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五峰的水濜貢毫茶葉怎麼樣?

李壞娛樂


五峰是土家族自治縣隸屬湖北省宜昌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東鄰宜都市和松滋市,南抵湖南省石門縣,西與鶴峰縣、巴東縣接壤,北與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毗連,是一個少數民族山區縣,是全省著名的“天然氧吧”、“天然藥谷”及武陵山區重要“生態屏障”。五峰當地土地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當地也有很多不錯的特產,茶葉就是其中之一,五峰曾經榮獲中國茶葉之鄉。

在湖北一直有這麼一句話“人間珍品處處有,最難忘卻五峰茶”就是形容五峰茶。五峰是中國名茶之鄉,其採花鄉是盛產茶葉的聖地,在水濜司、紅漁坪、苦竹坪等各個村都有茶葉,是農民家中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五峰鎮擁有很多茶葉,水濜司是產茶大村,當地最出名的茶葉要數水濜貢毫勒,水濜貢毫是明前茶,彙集慄香,蘭香,入口不澀,回甘悠遠。

水濜貢毫茶葉是由水濜司12代傳承土司親自手功炒制的,在水濜司村十八土司世代耕耘茶園,清明前每天五點鐘茶農們就上山開始一天的茶葉採摘,人工手選嫩芽,八點左右下山開始炒茶,茶葉採摘到炒茶中間很短的時間,保證了茶葉的鮮嫩品質。

在茶葉的炒制過程中,水濜司土司也是以匠心工藝面對每一顆茶葉,全部使用松木柴火炒制。在水濜司茶廠,他們有松木砍伐證書,砍伐的松木全部用於水濜貢毫茶葉的炒制,這也成為土家族18土司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已經是12代不斷代傳承。

在五峰土家族,水濜司村的茶葉種植面積大約在1800餘畝左右,據統計每畝地幹茶產量不足260斤,水濜貢毫茶葉只採初生珍貴嫩芽,所佔茶葉總比例不到1/10,平下來水濜貢毫茶葉的人均佔有量僅0.003g,可見其何等珍貴。

五峰水濜司的水濜貢毫茶葉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明末清初,湘鄂川黔地區有十八土司勢力強盛。在民間,十八土司的首腦被稱為“土王”,子孫承襲世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土王田舜年討伐吳三桂叛亂有功,獲得加三級授職褒獎。田舜年感激朝廷恩遇,特向康熙皇帝進獻土司珍品茶——水濜貢毫。該茶形色俱佳,深受康熙喜愛,獲得朝廷無數金銀珠寶、綢緞回禮。從此,土司歷代世襲土王爺每年都會以水濜貢毫獻給歷朝皇帝,這項傳統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在1958年,土司王田舜年後裔第九代、第十代傳人,把採茶能手“七仙女”採製的新鮮茶芽,用祖傳技藝手工製成水濜貢毫,並親自送到北京,這個事情一時聞名全國。七仙女還受到領袖接見,成為轟動全國的模範團體。五峰水濜司七仙女獻茶的故事,一度被編成現代京劇,走上舞臺被人熟知。


更多關於茶葉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悟空問答:李小蟲哈


李小蟲哈


五峰水濜貢毫是比較特別的一類五峰茶,自康熙年間起,就被作為十八土司貢品上貢給朝廷,之後每年上貢不間斷。土家族的土司王爺田舜年在平定吳三桂叛亂一事中展現才能,獲得康熙皇帝賞識,獲加三級授職褒獎。為感激康熙恩賜,田土司向康熙供奉轄區內水濜司春毫,因形色俱佳、滋味甘鮮得 康熙賞識,朝廷用金銀兩箱、錦緞百匹作為

回禮。現在凡是去五峰作客,當地的老居民都會滔滔不絕地地說起這段歷史。

水濜貢毫還是很有特色的一種茶。

原始閉塞的高山茶。水濜司所在的土家族自治縣目前還保留著原始高山村落住所,水濜司全區內沒有人工修繕的公路,上山採茶主要靠人力行走和攀爬。

直徑不超過2mm的初生嫩芽。一般在3月中旬開始,採摘初生嫩芽,直徑不超過2mm,人工採摘後經過土家族密孔篩子進行分揀。

松木手工火炒。用水濜司特產松木進行明火炒制,但在土家族松木已經被劃為保護林,炒茶特批的松木枝數量很少。但是用松木炒制的茶葉香味獨特,能夠殺去芽茶的青氣。

土司十二代貢茶人制茶。現在水濜司茶廠負責人是田舜年土司第十二代傳人,田錦。雖然年紀不大,但從11歲起就跟隨父親、爺爺炒茶,經驗絲毫不遜於二十年製茶師。田錦的爺爺,是田舜年土司第十代傳人,製茶經驗豐富,1958年曾經與其父親一起,把採茶能手“七仙女”採製的新鮮茶芽,用祖傳技藝手工製成水濜貢毫,並親自送到北京,一時聞名全國。七仙女還受到接見,成為轟動全國的模範團體。

茶園景觀,保留著原始風貌。土司後人田錦的茶園在水濜司暑天冰穴(白溢寨下天池河畔)。這裡山坡原始、陡峭,一面是陽坡一面是陰坡,茶園正處在陽坡,所以抽芽早、養分足,越冬快。

茶樹野生野長,旁邊是潺潺溪水流過,水質清幽乾淨,野花在路邊成簇成簇綻放,美好得像個世外桃源。事實上,這裡所處武陵山脈,正是當年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愛茶、喜歡茶的朋友關注交流,一起挖掘茶界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