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橫橋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感人事蹟

2020年2月1日晚19時許,農曆正月初八。心情緊張了一天的橫橋衛生院院長王鵬匆忙吃了一口飯,眼睛又不自覺地盯向手機。從臘月二十八九到現在,作為一個基層衛生院長的他,時刻關注著全國、全省、全市和全縣的新冠肺炎疫情動態,隨時做好了投入一線的準備。

20時42分,王鵬接到縣防控指揮部的指令,抽調橫橋衛生院醫務人員,派駐集中隔離觀察點。接到命令的王鵬,心情為之一振,披上衣服,闖入茫茫夜色,馬上連夜準備,通知“所有職工速到醫院參加會議!”疫情就是命令,十分鐘內,全院職工全部到崗。王鵬和院領導班子決定,打破常規,先將本單位所有可用物資進行集中整理,全部調往隔離點;選派護士長孫文紅等6名業務骨幹即刻前往隔離點熟悉環境、規劃路線、制定流程,返回醫院後,第一時間對醫護人員進行穿脫防護服等規範培訓,直到凌晨。

次日7時。在辦公室休息兩個小時後,王鵬率領院班子到達觀察點,立即進行工作細化部署安排,確保工作井然有序。進一步對隔離點環境進行勘察、熟悉,合理劃分汙染區、半汙染區及清潔區,明確工作人員職責和要求,部署具體崗位任務。中午13時。第一批隔離觀察對象陸續到達隔離點,按照既定隔離工作方案,迅速進行安置。王鵬一線指揮,院班子成員各司其職,駐點工作人員、疾控消殺人員和醫療工作人員,嚴格執行逢進必測、一人一室、一天兩消毒、早晚測體溫等硬標準。所有人員職責分工,各司其職,相互銜接,有序運轉。


心映黨旗紅“疫”線看忠誠 | 橫橋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感人事蹟

連續二十天,所有投入隔離點的工作人員,在黨支部的帶領下義無返顧堅守第一線,一班24小時,沒有一個人叫苦,沒有一個人抱怨,只有一個信念,我們是醫務工作者,正是黨和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也正是體現自身價值的時候。尤其是我們的共產黨員,更應直接走在最前沿,哪裡的工作最難做,哪裡的問題最難處理,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

47歲的護士長孫文紅,除了每天帶領防疫防護人員進行日常工作外,更把對家人的溫暖體現到每一位隔離對象心中,對他們進行點單式服務,在生活上有什麼需要,只要一個電話,孫文紅和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回應,並通知相關人員進行採購,保證隔離對象隔離不隔愛。同時,工作人員在每個房間內放置新冠肺炎防治知識宣傳單,在電話中講解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穩定情緒、緩解緊張心理,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尤其對於個別情緒不穩定者,工作人員都不厭其煩地給予講解與疏導,安撫他們的情緒。


心映黨旗紅“疫”線看忠誠 | 橫橋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感人事蹟

每當隔離對象解除醫學觀察後,疾控消殺工作人員均對其房間進行消毒,半小時後醫護人員開窗通風並整理房間,更換床上用品及衛生洗漱用品。每日隔離對象產生的生活垃圾均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規範封口,嚴格消毒,裝箱密封,張貼標示,及時轉運到醫療廢物處置廠,做好登記。

為了克服隔離點初建期物資不足的問題,全院醫務人員為了節約物資,不吃、不喝每次堅持工作7至8個小時,有的醫護人員由於體力不支甚至暈倒在工作崗位上,手上長期酒精消毒乾裂出疹,臉上防護口罩深深的壓痕,儘管如此,依然擋不住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從剛開始只穿防護服行走時都胸悶氣促,到現在提著十幾二十幾份飯菜上下樓梯都輕鬆自如。

疫情,是戰場,更是一面鏡子,照出人間的真善美和人性的至愛至誠。橫橋衛生院在這場防疫大考面前,展示了過硬的團隊精神和作風。面對每次不期而遇的困難,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選擇,選擇自己的位置,選擇自己的價值。人是渺小的,但人生的意義是偉大的。只有以人民事業為事業者,才能在短暫生命中實現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