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南陽市宛城區仲景街道泥營社區:泥營不“泥”,有“鐵打的營盤,鐵打的兵”

南陽網訊(通訊員張慶燕 慶朝

)自今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捲以來,一場關乎全國人民生命健康的災難防控狙擊戰舉國打響。在南陽市宛城區仲景街道辦事處泥營社區,該社區防疫戰線幾公里長,居民分居18個小區,6000多戶數萬人,尤其有81名武漢務工返鄉人員分散居住的特殊情況,布控防控任務極其繁重。然而,該社區的32名黨員幹部採取得力措施,全員上崗,嚴防死守,取得了戰疫40多天來,沒有一起疫情發生的良好業績,有力地守護了居民生命安全。面這一喜人的業績,居民們異口同聲地說:“泥營不“泥””,這裡有“鐵打的營盤,鐵打的兵。”

疫情面前勇擔當

泥營社區主任王星武說,一月二十三日,是湖北武漢封城的日子,也是上午10點他們街道辦事處召開的緊急會議的時間點,就是這次會議吹響了南陽這次戰“疫”的號角,攔住了所有忙碌了一年的社區工作者的回家過年的路。武漢封城了多少天,他們就連續工作了多少天,不是5+2,也不是白加黑,而是每天在旋轉,因為時間太短疫情太長,24小時已遠遠不夠。泥營社區所轄18個居民小區,一個城中村一個花鳥市場,6000多戶人家,這樣一個大社區,本來人員就配備不足,疫情來臨之後,所有人都知道有困難找社區,把所有民生保障,所有人員的看病、就醫捆綁在僅有的幾個人身上。但社區全體黨員幹部32人的團隊無一人請假,無一人退縮,全員一天24小時在崗,在吃住在工作崗位,每一個卡點社區人員都堅守到了最後,因為大家知道社區是最後一道防線,是大家自己的家門口。

該社區又緊鄰新市委市政府辦公區,轄區面積2平方公里,最大的樓院有26個單元2600餘戶,正值年關走親訪友,大中專院校學生放假,外出務工人員返鄉,人員流動量大。針對疫情的蔓延,結合社區具體情況,全體黨員幹部始終無一退縮。

戰鬥堡壘顯神威

自2020年1月23日上午10點鐘街道啟動應急處置會後,在包區人大聯絡處李主任的指導下,社區迅速成立以支部書記為領導小組的臨時黨支部和應急小分隊,成員挑選有素質的黨員和居組幹部王景奎、張文中、邢軍堂、王星亮、向天敏、邢書海、李君組成,由衛生專幹孫建玉帶隊,與街道衛計部門保持密切聯繫,保證上傳下達,消息暢通。與此同時,在20個卡點成立17臨時個黨小組,原則上由報到的在職黨員任黨小組長,組織本樓院黨員在小區門口輪班值守。無數的“大道消息”“小道消息”在微信群傳來傳去,以街道黨工委的正面消息做好宣傳,以微信建群的方式通知居民樓院和黨小組成員。不要急於責怪人們偏聽偏信,做好正確引導,只要“大道消息”足夠暢通,“小道消息”中的舛誤就會被及時更正,基層黨組織和臨時黨小組就能發揮好戰鬥堡壘的作用。

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泥营社区:泥营不“泥”,有“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社區主任王星武在檢查醫用物資

嚴防死守不放鬆

1月23日凌晨,武漢市封城,消息並不令人意外。據媒體報道,對武漢的一線醫生來說,“宣佈武漢為疫區、嚴格實行隔離,是遏制當前武漢肺炎疫情失控的唯一方法”。可是已經返鄉的人員仍然有14天的潛伏期,怎麼辦?社區發動黨員幹部逐樓院逐戶排查,做到院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其親朋,不放過一個近期外出和入宛的家人親戚朋友,重點排查疫區入宛人員。如見到外地車輛,必見到人,見到人後必見到其家人,詳細詢問在疫區時間長短,啥時間乘啥樣交通工具,中途有無停留是否拐道,啥時間點入宛坐過幾路公交,到家後接觸過多少人,有無發熱症狀?然後動員他去定點二院做體檢,留下聯繫方法,把這些人員組建一個微信群,每人發一支體溫計,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大家的健康,勤洗手少出門每天在群裡發三次體溫,隔離病毒不割離愛,留在家中就是對大家的愛。很快已排查武漢回宛人員5人,無發熱症狀;24日已排查上報武漢回宛人員龍達10#樓西單元904戶5人,無發熱症狀;合肥回宛人員龍達5#樓404戶2人,無發熱症狀;湖北天門回宛人員濱河花園2#樓1703戶3人,無發熱症狀。以上人員經認真排查落實後將信息登記以電子版紙質版形式上報街道衛計委及時處理。

醫用物資跟上前

時值年關疫情氾濫,社區在街道啟動應急機制後第一時間召開兩委會議,想盡一切辦法一切辦法想盡保障能有效防治“武漢肺炎”的醫用口罩和84消毒液等物品的儲存發放,並保持續航至年後。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戴口罩,原因很簡單——只為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面對疫情,如何做到有續航能力的防治,如何嚴格守法進行防控,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道嚴峻的考題,需要萬眾一心不鬆勁地去答對這道題!社區“武漢肺炎”領導小組一方面安排專人張俊玲第一時間走遍附近的藥店購買物品,84消毒液3箱2箱、醫用口罩一包兩包、高度酒精3斤5斤只要有,不講價錢,在街道應急資金未到位的情況下,甚至不惜動用個人關係,把所需物資儲備到位。另一方面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實處,安排專人定時定量給每個樓院發放,每天上午9點由各物業負責人到社區領消毒液(大樓院3瓶小樓院2瓶)和口罩(大樓院200個小樓院100個),然後由居民樓院分包居組幹部跟蹤服務看到無業人員噴灑小區公共部分到位口罩發放到位,天天領天天發,兩委成員全天到崗到位服務到位。至大年初一,共發放84消毒液20箱600瓶、儲存散裝84消毒液2000斤,口罩8000餘個,購買應急小組防護服10套,電子體溫測量儀30個,消毒液口罩正在尋求廠家大量購買,以保證續航能力應對更嚴峻的疫情形勢。

保護居民不忘己

就每個家庭,每個個體來講,珍惜生命,關愛他人的同時,也別忘了關愛下自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從未像現在這樣能擊中人心。一場大仗就在眼前,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武漢只是萬眾聚焦的前線,保護好自己才能為大家更好的服務,不讓自己成為“流動的傳染源”才對得住武漢封城才是對大家的負責。

把組織的力量延伸到末梢。雖然武漢已經封城,雖然“致返鄉人員的一封信”已宣傳到各家各戶,但我們每個人既是外部訊息的接收者,也是自身行動的主導者,年關時節避免不掉的會有活動和走動。在向那些逆風而行的勇士致敬,也向那些自發退票的無名者致敬的同時,為那些必要出行的人們做好服務是基層組織的職責,保護好他們的健康是這個特殊時期的任務,控制好疫情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為保障流動的個體不是最危險的傳播者,社區在每個居民樓院的入口處設“返鄉人員勸阻登記點”,配備電子體溫計、口罩、醫藥箱、消毒用品等。在物業人員的協助下,對每一個外來走訪人員做到詢問、量體溫、登記身份信息、聯繫方法、並由業主認領,無人認領不得進入小區,發熱不得進入小區,外地返鄉人未做登記不得進入小區。把組織的力量、組織的服務延伸到末梢,服務到每家每戶。

由於措施得力,自疫情發生以來,該社區內未發生一起疫情事故,深受轄區居民們的好評,難怪獲得居民們交口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