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眉州東坡設立“戰地食堂:不管多難,都絕不等死

“2003年的非典要是再多持續半個月,眉州東坡就倒下了。”這是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結合上一次他所經歷的疫情,對公司危機的一次深痛記憶。而對於《零售老闆內參》問到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眉州東坡能挺多久?王剛給出的答案是: “不管多難,都絕不等死。”

此次的疫情中,餐飲行業無疑是遭受損失最大的行業之一。“現金流吃緊、餐飲業告急、再不做出決策門店就會被拖垮……”在一個個驚悚體的標題中,悲觀、恐慌的情緒在擴散。

每個春節期間,都是餐飲企業兌付上年年終獎金、供應商貨款、提前採購春節旺季食材的資金短缺高峰期。這種資金短缺現象加上現在疫情造成的停業情況,讓絕大多數餐飲企業陷入歷史性危機。

西貝董事長賈國龍的一句“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更放大了餐飲人們的絕望情緒——連西貝都這樣了,我該怎麼辦。

餐飲業因為這次疫情要徹底大洗牌的聲音,已經蔓延到全行業。

王剛向《零售老闆內參》坦言,在目前生意下滑8-9成的情況下,眉州東坡可能也只能撐不過三個月到半年,但他堅信公司能打贏這場仗,因為在行業災難之前,眉州東坡已經捱過了“非典”、“512”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諸多突發事件。

眉州東坡設立“戰地食堂:不管多難,都絕不等死

圖為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


王剛給《零售老闆內參》展示了一份眉州東坡在疫情期間的工作報告,這份名為“眉州東坡·防控病毒·百天作戰計劃”的報告中,從防控病毒、援助疫區、自救方案、損失評估四個方面,對公司接下來的工作做出了部署。

這份詳細的工作報告,和很多餐飲企業的茫然無措形成鮮明對比。《零售老闆內參》在近日接觸了多家餐飲企業,感受最深的一點是,目前很多企業還沉浸在不知所措的觀望和被動應對中。

在這份報告中《零售老闆內參》看到,眉州東坡在此次疫情中遭到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大頭主要包括退餐損失、工資損失、房租損失。

直接損失就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所帶來的退餐損失,從1月21日到30日,眉州東坡一共退餐11144桌,損失金額在1700萬左右。

為了滿足春節的供應,眉州東坡沒有讓員工休假,並給予他們過年三倍加班費,這部分費用在848萬,而公司日常每月的工資大約在5000萬,此外,為了感謝目前奮戰在一線的員工,公司光發出的紅包就共計220萬。

房租也是此次餐飲企業損失的重點,在疫情影響下,目前眉州東坡的生意下降了8-9成,但房租還得照付,公司每月的花費在房租上成本約1116萬,此外還有員工宿舍的房租約295萬。

《零售老闆內參》粗略統計,此次疫情給眉州東坡帶來的損失7000萬有餘。

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王剛並沒有流露出任何消極的情緒,反而在採訪中不斷強調“困難重重,信心百倍”。

眉州東坡在全國的門店除少數因不可抗力被迫關店外,幾乎全部堅持營業,“開店的目的主要是,人在軍心在,表面上是損失很大,但是我覺得長期是在鍛鍊我的隊伍。”

面對疫情,眉州東坡一邊在做公益履行社會責任,另一邊也制定了一套自救措施,核心包括兩塊:主攻外賣和開展平價菜站業務。

眉州東坡設立“戰地食堂:不管多難,都絕不等死

圖為眉州東坡位於湖北黃岡(湖北疫情第二嚴重城市)的戰地食堂人員(下同)


王剛告訴《零售老闆內參》,目前僅剩的一兩成生意,80%都是靠外賣撐起來的。但光依賴外賣也是不夠,在眉州東坡看來,餐飲行業即是流通業,如何利用眉州東坡的供應鏈,把零售業務進一步加強起來是眉州東坡當下在考慮一大自救方向。

作為北京中餐中最早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和中央廚房的企業,眉州東坡已從二十多年前的一家小店,發展到如今的擁有眉州東坡酒樓、王家渡火鍋和眉州小吃等多個品牌,涉及正餐、火鍋、小吃、外賣等多個業態,形成了從農業到食品加工再到供應鏈的一整條產業鏈。

目前眉州東坡已經開始通過這個鏈條,把四川的瓜果、蔬菜、調味料、生鮮、成品、半成品賣給周邊社區的居民,來自眉州東坡方面的數據,自1月26日啟動平價菜站以來,眉州東坡在京的門店每天向所在社區、家庭提供的肉蛋瓜菜近300公斤。

王剛透露,接下來半成品將是眉州東坡發力的主要方向。“這次疫情恢復起來需要一定時間,正好趁這次徹底去打通餐飲零售、線上線下,我們現在已經在安排在營業執照增加半成品這項。”

以下為《零售老闆內參》專訪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實錄,略經《零售老闆內參》刪減編輯:

生意整體下滑8-9成,最多撐3-6個月

零售老闆內參:眉州東坡目前是一個怎樣的經營狀況?

