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為了看到神祕的月之暗面我們往太空發射了面“鏡子”

為了看到神秘的月之暗面我們往太空發射了面“鏡子”

為了看到神秘的月之暗面我們往太空發射了面“鏡子”

上圖:

中繼星與月球、地球軌道的關係。

下圖:

“鵲橋號”與“嫦娥四號”任務示意圖。

5月21日凌晨5點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

在太空中的“鵲橋”,不是為七仙女和董永服務的,而是在等待嫦娥姐姐的到來——

預計將在今年底,我國“嫦娥四號”探月器將在月球背面發射著陸器和巡視器,成為國際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

屆時,已經提前半年就位的“鵲橋號”中繼星,將為“嫦娥四號”搭建與地球聯繫的信號通路,成為一座連接40萬公里空間距離的鵲橋。

月球背面的樣子

相當神秘

由於月球的自轉和公轉週期相同,在地球上的人類,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焦維新教授給錢報記者打了一個比方:當人站在十字路口的環島中央時,一輛車繞著環島開一圈,你永遠只能看到駕駛員所在的那一面,看不到車的另外半邊。這就是地球人看月亮的感覺,永遠有一個“月之暗面”。

地球人好奇,那就藉助工具看月球的另一面。美國、日本的很多衛星,包括中國的“嫦娥一號”探月器,都曾經在距離月球100公里左右的軌道上,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月球的背面,和正面完全不一樣。

正面的月球,基本是低窪、平坦地,平均高度差不多;

但背面的月球上,佈滿了凌厲的高山,最高點高出月球平均高度10000米。而月球的最低點,也在月球背面,最低的隕石坑,比月球平均高度低了9000米。月球背面,最高點和最低點相差近20000米。

這樣的地貌差別,導致月球正面和背面的月壤成分完全不一樣。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曾經告訴我,1978年,美國卡特總統訪問中國時,送給中國一塊來自月球的石頭。這塊石頭,後來輾轉到了歐陽院士手上,只有黃豆粒大小,大約1克重。

歐陽院士研究的這塊月壤,是月球正面月海里的玄武岩。它由月球背面的火山噴發物形成,年齡大約20~30億年。那麼,月球背面高山的岩石年齡就更大了,大約在40億年前。

未來,“嫦娥四號”探月器將著落的地點,就是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SPA)。

SPA盆地是太陽系已知的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擊坑。

所以,如果人類的探月車能夠登陸月球背面,抓一把那裡的月壤回地球,它們將揭示出更多月球形成初期的信息。

“鵲橋”中繼星

穩穩地傳播信號

此時此刻,“鵲橋號”正在日夜兼程地趕路,它的目的地是“地月拉格朗日L2點”。

這個點,位於月球的背後,到地球的距離超過40萬公里,比月球還要再遠上6~8萬公里。

這個點,是一個叫拉格朗日的科學家計算出來的。當衛星到達這個點的時候,它受到的來自地球和月球的引力,能夠互相保持平衡。

所以,蹲守在L2點的“鵲橋號”,能夠一直保持住很穩定的位置,既能“看到”月球背面,也能“看到”地球,保證提供全時段中繼服務。

顯而易見,“鵲橋號”關係到整個嫦娥四號任務的成敗。

到月球背面去,並不容易,其中一大難題就是“沒有信號”。就好比你進入大山,如果山裡沒有設基站,手機就無法打電話一樣。而我們的探月器要落到那個從來沒有人去過的地方,通信信號會被整個月球阻隔。

如何解決通信難題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佈置一顆中繼衛星,可以提供嫦娥四號軟著陸及月面工作期間的測控支持。有了這個中轉站,“嫦娥”到了月球背面之後,才不會跟地球失去聯繫。

“鵲橋號”中繼星也是人類第一個地月L2暈軌道的中繼星,將首次實現月球背面和地面站之間的遙測通信。

而嫦娥四號中繼星上的光學觀測相機系統是浙江大學設計研製的。

這麼靠譜的衛星長什麼樣子?

中繼衛星質量425千克,預期壽命5年以上。“鵲橋號”本體為長方體構型,頂部安裝大口徑的傘狀拋物面天線,將承擔對月雙向中繼的重任。像一把傘一樣,發射時,它會收起;進入太空後,它將適時打開。

發射後,中繼星進入近地點高度約20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40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通過近月捕獲、軌道調整,最終進入L2點運行的任務軌道。

這個過程大約在10天左右。

而且,在等待“嫦娥”到來的大半年時間,“鵲橋號”也不是痴心乾等的,它還有自己的獨立使命。

比如,“鵲橋號”將攜帶荷蘭-中國低頻探測器(NCLE),探測來自於早期宇宙的低頻射電輻射。

焦維新說,由於“鵲橋號”會飛到位於月球軌道以外,那裡遠離地球的電離層,並且能夠阻擋來自地面的大量干擾信號,它將為低頻射電觀測提供一個絕佳的環境。

NCLE將展開不同的天文觀測試驗,包括繪製全天射電圖用於研究銀河系,檢測太陽風暴和來自行星的射電脈衝。

焦維新說,月球背面,是探測來自宇宙的射電輻射的絕佳地。“將來如果有可能,人們可以在月球背面用機器人建造射電望遠鏡,瞭解別的星系更遙遠的天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