作分解:雙腿膝蓋彎曲並相互盤繞,上半身直立向上,雙手直立向兩側並抓住欄杆,頭部注視身體右側。

單腿站立平衡

接下來教大家做一個單腿站立平衡體式,這個體式可以用作休息體式,它可以拉伸雙腿,為臀部塑形,休息的時候練練這個體式還能有效緩解身體疲勞。左腿單腿站立在地面上,右腿彎曲以腳掌踩在左腳大腿內側,上半身保持挺直,雙手伸直上舉並向兩側打開。

頭手倒立變式

頭手倒立變式手部都是手部撐地,但是可以通過腰部以及腿部的伸展和變化達到不同的鍛鍊效果。動作分解:雙手在身體兩側伸直撐地,頭部向下,上半身直立向上,腰部和臀部向後伸展,雙腿併攏並向上伸直拉伸,腳尖繃直。

鶴禪變式

鶴禪變式本身就是一個難度係數較高的體式,再加上腿部雙腳腳尖交匯,更是增加了體式的難度。動作分解:雙手在身體兩側伸直並撐地,頭部向下,上半身向上拱起,臀部下側雙腿分開向身體兩側,膝蓋彎曲並靠在手臂後側,小腿和地面保持平行,雙腳腳尖在身體後側交匯。


練瑜伽伴侶


胃脹氣是消化系統常見的一個疾病,多由胃腸道各種疾病引起:胃潰瘍、胃炎及幽門梗阻等器質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症等功能性疾病,引起胃腸蠕動減慢的的疾病。生活中飯後打飽嗝、噯氣,一般都是胃脹氣的表現,但是胃脹氣的症狀不僅僅限於此。

1.噯氣、打飽嗝只是表現之一,可能飯後症狀比較明顯,伴有可以聞到胃腸內食糜的味道。吃冷食,喝冷飲,暴飲暴食及各種胃腸道疾病都可能引起。

2.腹脹也是症狀之一,如果是單純腹脹,可能是積食、消化不良導致的,如果伴有其他症狀:腹痛、便秘可能與腸道疾病有關,反酸、燒心可能與胃潰瘍及胃食管反流有關……

3.上腹部不適、腹瀉、便秘、排氣、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會因病理因素的不同而出現。

胃脹氣一般是由飲食、情志、胃腸道疾病引起,所以日常的預防、病後的及時治療都顯得很重要,尤其是日常的預防調理。中醫講,脾胃乃後天之本,雖然,中、西醫脾胃在本質上有區別,但是都說明了胃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了對於日常保護胃的必要性。在生活中,可以從飲食、情志、運動、護理及治療方面調理。

1.飲食方面:胃脹氣大多由飲食不潔不節導致的,因此日常飲食可以多餐少食,細嚼慢嚥,一邊吃飯一邊喝湯,儘量吃熱飯,不要吃太燙的的食物。

2.情志方面:情志不舒,容易出現食慾差、噯氣、腹脹、噁心、嘔吐等胃病症狀。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不僅生活健康,生病的概率也減少了許多。

3.運動、護理方面:日常可以多運動,尤其是胃腸的拉伸運動,可以增強胃腸蠕動,加速胃排空,防止腹脹和便秘。也可以學習相關的腹部按摩,幫助食物消化,不容易發生食物堆積、滯留。

4.治療方面:如果出現胃脹氣的症狀,及時就醫治療避免疾病加重。對症治療,可以選擇口服促胃腸動力藥,如嗎丁啉;抑酸藥,如奧美拉唑;腸道微生態調節制劑,如乳酸桿菌製劑。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治療胃脹氣的藥。

本期答主:張新東 醫學碩士


杏花島


胃脹氣是指病人感覺胃脘撐脹,同時伴有胃脘疼痛、噁心、嘔吐、不能進食等臨床表現。主要是食物在胃內過度發酵後產生大量氣體,使胃內壓力進一步增高,因而就出現了上腹部的飽脹、壓迫感,即胃脹。

常見胃脹症狀

 1、消化不良:胃脹氣多是消化不良,胃腸蠕動緩慢造成的,胃炎,胃潰瘍的人常會胃脹氣。進食冷熱極端食物,暴飲暴食,飲用大量烈酒,濃咖啡等,導致胃粘膜病變。食物腐爛或不衛生,導致消化系統細菌感染,導致腸內菌群失調,產生消化不良。

  2、胃脘撐脹:外觀又有脹滿的形態表現的一種病症,可同時伴有胃脘疼痛、噁心、嘔吐、不能進食等臨床表現。

  3、腹部疼痛:斷斷續續地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飽脹,反酸等。經常因為胸悶,早飽感,腹脹等不適而不願進食或儘量少進食;此時到醫院檢查,必須做胃鏡,其他檢查不能查出不正常變現

  4、打嗝且無食慾:每天早起或者飯前後,均有打嗝現象,並伴隨氣體噴出,對身體損傷極大,吃不下飯、肉、雞蛋、涼物、粥均不能下嚥,身體消瘦,精神抑鬱,神經性的頭疼和胸悶