王剛:生意下滑了8、9成,剩下的一到兩成的生意80%都是外賣,20%是堂食+菜站。

零售老闆內參: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們預計會持續多久?

王剛:之前考慮是三個月,現在我們把他提到半年乃至一年,以一年來備戰,所以說要竭盡可能的來管控好我們的人力成本和食品成本,其他的我還真不敢想。確實困難重重,但是我們還是信心百倍,因為現實擺在這,沒有太多時間去考慮。

目前就是全力備戰,因為疫情還在,我們的生活還要繼續,我們的愛還要傳遞。但我們對政府有信心,因為政府沒讓我關掉,我們也對自己的措施有信心,對我們的團隊有信心。

眉州東坡設立“戰地食堂:不管多難,都絕不等死

零售老闆內參:西貝董事長賈國龍說,目前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眉州東坡能挺多久?

王剛:你問的這是個現實問題,我覺得我們的現金流也就是三個月到半年,但是我真不敢想,一想有的時候就沒勁了,我覺得現在我們還是全力備戰吧。

眉州東坡如何自救?

零售老闆內參:我們現在主要在做些什麼?

王剛:我現在更多在思考的是三點:

第一,在政府沒有要求我們關店的情況之下,我們選擇開業,我們開業的目的,不把一個員工推向社會,對員工的吃住行,防疫的培訓包括他們員工宿舍提供基本的保障。化地為戰,不讓他們離開所在的這個城市,不給社會添亂。

第二,我們眉州東坡在全國的100多家店,目前在為所在城市的一線工作人員免費送上熱菜、熱飯,就是做公益,特別是我們在湖北有5家店,武漢兩家,黃岡3家,大概有210名員工,正通過我們啟動的集團四級應急預案,為武漢的醫護人員、記者團、公安幹警等提供餐食,建立了戰地食堂。

第三,對消費者,我們在提供外賣、堂食以外,還新推出了“便民平價菜站”,眉州東坡60%左右應該都是我們的常客,他是周邊的社區的,一個是為他們提供平價菜,另外正好我們春節備了好幾千噸的貨,正好客人有這種需求,我們就把我們食材、成品乃至半成品,放在店裡售賣。

眉州東坡設立“戰地食堂:不管多難,都絕不等死

零售老闆內參:作為一家有零售業務,標準化程度較高的中餐企業,眉州東坡受到的影響是否會小一些?

王剛:這個時候不光餐飲業,各行各業都停滯了,這個時候誰都困難,但是我們更多想的是自救,我們現在就是在創新、迭代我們的這個菜站,實際上就是一個餐飲+零售模式,我覺得這次也正好是是創新我們的商業模式的時候,我們不能等好藥,等好藥肯定是不行。

零售老闆內參:具體是怎樣的商業模式?

王剛:這個場景之前也一直在做,我們是全產業鏈,有農業,有食品公司,我們的食品是出口幾十個國家的。現在消費者都不出來吃飯了,但是買了菜回去又不會做,所以我們就想創新來個半成品。比如魚香肉絲,我給他切好、配好了,店裡平時買一份40幾塊錢,但是這種半成品只要20幾。

零售老闆內參:這個模式需要我們具備哪些能力?

王剛:我有全套的供應鏈,正好這次就用上了,以前我們把這塊沒有做強這一塊,正好這次我就把這一塊就給加強了,比如我們有中央廚房,有源頭的食材,有我們的食品公司出廠的調味料。

這次疫情恢復起來需要一定時間,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的一個方向吧,徹底打通餐飲+零售,線上線下,我們現在已經在安排在營業執照增加半成品這項。

零售老闆內參:這種半成品我們主要會通過哪些渠道售賣?

王剛:我們會先在我的店裡邊賣,模式跑通以後可能會在超市裡開一個展臺呢。

為什麼堅持全部營業?

零售老闆內參:目前我們有多少門店是營業的?

王剛:幾乎全部營業。個別一些,比如說挨著醫院,或者有一些整個商場關掉。我們在武漢的店,開始政府也讓我們關,後來我們跟他們協調,說我們要給一線工作人員免費送餐,後來政府就同意我們營業,我們是那個區,武昌區唯一一家開業的,因為公益這一塊政府是很支持的。

零售老闆內參:我們為什麼還要堅持營業?

