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這幾個方言,你最喜歡哪一種?天津、唐山、河南、東北、北京、上海、陝西?

吹狙少年


陝西方言由關中話、陝北話、陝南話三部分構成。狹義的陝西話僅指關中話,關中方言分為陝西西府方言(寶雞、咸陽西部)和東府方言(西安、咸陽大部、渭南、銅川)。

陝西方言大致分為3個地區:關中話、陝南話和陝北話。我們通常所指的狹義“陝西話”僅指關中話。

關中話屬於中原官話,為其的一個分支,代表方言為西安方言(東府)和寶雞方言(西府)。關中方言分為關中方言東府話和關中方言西府話。前者包括西安市、渭南市、銅川市、咸陽市、商洛市下屬商州—洛南—丹鳳—山陽、陝北的宜川—黃龍—洛川—宜君—黃陵—富縣、山西運城—臨汾、河南靈寶一帶。後者包括寶雞市、甘肅天水市、慶陽市、平涼市和寧夏西南部。關中話是中國西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使用陝西話(關中話)的人主要集中在關中一帶,東起河南靈寶,西到甘肅天水一帶,北接延安,南伸秦嶺北麓,總人口大約五千萬餘。

陝北話多屬於西北官話與晉方言,部分地區受晉方言影響較大。

陝南話多屬於巴蜀方言(西南官話),亦有關中話、江淮官話、楚語、贛語、湘語的少量分佈。


十八個人


天津,當然是天津。還有上海話!全國都一統普通話,將來也要永遠留住天津、上海(外涵江浙長三角)、廣東港奧的方言口音,歷史文化遺產。其他地方的口音都可以被同化,而這幾個地方應頑強留駐鄉音,只是老天津話難說準,它只是獨特口音而不是一種語言系統,被強大的京腔普通話包圍,老一輩老幾輩盡去後難免淪為消失的弱小聲音,純正的老天津話只有去二十世紀初的老唱片中去尋聽了。


剛柔相濟220104


一里不同俗,十里變鄉音。每一個人心中最好聽的是鄉音。山東話聽起來比較樸實與陝西話一樣的感覺,讓人覺得挺踏實的!陝北的話簡單直接,外地人聽著有點感覺半句話就表達完了。河南話其實挺有韻味的,聽著讓人覺得字正腔圓外帶一點點小調灣拐的挺漂亮。北京,大家都叫京片子,普通話帶後音,京韻,聽著清楚就是覺得不信的感覺。東北話,差距也大,錦州一代說話跟唱歌似的,瀋陽話挎的吧唧,最標準的是阜新話,主要這裡融合了蒙漢族與建國以來全國各地的人。最好聽的東北話是哈爾濱,包括周邊。

天津話我們聽著也順耳,跟著在一起,過不了三天就想學他們說話,感染力太強。廣東話,我也比較喜歡聽,就是不懂得,主要是受到粵語歌影響的。

雲貴川的話感覺差不多的。多多少少也喜歡學他們的一句話龜兒子,

南京話合肥話很不好聽,我就是這裡的,主要是彆扭的很,其實話語好聽不好聽自己錄音一下自己聽,最有說服力了。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一里不同俗十里話不同。即使一個區域的,隔個三五十里話語都有變化。其實在每一個人心中

最好聽的是鄉音!


阿拉洋車子


當然是天津話,走遍全國,無論多小地方的人都能聽出來,而且能聽懂[大笑]


李世綱


我是保定人,我比較喜歡天津方言。



欣欣在中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平頭哥在這裡叨叨一回兒哈!

要說方言最多的國家,估計全地球也就是我們大中國了,剩下的都叫口音,當然我們也有,但口音還得排在方言的下一級!

正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意,這種現象在我們國家比比皆是。我們國家省、市、自治區這麼多,東西南北跨度這麼大,又受到山川河流的分化,兩個地區找一個相同的口音基本上是做不到的,不管你是什麼地方的人,你仔細回想一下,看看是不是這麼個情況!

平頭哥是西安人,打小卻是在東北人的生活區里長大,可週圍還有很多河南人的鄰居,經過多年的薰陶,可以完全流利並且很標準的進行三種方言的無縫切換!