調理小方法

1、常喝粥湯:如果腹中脹氣,胃裡覺得灼熱,可以少量多餐地進食米湯。

2、喝點稀醋:若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脹氣,可以每天飲兩三次稀醋。將一湯匙米醋加入一杯冷開水中服下。

3、溫燻足三里:勞倦過度出現精神疲乏、腹脹時,可以用幹艾葉點燃燻灼足三里穴(間隔1~2釐米)。每次約5分鐘,每日1或2次,連燻3~5天。

4、多做運動:若無大病、重病,出現脹氣後,應該增加運動。

5、胃脹氣食療方:①雞肫皮煎酒麴:腹中脹氣、胃中堵塞、不思飲食的人,可用雞肫皮30克、生酒麴15克,共煎飲服。每日早晚各1次,連飲數天,可使脹氣消除、食慾增加。②橘皮茶:用新鮮橘皮,將其撕碎,加少許白糖,開水沖泡,當茶飲,對較輕微的脹氣頗有療效。若無新鮮橘皮,可去藥店買 陳皮泡茶飲服,也有一定作用。③楊梅酒:鮮楊梅洗淨,晾乾,加高粱酒浸滿,封固三個月備用。食慾不振、脹氣不舒時,少量佐餐飲用,可獲立竿見影之效。④山楂麥芽湯:生山楂、炒麥芽,水煎2次, 1日分2次飲服,連飲數日。食積不化、脹氣持續者服用,能較快消除症狀


券農小白


當胃、十二指腸存在炎症、反流、腫瘤時,就會使胃的排空延緩,食物不斷對胃壁產生壓力;同時,食物在胃內過度發酵後產生大量氣體,使胃內壓力進一步增高,因而就會出現上腹部的飽脹、壓迫感,即胃脹氣。

一、胃脹氣的症狀

1、胃脘撐脹,外觀又有脹滿的形態表現的一種病症,可同時伴有胃脘疼痛、噁心、嘔吐、不能進食等臨床表現。

2、每天早起或者飯前、後,均有打嗝現象,並伴隨氣體噴出,身體消瘦,精神抑鬱,神經性的頭疼和胸悶,伴以乳房忽冷忽熱。

3、上腹部不適或疼痛,飽脹,燒心(反酸),噯氣等,不願進食或儘量少進食,夜裡也不易安睡,睡後常有惡夢。

4、有些患者還有有噯氣、便秘腹瀉交替、發熱等等症狀。

二、胃脹氣原因

1、消化不良。患者體質較差,會表現胃動力不足,導致肚子脹氣。

2、器質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等,均可導致胃腸道積氣。

3、功能性疾病。如消化不良症、神經官能症等。

4、胃腸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腸炎、腸梗阻、習慣性便秘等。

5、胃腸功能紊亂:表現為胃腸道中氣體吸收障礙、胃腸道內氣體排出障礙。

6、胃酸過多:胃中過多的胃酸和胰液中和後會產生二氧化碳,而造成脹氣、打隔。

7、飲食不節,飢飽失常,飲食不衛生。有些病菌於腸道中會產生毒素,造成急性胃腸炎等胃腸道疾病。吃的太油膩,造成腸道不易消化。高蛋白質或高脂肪的飲食,易造成腸道菌群改變,不利於有益菌存活。吃的太快。會使咀嚼不到位,造成消化液和食物不能充分攪拌混合,因而不能進行充分的消化分解,對腸道造成傷害。吃完東西又坐著不動,也易致使氣體悶在肚裡。

8、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腸道動作異常,長期可以使胃腸負擔過重。

9、壓力過大,直接影響生理功能就是腸道功能異常。

三、胃脹氣調理

1、細嚼慢嚥。吃飯時應細嚼慢嚥,不要張開嘴巴咀嚼或邊吃邊說話,邊吃飯邊喝湯,它們均容易造成消化問題帶來脹氣。

2、嚼米湯。米湯及大麥粥對脹氣、排氣及胃灼熱等毛病有效。

3、喝醋。用一湯匙純的蘋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時啜飲,有助消化。

4、遠離錯誤搭配食物。食物搭配不良會帶來消化問題。

5、吃飽後不要馬上坐著。吃飽後可以散步或站一會兒,不要馬上趴著休息或是坐著,尤其是趴著容易壓迫到胃部,造成消化不良、胃脹氣甚至胃痛的情形。

改善胃脹氣,需要從生活細節抓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身體有利。


健康之初


胃脹 ,病名。脹病之一。主證脹滿、胃脘痛。《靈樞·脹論》:“胃脹者,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症狀表現:1.胃脘撐脹,可同時伴有胃脘疼痛、噁心、嘔吐、不能進食等臨床表現。

2.常有打嗝現象,氣體呼出後脹滿現象可緩解。

3.上腹部不適或疼痛,飽脹,燒心(反酸),噯氣等。

4、便秘腹瀉交替等症狀。

治療:西醫方面建議根據臨床表現做胃鏡、腸鏡等檢查,可服用促胃動力藥物、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保護胃粘膜等藥物。中醫首當辨證採用清胃利溼、消食和胃、疏肝解鬱等方藥,另有揉內關、點按足三里等推拿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