王剛:其實關店很容易,成本最低,開店壓力更大,承擔的責任更大,萬一出現一個疫情沒準把店又給我封了,而且開店也賺不了什麼錢。

開店的目的主要是,人在軍心在,不然將來我們餐飲人,你一來疫情關掉,你都對這個應對的防禦預案不會了,你看我的報告,我們眉州東坡就鍛鍊了我們的應急戰士,為什麼取名叫戰地食堂,就是危險時期,我們依然要戰鬥,我們要做公益還得做點生意,一手抓公益一手抓自救。

這樣鍛鍊我的部隊,就是最好的團建,我的部隊就很強嘛,軍心就很強,一旦恢復的時候我認為就會生意就會暴漲的,因為我們團隊的戰鬥力更強,表面上是損失大,但是我覺得為了長期,也是在鍛鍊我的隊伍。

人在,軍心在,人在精神在,這是第一。第二是措施,就是我們應對的方法,我們這次比非典更先進了,天天開,天天迭代我們的經營。

眉州東坡設立“戰地食堂:不管多難,都絕不等死

零售老闆內參:這帶來的人工成本是不是也會很高?

王剛:我們一個月大概工資要5000萬,這個我都想了,我現在都不能給我員工談,有一些員工都主動說延期或這一兩個月就不領工資了,我們的高管也說我們都不領了。現在都不是去談這些的時候,還是大家一起共度難關。

三個月六個月過後我也不知道眉州東坡能不能存在,但是我覺得我一定還要做公益,我們還要給社會發光,我們要自救,等好藥沒用,你想讓政府給你補貼,你有什麼理由,你幹了啥呀,我得先幹,我得為社會承擔責任,我得為員工保護,我得為社區服務,我還得做點事兒。

這樣戰鬥三個月、半年,我眉州東坡死掉了,但是我是一名戰士,我是烈士,而且你一關門員工就跑回家,一會兒感染了,給社會惹多少事兒呀,我讓他們不許走,我管你們的吃喝,我還管你們保障,非典就這樣,大家都習慣了,我們的員工平時是員工非常時期全是戰士。

我說就跟軍人一樣,甭去想別的,第一有企業全力保障你,我們有飯吃你們就有飯吃,企業的背後還有國家,那你怕啥呢。我們天天拿湖北區域那210個員工來激勵我們的1萬名員工,我說你看看我們的湖北戰區,我們的團隊全力的衝在一線。

2003年的非典是如何度過的?

零售老闆內參:2003年的非典,眉州東坡是怎麼度過的?

王剛:因為我是軍人的孩子,我父親是抗美援朝的英雄,所以我骨子裡就是家國情懷,我這個人,越難我的勇氣越大,非典的時候是這樣的。

我們的總部在北京,當時北京也是非典的重災區,但是我給全體員工寫了一封信,我說非典時期我要跟你們在一起,在一起戰鬥,我讓我的母親我的孩子都在,都跟我們在一塊,因為員工就是看老闆,你老闆的決心有多大,員工會視你是他的榜樣。

其次我說我會為員工做好保障,就是我要保障員工的吃喝,保障員工的工資,我說我用我的家產用企業來保障員工,不把一個員工推向社會,員工一下子士氣就高漲起來了。

其實那個時候我實話說,非典再過半個月眉州東坡真的就倒下了,我表面上很勇敢,實際上我心裡邊其實是很害怕的,你問的問題,到底三個月半年眉州東坡會不會倒下,我在員工、社會的面前我絕對是不會說我也害怕,因為活的是一種士氣呀。

零售老闆內參:非典時期門店是一個怎樣的經營狀況?

王剛:2003年那會兒我們只有七八家店,一天賣50萬,然後非典來了,一下就變成5萬,掉了9成,跟現在一樣,跟現在一樣,就掉了八九成吧,年三十我們計劃是要一天賣1000多萬的,我們平時也是600萬左右,現在就變成一天只有100多萬。

我們非典一個人也沒得,措施得當,我相信我們這次的疫情,也是一個也沒有,我們現在把最先進的防護服已經運到我們湖北團隊了。

眉州東坡設立“戰地食堂:不管多難,都絕不等死

零售老闆內參:經過當年的非典後,餐飲企業在過去十幾年在您看來有沒有進步?

王剛:非典過後很多人沒學到什麼東西,就是沒學到這種鍛鍊隊伍的這種能力沒學到。

當時餐飲幾乎全關了,都跑了,我毅然決定要留下,第一所有店都關掉了,整條街就我們眉州東坡開著,讓我們獲得了壟斷的地位,第二,如果你把員工都放回去了,連續幾個月都開不了張,這支隊伍就散了。

所以我說人在精神在,人在軍心在,這之後我們獲得了政府、合作伙伴的很多支持,比如說銀行給我們減息、房東給我免房租,從非典之後我們反而贏得了大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