成年之後,為了心中的理想和遠方,踏上了北上的火車,來到了北京,這一待就是8年!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在京津之間穿梭,所以對於這兩個地方可謂是十分了解!當然,京腔和天津話也能張嘴就來,並且不帶口音,唯獨對唐山話無法朗朗上口,但時不時的聊幾句還是沒有問題的。平頭哥之所以能在京津唐地區練好這些方言,最大的功勞還是辦公室裡的那些很友好的同事們,在這裡平頭哥很感激它們,要不是天天和他們逗,也不會把方言說得這麼溜!

後來公司在上海開分公司了,由於業務之間的往來,和上海同事交流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但是平頭哥發現,北方語系和南方語系完全是兩回事兒,對上海話終究未能參透,時不時還把自己搞得有些懵逼,最終不得不放棄,但是後來去成都旅遊,完全發現了一片新天地,也許是無心在柳柳成蔭吧,就在成都玩了幾天,成都話妥妥的搞定,在離開以前,還和成都的老大爺殺了幾盤象棋,全程用成都話交流,感覺收貨滿滿,著實欣慰!

後來常住青島,這一住就是近三年,當然也就入鄉隨俗了,青島袋裝散啤酒就著這青島話,也就獨具一番風味了!

之後還去過其他很多地方,但由於工作原因,就沒有那麼像之前一樣認真地學習這些方言,但截止到今天,平頭哥依然可以在這七八種方言之間隨意切換!

下面平頭哥就說說著這幾種方言的獨特的一面:


陝西話:這時平頭哥的母語,剛正不阿,蒼勁有力,簡單明瞭,但口音的詞語很多,赳赳老秦人留下的獨有的方言口音的詞彙,實在是不好翻譯成普通話,只有慢慢去理解,才能領悟其中的精要!當然,是不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一張嘴就能聽出來!而且像我們這種從小在這裡長大的人,對方一說話,就知道你是周圍哪個區域的人!


東北話:直爽、豪邁、熱情!講話就是一個字,爽快!講話的語調完全可以跟隨著氣場走,不管聲音大還是小,還是多情與溫柔,任由你發揮!


北京話:個別字吐字重,末尾有時要帶兒化音,語氣助詞也不多,但總能恰到好處!讓人感覺自成一派,時不時高冷,時不時親切!用法與用意全憑你的脾氣、性格而定!這就是範兒!


天津話:怎麼說呢!說一句話自帶拐彎,時而飄起,時而下落,總能穩穩落地,即便是再生氣,但字詞間的俏皮也總能把你逗樂!毫不誇張的說,平頭哥就曾經幹過這事,午後時分,坐在紅橋一個不知名的老小區邊兒上,買根冰棍兒,你就聽旁邊一群大爺大媽擱那聊天兒,一個下午就能把你笑背過去,張嘴兒都自帶說相聲的效果!


唐山話:也許是地理原因吧,實在硬傷的那種學不了,旁邊有個說唐山話的人帶著還行,自已一人說實在拐不了那個彎兒。總之就是各種拐,兩三個字就一拐,當地人說著很隨意,但是對於外地人實在是很不友好啊!


上海話:他的發音已經完全改變的漢字的發音,偶爾熟知的一句兩句還行,速度快一點或是稍微帶點方言口音就聽不來了,不過我們的上海話在某些當地人眼裡,這就是身份的象徵,畢竟是魔都嗎,平頭哥肯定不混你們的圈兒!


成都話:其實也就是四川話,只不過帶一些成都的方言而已,相比於重慶話要好很多,有著固定的語音拐彎模式,除了有些字詞的發音稍微改變一下,只要掌握規律就很好學。也許只是平頭哥這麼理解吧!也許是距離先比較近,對於學習成都話,平頭哥覺得並不費勁,順著嘴溜幾句,就覺就能完全心領神會了!在和當地的大爺大媽們套套近乎,幾乎就八九不離十了!

最後說說青島話:學習青島話之後,個人最大的感覺就是有點咬舌頭尖兒,大部分的詞語發音靠舌尖和後鼻腔,一感冒馬上就變味兒,哈哈哈,這個不是逗你樂,不信你可以試試!

說了這麼多地方方言好玩的事情,相信您各位也能看得出來,平頭哥喜歡那些方言了吧!算了還是不賣關子了,其實,平頭哥最喜歡的方言,也許是因為性格原因,對西安話、東北話、北京話、天津話最為喜愛,其次是成都話,因為,西安話最順口,東北話最爽快,北京話最有範兒,天津話最逗,成都話總是帶著好吃的,忍不住啊!!哈哈哈!!

