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苏轼,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可算是整个宋朝写字最厉害的一个人,黄庭坚曾说一句“本朝善书,东坡当推为第一”。然而苏轼却称自己的字为“石压蛤蟆体”,是被石头压死的癞蛤蟆的风格。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苏轼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他的书法被历代推崇,具有以下特点:

用墨丰腴

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赵孟頫评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次辩才韵诗帖》。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次辩才韵诗帖

结字扁平

与欧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洞庭春色赋

横轻竖重

这一点充分表明,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这一特点在其作品《归云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归云来兮辞

笔画舒展

黄庭坚书法中的撇捺极其舒展,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两人私交颇深,苏轼的很多传闻趣事,都与黄庭坚有关。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发现,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赤壁赋

轻重错落

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行书,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人来得书帖》,笔法流畅,轻重错落,极富韵律,为书牍杰作。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人来得书帖

大小悬殊

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黄州寒食帖

妩媚天真

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韵味,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温暖之意。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凭借“石压蛤蟆体”,苏轼成了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治平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