好了,如果您各位覺得平頭哥說的還不錯,那麼請關注我,後續還有很多到位的文章供您參考;如果您各位覺得平頭哥說的還行,點個贊不費事兒;如果您覺得平頭哥說的不和您意,那麼還希望把您的想法打出來,平頭哥會盡快回復,共同交流心得,謝謝!


遊戲平頭哥


河南吧。這種問題好像很容易回答,誰不說俺家鄉好。在某地呆的時間長了,聽說都是本地方言,那種自然順遂的感覺就如主持人說普通話,朗朗上口,一氣呵成。平時也不見得有什麼好,但硬要和其他方言比較,這時就很難保持客觀理性,中間必然夾雜著個人情感。

我從事的是科技製造業,整個車間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其中以陝西人居多,東北人也有,只是相對偏少。平時大家交流,不同地域的同事間多以普通話為主,但說的都不是很正宗,或多或少都帶有本地口音。東北人說話接近普通話,但語氣較重,給人的感覺如同怕你聽不清楚,故意著重強調一樣。陝西話聽著就相對舒服,並給人一種親切感,讓人能瞬間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剛開始,大家都有點不適應,時日一長,混得熟了,丟掉了當初的生分。語言的魔力開始發揮效用,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初時曾拿地域語言說事的言辭少了很多。

有的方言剛開始聽到或瞭解時,就會讓你產生一種親切形象之感,譬如陝西話,唐山話。但你要有意去學,卻也並不容易。聽說了半天,出口時大多是不倫不類,古里古怪,到最後,也便索性放棄。轉了半天,發現還是自己的方言順嘴,麻溜,想不喜歡都難。你形容某一件事物,用自己的方言會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而要用即使大眾最熟悉的普通話來表達,也需費時費力,因為你要在不是十分老練的語境中要找出合適的字眼來形容描繪它,感覺麻煩,熱愛喜歡程度自然不如本地方言。


一文幾值


我最愛天津話了,天津話,屬冀魯官話保唐片天津小片,特指以天津老城為中心的一個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方言島內人們所說的方言,即天津話。天津話與普通話差異明顯,最主要的是語音和聲調的不同:從聲母上看,天津話一般是將普通話的舌尖後音zh、ch、sh,分別讀為舌尖前音z、c、s,如“中”讀為“宗”、“山”讀為“三”等;“吃”這個音比較特殊,還是讀做“吃chi1”; i和r混用,如:“人”讀“銀”,“肉”讀“又”;如果是開口韻母自成音階時,就要在前加聲母“n”,如“愛”讀“耐”,“鵝”讀“呢”等。天津方言的另一個特點是使用一些特殊的語詞,如用途很廣的“嘛”即什麼、“哏兒”即有趣、“打擦”是指開玩笑。


叫我xiangxin吖


實話實說,這要看到哪裡了。如果到了陝西,說的滿口東北話,感覺就不對。到了北京,所有人都是河南腔調,那滋味會是什麼。所以,不管到了哪裡,能從語言感覺到了哪裡是最有地方風味的。當然不管到了哪裡,能說普通話會更好些。從旅遊角度講,中國普通話已經遍佈全世界各個角落。在美國、加拿大、法國、瑞典、澳大利亞和非洲不少國家,你好、再見等等從老外的口中不絕入耳,很親切,也一下子拉近了距離。普通話的威力就像原子彈,將輻射膨脹地球表面。


Manufacture2025


對於新疆人來說,哪裡的方言都喜歡,因為新疆人的構成,本來就是來自全國各地。當年王震將軍帶領十萬大軍,和平解放新疆,解放軍就來自五湖四海,新中國成立後,來自四川、河南、陝西、山東、湖南、湖北、上海等數十萬支邊青年,在祖國的西北邊陲,又戰鬥又生產,不同地域的人,因為喜歡,或者組織牽線,在這裡結婚生子。很多家庭出現了幾種語言相互交融,爺爺山東話,奶奶四川話,爸爸新疆話,媽媽上海話。儘管現在的孩子都說帶有新疆口音的普通話,但回到家裡,講方言顯得格外親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